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卖掉北上广1000万房产,回贵阳、南宁、重庆的年轻人,如今都过得怎么样了?

变有钱干啥都行


笔者了解过,前两年卖掉北上广房产回到老家年轻人,基本上都比留在北上广生活得要好。为什么呢,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对于有机会的年轻人来说,年轻的时候可以去拼一拼,但是大部分年轻人没有任何背景,在现在的情况下,想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出人头地,混成人上人非常困难。但是年轻时候有机会一定去闯一闯,无论成败都会成为一生的财富。闯几年后不能出人头地,回到老家至少有了比老家人强的能力、知识和见识,这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1000万在北上广深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其他城市来说可以算是个中产阶层,能够保障自己的生活质量。再加上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经验,回到老家的年轻人就变得比没有去一线城市闯过的人更有价值,更有能力,更能胜任老家的工作,这样的年轻人上升空间就更大一些。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房价在历史最高位,还能卖个好价钱,将来再过几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房价跌下来后,卖不出好价钱。对此,年轻人在北上广深拼博努力进步非常快,将年轻时快速进步的习惯带回老家,你就更加与众不同,也就是说年轻人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闯就好比美国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在华尔街闯一样,大部分人是不会留在华尔街的,需要的是在华尔街快速成长的过程,然后再回到各自的老家,成为家乡的精英,在北上广深闯过的年轻人回到老家就会成为老家的精英,北上广深来自全世界的精英太多,也许你很普通,可是等你回到老家,老家没有那么多的世界一流的精英,你就成了老家的精英。所以,闯完一线城市再回到老家是年轻人最快速的成长过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闯一线城市后回到老家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p.s.有很多人问加头条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么加入圈子?

答:我现在只在圈子里回答粉丝的提问,加入皓脉投融资联盟,为你解决投资难题和融资难题。为个人解决投资赚钱的问题,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资本运作和产业升级问题,建立企业融资平台。

加入圈子的方法:直接点击这篇文章的下方“所属圈子”即可加入。或者首先点击到我的首页,在导航条中最后一个是:圈子,点击加入即可。加入后,你每天可以在“我的书架“查看更新,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我都将免费为您解答。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我就是个真实的例子,2018年5月我全家从上海搬回老家,搬回的原因很简单,首先父母老了不喜欢长期在上海居住,其次没有上海户口(上海工作12年,一直在创业公司打拼,社保按照最低限缴纳,并且有中断)小孩只能上较差的小学。

老家是西北三线小城市,生活节奏很慢,但是因为不是省会城市,朋友同学大多不在这里,人脉关系很差。自己有一些投资,年收入有200万左右,目前也未考虑上班就业,小城市也很难就业。

三套房子,上海的房子目前空关,后续可能会考虑出售。老家两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给父母住,房子配套学校都是最好的。两辆车。

小城市的好处就是安逸,但是配套的服务较为一般,另外空气质量太差。物价相对自己做饭来说,上海老家相差不大。唯一节省的就是加油高速路费,以前在上海每月的高速加油停车费在4000左右,回家1000不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回来与否在于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北上广有北上广的好处,同样二三线城市有二三线城市的好处,只要觉得适合自己就可以了。


花哥哥177399960


说说我个人的经历吧,我从16岁开始出来打工,从最开始的一万、两万、三万、五万,再到现在的十万、一百万,我并不想表达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欠下这么多。

当然这只是个段子,真实的情况是:

我在北京打拼了将近五年,虽然达不到上千万,但也差不多!

差多少?差900多万,这是实话,还记得当时,从北京来到贵州,那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回到西南的二线省会城市,贵阳这座小城。

一开始,肯定是有落差的,比如顺丰快递不送上楼宇,比如满街摩的乱窜,黑车乱停,比如小摊小贩推着卖早餐。

直到,我在贵阳找了工作,买了房,这一切水到渠成,并不算太难,毕竟,就算到现在,贵阳的房价,都不算高。

用数据说话,贵阳这一两年的GDP,官方的口径,是3000多个亿,

3000个亿,是什么概念呢,对比一下,相当于2000年的北京(当时GDP是3162亿),而且同样的,增速也很快。

对于任何一个经历过,或者听过北京房价疯涨的人而言,都会很敏感,尤其是近两年贵州的发展增速,错过了北京,我不想再错过贵阳,所以很果断,在贵阳买了房、上了车。

可能,那是你们根本无法想象的疯狂,从零几年的几千,到现在的天文数字,高不可攀,才不过十几年而已。

没有经历过一线城市从几千到几万的涨幅,对于房价,你们真的是一无所知!

最近发布的另一个大数据,也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城市年轻指数:

贵阳排名第二,仅次于深圳,而北京远远的被甩在了第20位。

看房的时候,我建了一个交流群,可以关注我加入,当时讨论的,

重庆来贵阳看房的小伙伴,被花果园“惊掉了下巴”;
成都的更直接:“100万以下都是碎银子”;
南京过来的说“经历过房价疯涨,几度心碎”

现在看来,贵阳这几年基建搞得很nice,而且房价的增幅,也能让人有所期待。

回到贵阳,虽然挣得没有北京那么多,但好在没有雾霾,好在竞争不大,虽然有时工作也会很挠心,但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焦虑了,最重要的是,我买了房,现在衣食无忧。

大概也算是贵阳的中产了,每天早起上下班,生活很规律,现在着手准备,瞄准机会再入一套,一套住,一套租。

小视频里不是经常有人发嘛:有座城市叫北京,一个你稍微不努力都吃不起外卖的地方,熬不完的夜,看不透的人心,交不完的房租,听不完的谎言。

总之,最后的最后,我离开了北京。

有一句话,想分享给那些还在北上广深苦苦支撑的小伙伴:

不要让一座城市,只留下你的青春,最后却留不下你。

是啊,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我选择到贵阳,做一条有梦想的咸鱼。


贵阳小数据


有个同学,大学毕业12.3年了,当时刚考上北京的大学的时候家里给他买了个2环的面积不大的房子,你没听错,是北京2环的。好让以后要是毕业了也可以留北京有房子。买的时候价格好像不是很高。

最后大学毕业了,跑到杭州当公务员去了,就把房子卖了, 卖的时候好像听说已经是好几万一平方了,当时想着自己赚大发了。

不过现在每次提起这事都后悔不已,要是留到现在卖,基本下辈子无忧了。


空气是你


16年485万卖掉深圳唯一的100平在供的住房,在东莞一次性付款买了多套小产权。因做网店,搬到哪都不影响,生意照常做着,现在住着360平带院子复式,做网店用了300平,其余5套收租。

这3年又生了个孩子,共有3个孩子,家里请了阿姨,经常带孩子做慈善。工作、家庭、公益都没落下。另外这3年深圳房子没涨,东莞买的小产权倒是翻了一倍。买小产权当时也是想自住和收租,所以涨落对我们来说都没关系,重要的是住的宽敞,不用供房了,还能收租。租金又够孩子上好的私立学校。

其实人生怎么选择都没错,错就在选择了又后悔,做什么都纠结。

就比如我现在住的,跟深圳环境差的不是一点半点,门口晚上马路,连路灯都没有,大货车、灰尘、噪音......但在这乱糟糟下又有能预见的潜力与发展。任何事都是好坏相混合,并不是差的就很差,好的就很好,住哪?怎么选择?安心就幸福,一切取决于我们的心。

如今的选择,我们很幸福。


蜜糖麻妈


朋友卖掉北京的房子是在2015年,然后是16年初来到贵阳的定下来的,我以为他是抱着自己的梦想来的,当然他也是去过大城市的人,去过大城市的人都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有钱就先买房!然后他就在观山湖的某一个楼盘买了一个138平米的房子(为了广告新嫌疑,我不提这个楼盘),当时是7000买的,那个时候在观山湖这个房价还是算是比较好的楼盘,现在那个楼盘12000多一平,也算是赚了一下。

剩下的钱他做了自己的事业,在贵阳做药材生意和酒的生意(具体的我也不知道,这种商业机密),做得还不错,现在也算是一个中产阶级,买了自己的保时捷。

下面是我们闲聊的时候他说的感受:在北京工作那么久按揭买房,首付一百多万 ,为了一个北京户口,在那边过着很惨的生活,大城市可以锻炼一个人,同时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在北京没有资源,没有人脉,生活很艰辛,很多北漂的青年,就是一辈子在那边打工, 什么都没有做到,我们这一行也不是搞艺术,不可能突然就爆红的。那边的阶级分化很严重,想融入他们的圈子很难。有时候还是比较伤志气的。

贵州不一样,贵阳正处于一个开放的时代,很多机会和很多未开发的领域,都很适合有想法敢冲的年轻人,有资本肯定是要好走一些,没有资本和资源,积累起来也比北上广那些大城市好很多,那边是学东西的地方,贵阳是很适合创业的地方。那边很多东西已经饱和,这边很多东西在兴起。一个城市都在发展了,你一个人的发展也是相依相存的。


独好


过的很好!我老表就是,人家卖掉了上海宝山区的机械厂,在机械最火的09年,我们还在拼命赚钱的时候人家回到了郑州,拿着几千万的巨款买了8000多一平的门面,还在我们老家买了一排门面房,正对着王广亚办的财经大学,一年收租金就几百万,一家都是百万豪车开着,天天就是玩,要说生意做得再好也抵不住人家活钱多!以前他买的门面80多万一间,现在你出500万人家也不卖,一年光一间铺子租金就30多万!看看我深圳的同学还在还房贷,过的那叫一个寒酸


老五1240661


北京的房价在15年末16年初经历了一次大涨,几乎北京所有的房子都翻了一倍多,如果14年上半年在北京买一套500万左右的房子,在16年末卖出,当时大概可以收回1000万左右。

而如果17年二月份左右拿着这笔钱去重庆,因为重庆并不限购,当时的主城房价大概在5000-10000这个区间,1000万大概可以全款买10套房子,而现在重庆的房价有目共睹,在黄市长走后,现在重庆主城的房价在15000-30000左右。(我说的普通住宅,不说豪宅也不说主城太偏远的地方)。也就是说之前的1000万已经变成了3000万。

举这个例子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很多人觉得房价不健康。炒房兴邦,实业误国是个笑话,但是我想说无论对与错,其实国家在这件事上给了所有人机会,从最早北京08年前后开始的房价暴涨,到前两年全国性的暴涨。我们经常能看到新闻,合肥房价一夜之间涨到15000/平,西安房价今年上涨了60%等等。

我相信所有骂房价太高的都不是炒房人,既得利益者是不会骂的,可当一次次房价上涨的时候,真正动手的人又有几个呢?不敢高杠杆,害怕承担风险,房价总被预测暴跌也终有一天会暴跌,可守着一线城市一套不可变现的刚需住房他即便值一个亿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卖掉一线城市价值1000万房产去二线城市的年轻人过得怎么样?当然是很好了啊,拿着大笔现金,无论买房还是干什么,财产都在增值,而且未来这些实力强劲的二线城市,发力要远远大于已经趋于饱和的一线城市,毕竟上升空间有目共睹。


未泯双瞳


想起起码五年前了,天涯有个帖子,是当年一位在北京买房的青年,觉得北京房价到顶点了,而小城市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一下手里数百万现金回了家乡。


那个神贴后面还更新了几年,开始楼主拿了这么多现金,准备回家乡买房的,但是楼市帖里都是骂房价暴跌的,说的各种门门道道的,楼主就没有接着从家乡买房,万幸的是楼主后来还是在老家买了一套,因为手里确实一堆现金花不出去又担心贬值。


但在老家的工作却很不顺利,那位楼主开始能买得起北京房,就是因为他在北京时的收入很高,加上家里的积蓄还算足够,所以在北京房价并不高的时候轻松买房,也正是因为买房轻松,之后北京的房价涨的更是轻松,他当年真心觉得两三万的房子是顶点了,而且北京的收入高是拿时间换的,工作很忙碌,时间久了一方面确实是厌倦了大城市的快节奏,一方面房价这么高,他当时的认知和网上一片的骂声,也感觉房价不会再涨了,卖了北京房子去小城市,是他当时认为特别对的选择,毫不犹豫就卖了。


后来他持续有更贴,开始的时候小城市的安逸确实过得轻松,买完房还能豪装一把,虽然工资不如北京,但日子挺潇洒的;可闲散的日子过久了,小城市的人情世故往来久了,他开始腻了,尤其是他年纪轻轻的事业上升期在老家那种小地方,基本就停滞了,看着在大城市的同学不断进步,短短几年差距拉的巨大,当年在北京时他是混的比较好的,回老家以后,他成了混的最差的。。。。


没忍住他后来再回北京的时候,帝都的房价已经高不可攀了,他原来卖掉的北京房子涨价到,他即使把老家房子卖了加上所有存款都买不起,仅仅只够首付的,这种感受经历过才了解个中滋味吧。


最后那个帖子的楼主很无解,就再没更新过了,后来据说他还是回北京买房了,地段更差面积更小,从头开始一线城市奋斗。


小凤凰树


我没有这样的朋友,但身边同事却有真实遇到这过这样的情况。

同事是位女性,适婚年龄,公司也有人追,但她自己眼光还是比较高,有一次家里安排相了一个亲,是从北京回成都发展的IT男,倒也没有卖房啥的,不过存了三四百万,这点钱在北京也就是个首付,所以果断回成都打拼。因为做IT,所以不擅言谈,人较木讷,但我们同事挺满意的,谈了半年就嫁了。房直接全款买了个140多平的四室两厅。现在全职在家带孩子,之前听要准备要二胎。朋友圈周末经常发一家人到哪哪去玩的图。感觉生活的蛮幸福。

从一线城市挣到钱后,回准一线或二线城市生活,应该说算是个人的一种选择,压力小了,财务自由,如果家庭也能和美,那简直不要太舒服。

其实人这辈子,不停打拼为的也就是有个幸福的家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