怎样理解书法的随意性?

昭明书馆


“随意”这个词是个中性词吧!我练的是硬书行书,就以个人的感觉聊下:书法的随意性!

其实,写硬笔字,真正的随意,就别谈书法了,完全按照自由体,那是真正意义上的随意,天马行空,肆无忌惮!

野一点的自由体,网络上俗称为野路子,或者江湖体;

而一旦要练字,所谓的随意性,至少要大打折扣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朋友没有练字时,写字倒是很潇洒,很随意,写得也很快;

而一旦,练了字之后,再写字,就写得很慢了! 原因很简单,一笔一画,及至整个字的结构,都是规矩,哪敢随意呀?

那么,什么时候随意? 重点来了!

1,\t结体上抓重点,笔画上有取舍;当然,我指的是行书,什么叫取舍?行书有太多化繁为简的技巧了,结体上也有太多的变异了,当然,这需要你学习的!


2,\t熟练,必须熟练,一定熟练,不但你把字的结构看个眼熟,眼力劲提上去;也要大量练字予以反复巩固,让手上的肌肉,对这个字的结体的记忆非常熟练,达到条件反射;

最后,再谈随意性,好了,大多数字的结体你都掌握了,而且非常熟练了!

随意挥洒吧,写出符合硬笔行书结体的字,听着沙沙声,抄抄写写,也是一种享受!

所谓的随意,大概如此,所谓的书法的随意,一定有一个很不随意的时期!


行书一点通


我本人主张书法随意性,现在大多谈书法艺术之人过拘泥于古人书法艺术而不变通,这是一个相当不恰当的地方。试问第一个写书法之人,他临帖谁的?后来为啥有各种体?拘泥于古者,难道不值得深思?

个人觉得临帖为了传承,传承中有所发展。不应该拘泥于古。虽然现代书法者无一不是临帖过来的。但是练书法之人,即便不能独劈康庄,也必须博取众长,成就自己个性书法艺术。便是随意性书法。

当然,书法随意性也是要求书写者必须具有较深厚的书法功底,也应该是符合大众审美观,而不是你想随便怎么写就怎么写。同样,也不能按古贴的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什么才算是书法。那样便失去了书法之随意性而过于死板呆滞。

古人言:“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古人尚如此,今人何来如此多的规矩?而不同意书法之随意性呢?





中医与书法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怎样理解书法的随意性”?事实上理解起来又让人脑洞大开啊,书法向来都是严谨性的,又怎来的随意性呢?对吧,不管是书法理论还是书法实践都至始至终表现的严谨,如果非要说书法有它的随意性,那无非就是在审美上让人感觉其随意性吧,


确切的说书法的随意性是书法的一种风格,而不是书法用笔的随意、结体的随意、甚至是章法的随意,“随意性”是一种整体效果,是由书家自身的个性所导致,当然了这里的“随意性”是褒义词,之所以说书法的随意性不是指用笔,那是因为书法的“笔法、笔势、笔意”三者息息相关,

举例说明书法的随意性吧,比如号称“明末四大书家”的董其昌书法生拙秀雅,融王羲之的秀逸与颜真卿的朴拙于一体,有“楮墨空元透性灵”之誉,又有“姿致中出古淡”之评,可以这样理解书法的随意性是指包含了两种或者多种书风,没有特定指某一种书风,



再比如,同是“明末四大家”的徐渭,其书法所反映出的个性非常强烈,一个书家把自身的个性都在书法中表现出来了,这样的书法足够“随意性”吧,我们说书法是表现章法,人家徐渭是体现个性,徐渭擅长行草,字字狂放挥洒,胆魄非凡,作品用笔连绵放纵,章法布局紧密,气势上一气呵成,如暴风骤雨。


当然了,要表现出书法的随意性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这要有很深厚的书法功底,要知道书法的随意性不只是一种风格,更是书法家在书写时的一种最高境界,比如传颂一千多年的“书圣”王羲之在创作书法时就表现的很随意性,他可以在喝酒之后微醉状态下随意就创作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诗夜城主


怎样理解书法的随意性?

一言以蔽之:心手合一。

心手合一,是建立在书法的规矩法度之上的。在书法中,最高境界便是随意而动,动皆中节 。最劣的书是随意而书,书无节制。两种随意 ,一个是至境,一个是不入门类的粗鄙。


要想达到随意而动皆中节的境界,在学习练习时就不能够随意。只有熟练的掌握了书法的笔法,规矩泯灭于胸襟,法度闇熟于心。无间心手,意在笔前,自然洒落舒畅。承接引带,前承后接,意气相通,笔势相连,血脉贯穿。

子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中国传统文化往往会把一句话分为两个部分,前半句是果,后半句是因 。后面的部分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只讲随心所欲而不讲规矩,就成了狂野放纵。所以,你的这个问题并不完整。会让人从坏的方面去联想。应该是如何练就成笔随意动而不失规矩的书写技能。没有规矩的随意,只会让自己走向歧途。如曾翔之流鼓吹的“书法不能认真写”一样,成为污染纸墨的垃圾。



子衿书法


书法的随意性,其实如果你是大家,你的随意性就是有意为之的艺术感。如果你是普通的书法爱好者你的随意性就是不严谨,不够艺术性的表现。

当然书法和做人都是一样的,任何事情做到极致就是表现出人的本性了。

师法自然,艺术的追求到了最后也就是随心。天人合一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比如拿弘一法师的书法来说,早期的他书法清新秀丽,难免也有世俗的烟火气。出家以后的他书法更自由脱俗,不求章法,更求随心。当他圆寂前的绝笔,“悲欣交集”被世人推崇为最有艺术性的书法,那时的他阅尽人世沧桑,也无求无欲,随心表达。却写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令后世望尘莫及,叹为观止。



正利画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书法是一门很严谨的艺术,和中原华夏汉文代密切相随着,经过几千发展演变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流派很多,二千年来出过很多大家,他们的书法作品传世佳作成为人们学习的模式,但也有学习大家中溶合自己的风格,不管怎么样,看好的精品书法作品是美的享受,我觉的书法家达到一定境界才能达到书写随心所欲的境界,没有书法功底的随心所欲是乱写乱划,不能称为书法,现在社会上一些所谓大师,在大众面前故弄玄虚,博人眼球,在一张大纸上乱点乱划,恐怕连自己也认不的吧,这样的随心所欲书法走偏了的炒作,热衷于哗众取宠,没有任何价值,只能留下笑柄而已。




遗失在密林深处


随意不是随便。随意是书法高手在技法纯熟的基础上的率意挥洒。是对海量经典长久临习之后,由量变到质量、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兴来乱抹亦成字,只恐张颠颠不知。”草书作为书法艺术最能抒情达意的书体,在草书大师笔走龙蛇之中,直切本真,其中寄托遥深之状,处在“人为”境界的书家是无法想见的。这便是意趣盎然。

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频推求。苏拭认为,“意”即是“心’重视“心”的作用只要通“意”,就可以摒弃所有的法则。而书法的优劣,不是要对某家书法模拟得精到,而在于书法家能否“出新意”,从而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情态。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晓书”就是“通其意”,“通其意;经过这种沉思其想后的豁然开朗,就可以达到顿悟玄机的境界。“通其意则无适不可”,‘就可以自由无羁,“心忘其手手忘笔,笔自落纸非我使”,全凭下意识随手挥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

由此可见,随意在书法大家手中是法无定法的妙手偶得;而在书法门外汉笔下则是信手涂鸦。书法、书法,书而有法,法书、法书,有法之书,须有规则,信笔为体,聚墨成形,也谓之书法,无疑是名实不符。学书法,不临帖,不讲法度,看似挥洒自如,痛快淋漓,其实只是鬼画符,终是“野狐禅”一路。不足信也。



湘仔评论


本人不才,也非专业人士,只是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来回答这个问题。书法的随意性,不得不承认是书法艺术很好的发展方向。以下几点可以体现:

一、书法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小部分。既然是艺术,那么就要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美的享受,人人爱之,人人惜之,方为艺术的体现!

二、书法艺术,必须遵循原文的意境之外的随意性,比如现在的很多‘书法高手’‘砖家’‘叫兽’层出不穷,用头写书法,用鼻子写书法……等等。这是书法艺术?不是。这是行为艺术?也不是。这算是哪门子艺术?显然都不是!

三、书法艺术,追求赏心悦目。比如,唱戏的也来乱写一幅,演戏的出来一个乱画一篇,说个相声段子的也来一手……这些都可以有,可是,你得真的有俩刷子啊,粗制滥造难登大雅之堂,也叫艺术?

四、请勿打着‘艺术’的旗号唱高调。有点名头了,各种忽悠各种耍,实是玷污‘艺术’名号,应人人唾弃才是!

本人拙见,仅对题作答,不作针对性!


柴大官人72547966


书法不存在随意性。

师古不泥古,随意不得。

创新开山,更加不能随意。

有些人师古不成,就极力贬低。然后去讲创新,但是书法史乃至美术史上的哪次创新是由那些连师古能力都不具备的人完成的?

一个学别人都学不好的人去空谈创新,就是个笑话。

书法的随意性有可能是那些写不好楷书的人提出的。楷书写不好,或者因为天赋不够,或者心境浮躁,无论什么原因,这类人都没有资格给书法定性,更不能胡言乱语误人子弟。

就算不习楷书,随意性也加不到书法上去。即使是狂草,其中的章法笔法墨法结体也只是看起来随意,其背后都是堆积着无数次不随意的苦心琢磨。

而创新,也是因为在对前人成就的深刻参悟,并不是一个人从娘胎里出来,带着一身狂躁,就可以随意完成的。

当然,书法作品的最终效果,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即使同一个人重写自己的作品,也无法做到完全一致,但是这与随意性无关。


聚击手


书法的随意性是建立在书法规律基础之上的,不存在无规律的随意性。

1、有些大师嗷嗷叫几声,就随意写出几个大字,便觉得自己随意性的书法多么高深,在我看来好傻的感觉。

2、书法是一个平凡而又高尚的艺术,平凡在于每个人都可以练,高尚在于要达到一定境界却实属不易。

3、书法是有规律的,不管是楷书和行书,哪怕是天马行空的狂草,都有其自己的规律,而不是随意的。

4、那么书法的随意性从何而来呢?那是随着书法规律的练习,在完全掌握书法精髓的基础上,再加上你的性情和格局,融入书法中,方有书法的随意性。

所以,书法的随意性是建立在其书写规则的基础之上的,不存在没有规则和精髓的随意性。

若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启发,请关注,点赞讨论或者转发。关注我,未来您将看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