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井陘縣張井溝村內有一座戲院,建築時間約為解放初期,保存相對完整,雖然建設時間較年輕,但這座深山中的戲院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不能說完全正確,只是將村民們所說的皮毛粗略整理,不詳之處敬請諒解。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從井陘縣古村落入口沿著“井陘天路”一直走,過了南張井村,一路曲折下坡,行至平路時向兩邊望去,就能看到一串串石頭平房,這便是張井溝。

張井溝位於井陘縣於家鄉,也叫棗樹溝,系從南張井分支出來的一個自然村,村內現有居民100多戶,大多為中老年人。村民住房依山而建,房屋特點以石頭平房為主,無規律分佈在村內山腳山腰處。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2018年“井陘天路”開通,每每行車到張井溝村,總能聽到人們詢問,“咦?這是哪個村呀?”“那個房子是幹什麼用的?跟一個大糧倉一樣。”至此,張井溝開始為人所知,為人所關注,而人們疑惑的那個“大糧倉”實際是一個大戲院,一個曾經人聲鼎沸,後經改頭換面波折,如今廢棄冷清的戲院。

張井溝戲院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倉庫,兩面加蓋石頭平房數間,遠遠望去像大糧庫一般。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戲院的左側門木質的雙扇門緊鎖,門口較窄,上方有三角形輪廓,內有石刻五角星形狀,已被破壞。牆頂上有一鐵架,似曾是掛標語或招牌的地方。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順著右側石階看上去有幾間房,門口同樣上了鎖,門口旁邊的圍牆都是石頭幹壘起來的,不算高,隱約能看到其中一間屋子內有灶臺及散落的廚房用品。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戲院主體為一脊兩坡面形狀,上層紅磚下層石頭建築,前後又兩個圓形木質窗戶,極具古風,坡面所用的不是青瓦片,是紅色大波紋瓦。紅牆配著青木圓框,半古參半新,訴說著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從戲院右側窄門進入,一股涼意不覺而起,眼睛瞬間被偌大的園子吸引著,看看上方高粱橫豎搭建,瞅瞅地面七八亂遭的物品辨認不得,再左右細看,數間偏房在黑暗中藏匿著,戲臺後方一排房間幽幽的引人探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先說這戲院頂。它是由木材連接搭建,整體呈三角形,共五條橫樑,橫樑木材均為長方形木頭,銜接處用鐵製粗釘卯固定或用厚鐵片栓固,屋頂由木板整齊搭建,目測沒有斷折處,看起來堅固依然。在那個機械化與材料匱乏的年代,難以想象人們是如何完成了如此龐大且幾十年屹立不倒的屋頂,真是令人感嘆!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戲院內並不是空的,雜亂無章的物品隨意堆放著,有燈具、有灶臺、有沙發、有木材、有麻將機……厚厚的灰塵將他們覆蓋,試圖掩蓋它的過去,卻不想被風輕輕吹起。不僅園子裡,兩側偏房裡也堆滿了藤桌椅、管子、各種線,讓人覺得彷彿這是個廢舊的宴會廳,曾經歌舞昇平,高朋滿座。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戲臺兩側為石門,門中間刻有不同花式的雕刻,一側為兩隻畫眉鳥(自己認為的)共對一枝梅花,一側為一條金魚嬉戲一枝菊花。戲臺上的石階為平整的大石塊,仔細看這一塊塊石階竟然是先人的墓碑,其中一塊是光緒年間的,其他的便不敢細看了。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戲臺上後方共一大一小兩間房,“真抓實幹”四個大字依然清晰,“真抓”裡的房間較大,兩個門口,裡面有一個歐式的吧檯、土黃色沙發還有散落的啤酒木桶,歐式的吊燈懸掛在中央,風格像是一間歐式酒吧。“實幹”裡的一間房較小,裡面堆滿了編織藤椅。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戲臺兩側房間佈局一樣,各有一張木頭床,用竹條隔斷出一間狹窄的衛生間。環視整間屋子,黃青色石頭窯洞配上木色傢俱,復古的吊燈,真是極具特色民宿風。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看到這裡,不禁有人要問,戲院後臺應該是堆放道具的地方,怎麼會佈置得這麼像假日酒店呢?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據本村的一位大爺回憶,原來人們文化項目單一,唯一的熱鬧就是村裡唱大戲,那時候看戲的人特別多,戲院裡頭一陣歡呼一陣叫好聲,鄰村的村民聽說要唱戲了,起早貪黑的才來看戲呢。後來人們生活水平高了,家家都有電視,也就不愛出來湊熱鬧了,另一方面村裡屬於山溝溝,交通不方便,年輕人大都外出掙錢,村裡人口漸漸減少,戲院子也就荒廢了。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2012年的時候,村裡來了異鄉的開發商,承包了村子的戲院和一些石窯洞,聽說要搞旅遊開發,一時間人們進進出出挺忙碌的,時而還能聽到戲院裡有歌聲傳出,但沒過多久,不知什麼原因就人去樓空了,一直荒廢到了現在。

曾經人聲鼎沸,後改頭換面,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

曾經人聲鼎沸,後經改頭換面波折,如今廢棄冷清的井陘張井溝戲院,像極了人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