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或已下降,楼市“回暖”脚步放缓,需理性看待

购买力下降,楼市预期降低

购买力或已下降,楼市“回暖”脚步放缓,需理性看待

前两天看到一组数据,2018年的新生儿出生率同比2017年降低了不少,国家已经放开二胎,但是出生率依然不高,这个很值得深思,现在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跟之前相比,明显翻了几番,并且现在工资水平上浮的幅度明显低于房价的涨幅,很多人已经买不起房了,购买力下降成事实。

购买力或已下降,楼市“回暖”脚步放缓,需理性看待

虽说2018年年底已有相应的刺激政策,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只能选择观望,不会出手购房,“买不起”。

居民收入增幅低,房价高,房贷多,可支配收入低,购买力低,这是现状。

如何去改变购买力低下?国家从社会保障入手,增加福利待遇,提高个税起征点,发展实体经济,降低房价,让房价慢慢的回归理性,让“房住不炒”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个人都能买得起房,住得起房,老有所居,住有所养;

2019年楼市因城施策,分类指导,楼市可能会有一定的回暖,但是在上半年成交量不会高,多数人或仍将处于观望状态,他们觉得楼市还会再降,降到他们的预期,才考虑出手,但是不管房价怎么降,也不会降到2016年以前的房价水平,开发商和银行也不会希望房价降太多,要不然银行的贷款很难收回来,开发商房子更难卖出去,还有一部分撬杠杆的炒房者也不期望房价降;真正希望房价降的是没房的刚需族。

购买力或已下降,楼市“回暖”脚步放缓,需理性看待

楼市的“红利时代”或已终结,以炒房谋生存,发展,也不再可靠,现在的一些小开发商都不敢拿地,也不愿去拿地,有的是没实力再拿地,现在拿地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一些国企、央企和一些比较大的开发商,有实力去拍地,基本上都是几家房企联合在一块拿地,不再单独拿地,这种联合体可以压缩成本到最低,毕竟利润空间很小,国家在控制,如今“地王”出现的极少,地方政府也不再以房地产作为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而是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发展实体经济。

2019年的楼市“回暖”已成大势所趋,但是“回暖”脚步会放缓;

购买力或已下降,楼市“回暖”脚步放缓,需理性看待

如大对数人所期待的一样,房价会降低,楼市也能够回暖。“去库存”这个概念也将会再次提出来,很多炒房者持有的房产也不得不拿出来对外出售,随着时间的推移,持有成本越来越高,得抛售出去,让真正需要的人,能够入住,这样也会降低空置率,避免资源的浪费,有些人房子空着,有些人只能住城中村或棚改区,甚至地下室,“蜗居”着;未来这些都将会改变。

购买力或已下降,楼市“回暖”脚步放缓,需理性看待

“楼市回暖”也成大势所趋,在2018年年底多番刺激下,楼市波动明显,市场又活跃起来了,但是光看不买的居多,还在观望,还有的是“买不起”,只能被迫的等房价再降点再会选择出手,这个时间预计也将持续半年,所以虽回暖,但脚步也会很慢,放缓。

购买力下降,楼市回暖缓慢,理性购房,你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