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龄光棍儿的痛,他们该何去何从?

2015年末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日本NHK电视台出了个纪录片关于中国光棍儿,光棍儿问题来源已久,现在的光棍儿主要产生于农村的三无人员,没钱、没房、没学历。

农村大龄光棍儿的痛,他们该何去何从?

甘肃

“光棍村”:女方像皇后 一天看30多个男子

“人市”是集市上的特殊一角,位于镇小学门口。每逢赶集日,媒人会在这里扎堆出现,他们手握十里八村待嫁女青年的信息,是单身小伙子们趋之若鹜的对象。当地人把出嫁女儿索要的彩礼称之为“卖”,把男方花费的彩礼称之为“买”,“人市”承担了居中沟通和协调的重要功能。

同是1993年出生的吕飞飞和王伟对此印象深刻:吕飞飞曾在一次登门相看时,到了门外就发现前面还有另一个男孩排队,而他还没有进门,后面又紧接着来了下一位。王伟则在排队之后感叹,在家等着相亲的女孩“就跟电视里的皇后娘娘一样”,金贵非常。

王伟上小学的时候,班上共有44个同学,18个男生,26个女生;而现在26个女生已经全数出嫁,男生里娶妻生子的只有一人。

农村大龄光棍儿的痛,他们该何去何从?


“生完孩子之后他老婆就跟他离婚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结的哪门婚。”王伟说。

而女方之所以在婚恋市场上占据主动地位,一方面是由于重男轻女思想,造成当地男多女少;另一方面,则是外出务工的年轻女孩不愿意再嫁回本地农村。婚配市场上适龄女性的稀少,让女方有了绝对的议价权。“十七八万的彩礼你不出有的是人出,后面都有人排队出。”吕飞飞说。

即使相亲没有成功,男方依旧要花费不少金钱。每见一个女孩,按照风俗男方都要给女方二十元至二百元不等的遮羞钱,其余还有包车或购买礼物的钱。

去年,吕飞飞相亲时对方的要价是十五万元,今年他攒了两万多元,但彩礼已经涨到了十七八万。对他而言,这一年的工作就像是帮丈母娘打工了。

相亲十八年,彩礼从三千涨到二十万

农村大龄光棍儿的痛,他们该何去何从?


说到眼睁睁看着庆阳的彩礼涨起来,可能很少有人比42岁的杨睿卿更有发言权。从2000年开始相亲,18年来他一点一点看着彩礼从三千多涨到了二十万。

海南省

海南贡举村共有7个自然村,张田村是最大的村,曾繁畅是张田村村长,他自己一直到39岁才娶上老婆。几个月前,他邀请一名记者来实地考察。他说,贡举村几乎所有适婚男子都是单身,在这个5000人口的村子里,单身汉大约有200人。“女孩离开村子到城里读书了,”他解释说,“她们在城里恋爱,不再回到村里。大部分男孩不愿意动弹,留在村里种庄稼。等他们到了结婚年纪,他们在村里已经找不到可以娶的女孩了。”

男孩本来就多,上学时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女孩子大多都是听话的孩子好好上学,如今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大部分地区不怎么存在了,女孩子上学的越来越多,大学毕业后的女孩子的再也不愿意回到村里,部分女孩打工到城里后也不愿意回到村里了。

农村大龄光棍儿的痛,他们该何去何从?

村里留守的光棍儿越来越多,不思进取不愿意离开村子,慢慢的被淘汰为光棍儿。

过年回家广大读者朋友们可以讨论一下老家的光棍儿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