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和婉容、文绣居住在天津静园时过着怎样的生活?

蝶恋花绯


溥仪居住的静园我实地探访了,下面是笔者亲手实拍照片,咱边看边说。

这个园子就是天津非常繁华的鞍山道,以前这地是北洋政府高官陆宗舆的别墅,话说咱们的末代皇帝溥仪在1924年被冯玉祥派人从皇宫中撵了出来后,开始在京城呆了几年,后来政局不稳他在北京也待不下去了,于是乎便来到了天津卫做了寓公,1927年溥仪带着“皇后”婉容和“皇妃”文绣就是在这里隐居的,溥仪亲自把这所住处改名为静园。

现在静园已经整修一新,和公众开放了,室内外基本恢复成了溥仪入住时期的样貌,非常有异域范儿,经过问询,才得知静园的主体建筑是融合了西班牙特色及日本特色设计而成,所以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小洋楼。

(这几张照片是静园室内陈设)

虽然已经是退位的皇帝,但是在静园的室内装修上,还是能天花板的龙纹装饰看出溥仪是不死心的,他心理时刻想着如何复辟大清朝的江山。

此为溥仪在静园的“龙床”需要注意的是,他在这里依旧保留了一些以前在宫内的规矩,比如说晚上就寝并不和皇后及皇妃相拥而眠,而是独自一人,皇后和婉容和皇妃文绣在这里各自有各自的房间,但是就这静园,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那便是“刀妃革命”,文绣由于在这里得不到温暖,而跑到天津法院起诉溥仪,要求离婚,这个案件当年可是轰动了整个天津卫。

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后,溥仪觉得是复辟的好机会,于是他就在上图的书房中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密谈,尔后在1931偷偷的从静园出发,跑到了东北长春,做了伪满洲国的康德皇帝。至此。溥仪在没有回来过。


老猪的碎碎念


皇帝的生活总是神秘又令人向往,即便是被共和赶下台的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活也是让人充满兴趣想要一探究竟。

1912年2月12日,在位仅三年的末代皇帝溥仪被赶下皇位,根据清室优待条件,年仅六岁的溥仪继续生活在紫禁城中过着帝王般的生活,接受着帝王的教育,逐渐长大成人并且娶了婉容、文绣一后一妃。

本来这种日子还应该持续一段时间,毕竟各地军阀忙着争地盘,无暇顾及紫禁城中的小皇帝,可是1924年冯玉祥突然发动“北京政变”,修改了《清室优待条件》溥仪被驱逐出宫,搬进了生父原清朝摄政王载沣的北府。

何去何从是溥仪一直考虑的问题,也是追随溥仪的一帮遗老遗少考虑的头等大事,在北府住了不到一个月溥仪逃往位于东交民巷的日本驻京公使馆,日本公使芳泽谦吉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为溥仪精心准备了住处,溥仪的小朝廷在日本使馆得以安顿下来。

国民政府对溥仪的态度让他很是恐慌,被武力驱逐出北京城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对溥仪来说尽早离开北京才是头等大事。

在日本使馆的逗留了三个月,溥仪度过了自己二十岁的生日,而在此期间溥仪已经精心策划了逃离北京的计划,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溥仪乔装成日本商人乘火车离开北京逃往天津,先后居住在日租界的张园和静园。

当时的天津是中国最大的商埠之一各种琳琅满目的舶来品让溥仪眼花缭乱。

首先,溥仪并不缺钱,从宫中窃取了大量宝物,再加上皇家的私产和大量田产地产,为溥仪提供了吃喝玩乐的经济基础。

其次,溥仪在天津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很多只对外国人开放的场所,特意为溥仪开放,很多外国人还尊称他为皇帝,溥仪尽情的享受者他“特殊华人”的身份。

在天津溥仪尽情享受财富和身份带来的便利,为了满足出行仅汽车溥仪就购买了三辆,溥仪还喜欢打羽毛球甚至修建了室内羽毛球场,为了打高尔夫球溥仪也私人定制了全套的高尔夫装备。

简单来说在天津时溥仪穿西装、吃西餐、用洋货,完全接受了西方生活,所以通过照片见到的溥仪就是每逢出入,穿着最讲究的西服,领带上插着钻石别针,手上是钻石戒指,手中提着“文明棍”出品的眼镜,身上还喷着古龙香水,皇后婉容也尽情释放了自己的购买欲,使用最奢侈的生活用品。婉容和文绣都是著名西餐厅起士林的常客。

津门七年可以说是溥仪最为潇洒的七年,这一切随着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皇帝而成为过去。


一点点历史


溥仪搬到乾园后马上就把它改称“静园”,取“静以养吾浩然之气”之意。他在此静观变化、静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溥仪在静园
静园的主楼是一幢西班牙民居风格掺杂日式砖木结构的别墅,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它是津城洋楼的典型代表。
在万寿庆典上,溥仪、婉容和中外来宾合影。三排右一为庄士敦、四排左一为日军参谋山野友吉、左二为英国记者伍德海、左四为英国军官柏卡德少校、五排左二为日本总领事官吉田茂。

【一层】

一层入口处是静园门厅和会客室。
溥仪在静园的日子并不好过。曾经与溥仪有过交往的军阀纷纷垮台,被他寄托过希望的东北三省,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改易旗帜并服从民国政府。此时依然厮守在溥仪身边的旧臣遗老们,除了郑孝胥和罗振玉等人以外,几乎再也没有别人谈论复辟的事了。
帝师陈宝琛以前嘴边一直挂着的天与人归、卧薪尝胆之类的话也不见了,静园上下一片悲观失望。溥仪发现蒋介石所说的国家统一一直没有实现,军阀混战不断、民不聊生。溥仪认为稳定国家的大业还是非他莫属。
陈宝琛
每天来静园的日本人也在不断持这种论调,这使溥仪更加坚定要在静园静观其变、静待时机。日本人哄着溥仪学着勾践的样子在一群“范蠡”的帮助下复国,溥仪便派人去东北考察。这些都是日本人给溥仪精心设计的一个又一个圈套,目的就是最后让他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
据说溥仪在天津期间经常去起士林大饭店购买正宗的德式点心和糖果,或者吃冰激凌,喝杨梅饮。

【会客厅】

溥仪在静园决定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先据有满洲,再图关内。溥仪想象着自己登基大典的场面,感到十分激动。
溥仪在静园召集满清遗老商议前去东北之事,陈宝琛和郑孝胥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东北形势的变化、列强的态度和民心的趋向都没有明朗,不能光听一个日本关东军大左的意见。至少也要等派往东北的人探知真相后再做决定。
由于日本人内部意见不统一再加上元老们的反对,溥仪只得暂缓了东北之行的脚步。

【二层】

二层是溥仪和婉容皇后的卧室及书房。从静园的家具陈设可以看出溥仪当年的生活很时尚
日本人制造出种种假象,刺激溥仪的复辟欲望,让他尽快离开天津前往东北。

【溥仪卧室】

在静园溥仪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溥仪变卖了几十件盗运出宫的珍贵文物。除此之外他还不惜花重金继续他的复辟大业,由此被各种骗子骗得几乎破产。

【婉容卧室】

中元公司是溥仪和婉容经常购物的场所,他还经常去马场道俱乐部打球。溥仪回忆婉容时称皇后本来是天津的大小姐,花钱买废物的门道比溥仪多多了。皇后买了什么,淑妃文绣就一定跟着要一样的。溥仪给文绣买了什么,婉容也会再来一份,花的钱更多,好像不如此不足以显示皇后的身份。
婉容在静园时期
溥仪在张园的时候,与两位妻子距离比在紫禁城近多了。妻妾同居一楼,各种矛盾不可开交。结果在静园居住期间,闹出了举国震惊的“刀妃革命”——1931年8月23日,溥仪的淑妃文绣正式向溥仪要求离婚,原因是她再也承受不了溥仪对她的冷落,和宫中的不自由。这件事情对逊清皇室及前清王公大臣,还有溥仪本身都造成相当大的震撼,这可以说是对旧式文化的一种挑战。

欢迎关注知乎‘雲绯’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小方说历史1990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这一生可谓是东奔西走。1912年,仅仅做了三年皇帝的溥仪被赶下皇位。


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清皇宫,溥仪对被驱逐出宫印象深刻,北京对他来说也是格外恐惧,后来溥仪1925年2月4日逃离北京来到天津,先是居住在天津的张园,后来1929年溥仪来到了天津的静园居住,此前静园叫“乾园”,是北洋政府时期的驻日公使陆宗舆花费巨资修建而成。这宅子非常大,占地面积高达3016平,居住面积1900平,在当时的天津绝对算豪宅了。

溥仪从1929年到1931年一直居住在这里。那么他在这里的生活怎么样呢?

虽然已经被赶下了皇位,但不是皇帝的溥仪并不缺钱,一方面他有大量的珍宝还有之前的很多皇家的房产地产,所以他在天津的开销的费用很充足。



光溥仪在天津出行的汽车就有三辆,而且他在天津生活方式很西化,爱打羽毛球和高尔夫。

天津著名的起士林西餐厅经常可以看到溥仪的生活,如果从1925年算起,溥仪在天津居住了差不多六七年,这几年他过得极度奢华和安逸。

那么婉容和文琇的生活也是非常奢华,二人经常是竞争式购买,婉荣买什么,文琇也要什么。

不过后来我们都知道文琇1931年十月正式和溥仪离婚,也是非常有个性。

总之,溥仪在天津的生活相对北京而言是非常自由的,而且也让他开了眼界。望采纳,谢谢。


好玩儿的历史小段子


我没和他们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