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1990年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西周晚期玉覆面

,属于一种古代丧葬用玉,是中国最早的玉覆面之一。它是由各种不同形状的玉片,按照人脸的形象拼成,缀饰于丝织物之上。在古人的观念中,玉可以保护人的尸体不腐,因此,把玉覆面覆盖在死者的脸部,护佑其面容不朽。当然,从出土的实际情况看,玉器并没有防腐的功能。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玉覆面·四库全叔拍摄

同墓所出组玉佩是周代贵族服饰的一种,也是身份的象征,地位越高,组玉佩就越复杂,也越长。这件组玉佩的主人虢季,是虢国的一代国君虢文公,他曾在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出任周王的重臣卿士。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组玉佩·四库全叔拍摄

石圭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辞的文书,1979年出土于河南温县西张计盟书遗址。春秋时期,是一个社会秩序剧烈变化的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大为削弱,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为了保证权力体系的稳定,导致盟誓制度在各国之间大为盛行。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石圭盟书·四库全叔拍

铭文大意:自今往后,盟誓人某不心悦诚服地忠心奉事其主君,如果敢与乱臣为伍,伟大的晋国先公在天之灵一定明察秋毫,毁灭其宗族。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石圭盟书线图·四库全叔拍

“王孙诰”青铜编钟是古代乐器的一种,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2号墓,主要用于古代祭祀、宴飨场合奏乐所使用。铭文记述了器主人王孙诰铸造此套编钟用来宴飨时娱乐楚王、诸侯、嘉宾及父兄友朋,表达“敬事楚王”、“恭厥盟誓”的信念以及“万年无期,永保鼔之”的愿望。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王孙诰”青铜编钟·四库全叔拍

1997年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祭祀遗址出土了春秋时期的九鼎八簋(guǐ)九鬲(lì)二壶一大套青铜礼器,它们主要用于祭祀、宴飨等重要礼仪场合。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九鼎八簋九鬲二壶·四库全叔摄影

《周礼》规定诸侯用鼎最高规格为七鼎六簋,郑韩故城祭祀坑出土的九鼎八簋本应属于周王的用鼎礼制,诸侯的僭越体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实。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九鼎八簋九鬲二壶·四库全叔摄影

是食器,用于盛放黍、稷、稻、梁等五谷制成的饭食。春秋时期的簋沿袭了西周晚期的形制,从考古发掘来看,多以偶数为主,与文献记载相符合。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九鼎八簋九鬲二壶·四库全叔摄影

青铜是从新石器时代的陶鬲演变来的,原本是炊粥器,器身的袋足就是为了增大受火面积,能够加快食物煮熟的时间。春秋时期的青铜鬲一般成组出土,数量多寡不一,但多成偶数组合,与列鼎相配套使用。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九鼎八簋九鬲二壶·四库全叔摄影

为盛酒器,是青铜器中的一个大类,其使用年代跨度很大。这两件青铜壶的形制较为常见,纹饰华丽,造型规整,铸造精良。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九鼎八簋九鬲二壶·四库全叔摄影

东汉鎏金青铜羽人是一件很有名的文物,1987年出土于河南洛阳东郊汉墓。羽人,不是长了羽毛的人,而是长有羽翼的人,但他不是普通的人,而是仙人。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鎏金青铜羽人·四库全叔 拍摄

其造型为阔嘴高鼻,颧骨突出,修眉深目,长耳过顶,头发后翘,肩背生翼,双膝下跪,两手捧中空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连体插物架。作为仙人,自然可以随意的进出阴阳两界,因此,也被认为是引导众生与亡魂飞升仙界的使者。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鎏金青铜羽人·四库全叔 拍摄

汉代作为一个大气磅礴、气吞万里的强盛王朝,其文化博大沉雄、浪漫瑰丽,尤其是汉初的黄老学说风靡社会,羽人特殊的造型,正是当时人们追求羽化升仙的代表物证。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鎏金青铜羽人·四库全叔 拍摄

三国魏正始石经《春秋经》残石,出土于河南洛阳太学遗址。该石经刻于公元241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又名《三体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它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但在历史上损毁严重,目前国内所有《正始石经》残碑存留的文字也不过2500余字。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正始石经《春秋经》残石·四库全叔 拍摄

1979年河南洛阳永宁寺塔基出土了一批北魏泥塑头像,包括飞天、比丘、供养人等。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泥塑头像·四库全叔 拍

这些都系手工捏塑,泥质细腻,造型精致,形态生动,远远超出同时代石窟中泥塑的艺术水平。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泥塑头像·四库全叔 拍

由于曾被大火焚烧,这些泥塑已经变成坚硬的陶质,色泽反而更加沉静典雅。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泥塑头像·四库全叔 拍

每一件泥塑的面貌都各不相同,或端庄安详、或自然从容、或神情闲远,均极富个性,其发髻、冠帽也刻画得细致逼真,是北朝泥塑艺术的顶尖精品。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泥塑头像·四库全叔 拍

这两尊北宋浮雕力士像1977年出土于河南郑州开元寺塔地宫。力士力士也称金刚力士,梵语名那罗延。力士像在北魏早期即已出现,盛唐以后,其造型逐渐统一为青筋暴露,肌肉横突的猛男造型。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浮雕力士像·四库全叔 摄影

从力士愤怒的表情,可见其嫉恶如仇,性情刚烈。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浮雕力士像·四库全叔 摄影

开元寺塔地宫出土还出土了浮雕天王像。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四大天王,分别护持着四大部洲。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浮雕天王像·四库全叔 摄影

和上面的力士像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天王是身穿铠甲,而力士是赤裸着上半身。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浮雕天王像·四库全叔 摄影

北宋咸平元年的三彩舍利函1966年河南新密法海寺地宫,是盛装舍利的器具。所谓“舍利”,为佛祖及高僧圆寂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或骨烬。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三彩舍利函·四 库 全 叔 拍 摄

由此匣内壁所刻题记“咸平元年十一月三日施主仇知训”可知,这件匣出自张姓陶瓷工匠之手,是佛教信徒仇知训为僧人特意制作的,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宋三彩。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三彩舍利函·四 库 全 叔 拍 摄

2003年出土于河南济源济渎庙的济水投龙玉简

,是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宋神宗赵顼登基之后,遣专官诏告济水神,做“金箓道场”,并向济水中投送金龙玉简。“投龙”是道教中一种隆重的祭祀山水仪式,以祭祀济水为代表的四渎水祭文化是道教神仙崇拜的体现。

文物中闪现着河南璀璨的历史之光

济水投龙玉简·四 库 全 叔 拍 摄


注1: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