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不设校长、不设领导、不设各科室,全部由教师自行安排,会怎样呢?

江湖满地一愚翁


中小学不设校长、不设领导、不设各科室、全部由教师自行安排,会怎样呢?

我想题主提这个题目的目的,是想表达目前学校机构设置、人员安排存在一定的冗余,办事效率低下。那如果真如其主假设那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缺少了上情下达,下情上送的必要途径,办事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学校毕竟不能像诸侯国一样,几乎有像一个国家要完备的政治、外交、财政等等各方面的权利。

学校接受各级教育管理机构领导,上级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通过组织机构向全体教室员工传达。同时下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情况,也不能很及时有效的向上级传达。

没有了组织管理机构,全靠人为的自觉,不论什么工作都无法展开。有利的事情大家都会争着去抢,责任都会开脱得干干净净。

在没有组织机构的状态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独立的个体,谁都没有权利去命令、指责对方,于是就会出现谁也不服谁,也不能管谁各自为政的局面。

如果学校没有了管理机构组织,教学活动根本无法展开,教育孩子完全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到学校完全是浪费时间。


管理制度化、过程化、流程化、透明化专业化、公平化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学校会最终消失。

希望未来的学校管理能够向制度化、过程化、流程化、透明化、专业化、公平化方向发展。希望我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晓晓笔记


以前总觉得校长是个闲职,对教学无关紧要,甚至是可有可无。及至后来,才亲身见证校长的重要。我们这里由于人口较多,除了民为学校之外,镇里还有四所公办小学,公办学校成绩较好,但其中最好的以前一直是中心小学。后面不知什么原因,教办就把中小的校长跟二小的校长对换了,其他老师学生不变,当年二小的中考成绩居然就取代中小名列第一!此后若干年至今的升中考试,都是二小反超中小成为佼佼者。由此可见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影响有多重要!其实,我们只要稍思考一下就可以明白,学校是个大家庭,可以想象,没了主事的学校行政岂不是要乱成一窝蜂?少了得力的领导学校是不可能连年达到优秀的!




GB彬彬


明确:这样的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一、没有校长或领导的学校,怎么组织学校的有关工作或事务呢?老师们岂不是各自为政!如何调配,如何安排工作?岂不是一盘散沙?任何一个组织或团队,没有领头羊,就不成为组织或团队,那怕是其它一些动物,如蚂蚁,也要有领导,才能有效开展工作!

二、中国人喜欢做“官"的现实,使得学校不可能没有校长或领导。中国人做“官"思想浓厚,一个学校少些领导都不可能。往往想方设法多安排官位,能设领导位置的都设置领导!一个主任下面设三个副主任;一个校长下面设四五个副校长;还要设几个校长助理;还有很多个级长;每个级长还要设两三个副级长等等。总之,一个一百多教职工的学校,大小领导总会有三四十个领导吧!这是中国社会的现状!所以说一个学校沒有校长或领导是不可能的,那样不符合中国社会之现状!

总之,学校没有校长领导,从未见过!




卓督学


中小学不设校长,不设领导,不设科室,全部由教师自行安排,会怎样呢?我认为,会行不通,会乱套,会一塌糊涂!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没有哪一个时代是没有领导的。从刀耕火种,生产力极低的远古时代和上古时代,就有部落首领。从尧、舜、禹开始,协助部落领袖工作的人员,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从秦朝开始,除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等管理机构外,在地方上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县进行管理和治理,并沿用至今。进入近现代以来,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发展,社会分工更加具体、细致和明确。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设置了中央、省、市、县、乡镇等五级行政管理机构(宪法规定为中央、省、县、乡四级),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了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包括学校在内的各企事业单位,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根据单位性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设置了内部科室。这些领导机构和内部科室,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学习以及生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在现行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下,如果不设校长,那么,由谁来对应上级管理部门?!如果不设领导,那么又由谁来对应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和所属几十个部门?!如果不设科室,那么,上述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及所属部门,有事情时,又能找哪位教师来进行工作协调和衔接呢?!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党委部门、政府部门、监督部门不能很好的进行工作衔接,信息不对称,教师整天忙于行政事务,难以安心教学,又怎么能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呢?

诚然,个别学校在领导职数配备,科室设置,职能定位,职责分工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是具体操层面上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向上级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等方式加以解决,切不可因噎废食,否定一切。


至善成仁


各级领导全都不设不切合实际,总有人来管理吧。但可以大大地精简,因为班主任的作用是巨大的。

1、班主任有组织能力,一个班级的全靠班主任来组织。

2、班主任有管理能力,几十号人,全靠班主任来管理。

3、班主任有教育能力,因为班主任主要作用就是育人。

4、班主任有沟通能力,内与学校、学生,外与家长、社会联系沟通,都是班主任的任务。

班主任在学校是不可或缺的,要发挥班主任的巨大运用,大大精简学校庞杂的机构,提高教学成绩,指日可待。

但是,一定要大大提高班主任的工资待遇!



王老师阅读写作


牛得装糊涂,专注于高中数学知识分析,欢迎关注。

居然有人能提出这样的观点!!!非常非常不错,非常好,那我就我个人看法表达下。

我是一个高中老师,也是班主任,大量班主任经验都说选一个好的班长好的班干,就能更有效的管理班级,其实,我更主张去头衔化,作为学生,最需要的是成绩,只要有班主任能给他们带来成绩的提升,谁都能做班长,而且为班级管理出力,所以班主任的个人能力才是龙头,一个连课都上不好的班主任,选全班做班干都没用。

把格局再放大点,学校要校长做什么,老师需要什么。对比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就极度复杂了,并没有。老师也是份职业,老师需要养家糊口,既然做老师,基本都不图大富大贵,那校长要干嘛?要带领老师致富,而且要带领学生考好,学好,这样的校长不用多,一个就够。


牛得装糊涂


2000多年前的老子推崇“无为而治”。现代学者提倡“小政fu,大社会”。

古今智者都认为,小到单位,大到社会,民众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管理者应该顺其自然,少干预。

这么多年来,我们冲破计划经济的藩篱,走向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少干预”,把市场还给市场。

基于此,江湖满地一愚翁认为,中小学不设校长、不设领导、不设各科室,全部由教师自行安排,不仅完全可以,而且还可以消除多年以来难以消除的教育内部矛盾,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推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其实,我并不是天方夜谭。民国时期的大学大都实现教授治校,如今不少国家的大学也是如此。请看百度百科如何解释“教授治校”:

教授治校是西方社会的高等学校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即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形式,由教授阶层决定办学的方针大计,掌握学校全部或主要事务(特别是有关学术事务)的决策权力,并对外维护学校的自主与自治。起源于西欧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它是当时典型的一所由教师管理的大学。教师组成自己的行会性团体,选举校长,选择学生,决定教学和学校其他生活事项,审定和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即后来授予学位的起源),保障学校师生的权益,维护学校管理自身事务的权力。中国教育家蔡元培在改革旧北京大学时亦采用教授治校。规定校评议会和校行政会议成员以教授为主,决定校内一切重大问题并付诸实施。各系成立教授会,负责规划本系的教学工作。

个人以为教授治校的基本精神就是让教师自己安排自己。大学教师可以管理学校,安排自己;中小学教师同样也可以。

没有了校长、没有了校长安排的大小领导和各科室。全校教师推举德高望重的老师组成教师委员会,而后由教师委员会组织全校教师,选举校长和其它必要的行政人员。这样可以精简臃肿的中小学行政队伍。教师自己选出来的校长和行政人员如果不能真正为教职工服务,教师委员会可以在征求全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罢免他们。如此这般。长期以来,难以处理的管理层和一线教师的矛盾迎刃而解。不仅如此,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教育内部矛盾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的缓解,甚至解决。如绩效工资方案。据我所知,十多年前广州地区的绩效工资方案是强行出台的,不能体现广大一线教职工的意志。我在有关绩效工资的“回答”中有过详详述。如果校长和其它行政人员都是我们教师自己选举出来的,又有教师委员会监督,绩效工资方案一定能体现大多数教职工的利益,更不会出现强行出台的闹剧丑剧了。再如,高级职称评定校内PK方案的制定也一定能体现绝大多数教职工的意志。不会出现,某些学校评上高级的大都是领导。再如,领导瞎指挥。吴非说:“一所学校最怕有一群愚蠢的老师在兢兢业业。个人以为,一所学校最怕的是有一个爱瞎指挥的校长。如果他瞎指挥,教师委员会立刻罢免他。

参照大学教授治校的中小学教师治校,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很多难以解决的教育内部矛盾,因此一定能提高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教育的发展。当然中小学教师治校在当下还没有先例。不过,既然教育要改革,不妨在某一个地区,或者几所学校先做个试点,而后逐渐完善,渐渐推广。

目前中小学行政队伍过于臃肿,一所200名教职工的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约30人。长期以来,因各种因素,学校行政和一线教师的关系没有了十多年前的和谐。去行政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设校长、不设领导、不设各科室,完全由教师自行安排的教师治校,其本质就是去行政化。

前世界足球先生维阿曾说,最好的教练就是不妨碍球队进步的教练。最好的行政就是不妨碍教师进步,学校发展的行政。我们渴望这样的行政。或许教师治校就是这样的行政。


江湖满地一愚翁


专注教育问题,专心深入观察,专门理性探讨❗欢迎关注“唐人教育观察站”👣

站长认为:这属于愤激之词。

1.管理层必不可少。

  • 任何单位不论大小,尤其是大的单位,都需要管理。你可以设想,一个没有管理层的单位将会怎样,这个单位最后就会走向一盘散沙。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

2.管理层设置要科学。

  • 控制好管理层人数,要按照单位人数来配比各个管理部门的人数。过少了活干不过来,过多了又会产生人浮于事的弊端。
  • 控制好选拔过程。学校管理者首先是一个教师,教学优秀是进行管理的前提。而教学优秀,也是学校管理者威望的重要基础,只有优秀的人才能管理好,也才能发现优秀的人才。

3.管理要科学化。

  • 管理层不仅仅是进行上传下达,而是要把上级意图和本校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提出实际可操作的意见,这才是管理层应该去做的。
  • 管理层要有科学的头脑,拎得清什么是主要和次要,判断标准是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程度。
  • 管理层还要有创新的思维,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实现管理的最优化。如果仅仅是按部就班,那么整个单位就不会有较大的发展。

综上所述,因为实际管理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不好的现象,因此才使下面的教师有如此大的愤激。这必须要引起有关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在管理不科学,效能低下的单位是长期出不了什么大成绩的,甚至在走下坡路,上级迟早是会注意到的。

所以有什么具体的管理问题,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当中提出来共同探讨。

以上只是个人意见,欢迎理性讨论。



如果触动了你💗就来发评论🎤

记得关注🎯“唐人教育观察站”⚡


唐人教育观察站


中小学不设校长、不设领导、不设各科室,全部由教师自行安排,会怎样呢?

引用网络流行语作答:

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是因为——

汽车的平均速度如果达不到120公里,高速公路建了也是白建,即使建设好,也是摆设在那里。因为有50、60公里的低速车夹杂其中,你那高速车敢放开跑吗?放开跑的结果是不是车祸连连?

在经济基础和思想境界还相差很多的情况下,如果提前实行共产主义分配制度,结果会不会很快就陷入混乱,以至于没法收拾?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目前的状况下,中小学不设校长、不设领导、不设各科室,全部由教师自行安排,或许个别班级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但大多数班级会出问题,尤其遇到个别调皮捣蛋的家伙,弄出事来让谁收拾?上课老师既要上课,还得处理繁杂事务,谁有那么多的精力?!

因此,一句话概括——想法很好,只是可行性太低,至少五年内没法实行啊!!


傻吃闷睡871


这完全是不现实的,会瘫痪的。

如果一个学校没有领导,没有科室,只有教师,很多事情都会没有办法完成。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观念,你来一套,我来一套,谁也不服谁,怎么操作。

再比如,课程的安排,每个人天生都是自私的,关天排班,课程设置的,要怎么安排,恐怕不争论个几个星期,不可能完事。

每一份工作都是需要领导,需要机构的,这样一个系统才能正常运转。否则只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学校也一样,首先需要一个领导以身作则,起带头示范作用。这样底下人才好管。需要科室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评比考核标准,并监督实施,这样教职工才有工作的标准,按照标准去认真完成,不至于各自为政。

所以啊,如果一个学校全部由教师自行安排,用不了多久,就该整改啦。

以个,个人观点,不喜轻喷,欢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