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妈路边卖“煤球”,外地人不敢吃,本地人却排队购买

东北大妈路边卖“煤球”,外地人不敢吃,本地人却排队购买。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水土人文造就不同的文化饮食,本地人眼中的美食可能就是外地人眼中的黑暗料理,提到东北,我们首先想到的东北人的豪爽,无论男女,一张嘴说话东北味儿,立马让人感觉到热情,东北的饮食和东北人一样热情奔放,就算是没去过东北,东北餐馆应该去过吧,菜量非常的大,而且味道还特别的好,但是还有一些美食是不被大家所熟知的,甚至外地人看到他的样子都不想买。

东北大妈路边卖“煤球”,外地人不敢吃,本地人却排队购买

在街上有个大妈远远的看上去她像是在卖“煤球”,其实是大错特错,这个东西被当地人称之为血粑粑,这种东西平时很少见到,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够吃到,看上去就像我们蒸的馒头,但是却是用猪血和猪肉混合而成,刚做的颜色看起来红红的。

东北大妈路边卖“煤球”,外地人不敢吃,本地人却排队购买

想要把它们做成现在的样子,还要放在土屋的老房子里不断的熏制,然后把它们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分开了之后才能做成这样黑色的,只不过在吃的时候一定要把外面的一层给扒掉,里面就是红红的,味道还是挺不错的。

当然除了猪血和猪肉外,还会加上一些其他的食材,有时候会加上一些新鲜的豆腐,一起搅拌均匀后就捏成一个一个馒头的形状,捏好之后还要经过不断的熏炙和太阳暴晒,才能见到我们所见的“黑煤球”血粑粑。

东北大妈路边卖“煤球”,外地人不敢吃,本地人却排队购买

掌握好原料比例,并不能保证血粑粑就能制作成功。准备好原料后,下一道工序就是要把原料切碎搅匀。这是道很辛苦也很考验耐心的工序,要求把原料切得越细碎越好,搅拌得越均匀越好。如果这几道工序做得不到位,制成的血粑粑切片装盘时,就会碎裂不能成形。

东北大妈路边卖“煤球”,外地人不敢吃,本地人却排队购买

血粑粑的熏制时间越长,香味就会越浓,煮熟后可切片做成凉菜,也可以和配菜与腊肉同炒,口感劲道浑厚,唇齿留香,因为血粑粑制作的过程历经十天左右,每道工序都凝聚了制作者的辛劳和智慧,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和乡情。

东北大妈路边卖“煤球”,外地人不敢吃,本地人却排队购买

随着年龄增长,品尝食物的时候变得更走心了,也渐渐喜欢上了血粑粑的味道。每当品尝血粑粑的时候,都会回想起在农村玩耍的快乐童年。

小编就说到这里了,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如果你喜欢这篇推文,不妨点点关注,每天会更新不同的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