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對農村大擺酒席,有什麼看法?

鄉村記錄員


對於農村大擺酒席,也是這幾年出現的一種新的“時尚”之風,幾乎把農村那種傳統的節儉方式拋棄了,但是如今看來,農村大擺酒席之風,雖然通過各種規定得以剎住,但是本質來說,農民還是非常的想這樣做,也就是如果沒有禁止,還是會繼續蔓延。

主要原因在於:農村收入提高了,貧富差距卻也擴大了。



為什麼呢,因為現在農村一些年輕人外出打工,掙到錢了,為了表示自己的能力,或者告訴親戚朋友自己掙錢了,那不可能直接把錢拿出來分給大家吧,唯一的辦法就是,回家辦酒席的時候,風光大辦,最後大家就都知道了!



這樣一來,你模仿我,我效仿你,農村大辦酒席就這樣的蔓延開了,沒有特殊情況,大家也就不甘示弱,畢竟大家提高了,沒人會願意帶頭節儉,也就是說,還有一層因素,吃過好的東西,再去吃差的,別人心裡確實會產生一些閒話,如果別人家辦得好,你辦的差,在村裡面,你就是成了閒話的對象。



作為主人家,或者後來的人,也開始覺得,也就是幾萬塊錢吧,該花,也不能讓人閒話,一種攀比的心理就出現在了農村這些地方,而慢慢的就是你辦大,我辦的更大,他繼續增加,就造成了一種無法收拾的情況。



最終,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對於農村的治理和農村的形象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所以最終的結果,那就是得開始禁止了。因為一方面浪費農民的錢,增加農民的負擔,另一方面,確實影響農村的傳統形象,所以不得提倡,一切從簡為好。


農村那些事


對於農村宴席,相信每個農村大人小孩都不陌生。從以前窮辦事到現在大操大辦,每個年長的老人都有經歷。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談一下我們這兒的舊習俗和現在的風氣,相信你就知道每個人的看法了。

擺宴席在農村是一種傳統習俗,在以前只有紅白喜事才擺酒席,紅事是男孩娶媳婦,女孩出嫁回門省親。白事是老人喪葬和辦週年紀念日。喜事就事新生兒做滿月也叫喜慶日。哪時擺酒宴不像現在這麼奢侈浪費,也沒有現在大操大辦現象。我記得那時婚宴飯菜稍微強些,孩子滿月和埋葬老人宴席就差多了。就那樣事主也是硬抗著辦,沒辦法啊!因為掙錢不容易。我記得那時都是小操小辦,宴席上只請親屬和朋友。本族家人都是幫忙的,宴席後吃大鍋飯。宴席標準是每桌按照3至5斤豬肉為主外加各類蔬菜,每桌一瓶二元錢酒和二毛一合劣質煙,每桌坐7個人,小孩不頂人數都必須跟大人劑在一起。哪像現在啊,哪時候一桌酒席也就120元左右,境好點的也就是150元左右。再說一下那時的禮金,哪時真正講究的是禮尚往來,不攀比你多我少。婚禮大約是5至10元,做滿月七尺花布二元錢,埋葬老人也就是上個祭禮(麻糖)就行了。那時設宴是為了辦事,不是做樣子給人看。

隨著農村生活條件提高,大操大辦隨之而,而各種名目宴席接連不斷。訂親宴,相家宴,謝媒宴,喬遷新房宴,孩子升學宴,老人慶壽宴等等名目煩多,宴席標準不斷提高。雞鴨魚肉樣樣都有,菸酒檔次赿來赿高,每桌算下來都在六七百元以上。宴請範圍也擴大了,不但宴請親朋好友,街防鄰居也都要通知。哪家擺宴都得30桌以上。我記的我們村一個領導孩子結婚宴擺了七十桌。還聽說一家孩子辦喜事,原計劃在家設宴,後來一計算參宴人超計劃,家裡擺不開,不得以到飯店設宴招待。

家裡有紅白喜事,親朋好友街房鄰居來慶賀幫忙,而且是帶禮金上門來,設宴招待天經地義,即聯落了情意還倍有面子,何樂而不為?如果你在這個社會一意孤行,為了剩錢小打小鬧不隨大流別人會看不起你,。錢沒了可以再努力去掙,人情沒了再找回來可就難了。現實社會里就有很多人辦事小氣被人看不起,一但遇到事沒人幫助還得化錢找人。在農村村民抬頭不見低頭見,還是很有人情味的。遇紅自喜事只要你量力而行,設宴標準高低別人不會說啥。如果你沒力量大辦宴席而大辦,有條件大辦宴席而小辦,都會受到別人說不好聽的話。

至於我個人的看法,就是根據家庭經濟狀況量力而行,沒必要和別人攀高低大操大辦。世上人千千萬,各人想法不一。至於人家怎樣操辦宴席,哪是人家自已的事,何須你操心。個人意見只代表自已。一氣呵成,見笑了。




滄海一柱86374366


我是好攝農夫,頭條號:鄉村蒐羅社。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贊關注我吧。<strong><strong>


記得農夫小時候,每當遇到村裡有人家辦喜酒就非常開心,因為可以藉機大吃大喝一頓了。那時候的鄰里、親戚、朋友間人情往來都是很自然的,雖然那時的人大多比較窮,但沒有聽說誰在埋怨說又得拿賀禮了這些話,為什麼?




那時候農村的人均日工資大概在1.6---2塊錢之間,賀禮一般是隨2塊錢,相當於一個壯勞力的一個工;比較親的親戚大多是隨4塊錢,摺合兩個工。

本村的喜事是需要全家去幫忙的,當然是義務工沒有工資,再加上賀禮的一個工。這樣的人情往來大家都不覺得吃力,因為最多算做了兩三個義務工,再說了誰家不辦喜事(紅白)呢?

而現在的農村喜事也變味了,大操大辦是為了顯富,張三家結婚用了10臺車,李四家必須要12臺,不然就沒有了面子,雖然李四家可能還有一屁股的債。

現在農村(小村)辦白事基本上是不用招呼,家家都到。而紅喜事就要看人情關係了,一般關係稍遠的能避則避,因為賀禮的壓力比以前大多了。現在就我們這邊而言,賀禮都是400元打底的,而人均日工資才120左右,相當於3個工還多了。

況且現在農村賺錢的活本就不多,一年到頭也節餘不下幾個錢。所以隨禮錢已成為農民年開支中很大的一部分,怪不得現在農民都說:吃酒吃不起了。

好攝農夫感覺現在農村的喜事大擺酒,已沒有那時候的味道,或者說動機也不純了。一是為了面子,二是為了圈些禮金。

例如王二麻子家境好,隔幾年就買一套新房,進新房就請客收禮。而李老王家兒子沒結婚、買不起房,幾十年都沒有辦過事。這樣的情況下當然會對吃喜酒有牴觸情緒了,很多親情也是在這種關係中慢慢疏遠了。


題主和蘭友們可以參考借鑑。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鄉村蒐羅社會一一回答。


鄉村蒐羅社


農村大擺酒席,有什麼看法?我們這裡叫辦公事,有以下幾中叫法:紅公事,(結婚喜宴),送添箱(女方出嫁),白公事(喪事),送朱門(家裡生小寶寶)。

在我小時候,那才十幾歲,我的爺爺就是給村子裡鄰神百家幫廚(鄰居),誰家辦公事都少不了爺爺。我也跟隨爺爺幫廚,那時候農村窮要提前預算。

來多少客人,做多少桌,每桌需要多少雞魚肉蛋和青菜,不能給主家浪費,算好讓主家看好,這個標準,同意吧,那時候標準是十大碗,如果說花的多就再減點去,(少花那就得把每個碗底下放羅卜葉或白菜墊碗)說可以就按這個標準採購。

我想著那時候豬肉價格每斤0,65元。雞蛋每個3分至五分,豆腐每斤0,2元。青菜都是吃的時令菜,那時候那有反季菜。冬天基本就是白菜,蘿蔔,坯旯。等。一桌成本價在十幾元。


假如五月一號辦酒席,提前三天準備,殺豬,宰雞,炸丸子。還得提前在村子裡,鄰居家找桌椅板凳,碗筷,等如果客人多就的找遍全村。現在好了,全部去飯店招待,省去了好多的勞動力。

女方出嫁,男方結婚,送朱門,這幾種酒席差不多。

白公事簡單多了,一般都是大鍋菜,白菜,蘿蔔,粉皮,豆腐,豬肉等。

現在隨著農村生活條件提高,大操大辦,而各種宴席接連不斷。訂親宴,結婚宴,謝師宴,喬遷新房宴,孩子升學宴,老人慶壽宴等。

但是所說這也是一個事實,對於酒席熱鬧高興是一方面,份子錢也是一部分原因,很多人都認為辦酒席是為了熱鬧不計較虧損,但是很多人的想法都已經開始變質了,當然這只是一部分人,大部分的農村對於辦酒席只是為了高興熱鬧。實際所有來往的分錢都交給飯店消費掉了。

以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伯伯所講的事實,謝謝關注!


富農聚焦


山少是農村人,從80年代起見證過農村擺酒席的諸多變化,這幾十的變化讓我感受頗多。

一、鋪張浪費越來越嚴重。

家裡一直保留著幾十年來每次辦酒席親朋好友的送禮的禮薄,最早的一份是70年代父母結婚時的禮薄,禮薄上記錄的禮單現在看來有一些不可思議,禮單上的東西五花八門,有送禮金的,有送糧票的,有送一條魚的,有送幾斤肉的,甚至有送幾斤香乾的。而再看看現在的禮單,清一色的送錢,而且最少的都是400人民幣。

從禮薄上這一變化,給我的感覺是原來擺酒送禮是有什麼就送什麼,價植多少並不重要。而現在擺酒席,如果也像以前一樣送上幾斤肉,估計會被當成笑話。這就使得農村擺酒席送禮成為一種不小的負擔,在農村一般的農村家庭每月參加一兩場酒席很正常,一年的人情送禮開支6000元以上。

高禮金也使得酒席的標準越來越高,酒桌的菜品只選貴的,不選對,幾百元酒,幾十上百元一包的煙,在農村酒席上越來越常見。鋪張浪費也越來越嚴重,相互攀比的心理也越來越嚴重。李家辦酒席一桌的成本1000元,張家也不甘落後,一桌成本1500元。而實際上,在農村平常能喝得上幾百元一瓶酒的又有多少。

二、擺酒席的套路名目越來越多

以前擺酒席主要是按照民俗習慣邀請親朋好友見證人生中的一些大事,如:結婚、生子、大壽、逝世。而現在擺酒席的名目花試多樣,搬家,謝師,上大學,找工作,18歲,36歲等等,擺酒席的名目舉不勝舉。

諸多花試擺酒的目的不純,或是為炫耀,或是為斂財,脫離了農村擺酒風俗的本質。

從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不再為溫飽發愁,但是擺酒席的規格和禮金越來越高,名目也越來越多,山少認為這並不是好現象,也不是好潮流,希望農村擺酒席這一風俗習慣不要偏離民俗本質,辦熱鬧,辦喜慶,辦開心。不要相互攀比,為了炫耀、斂財,變成惡習。


吳家山少


關於農村大擺宴席,有人說是鋪張浪費,有人說是人之常情,我是地道的山東人,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農村大擺宴席

農村人沒有城裡人那麼多花花事,有事沒事喊上三五好友出去喝一頓,酒加上菜沒有一千也有八百。農村人家裡的事情不多,要麼結婚、要麼生孩子、要麼子女上學,要麼上樑,要麼白市等等。一輩子也沒有多少機會大擺宴席,所以如果家裡有了點事,必然要大擺一下。

再有誰家裡都有人情往來,不光城裡人有,農村人也有,有往就有來,有去就有來,自己家裡有事不擺宴席,怎麼能把出去的人情要回來呢?

所以我認為農村家裡有點什麼事情擺宴席,無可厚非,屬於正常的人情。

農村宴席的價錢

三年前,家裡有事辦宴席,請了當地的大師傅掌勺,菜由他來買,菜單由他定,只要給他一個標準就可以了,那人來問,一桌是按照300還是400?家裡的大爺跟廚子說我們家的條件還可以,讓他別辦的太差,廚子說,那就給他按照500塊一桌辦吧。要知道現在我們這個地方結婚辦酒席,一桌菜至少要1500了,而且還是小酒店。

農村辦個酒席,真是比城裡半個酒席省錢多了,要說浪費,還是城裡人的酒席浪費,也不能說是浪費,是被酒店掙的太多了。

我們老家那邊辦酒席喝的酒都是別人帶來了,別人帶什麼酒就喝什麼酒,而且在我印象裡,農村喝的酒都是不到100塊一箱的,不像城裡人那樣,喝個酒要麼是勾兌的天之藍、國緣,最差也是勾兌的海之藍、五糧春。

雖然農村辦個酒席很便宜,但是如果沒事就想個由頭半個酒席就不太好了。

胡亂辦酒席的

我師父講他們老家那邊,屁大點的事情就把全村人召集起來辦酒席,最少也要隨份子100塊錢,那邊的人每年要隨份子5000-10000塊,也就是基本每週都有酒席吃,而且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你辦的多了,別人為了把份子錢收回來也會拼命的辦酒席,越辦越多,導致風氣極度惡化。

這樣的情況下,辦酒席就沒有什麼意思了,如果說家裡有比較重要的事情辦個酒席就辦了,不能天天辦酒席,這樣就有點斂財的嫌疑了。


農科小孫說


我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在我老家這裡基本上縫事必須操辦起來。紅白事,買房 蓋房 生孩子 孩子考大學 當兵 老人過壽 等等基本都成為常態 但並不是每家都把這些事情都操辦 ,都是選擇幾件大事才會操辦 ,接些禮錢,這都是當地習俗一直流傳下來的。有的熟人朋友親戚 通知你了,沒有辦法不去。去了難免隨禮金。你家有事我去,我家有事找你去。週而復始形成常態。這裡還有一些個人性提現,都是一個村的話祖祖輩輩下來基本上都是親戚,長走動走動也是好的,你想想如果你家有事,全村沒一個來的那是個什麼場景?所謂鋪張浪費我個人認為沒有。在我們那酒席結束本家人都是要大包的,就算你場面再大也無非是個面子。談不上浪費。


生活雜事記


先說結婚,結婚時擺酒席是最普遍的,親戚朋友、鄰居們、同村的都會過來,一是有人幫忙,畢竟辦酒席相對是比較忙的一件事,二是圖個熱鬧,如果結婚冷冷清清的,就沒有熱鬧的氛圍,相信誰也不願意看到,結婚辦酒席,人越多越好,尤其是在自家待客的情況下,主家們也不會在乎多幾桌,這種情況男、女、小孩都可以去。

再說白事,白事辦酒席相對來說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畢竟親人去世,主家的人心裡不好受,有人會不解,既然這樣,不辦酒席不就可以了,這是不行的,一方面需要親戚朋友們前來弔唁,有些親戚距離比較遠,中午讓他們直接回去顯得不妥,二是出殯的時候需要有人幫忙,只靠自家的親人是無法完成的,雖然不會像紅事那樣熱鬧,但去的人也不少,酒席是少不了的。這種情況一般是男人過去的多。

最後說滿月酒,誰家有新生的小孩,等到滿月的時候會辦滿月酒,滿月酒也是一件高興的事,主家很喜歡,親戚朋友、鄰居等也都會前去祝賀,人越多越熱鬧越好,顯得興旺,這種情況一般是女人過去的多。

擺酒席是好事,但是近些年來,在一些地方卻變了樣,主要表現在浪費和攀比上,一旦出現浪費攀比,那就變了味,我們這邊這種情況還不太常見,而有些地方,為了攀比,隨禮的金額上也會增高,也有的體現在飯菜的好壞、項目的表演等等,這樣做的後果,雖然當時有“面子”,但過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總結一下:農村辦酒席是好事,但不要讓其變了“味” ,適當的辦酒席利於維護人情關係,利於得到幫助和熱鬧的氛圍,而浪費和攀比的酒席,受傷的只能是自己,要摒棄這種不良的風氣。

關於此,小幫手就說這麼多,如果你有其他的觀點或看法,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來討論。


農民的小幫手


當前農村的酒席,可以說是越辦越大,人數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而且菜色越來越豐富而檔次越來越高。

以前我們廣西的農村辦酒席,一般也就二三十桌的為多,再多也不會越過五十桌,而現在動不動就上百桌了。以前的酒席菜,無非就是扣肉,魚呀雞呀鴨呀等等,反正夠10碗或是12碗就可以了,現在的搞到了生猛海鮮、兔肉、狗肉等一些以往高檔酒店才有的菜了。

對於這種現象,桂農通有這麼幾個看法:

第一,這是一種農村流行的風俗。農村人平時大家都忙於幹農活,一年四季都有得忙,很少有機會象城裡人那樣空閒著到處旅遊或是串門聊天。

最好的交流機會,就是親戚家辦什麼喜事擺酒席,大家才放下農活擠到一起來,放鬆地聊它一兩天。這種交流方式,已經成為農村的一種習俗。你家辦酒席邀請我參加,我家有喜事也請你來慶賀。

第二,這是一種人情來往的橋樑。農村人的人情味很濃,就濃在這酒席過程中的你來我往。這次你送我一件賀禮,下次我也回送你一件東西。

這一來一往,就是通過大大小小的酒席來完成的,農村人之間的人情就因此濃了起來。如果收過了親戚或朋友送來的禮金和東西,就等於欠了親朋好友的一份人情,下次有機會一定要記得還回去。

如果父輩來不及還這份人情,兒女也應該接著還,這就是農村的人情。如果沒有了酒席,農村裡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就會慢慢談下來。久而久之,就冷淡下來了。

第三,不管如何擺都要適可而止。農村經濟發展了,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辦個規模適當的酒席也無可厚非。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總要有個機會請一請親朋好友來嚐嚐面,一起聚聚吃個飯,喝幾口小酒吧。

但如果僅僅是為了所謂的面子,為了充大佬,不顧自己家庭實際而欠債借錢來辦酒席,這就要三思而後行了。桂農通的意見還是要量力而行,請親朋好友有心意到就可以了,並非一定要大魚大肉、大吃大喝才有人情。

適當控制一下規模與人數,適當控制酒席費用的開支,這才是文明的酒席,讓人吃得放心、來得安心的酒席。如果來吃了你一次酒席,卻讓你欠了一屁股的債,你讓親戚朋友如果安心?即便自己有錢可以支撐,也沒必要浪費這麼多在吃喝上。

對於黨員和村幹部,有的地方還專門出臺的文件,嚴格規定酒席的規模不能超過一定的桌數。其實,這也是一種引導與方向,農村新文明理由這樣節儉辦酒席。


桂農通


農村大擺酒席分幾種情況,為攀比而大擺酒席,為斂財而大擺酒席,為炫耀而大擺酒席,為感恩鄉親而大擺酒席,但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大擺酒席,終歸都是一種陋習。

1、農村為攀比而大擺酒席的最為嚴重。

張家兒子結婚擺了40桌,李家就要擺60桌才顯得有面子;王家婚喪抽芙蓉王,劉家婚喪就要抽中華才不落人下……

諸如此類的攀比行為,比比皆是,看似無聊又傷財,但在農村卻屢禁不止,蔚然成風。有些人有錢攀比,有些人沒錢為了面子借錢也要攀比,打腫臉充胖子,為了所謂的面子,傷害的終究是自己和家人。

2、為斂財而大擺酒席的也非常多。

不過這幾年隨著管理的嚴格,這種現象略有減少,在偏遠農村卻依然比較突出。

比如各種巧立名目的大擺酒席,宴請賓客,收取高額的份子錢,以達到斂財目的。婚喪嫁娶大擺酒席很平常,有些人買房了、孩子升學了、買車了都要擺酒席,甚至連殺頭豬都要擺酒席,你不去吧還不合適,你去了就要隨份子錢。巧立名目大擺酒席最為人厭惡,卻常常出現。

3、為感恩鄉親而大擺酒席。

在廣東、江浙一帶的農村經常見到一些人在外做生意,如今發達了就回到家鄉大擺酒席,宴請鄉親,這種行為完全免費,表達對鄉親父老的感謝和家鄉的養育之恩。雖然形式很感人,但也會在鄉親之間形成不同的態度,其實並不可取。完全可以通過改善家鄉生活條件來服務感謝鄉親更有意義。

4、為炫耀、顯擺而大擺酒席。

這種現象在農村也很常見。有些人賺了錢,並一定賺的很多,但就想在村裡顯擺,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賺了錢。甚至有些人買了新車,每天在村裡也沒目的,開著車到處轉悠,見了人就打開車窗打招呼,讓別人誇自己兩句。這類人大擺酒席的目的很明顯,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也達到顯擺自己的目的。

但這樣的行為並不會得到大家的尊敬,有些人參加你的酒席,也不會感恩於你,於人於己都不是什麼好事。

以上4種大擺酒席的行為就是我在農村常見的類型,但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不值得提倡,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