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有個節目我一直默默在看,卻沒找到機會聊上兩句,最新的這一集實在擊中了我,無法不表達一二。

《和陌生人說話》,一個善意、和煦又深刻的訪談節目,第二季播出中。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兩季幾十個講述者,大多是素人。在陳曉楠溫和的引導下,ta們對自我的表達平靜而有力,卻能輕易戳到看客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擊中我的,是第二季第7集,完整版視頻如下,不長,強烈建議大家抽時間看看。

1


這集的講述者叫王勝男,曾用名王晶晶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事情發生時,她還是浙江省重點中學一名普通的高一學生,成績在班級能排到前五。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無妄之災始於一件很小很小的事。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兩個男生在教室裡打架,撞到她的桌子,杯子滑落摔碎,同桌女生說了句“王晶晶的茶杯要300萬”——很明顯是在開玩笑。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後來,打架的男生要賠她200元,她覺得沒必要,就拒絕了。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可不知道為什麼,關於她本人和身世的謠言,就這樣傳了起來。

那是貼吧最流行的年代,謠言很快在學校貼吧裡發酵、變味,愈演愈烈。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一開始,他們說她明明家境貧寒還要裝X,人家明明賠了她200元,她還刁難人家說自己的杯子300萬。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年輕氣盛又有些虛榮的勝男忍不住澄清和反駁,結果只得到更為瘋狂的嘲笑與侮辱。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出口的每一句解釋,都會被傳謠者添油加醋,扭曲成新的謠言,傷害一步步加深。

謠言說她暗戀班級裡那個打碎她杯子的男生,她反駁說我又不缺男朋友為啥要暗戀,於是謠言演變成她有很多男朋友、濫交。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大家用長相侮辱她,說她長齙牙,她說自己小學就矯正過牙齒,於是謠言演變成她小學就整容。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在你一言我一語的集體傳謠中,她變成了大家口中“一個杯子三百萬、年收入幾個億、男朋友不間斷、小學就整過容的,一個神奇的女子”,簡稱“神女”。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這個稱號,血一般深浸她的人生,王晶晶至今仍無法完全擺脫。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2


如果你覺得僅是這樣的程度也很常見,後面她平靜的講述,定會讓你發寒。

謠言隨著網絡爆炸式傳播,“神女”甚至上了貼吧的熱門話題。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霸凌從全校擴大到全市甚至全國,最誇張時,幾千人衝到溫嶺中學圍觀“神女”,王晶晶的世界從此割裂為兩個陣營——她自己,和其他所有人。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也有人幫她說過幾句話,結果被稱為“神族”跟她一起被妖魔化。時間長了,沒有朋友還敢留在王晶晶身邊。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那些年裡,緘默不語,已是她得到的最大善意。

有個男孩在網上與她聊起來,漸漸被她當成最好的朋友,生活中僅存的光。當男孩經過漫長鋪墊向她索要裸照時,為了不再失去,她勉強發給他一張內衣照,轉眼就被男孩po到網上。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在校期間她遇到無數挑釁,認識的不認識的同學,說些難聽的話,伸腳絆她,用手推搡她,家常便飯一般,她已忍到習慣。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學姐攔住她,一言不發左右開弓打了她十幾個耳光,她抓住對方的手阻止,對方尖叫道“神女打人了”,鬆開手就又得到十幾個耳光。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成績一落千丈,她陷入深度抑鬱,自殺過不止一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結果在網絡暴力者的口中,“自殺那麼多次都沒死,老套路了”。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高三那年她經受不住打擊退學了,打工時認識一個姑娘,說覺得她人很好,不像網上傳的那樣,她對這段友誼如獲至寶,領到第一個月工資就請女孩去吃飯逛街,卻發現對方在網絡上全程直播跟自己的會面。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未盡之語是:怎麼可能會有人喜歡我)


再後來她復讀上了專科,本以為可以在新的地方重新開始,結果與她同校的老鄉忙不迭在學校論壇科普她的所謂“事蹟”,噩夢再次重演。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畢業後,她開始開網店,結婚,生子,以為可以過上平靜的生活。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可當年霸凌的餘毒仍在,惡意依然沒有放過她。她的網店遭遇虛假謠言和惡意差評,直接影響了生計。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在她玩攝影有了點名氣後,有人問起她抑鬱的原因,她開始寫文章講述這些年的經歷,結果又遭到瘋狂的反撲。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來自上觀新聞相關報道,王青、謝宏為當時報道所用化名,原文見文末鏈接


最終,她選擇用法律保護自己。

被告人蔣某,當年學校貼吧的管理員,2016年仍在網上不依不饒惡意中傷她的人,她高中的學長,被判三個月拘役。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這樁案件,被很多人稱為“網絡暴力入刑第一案”。

3


覆盤整個事件後,我猜你會跟我一樣,有著深深的無力感。

多麼小的一個起因,當事人做了多麼正常的回應,整個事件卻逐漸滑向不可控,結果又是多麼的慘烈。

誰都想問一句,為什麼?

王晶晶承認當年的自己有傲氣,所以面對謠言,她選擇反擊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也不諱言自己當年的虛榮,所以面對“家境不好”的調笑,她說自己有個有錢的舅舅。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可對16歲的少女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氣性與虛榮,若她有錯,誰又能說自己沒這樣錯過呢?

一點點惡意,集結成滔天的火焰;知情者的沉默,助長了作惡者的氣焰。一開始只是起鬨和玩笑,然後是獵奇和集體認同感,再後來是難以遏制的成就感,終於演變成了一場集體作惡的狂歡。

這場狂歡,是無數校園霸凌的放大升級版,放大與升級的關鍵,在於網絡

被判刑的蔣某,家境明明與王晶晶相仿,本該同命相憐,卻一路踩著學妹的尊嚴與希望,去博取網上那些虛幻的榮光。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這種榮光,對騙到她內衣照散發到網上的男孩,和直播與她吃飯逛街的女孩來說,也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吧。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小圈子的霸凌自古有之,但網絡的傳播力,擴大了霸凌的範疇;網絡的匿名,助長了惡念的肆意釋放;而網絡的記憶,既令王晶晶不得脫身,卻也使得她多年後,終於有機會制裁加害於她的人。

有些人道歉了,為當年微弱的惡意和不作為。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而那些帶頭作惡的人卻拒絕反省,拒絕道歉,對自己當年的行為輕描淡寫,卻繼續誇大受害者的不是。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來自上觀新聞相關報道,王青、謝宏皆為當時報道所用化名,原文見文末鏈接

4


十年,烜赫一時的貼吧已由盛轉衰,王晶晶那慘淡的青春卻永不再來

雖然已經很努力在生活,但她的一生,是被毀了的。

我翻看了她的微博,邏輯清晰,文字利落,再加上訪談中用詞精準的談吐與剋制的情緒,我相信這是一個高材生的苗子。正如她自己所說,“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重點中學時,身邊所有人都覺得我會考上重點大學”。

結果,在經歷了崩潰、抑鬱、自殺、退學後,她勉強讀了專科。

這只是表面的損失,更大的毒害在內心。

雖然已能在微博裡輕鬆調侃自己是“女裝大佬”、“照騙”,可實際上,她不喜歡與人打交道,她永遠活在被惡意關注的恐慌中,她再也無法相信任何人。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王勝男微博美照


這樣被毀掉一生,誰能甘心呢?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可無辜承受了這樣大的不幸,她卻不知道,誰該為此事負責。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是帶頭作惡的同學?是集體圍觀獵奇的網友?是不夠關心子女的父母?是沒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學校?是管理不嚴格、客觀縱容了網絡暴力的平臺?還是那些良知尚存但始終保持緘默的大多數?

正如她自己所說:當年的每個人在這把火裡都沒添太多的柴,但我的房子,被燒到了。

她最好的十年,毀在網絡暴力的狂歡裡


作為曾經的學生,我開始回憶與反思,是否曾參與過這樣的集體霸凌而不自知;作為一個母親,我不可避免地陷入深深的憂慮。

而作為一個觀察者,我的觀察對象——娛樂圈,恰是網絡暴力的重災區。

素人對明星,素人對素人,明星對素人……侮辱、誹謗、造謠、人肉、掛網友……這樣的事,每天都在上演。

豈止娛樂圈,如今任何圈層的黑與粉都能掐得昏天暗地、汙言穢語,一言不合就辱人父母,氣不過就人肉到底。

我們是哪來這麼多的戾氣,我們為什麼對陌生人抱有這樣不死不休的惡意?有什麼事值得我們耗費寶貴生命與陌生人撕來撕去?

每天都在圍觀網絡罵戰中懷疑人生的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但我們還有可能停止製造王晶晶們的慘劇吧。

只要每一個人努力剋制內心深處的惡意,不要僅僅因為別人的“不同”便“不喜”,不令“不喜”發展為肆無忌憚的攻擊。

沒有什麼比王晶晶自己的話更適合為這篇推送結尾:

當你們在傳我謠言的時候,不能夠證明我是怎樣的一個人。只能說明,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