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无求就是最高境界吗?

黄蜂二师兄


无欲无求,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支持这样的说法。可太难了,有多少人能做到。

欲望是什么,欲望是人心底渴求的东西。达到了,它可以让人快活和幸福,达不到,它让人遭受迷惘煎熬甚至痛苦抑郁。毕竟,在这个时代,人们把追求功名,崇尚优秀当成了过上美好生活,证明自己的通途。

但是,有一句话说,境界是攀到高处的。它是思想意识不断提升得来的。越努力越无欲无求,要相信这句话是正确的。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只要尽心努力耕耘收获就好。





静品诗情


应该说是最高的境界。那这样就了无牵挂了,没有什么欲望,也没有什么要求。没有好,也没有坏,一切都无所谓。

可是我们一般都做不到吧。因为毕竟生活在现实当中需要柴米油盐当中,需要面包和牛奶的。

其实可以这样。

在精神领域意识形态可以蔑视一切,无欲无求,什么都影响不了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而在实际工作生活当中,该努力的要努力和争取的要争取。至于结果就不要强求。过程可以重视,结果就要看得淡一些。

人要是都学陶渊明。谁也不去当官,不做事儿。那这个国家也就没法运作了。陶渊明的妻儿,也得跟着,挨冻受饿。

所以,该争的还得争,该舍的还得舍。


郝老师心理课堂


首先:无欲无求是个伪命题,时常耳闻某某个大寺院的方丈私囊有多么多么丰盛,更别说历朝历代的野和尚传奇。明眼人也知:寺庙里等级森严,仅仅是明争暗斗不会那么的露骨而己,无欲无求恰恰是烟幕,遮羞布与挡箭牌。

我个人认为:面对现实而不困惑――而理性的安排,处置日常的,突发性的事务。

说个很平常的事吧,邻里之间,发生了纠纷,引起很严重的打斗后果,甚至触动了法律,好多时候稍加分析――哎,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一口气而已。

兄弟间,亲友间常常外人稍动问,哎――积怨好深啊,但,稍加分析,其实也是一口气的事,根本没有啥利害的冲突,何必?

这仅是我的个人看法――不困惑,理性。

声明:天底下最最远的距离――说与做的距离,我仅仅是说了,做到这境界我望尘莫及。望网友指正


人贱言轻


无欲无求,这是肯定的!关键的问题在于:欲的定位与求的方式。

欲有本欲与生欲之别,本欲是生命存在的基础需求,比如饿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人无本欲,就是枯尸,人也就不存在了!

本欲是正常的,生欲就不正常了!生欲也就是贪欲,本欲所求可以自行满足,贪欲所求是自身无法满足的,于是便出现了‘恶’。。。。。。

无欲无求,不是人生最高境界,而是人生的终结!守住本欲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赣州花卉盆景苗木


无欲无求是死人的境界!有些境界纯粹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要求。神对凡人很失望,圣人对凡人很失望,上层对庶民很失望。原来境界还要看优势!孔子这次说的太对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纵心所欲。看来境界要结合自然规律。一个小孩他天性就该活泼玩乐,可到了成年还一味玩乐嬉戏就不合适了。一个人正值壮年,理当兴业立家,这个时候你要他无欲无求吗?或许和尚要失望了。说什么他都不会跟你走!民族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无欲能刚吗?无求能远吗?俗话说贪心不足蛇吞象,这种侵占,掠夺的欲望不能有。异想天开,任意妄为这种求要下得。


佛在白马59654343493


有欲即有求,

有求即因果,

因果即轮回,

轮回即死生。

无欲即知足,

知足即心平,

心平无所求,

无求无因果,

即离生死门。

随离生死门,

终不为究竟。

有无即二元,

中道才是真。

若欲悟真谛,

请参《信心铭》!


泽仁德喜


“无欲无求”是典型的“偏空”境界!无欲无求并非大智大慧的体现,更非佛境。

相反,当年佛陀还严重的批评了这种修行境界,并称之为焦芽败种,佛门外道,非我弟子!

佛陀金口玉言,在《楞严经》中的“五十种阴魔境界”之中非常明确的提出,以警示后来的修行人。





今令我见


什么情况啊,无欲无求。


大陈学


是刚强。最高境界
还不是。


苏合香870


最高境界应该是连无欲无求也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