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余生——记挺过十四年抗战幸存的中国海军舰艇们(下)

虎口余生——记挺过十四年抗战幸存的中国海军舰艇们(下)

克安舰

“克安”号运输舰

“克安”舰原为德国捷成洋行商船“海伦”号,1903年建成于德国霍华德造船厂(就是如今建造209/212潜艇而闻名的HWD造船厂),一战爆发后躲入上海黄浦江,被当时中立的中国政府监管,1917年3月14日中国宣布参加一战后中国海军接管了该船,改名“华癸”,8月14日正式被中国海军没收,起先被海军出租牟利,后于1924年编入第一舰队成为运输舰,改名“克安”。1937年该舰撤往重庆,在1937年12月13日,1939年8月6日两次被日机炸伤,因体量较大江水过浅而幸免,成为抗战结束后中国海军幸存军舰中最大的一艘。

排水量:771吨/1900吨(标准/满载)

主尺度:全长66.69米,宽10米,最大吃水5.79米

动 力:1座三涨式立式蒸汽机,4座火管锅炉,单轴推进,650马力

航 速:9节(最大)

虎口余生——记挺过十四年抗战幸存的中国海军舰艇们(下)

同心舰

“同心”、“同德”号炮舰

两舰并不属于中国海军,而是南京政府军政部向海军江南造船所订购的炮舰,于1935年7月双双竣工,建成后调拨给电雷学校当做学校的教学舰兼当布雷舰功能,不久后两舰又被军政部调往重庆行营,成为重庆行营直属的江防炮舰。因驻扎地位于日机轰炸半径之外,因而得以在抗战中毫发无损的幸存。

排水量:509吨

主尺度:全长48.76米,宽8.68米,吃水1.98米

动 力:2座蒸汽机,2座锅炉,双轴推进,2500马力

航 速:16.4节(最大)

武 备:阿姆斯特朗76毫米速射炮2门,机枪4挺(一说76毫米炮1门,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4门)。

虎口余生——记挺过十四年抗战幸存的中国海军舰艇们(下)

英德舰

“英德”号浅水炮舰

“英德”舰原为英国海军扬子江舰队炮舰“猎鹰”号,1931年5月18日在英国亚罗造船厂下水,随后被拆成大件运抵中国,委托海军江南造船所组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舰退往重庆躲避战火,英国政府随后考虑本国难以对该舰进行补给和支持,决定将该舰赠送给中国政府,1942年3月17日该舰被正式移交给中国海军,改名“英德”。1942年12月“英德”舰成军,编入第二舰队,因一直停泊在重庆日机轰炸半径之外的江面待机,该舰得以幸存到抗战胜利。

排水量:372吨

主尺度:全长45.72米,宽8.76米,吃水1.83米

动 力:2座齿轮式透平蒸汽机,2座海军部型水管锅炉,双轴推进,2250马力

航 速:15节(最大)

武 备:94毫米短管榴弹炮1门,哈奇开斯57毫米速射炮2门,机枪10挺。

虎口余生——记挺过十四年抗战幸存的中国海军舰艇们(下)

英山舰

“英山”号浅水炮舰

“英山”舰原为英国海军扬子江舰队炮舰“塘鹅”号,1907年在英国亚罗造船厂开工,1908年下水,随后被拆成大件运抵中国,委托海军江南造船所组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舰退往重庆躲避战火,英国政府随后考虑本国难以对该舰进行补给和支持,决定将该舰赠送给中国政府,1942年3月17日该舰被正式移交给中国海军,改名“英山”(同级舰“海燕”号滞留在上海黄浦江,因拒绝向日军投降最终被击沉)。1942年12月“英山”舰成军,编入第二舰队,因一直停泊在重庆日机轰炸半径之外的江面待机,该舰得以幸存到抗战胜利。

排水量:310吨

主尺度:全长56.39米,宽8.84米,吃水1.3米

动 力:2座齿轮式透平蒸汽机,2座亚罗型水管锅炉,双轴推进,2250马力

航 速:16节(最大)

武 备:76毫米短管炮2门,机枪8挺。

虎口余生——记挺过十四年抗战幸存的中国海军舰艇们(下)

英豪舰

“英豪”号浅水炮舰

“英豪”舰原为英国海军扬子江舰队炮舰“矶鹞”号,1933年6月6日在英国桑尼罗夫特造船厂下水,随后被拆成大件运抵中国,委托海军江南造船所组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舰退往重庆躲避战火,英国政府随后考虑本国难以对该舰进行补给和支持,决定将该舰赠送给中国政府,1942年3月17日该舰被正式移交给中国海军,改名“英豪”。1942年12月“英豪”舰成军,编入第二舰队,因一直停泊在重庆日机轰炸半径之外的江面待机,该舰得以幸存到抗战胜利。

排水量:185吨

主尺度:全长51米,宽9.35米,吃水0.63米

动 力:2座往复式蒸汽机,1座海军部型水管锅炉,双轴推进,600马力

航 速:11.25节(最大)

武 备:76毫米短管炮1门,哈奇开斯57毫米速射炮1门,机枪9挺。

虎口余生——记挺过十四年抗战幸存的中国海军舰艇们(下)

美原舰

“美原”号浅水炮舰

“美原”舰原为美国海军扬子江巡逻队炮舰“图图伊拉”号,为美国向中国海军江南造船所订造的六艘浅水炮舰之一,为之后中国海军“咸宁”、“民权”、“民生”等炮舰的母型,1926年10月17日在海军江南造船所开工,1927年6月14日下水,1937年抗战爆发后该舰驻扎在长江中游,抗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将该舰赠送给中国,1942年3月17日正式移交给中国海军,更名“美原”,编入第二舰队,因一直停泊在重庆日机轰炸半径之外的江面待机,该舰得以幸存到抗战胜利。

排水量:370吨

主尺度:全长48.59米,宽8.25米,吃水1.55米

动 力:2座往复式蒸汽机,2座桑尼罗夫特型水管锅炉,双轴推进,1950马力

航 速:14.5节(最大)

武 备:76毫米短管炮2门,机枪10挺。

虎口余生——记挺过十四年抗战幸存的中国海军舰艇们(下)

法库舰

“法库”号浅水炮舰

“法库”舰原为法国海军扬子江舰队炮舰“柏年”号,1914年6月在法国布列塔尼造船厂开工,1920年建成,随后被拆成大件运抵中国,委托海军江南造船所组装。1937年抗战爆发后,该舰前往长江中游,在法国扬子江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的重庆停泊。1939年该舰舰员大部分从重庆取道云南撤往越南,只留少数人员看守。1940年法国被德国击败投降后,维希政府担心该舰被中国接管,命令在该舰舰体内满载石块,做好随时自沉的准备。1944年维希政府垮台后,6月3日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战斗法国”临时政府决定将该舰赠送给中国,9月28日在重庆王家沱举行交接仪式,正式赠送给中国海军,改名“法库”,编入第二舰队,因长年荒废,该舰此时已经丧失航行能力,但仍在中国海军编制内幸存到抗战胜利。

排水量:226吨

主尺度:全长51米,宽7.01米,吃水1.37米

动 力:2座往复式蒸汽机,2座锅炉,双轴推进,920马力

航 速:14节(最大)

武 备:M1897型75毫米加农炮1门(著名的75小姐),M1885型37毫米速射炮2门,机枪4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