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过年包粽子,粽子又大又好吃,还是过年送礼的好年货,你知道吗?

大红石头


从小在广西生活长大的我,记得那时的人是很爱包粽子的,村里有的人家种的绿豆,就特地留一些到过年时,用石磨磨开,簸去皮,然后和糯米猪肉一起包成粽子,送礼的时候,如果是一般的亲戚是不送生鸡的,会送一块腊肉,几个粽子,还有一包糯米饼。

那时做的粽子里放了绿豆猪肉盐和五香面,那样的粽子,在锅里用点油煎好后,吃起来,很香,那味道,直到现在还忘不了。

前几年回去,好多人已懒得包粽子了,如果想吃,就去街上买,也花不了多少钱。

现在去拜年,不拿腊肉了,每家送一只活鸡,水果,也有送点心。

我去的几家亲戚,都不爱包粽子了。不过在吃饭的什候,他们在豆腐泡里酿的糯米猪肉可能还有香菇吧,感觉也挺好吃的。


胡五妹1964


我是广西人,对粽子情有独钟。

过年包粽子,是多数人的习惯,因为我们这的粽子馅料很好,有猪肉、有排骨、有虾肉、有绿豆、有荷包豆,而且用上等酱油和盐、香料粉调味,煮熟的粽子甘咸香还吃而不腻。

最有名的是贵港桂平和北流容县的粽子,个头大,有八斤左右一个,馅料又多,一家人吃一个粽子其乐无穷,有团圆欢乐的氛围。送礼也有意义,因为有份量,代表重视亲情和友情。





小倩侃事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中粽子以往只有在端午节才能吃到,这是我们中国人沿习了一千多年的风俗,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历史人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大大的提高,市场上的东西越来越丰富,现代人如果想吃粽子,相信去市场或是超市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当然也可以自己动手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都可以包粽子.现代生活改变了习俗,中国人已不是很在意粽子就局限在端午节了,想吃就吃想做就做.我们中国人的很多习俗都在变样了,是一种继承,更是一种发展.

在我们中国把传统的粽子发扬光大的算是广西人了,广西人不仅在端午节包粽子,他们在冬至和过年也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当然平时在菜市场都可以看到有大姨大妈在卖粽子.自从我来到广西以后,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广西人过年包粽子的不一样.逢年过节的,身边的广西人回到老家他们都会带一些粽子送给亲朋好友的.我也问过一些熟识的广西人,为什么广西会有过年吃粽子的习俗,可能是因为他们太年轻了,他们也解说不清楚.也许是我太执着了,带着这个疑问我摆渡了一下,说是因为广西壮族人流传下来的习俗.

要说粽子的种类啊,在广西是最多的了。大的如小孩儿的枕头,每个都有一两斤重;小的盈手可握,一口一个;形状嘛,三角的、四角的,一尺八的长条粽,还有一边平的,一边凸起好像啤酒肚的年粽。样子不同,吃的季节也有不同。大个头像啤酒肚的年粽是南宁人过春节时一定要吃的。年初一,全家团圆了,家里人一早就起来煮年粽,烧糖茶,然后全家人一个不能拉,围坐在一起,长辈会用剪刀剪开扎粽子的麻线,一层层将粽叶打开,最后已被粽叶染得有些淡绿色的大粽粑露出来了。都说大粽粑里有乾坤,先要用筷子将粽粑从当中划十字形分开,哇塞,里面原来有宝藏啊!从外往里瞧,第一层是广西特有的香糯米,第二层是去了壳的绿豆沙,第三层啊,那就看各家主妇的巧心思了,最简单的是一大块用酱料腌过又烧到入口即化的五花肉,我吃过讲究的年粽里,还放了广式的香肠、板栗、莲心……。好了,现在可以吃了,全家人一起奋战,斤把重的粽子一会儿就吃完了,吃了元宝粽,开年一定有好运气!同样是年粽,钦州人家的却是大不同。那里的年粽是尺八的长条粽,里面比较简单,白糯米为主,心子里放了黑芝麻和五花肉,吃法也特别,先要在冷的时候,将粽子打开切片,然后放在油锅里煎到两面微黄,这种吃法小朋友比较喜欢。小巧的三角粽和四角粽,多是端午节的时候吃的,包起来比较简单,用料也不必太复杂。有豆沙的,芝麻的,还有肉的,当然还有什么都不放的清水粽,沾白糖吃也很妙!

广西人过年家家户户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提前两三个星期就要准备了,要备好料,年货市场那是要去跑好几次呢!绿豆要去壳,五花肉呢,要用生抽、盐、酒、葱姜腌上一整天,糯米和干果有板栗、莲心等等也要提前泡好。包粽子既是个技术活,还是个力气活,要用上一整天的时间。那天,最好是找一个特大的锅子,包好的大粽粑放在锅子里,要好好地煮上十来个小时,这样粽粑里面的东西才能如发生了化学反应般,各种香味儿融合在一起。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钩子一个个勾起来,挂在屋檐下或阳台上(不能太阳晒),隔三差五地还要用水煮煮透,这样啊,整个正月里都不会坏。

广西人的粽子普遍较大,不象我们中国江南和北方地区的那么小巧精致,看到广西人大大的粽子,让我又想起了陕西的一大怪"锅盔当锅盖".陕西人把面馍馍做的比锅盖还大,广西人把粽子做的比枕头还大,哈哈....他们把馍馍和粽子发扬光大的精神有的一比了.广西人包粽子的粽叶也不只有竹叶,还有广西才特有的宽大的芭蕉叶,因为芭蕉叶的宽大,也就有了广西才特有的比枕头还要大的粽子了.在广西,粽子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粽子也不仅是逢年过节的送礼佳品,广西人赋予了粽子新的意义,广西人更把粽子当作是一种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广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图的是一种吉利了.


大红石头


我广西人。不是个个地方的都包。就算同一个地方也不见得家家都兴。各家包不包,受各家传统影响。三江,融水,融安那边,很多少数民族有过年过节包粽子的习俗。我同学三江的,她家乡的粽子是用一种细叶香草来包。

不少地方的壮人也包。我家乡的壮人喜欢包白粽,白粽就是纯粹只有米,没有其他料的粽子。我家是汉人,喜欢包的是咸味肉粽。

昨天我妈刚包了粽子。老实说,这是我家第二次在过年包粽子。以往只有端午得一见。

粽子在广西不少地方日常早餐摊点常见,偶尔也会吃。最喜欢的还是我妈包的肉粽。


舟xi


廣西的裹粽很大,内餡又多,通常我是切片煎。非常好吃。


小磨仔餐饮


现在我们这里不用拿粽子回外家了,拿点水果饼干回去就行,不过有包来自己吃,这是昨晚连夜煲的粽子,现在也不兴包大粽子了,因为吃不了旧了不好吃。



随心143506994


粽子,那是桂临塞上的最爱





桂临塞上


广西头条大多是讲吃喝有关,浙江省山东河南省头条多是讲发明某农机等,


茶亦醉人可必酒


我们广西人过年包棕子是传统,无论汉族,壮,苗等少数民族都是这样,粽的形状大小各有千秋,最为厚重的是贵县的猪脚粽,加入整个猪脚和鸡爪腊鸭,粟子等,七,八斤米一条,最为轻薄的是陆川米粽,象竹节茶一样大一样长,一个不到一两米。


李洪汗


本人苏北人,从小喜欢食粽,咸甜皆宜。但大都是蜜枣粽、咸蛋粽、五米粽,肉粽相对少些。后到浙江当兵,第一次吃嘉兴火腿粽,感觉腻人。再后来去广西工作,吃了融水大肉粽,口味独特。广西一般采用芭蕉叶裹粽子,扁长形状,与江浙一带不同,我们这里多是芦苇叶,当然有塘苇、河苇、江苇之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