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一本读研与在211或985大学读研有什么区别?

點聚人生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在普通一本大学读研和去985或者211高校读研区别确实还是比较大的。圈子不同,接触到的人也就会有所不同,尤其是人脉关系的影响是真的比较大。名校的科研经费和师资力量,与普通高校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如果能上名校,肯定得冲一把名校的资格。

一、师资力量不同,人脉关系的区别。

毫无疑问,名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非常厉害的。大家都知道现在老师进名校得有多难,本硕博起码都是得985或者211高校毕业,最好要有留学经历的更好。这个是很多名校的门槛,这样可想而知名校的老师要求有多高,对你自己的要求就有多高。所以,能进入高校的老师,最起码在学历方面是没有问题的。都是名校毕业,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个道理大家估计都懂。所以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最好能够选择名校。能考进名校的,大家都知道实力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你自己接触人脉圈子也不一样,对你以后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二、学习环境和氛围不同。

菜鸟不是说普通本科不好,肯定有学习氛围非常好的高校。但这可能不是普遍现象,但这些985或者是211高校可能就会不一样了,这些高校毫无疑问在学习氛围这一块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到研究生层次,大家对于科研资源的需求可能就会比较多了。这时候其中的差距可能就会慢慢的显现出来,平时大家可能感觉不到,但当真正的用到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觉得有些掣肘了。尤其是一些名校他们的学术交流是比较多的,但普通高校可能就没有名校那么频繁,那么多了。所以,两者在教育资源这一块,还是有些差距的。

三、科研资金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排名靠前的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985或者211高校。名校的科研经费还是比较多的,这不仅有国家教育资金的倾斜,还有社会的捐款也是比较多的。因为从985或者211高校毕业的各行业的精英人才比普通高校的要多一些,所以来自社会的捐款也是比较多的。其实从菜鸟整理的这个科研经费的使用的表格中就表现的很清楚。大家可以看看。


菜鸟大师兄


看到标题,大部分人还是会觉得这个问题有存在的意义吗?是啊,他们当然是有区别的,如果没有区别的话又怎么会有985、211、普通一本的划分等级呢?如果说985是天子,211便是诸侯,一本便是大夫。但是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人脉圈子的不同。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人说起。曾在火车上听到一位女士说:“上大学上的是人脉,是朋友圈。”她的意思是说不论你上什么样的大学,交的朋友认识的人也自然都是同一等级别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相对来说容易成功的原因。这些话虽然听起来有些片面,但仔细想一想又着实有一定的道理。

一般来说能成为名牌大学研究生的学生又有几个不是从985、211又或者是一本大学里拔尖学生里选出来的?他们哪个不是优等生里的优等生?又有哪个是不具备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些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是毋庸置疑的,老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我们与他们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时间久了,我们是会被慢慢感染影响的。

其二,导师效应的差异。

先说说导师吧,名校的研究生导师哪个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甚至有些研究生导师还是该领域的翘楚、佼佼者。他们的水平可想而知,他们所教授的东西又会差到哪儿去?作为学生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在他们身边研究学习,耳濡目染能力与专业素养又怎会不受到影响与提升呢?

其三,教学资源的不同。

这个资源是多方面的,仅就研究经费而言,985、211与普通一本的研究经费又怎会一样?当然不用说,前者的研究经费一定不会比后者少。如果你身处普通院校你可能会因为经费不足导致原材料不够好最后致使你的研究成果不够好。所以说如果你有能力,那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好的平台呢?

其四,就业工作差距。

当今的社会学历越来越重要,应聘工作时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世界五百强的公司招聘,投简历的学生有那么多,他们肯定需要先过一遍简历并从中挑选出一部分人才然后再进行面试录用,那么这么多的简历他们又会怎么挑选呢?这不,学历该派上用场了,什么双985、211(双985、211即本科、研究生均为985、211院校毕业)的同学一定比985、211的同学有优先权吧,同样985、211的同学一定比普通一本的有优先权吧?

高考的时候我们已经错过了去985,211的好机会,考研,一定不要再错过,让自己遗憾。

我是家长语屋的创办者,关注孩子成长,请和我一起关注: 家 长 语 屋

微信:jia zhang yu wu123


家长语屋


好多人都在乎这个问题,其实要说没区别肯定不可能,如果没有区别那拼命考名校干嘛。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要归于自身,读研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好好努力。其实名校的研究生与普通院校的研究生在学习氛围、科研经费、老师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以下区别。

身边的学习氛围不一样

一般名校的研究生几乎都是985、211或者保研的同学,所以无论是能力还是素质都是特别好的,这是毋庸置疑。尤其是保研的同学,都是成绩与个人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学生,所以他们的能力与素质真的不错,我们要承认。与他们一起生活、学习会感受到一些差别的。时间久了你也会被影响。

这是网友的一些感受,有点偏激,但是说的也有一下道理。


学习的东西有差别

名校的导师几乎都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还有一些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必然老师的见识与思维是不同的。像一些名牌大学的老师在某些专业上都是顶尖的,学生与老师天天接触,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所以教出来的学生无论从学识还是能力上必然有一些差别。为什么人人都在强调教育,都往大城市来,因为教育资源好呀,小学、初中存在差别,大学、研究生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成年后大学生的自主能力更强大了,但是老师的角色还是很重要。



学校科研经费不同


科研经费肯定有差别。名校与非名校之间的差别更大。这张图是中国大学年度科研经费排行榜。985院校中的经费也有差别,985与211、普通院校之间的经费也有差别。


经费不同肯定导致你做科研的结果不同。有的学校经费很少,所以学校也不能随意批。学生做科研申请各种物料时,不敢买质量好的,一般拿便宜的来代替。虽然质量好的对你的科研是有帮助,但是没有办法,太贵的学校老师也不会审批,最后只能自己掏腰包,这也很无奈。好多普通院校的好学生做科研时因为钱的问题被限制。

这就导致一般院校的学生因为钱做不出好的科研成果,然后科研成果少导致以后的经费不少,然后经费少导致学生做不出什么科研成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说能力重要不可否认,但是平台也很重要。平台会让你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最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知道自己读研究生是为了什么。如果已经在普通大学读研了就调整好心态,无法改变的就努力接受。好好把握研究生生活,3年后同样精彩,最怕的是自暴自弃,还埋怨学校不给力。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短跑,一时的落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坚持自己的梦想一直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