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建寧:千年古村落 探析九江宮


高平建寧:千年古村落  探析九江宮


山西高平,古鎮建寧,李家河有座九江宮,廟內供奉九江聖母。九江宮依山傍水,位置重要。後靠金泉山(也叫九江頂),前臨村南南玉帶河,有傳說是專門為祭祀河神而建。一進院落,坐北朝南,南面曾有古戲臺(現已是新式舞臺)。正殿,九江聖母端坐其上,由於財力不濟,殿堂殘破,神像粗陋,略顯寒酸。


高平建寧:千年古村落  探析九江宮


不要小瞧李家河這座不起眼的九江宮廟,它包含著太多的文化信息。這對我們研究古代的風水、民風、民俗提供了重要例證,對我們研究我國古代時期的建築藝術、建築佈局、結構造型提供了重要實據。

九江聖母既然能治水,就是水神了。中國的水神很多,共工、大禹、媽祖、龍王等皆可稱水神。特別是為人們所熟稔的龍王,大到四海龍王,小到江湖龍王、井龍王,應有盡有。李家河村不祀龍王卻選擇了一個生疏的聖母來供奉,令人百思不解。


高平建寧:千年古村落  探析九江宮


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對九江聖母的描畫極少,一種說法是九江聖母為水神共工的妹妹。由於共工不滿天帝顓頊的統治,怒撞撐天柱子——不周山,導致天上日月星辰驟變,地上山川河流移動而被顓頊治罪。受共工的牽連,共工的妹妹也下凡人間躲藏起來。失去水神共工的調劑,人間乾旱無比,糧食顆粒無收。共工的妹妹不忍看到百姓受苦,就施展法力,引來華夏九條主要江河之水來緩解旱情,所以人們就把共工的妹妹稱為九江聖母。

據查,九江聖母廟全國其他地區也有,雖然不多,但並非李家河所獨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廣靈水神堂內的九江聖母祠外有壺泉湖,清代碑文稱壺泉湖為“龍母池”。九江聖母祠東西牆壁皆有壁畫,東牆壁畫為“龍母出宮降雨圖”,描繪的是百姓向上天祈雨,龍母下凡指揮各路神仙施雨的場面;西牆壁畫為 “雨後回宮圖”,描繪的是雨後龍母回宮,百姓久旱逢甘霖的喜慶場面。根據“龍母池”的稱謂、九江聖母祠壁畫以及各地九龍聖母的傳說,可以斷定,九江聖母就是九龍聖母(或五龍聖母、龍王聖母),簡稱“龍母”。


高平建寧:千年古村落  探析九江宮


山頂有泉之地不建龍王廟而要建九江聖母廟。李家河不奉龍王而祀九江聖母,因為北山周圍有九股泉水 (九意味多,並不是實指)形成水患,寓意九條惡龍興風作浪,李家河村人就請龍王們的母親——九江聖母來鎮壓他們。高平建寧李家河九江宮廟可能是晉城地區唯一的一座九江聖母廟,若晉城其他地方還有九江宮廟,應該也符合山頂有泉的地理條件。

可把李家河九江聖母治水故事納入整個上黨遠古神話傳說體系來考察。史前大洪水時期,上黨自然條件惡劣,水旱頻發,因而孕育出精衛填海、羿射九日、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種種傳說,李家河九江聖母治水故事即是其一。炎帝神農氏就是在此環境下踏入上黨大地,嘗百草,識五穀,興稼穡,創醫藥,完成了中華民族從漁獵到農耕,從遊牧到定居的偉大壯舉。另外,“潞”、“澤”地名流傳也證明上黨遠古多水,九江聖母信仰既是李家河民俗文化多樣性的反映,也是遠古上黨滄海桑田鉅變的“活化石”。

(此篇參考專家資料成文,再次謝謝專家的考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