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蛮,潮汕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不被叫南蛮的?


南蛮,潮汕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不被叫南蛮的?



潮汕地理位置地处岭南之东,与福建相交。在中国历史漫长一段时间里,岭南是个令人恐惧的地方。由于地形和纬度原因.不仅不适合大面积开垦耕种米粮,且天气湿热,弥漫着浓厚的“瘴气”;人们都认为那是一个瘴疠之气横行,圣人之道不张的蛮荒之地。又由于南岭山脉的阻碍了中原的交通与经济关系,使岭南地区整体大大落后于中原地区。历史上的岭南,指的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由东到西“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原是古越族居住的“百越之地”。而潮汕则指“潮州八邑”分别为:海阳(潮安),潮阳,揭阳,莲阳(澄海),洪阳(普宁),饶阳(饶平),葵阳(惠来),新阳(丰顺)。

这一地区,在过去一直被视为是荒芜贫瘠的不毛之地。南蛮的称谓最早出于周代的〘礼记〙,礼记*王制篇记录了当时除了华夏族外的四个部落,即“东胡*西戎*南蛮*北狄”。最早以南蛮代称南方人(主要指楚人)的是战国的〘孟子*滕文公上〙“南蛮鴃舌之人”。意思是南方的楚人说话如鸟的叫声一般。在〘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下“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在古代词意中,南蛮之地便是这些不开化民族的栖息地。


南蛮,潮汕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不被叫南蛮的?


古代以华夏中原为正统,在中原王朝的“天朝大国鄙视链”下,“烟瘴之地”成为岭南的代名词,也由此成为中原人眼中的畏途。。那么,“烟瘴”究竟是个啥东西???

瘴气,中医理论多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人触之辄病疟。因为南方地区多山林,多湿热,多蚊虫,成为了疟疾传播的天然土壤。〘史记*货殖列传〙云:“岭南卑湿,丈夫早夭”。尤其是对于那些初涉岭南的中原人而言,本就容易水土不服而致身体虚弱,再加上病毒肆虐,一不小心就会“中枪”。古代的医生,在疟疾面前大多数只能双手抱拳奉上一句:“打扰了,告辞。或:不好意思,另请高明”。。

欧阳修在〘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提到“唐介前因言文彦博,远窜广西烟瘴之地,赖陛下仁恕哀怜,移置湖南,得存性命”。(心疼这位叫言介的言官)。

在古代,尤其是在唐宋两朝,岭南常被视为发配犯官之地,中原人去岭南任职也多被视为左迁。。唐宋时,北方为少数民族控制,战事频繁,一般充作罪犯戌边之地(充军)。而因为中央政府对南方的控制力更強,所以一般作为流放政治犯的地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韩愈,苏东坡都曾谪居岭南。

明清两代,“烟瘴”一词就已经被用作一种丈量犯人发配距离的标准了。。〘明史*刑法志一〙“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

无独有偶〘清史稿*刑法志二〙中也留下了“清初裁撒边卫,而仍沿充军之名…………附近,二千里;近边,二千五百里;边远,三千里;极边,烟瘴,俱四千里”的记载。


南蛮,潮汕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不被叫南蛮的?


不可否认,宋代以前潮汕包.整个岭南,确是不毛之地,还没开发,沒有大规模的人口,宋以后,朝廷丢掉了北方半壁河山,北方汉人开始大举迁徙南下与关中,另一方面,岭南作为各朝统治范围的边缘地带,也需要不断派员前去训谕教化,巩固统治,加強开发。从此岭南也就走上了繁荣富强的一步。贸易方面,因为宋丢掉了北方甘肃,宁夏之地,陆上通往中亚和西方的贸易线路中断了,迫使中国海上贸易兴起,江浙和广东开始走上海上贸易的通港口,经济随之增长发展起来,也就有更多人愿意迁徙至此。

随着古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北人南迁,岭南逐渐获得大发展,渐渐的摆脱了固有印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