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作家看雄安第八期:友情、愛情以及青春,我和安州的前世今生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河北
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雄安作家看雄安第八期:友情、愛情以及青春,我和安州的前世今生

安州烈士塔

安州位於安新縣城西約10公里 ,堪稱千年古鎮,縣誌載,戰國時 ,安州歸趙,時稱葛鄉、葛城 。因在濡水之陽 ,又名濡陽 。東漢末年建有依政縣,唐置唐興縣,宋建順安軍,金建安州,元始置新安縣,明清二代沿稱隸歸保定府,解放前一直是縣政府所在地,可惜現在古鎮不古,少了能使人穿越時光窺其悠長曆史的遺蹟,既少了水村山郭酒旗風的古樸寧靜,也不及兵戈相爭的邊陲古鎮的滄桑豪邁,歷史的風流已隨時光漸行漸遠、但遺存的史實傳說和斑駁的古城牆,還能稍稍安撫一下你的想象。

天下凡立城池之處 ,必有靈秀之氣, 安州古有儒陽八景之說 。遙想當年 ,也至少五A景區 ,既有蘆葦茂盛、魚蝦共生,碧水風荷、雁戲鳥鳴的自然風光, 還有引人遐思的歷史風物:易水秋風,明清《安州志》中記載:“三官廟前,舊有秋風臺,在城北易水旁,即燕丹送荊軻之處。”從而使荊軻壯別白洋澱,有了更確切的證明。荊軻和太子丹的訣別,就在安州以北,南易水河畔的白洋淀邊。 “易水北風寒,荊卿去不還。千秋寶劍在,猶在碧雲間 ”。慷慨悲歌之士 ,總是令人激情盪漾 ,充滿悲壯情懷 。

雄安作家看雄安第八期:友情、愛情以及青春,我和安州的前世今生

和安州的第一次親密接可觸追溯到高中時代 ,大概前世的緣分,中考突然開竅,普通鄉中畢業的平庸的我考上了安州最高學府-----安州中學,震驚了老師和自己,冥冥中開始了和安州的宿命的邂逅:求學三年,教學4年 ,嫁給安州土著大魚 。

話說第一次騎車“長途跋涉”途徑大、小寨到安州中學報到, 內心充滿新鮮好奇 , 而此時即將成為同學的大魚正在野外放羊,那是他每天上學之外必做的功課 。據說澳大利亞人放羊靠頭羊帶領,有時羊群走遠了 ,牧羊人就用趕羊杆 ,擊打一土坷垃過去 ,頭羊自會心領神會,乖乖帶領隊伍回來,這算是高爾夫的起源吧 。大魚顯然沒打高爾夫的技術 ,他只能緊隨羊群之後,行看流水坐看雲 ,破收音機在手 ,間或還要給雞給豬打草打菜,全然沒有要遇到我的前兆。唯一算得上緣分的大概是某一天從家返校,途中行至大魚家門口,一輛拖拉機呼嘯而過,我被剮蹭倒地,至今猶記得趴在地上 ,看那車輪貼我左手擦過時的無奈和茫然,後來得知慌忙起身第一眼所見之低矮民居便是以後所嫁人家,笑稱栽他手啦。

安州中學的日子,散漫,愜意而空虛,那段遺失在安州的青春歲月在每個經歷者心中有著不同的版本和滋味,領導們忙於仕途角逐,更換頻繁,老師們也睜隻眼閉隻眼,懶的嚴格管束,80年代的生活還很艱苦,我們住在由空曠教室改造的宿舍的木板搭的通鋪上,冬天取暖是磚砌的火爐,煤火常因學生管理不善常常熄滅,早晨起床,凍僵的毛巾仍然保持著昨晚洗漱後定格的怪異姿勢,每每週末不回家,就會鑽進一堆被子下蜷縮著看閒書取暖。清苦的日子絲毫不影響學生們自得其樂,德智玩全面發展,寫詩的 、畫畫的 、練書法的 ,啥也不幹光玩的,宣洩熱鬧遮住了笑容突然凝結時的落寞和焦慮,高考前一個月,學生們作鳥獸散回家等考 ,甚至沒有一張定格那段青春的畢業照,成了終身的遺憾。 有時都想 ,現在早晚自習 、坐班嚴密的教學生涯也算是對當年的彌補和懲罰吧。

雄安作家看雄安第八期:友情、愛情以及青春,我和安州的前世今生


雄安作家看雄安第八期:友情、愛情以及青春,我和安州的前世今生

初到安州,古城牆,這個兵戎相爭的歷史見證,令我一見傾情。 由衷喜歡那份古樸厚重。 據說安州城系宋楊延昭駐軍御遼所築,初為土城,明萬曆中期以三合土為基,以40×79×8cm大磚修築 ,後雖經修復,至今仍斑駁破落 ,彷彿一個沉思的老者, 透出飽經滄桑的靜謐凝重,是在回想當年楊六郎橫刀立馬的豪邁吧。現在回老家 ,仍偶爾漫步其上, 腳踏過這一塊塊緊密相連著的古老的城磚,好像在踏過幾百年流逝的歲月。城磚灰白雜陳,灰黑色的是磚 ,灰白的是磚縫間石灰糯米汁粘接的痕跡。而到現在只剩西城們和南城門處城牆能較為清晰可見,隱在參差高大民房間的斑駁的城磚,在夾縫裡默默懷想古老月光蒼白了的久遠的記憶,聆聽逝水流年穿越煙火歲月。

而在我們高中時代,西門的城牆尚完整,城牆幾乎成了安州中學的分校,尤其 夏季城牆上樹蔭濃密,綠草茵茵, 蟬鳴不絕如縷 ,星星點點的小花正藏在季節深深淺淺的疊影裡,蟬噪林逾靜,是 難得的消暑納涼的去處, 城上學生一天絡繹不絕 ,或躺或坐 ,聊天, 睡覺,城牆成了很多老照片共同的背景, 留下了許多人的美好回憶。同學聚會,常常談起,那些年,我們一起在城牆的日子。

雄安作家看雄安第八期:友情、愛情以及青春,我和安州的前世今生

雄安作家看雄安第八期:友情、愛情以及青春,我和安州的前世今生

學校操場邊的烈士塔又是吸引我另一所在。 塔由一圈院牆圍住,裡面花草茂盛,由一沉默的殘疾軍人看管,表情墓碑般沉默凝重,每每都要和他討好地搭訕才能進去。只記得塔裡黑乎乎、陰森森的,一層是石碑 ,密密麻麻刻滿了抗日戰爭安新各戰役中烈士們的名字,第一次接近如此壯烈和抽象的死亡 ,心裡竟顫顫的,熱血奔湧。對傳說掛有畫像的塔上充滿好奇敬畏,但每每鼓不足足夠的勇氣爬上去 , 恐懼緊緊拉住買上臺階的腳步,又懊惱自己的懦弱 ,糾結中終未親眼目睹塔上真貌。

雄安作家看雄安第八期:友情、愛情以及青春,我和安州的前世今生

人到中年,現在回去倒常常和同學到橋南的天寧寺轉轉,安靜的去處 ,香火還算旺盛,虔誠拜謁之人, 還可吃齋留宿。有時常常想佛教和西方基督教之分,除了共同的虔誠自律之外,佛教中,雖追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但頂禮膜拜時求這求那居多,基督講究懺悔,找尋內心的寧靜,寺院僧尼同在,老方丈自律甚嚴,深諳佛法,一心修整完善寺院,偶爾也會憤而怒罵懶惰糊弄的僧人。看其數募箱的錢時一臉虔誠,總感覺心裡怪怪的,自責離塵世雜念近,超脫悟道遠。

在安州生活了7,8 年 ,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記 ,有些明顯,比如口音,有些在血脈裡。 悠久紛爭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給了安州人審時度勢的淡定,明哲保身的精明和“古鎮大國”的優越感 。他們自稱城裡,周邊村鎮皆為“鄉里”,具體稱呼時前邊冠以方位,南鄉的,東鄉的,語音婉轉,以重音收音,帶著氤氳的小傲嬌。安州民風驍勇但不粗蠻 ,橋南村口有抗收葦蓆捐的紀念亭便是見證,反抗橫徵暴斂,有禮有節,並借當時頗有影響且體恤民情的名人潘齡皋之支持,雞蛋貿然碰石頭的事他們是不做的,要做也是有組織,有準備,能借力的雞蛋,才有勝算 。雖然自縣政府遷至新安城,安州一度沒落,但安州人崇古而不沉溺 ,不懷舊 ,彷彿沒落大家族,雖布衣舊衫仍熨帖整潔,眉宇間自帶凜然,架子和範兒還在,很快調整生活 ,馬不停蹄奔向新時代。安州城裡 ,單靠力氣謀生種地者少,多靠腦袋吃飯,安州人思想超前,喜享受生活。漫步安州街頭,看兩側商鋪鱗次櫛比,招牌映日,吃喝玩樂、娛樂休閒齊全,穿行男女時尚光鮮,村鎮的建制掩不住城鎮的氣質。

想起和安州的前世今生,隨筆寫下,它已和我生命相融 。那裡有我的友情,愛情,和我全部青春的記憶。

雄安作家看雄安第八期:友情、愛情以及青春,我和安州的前世今生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