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億!市場規模是手機銷售的兩倍,我們每天都會吃到

我國人民養豬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農耕時代,豬是主要的蛋白質來源,進入工業社會以後,豬因為可以圈養適合大規模養殖,長肉快成本低,疊加人類和豬肉的相互適應,豬始終在國民日常消費中佔據不可替代的作用。

1.5萬億!市場規模是手機銷售的兩倍,我們每天都會吃到

豬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及東北等地,而經濟發達的東部、南部反而是豬肉的主要消費市場,這不是因為經濟發達地方的人消費不起牛羊肉,恰恰是人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和腸胃適應了豬肉,北方人因為歷史上距離適合放牧的草原地理位置較近,所以對牛羊肉更能接受。

1.5萬億!市場規模是手機銷售的兩倍,我們每天都會吃到

2015 年,中國豬肉產量是牛肉(700 萬噸)的 7.8 倍,是羊肉(441 萬噸)的 12.4 倍。不過中國消費的牛肉有一半是從國外進口的,進口牛肉存在三個問題:第一個,價格比起豬肉還是比較貴,第二個,國人吃不習慣,第三個,中國的人口數量和國土地域結構,我們沒有大規模生產牛肉的基礎。

1.5萬億!市場規模是手機銷售的兩倍,我們每天都會吃到

健身的人常常把豬肉拒之門外,視之為 “不健康食品”。但真的是這樣嗎?上圖告訴我們,瘦豬肉的熱量同雞胸肉和瘦牛肉相近,蛋白質含量甚至高於後兩者。所以,豬肉本身並沒大家想象地那麼不健康。不過,豬肉不受健身者待見的可能原因是,豬肉的烹飪方法一般都偏油膩,比如東坡肘子、梅菜扣肉,而瘦豬肉烹飪起來口感容易變 “柴”

但是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我們也發明了無數豬肉的吃法,紅燒肉、東坡肘子、糖醋里脊、水煮肉片、豬肉燉粉條、回鍋肉、爆炒豬肝....

1.5萬億!市場規模是手機銷售的兩倍,我們每天都會吃到

飼料的特點是集中度不高、門檻低、毛利低。飼料在中國的集中度大概是20%,比較大的公司有正大、新希望等。飼料生產門檻相對較低,飼料最主要的原料是糧食,把糧食和其他營養成分按照一定的配方經過簡單加工,產出便是飼料。不少大型養豬場甚至自建飼料廠,小型養豬場也往往選擇購買預混料(僅包含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自行混合糧食來餵養肉豬。所以,低門檻的直接影響是低毛利,目前飼料企業的毛利大約是 10%。飼料行業雖然空間挺大的,但是其行業門檻很低,並不具備規模優勢,產品同質化,保存期很久,註定了這是一個附屬產業,既做不大也沒有利潤。

藥疫苗的市場相對較小,只有幾百億,我們在這兒一起講。藥疫苗廠也是以中小企業為主,毛利比較高。以中牧為例,其疫苗的毛利大概為 60%,疫苗的門檻比藥品的門檻高很多,藥品毛利大概是 20%。在藥和疫苗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更有競爭力。上市企業裡面還有一個生物股份,市值一直不大,就是因為想象空間小。

1.5萬億!市場規模是手機銷售的兩倍,我們每天都會吃到

仔豬的市場規模為 1600 億人民幣。種族育種到提供斷奶商品肉豬的仔豬,這一塊體系比較複雜。大型養豬企業,包攬了從最上游的曾祖代種豬到最終商品肉豬的仔豬。中型養豬企業,從父母代的二元母豬開始做。小型企業,則是自己買仔豬來育肥。整個育種環節的流程做得越好,商品肉豬的生產效率就越高,生產成本就越低。

在農村散戶也有部分養殖戶自家養母豬,但是母豬的繁殖效率很低,並不具備經濟價值。

中游產業鏈的養殖環節,佔豬肉市場份額的 70-80%,對比美國,中國豬養殖環節有三個特點:

1、 大而分散

中國目前養殖環節的市場規模非常大,但極其分散。去年全國約有 5000 萬家養豬場(包括農戶),前 3 名加起來的市場佔有率不到 3%,而美國的前 5 名佔到約 30%,最大的史密斯菲爾德養豬場(Smithfield)佔到市場總額的 18%。

2、生產效率低

養豬產業極度分散是天然的,能夠保持分散主要是因為國內的養殖場生產效率低,無法通過經濟手段出清中小養殖場。

衡量一個養豬場的效率,一般用兩個指標:PSY 和料肉比。

PSY(pigs per sow per year),即每頭能繁殖的母豬每年可以提供的斷奶仔豬的數量。中國的 PSY 約為 15,也就是說一頭母豬大概一年可以提生產 15 頭活下來的小豬。美國的 PSY 大概是 25,是中國的 1.7 倍。料肉比,即幾斤飼料能產一斤豬肉。我們知道,人要吃飯,豬要吃飼料,豬肉說白了是飼料變的。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psy是生產速度,料肉比是生產成本,把養豬當做工廠,自然產能越高、成本越低,效益越好,畢竟是同質化產品。

1.5萬億!市場規模是手機銷售的兩倍,我們每天都會吃到

先說產能吧,怎麼才能生的多,間隔時間短,每次數量多,豬仔成活率高,結束。

因為目前母豬懷孕的時間是比較固定的,產崽的間隔時間主要由斷奶日齡和配種成功率決定。斷奶日齡指的是哺乳期長短,斷奶日齡越短,母豬產窩數就會越多;配種成功率是跟品種和授精方式有關的。豬的人工授精成功率遠高於自然授精,目前中國的豬 80%-90% 都是人工受精的,在這方面中美差距不大。中美的差別主要在於選種。

集中起來我覺得中美psy的差異主要原因是選種,選種決定了配種成功率和每窩出生數量是由品種決定的。

影響料肉比的 3 個主要因素:

品種,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飼料,飼料本身大同小異,且飼料都可以從專業廠商處購買,所以由飼料帶來的競爭差距較小,對料肉比也沒有很大的改進可能。還有環境因素。

3、高效的頭部企業

我們發現中國的養豬效率跟美國相比實在是自慚形穢。但這只是中國跟美國的平均差距,具體到中國頭部企業來看的話,中國最大、最好的養豬企業之一——溫氏集團,其 PSY 為 23,料入比為 2.45,這兩個指標則與美國並沒有差得很遠(數據來自公開報道)

那麼溫氏股份有什麼本事可以做到和美國指標相近,遠超同行呢?

溫氏的厲害之處具體而言是 3 句話:生產效率高,規模效應強,品控做得好。

生產效率高。據公開新聞報道,溫氏的 PSY 約為 23,高出中國平均水平約 50%;料肉比是 2.45,比中國平均水平低約 10%。這一高(PSY)一低(料肉比),意義重大。兩個指標的高效,折射出溫氏養豬的水平和技術。

根據我們上面的分析,選種是核心要素,溫氏股份一定在選種上面有突出優勢。

1.5萬億!市場規模是手機銷售的兩倍,我們每天都會吃到

強大的規模,規模的採購額強大的議價能力,我們發現溫氏的藥疫苗的成本是很多養豬場的一半,並且保持規模化優勢。

品控做得好,上游的品種、防疫、進苗、用料和下游的銷售全部由溫氏來做。農戶只做從小豬仔長到成年這一段的養殖。我們發現溫氏股份把標準化的工作全部幹了,再考慮我們在計算養豬成本中發現,雖然選種是核心要素,但是次要因素就是管理,養豬的環境怎麼樣,農戶顯然會比員工更用心。

溫氏股份的發展前景怎麼樣呢?我們來看一下美國的行業變遷。美國跟中國不一樣,美國的豬肉養殖市場規模大概是 500 億美金,其中 370 億美金是肉製品,130 億美金是生豬,所以肉製品下游對上游有絕對的話語權。中國是倒過來的,中國的市場規模是 1.4 萬億,其中 1.2 萬億是生豬,2 千億是肉製品,如培根。所以美國先完成了下游的集中,由 Smithfield 完成

史密斯完成整合的主要方式就是整合,併購

除了上文提到的溫氏的 “公司+農戶” 模式外,還有一種典型模式就是自營,這種模式以河南牧原為代表。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生產規模。牧原 1992 年開始養豬,去年的出欄量是 190 萬頭;溫氏 1997 年開始養豬,年出欄量達到 1535 萬頭。二者的淨利相近,約為 16%。所以我們推測,“公司+農戶” 模式在可預見的未來,擴張會更快。但是,自營模式在品控方面,擁有更大的優勢。所以我判斷,溫氏股份在完成行業擴張後,或者採取併購手段打下的江山,一定會採取自營模式,不僅僅是因為品控,更重要的是管理。

網易丁磊的“丁家豬” 採用智能養豬模式,6 個人的小團隊養 2 萬頭豬。我們可以想一下這兩者之間的管理差距。

我個人認為溫氏股份目前的養殖模式是特定歷史環境下的產物,後期必然要改變。

1.5萬億!市場規模是手機銷售的兩倍,我們每天都會吃到

中美豬肉產業鏈下游差異大,可能會導致最終行業格局不一定是下游吃掉上游。整合的方向取決於話語權的強弱。

平均每 3-4 年,會有一個豬週期,即豬肉價格的大幅波動。其背後的核心原因是因為養豬場非常多。美國規模化之後的波動率由 70% 降到 40%,雖然有波動,但是幅度小很多,流通的毛利也比較穩定。1980 年,美國豬場規模化之前,美國與中國一樣,每 3-4 年會經歷一次過山車式的豬週期

1.5萬億!市場規模是手機銷售的兩倍,我們每天都會吃到

可以預期,隨著中國豬產業的市場集中度提高,市場的週期性波動大幅度降級,整個產業的利潤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總結下來,豬肉行業的存量增長比較有限,所以它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效率。比如內部整合,或者結構調整。上游和中游。育種是比較關鍵的環節。養殖也可能有機會,因為目前中國這個趨勢正好是美國 1980-1990 年代所發生的(淘汰小豬場,豬場合並),如果有穩定、具有良好擴張性的輕模式,能夠抵抗豬週期,這個環節可能有很大機會。上游、中游,尤其需要注意政策動態。下游流通環節。從環節看,次終端的整合有機會,因為它的分散格局和毛利分佈,提供了整合的空間和機會;從品類看,偏標品和耐儲存品能夠更快起來。從渠道看,To B 比 To C 更有機會。

按照招商證券的觀點,耐儲存和運輸的消費品是陽性的,便於擴張,但是作為同質化產品,其品牌識別度有多高呢?

到最後我還有一個疑問揮之不去,縱觀養豬行業,選種是最重要的一環,種豬直接引進就行了,為什麼中美,溫氏股份和其他養豬行業在psy上面差距這麼大呢?選種這個環節難在哪裡?

其實現在豬週期逆轉已經非常明顯了,養豬戶苦了幾年是時候該享受回報了,說的我都想去養豬了。

我是貧民窟的大富翁,投資九年,喜歡閱讀和思考,以價值為主線,在市場中博弈,可以關注我,獲得更多投資的知識。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可以點個贊或者收藏,非常感謝,若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