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行动中,以色列空军是如何安全的穿过约旦和沙特国境而畅行无阻的?

军武文斋


其实挺搞笑的

因为伊拉克当时和沙特友好,和伊朗开战,所以防空力量集结在伊朗一侧,沙特这边甚至是伊拉克警戒雷达的盲区,所以以色列空军选择沙伊边境作为进入伊拉克境内的路线。



为了防止在轰炸之前露馅,以色列人选择了一条沿约旦和沙特边境飞行的路线,并且事先做好了准备,在约旦领空,以色列编队用沙特味阿拉伯语告诉约旦空管他们是偏航的沙特空军编队,而在沙特领空他们又使用了约旦空军的应答频率和方式,由于约旦和沙特之间是盟友关系,而且这些阿拉伯酋长国的……呃……懒惰,所以沙特人和约旦人都没有做进一步核实就把以色列飞机放过去了。



不过以色列人也差点暴露,他们在埃拉特湾出海的时候,恰好从约旦国王侯塞因的游艇上空掠过,侯塞因国王恰好在甲板上,惊鸿一瞥之际看到了以色列空军的标志,据说侯塞因国王推断以军要前往伊拉克,赶紧召集大臣通知伊拉克,但是由于通信故障没跟伊拉克人联系上。不过这个只是约旦人自己的说法,以色列飞机原路返航时约旦人也没做出什么反应,所以么,鬼知道了……


DDG的老船坞


“巴比伦行动”是以色列空军于1981年6月7日对伊拉克位于巴格达附近的核设施进行空中打击的任务代号。以色列空军通过周密筹划和过硬的技术,飞跃沙特、伊拉克、约旦3个敌对领空,不但圆满摧毁了伊拉克的反应堆,而且全身而退。

时至今日,“巴比伦行动”仍是空中精确打击的范例。

此次行动中,以色列出动了6架F15、8架F16。F15编队负责护航、制空、通信中继,F16编队负责投弹。

上图是这次行动的示意图,但是有些出入。以色列空军编队从国土最南端的空军基地起飞,从沙特境内进入伊拉克,但是完成任务撤离时由于油量限制,直接选择最短的路线从伊拉克西部途径约旦直线回国。

在整个行动期间,以色列机群编队基本没有受到沙特、伊拉克、约旦方面的反制,只有在投弹阶段,防守核反应堆的部分伊拉克防空高炮才仓促开火,但是没有任何战果。正是因为伊拉克防空部门的拙劣表现,萨达姆震怒之下将伊拉克西部防空司令部上校级别以上军官全部枪决。

沙特、约旦(包括伊拉克)未能作出有效反制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沙特、约旦方面不敢对越境的以色列空军作出反制。在输掉了4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已经在军事上被以色列彻底击败,失去了再与以色列进行军事对抗的信心。实际上,以色列空军编队飞跃埃拉特港时恰好被在此度假的约旦国王侯赛因目睹,作为一名飞行员,约旦国王对越过头顶飞向东方的以色列战机非常警惕,马上向沙特方面做了通报。实事求是的说,那时的沙特空军不像现在这样吊炸天,主力战机还是英国的“闪电”、美国的F-5、F4,根本无法对抗以色列的F15、F16机群,更不用谈双方飞行员的技术差距了。而以色列方面在返航飞越约旦领空时,约旦方面撤回了以色列军机航线附近的2架幻影F1,避免与以色列空军发生冲突。

那时候沙特空军还没这么壕,就算这么壕,它也没有跟以色列空军比划两下的胆量。

2、以色列空军对此次行动的筹划非常严密,在任务开始前的数年内就秘密准备,数次进入沙特、伊拉克领空侦查上述国家的防空系统漏洞,测试其防空系统反应时间,做到知己知彼。

1981年1月份,一架对伊拉克西部防空系统进行侦查的以色列RF-4侦察机甚至引诱一架追击的伊拉克米格21耗尽燃油坠毁在沙漠里,真是艺高人胆大。以色列对伊拉克西部的频繁侦查非但没有引起伊拉克对核反应堆加强戒备,反倒认为是以色列要打击西部的H-3空军基地。在某种程度上,以色列实现了声东击西。

3、以色列空军在此次行动中采取了全程无线电静默、低空突防的战术,有效的规避了沙特、伊拉克方面的雷达系统。

以色列空军编队一直保持几十米的飞行高度,在飞到幼发拉底河的一个导航点后才跃升进入投弹航线,所有的F16以5秒为间隔,一次进入、一次投弹成功,投下的16枚炸弹命中14枚(注意,用的还是非制导的MK82炸弹),体现了以色列飞行员过硬的飞行技术。

4、根据某些未经证实的消息,以色列空军编队进入沙特领空后曾经被沙特雷达发现,但是以色列空军飞行员镇定的告诉沙特空管人员:他们是约旦空军。由于约旦空军在训练中经常进入沙特领空,因此沙特方面对此没有在意。还有一种说法是以色列空军的14架战机组成了密集的队形,使得在雷达屏上显示是一架民航客机,蒙混过关。笔者对这两者说法都持怀疑态度,但是也没有找到实锤消息,写在这里权当给读者朋友们讲段子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