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李广难封”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成语有什么来源?

liguangweg13



这句话出自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

小子在闻名天下的《滕王阁序》中,说过这样的话,和冯唐易老连属,合起来就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这里面,冯唐是个人物,李广也是个人物。两者都是汉朝人,都曾在汉武帝刘彻手下立册命官。但这冯唐到了汉武帝时代,早已是期颐之人,九十挂零的年纪,再想要替吾皇开边拓土已没有了那个精力和体能。

这里重点说说李广其人。

李广号称飞将,能骑善射,一身武艺,历朝几代君王,都是边郡守将,征伐匈奴。

但李广最大的弊病在于他的数奇,也叫命运不好。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有那当官的令,没那当官的命,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李广虽然能征惯战,英武异常,但这个人确实运气欠佳,和匈奴大小百十战,不是被掳就是岐行,总之是不能攻城拔寨一战而胜。匈奴虽然畏惧李广,但这个人就是不能以战功收获封赏,一直处于低位运行。

武帝也一直想看他的表现和功绩,奈何这李广就是自己不长脸,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赢取君王的挚爱,更没有获得君王的直接封赏。眼见身边的副将、偏将等一干人都因功封侯,他却依旧原地踏步,还是那个官阶,还是那个待遇,这也让李广一度心灰意冷。

但李广毕竟是李广,还是有那份封狼居胥的雄心壮志,便屡次要求出征。后来随大将军卫青北征,不幸又走岔了路,迷失了方向。直到卫青封功完胜,他也没赶上队伍作战。卫青派人责问于他,他深感自愧,让一介黄乳小儿审判,还不如一死百了,干脆就拔剑当空,怀揣不遂的壮志,直接自家抹了脖子。

这就是所谓李广难封的由来。




龙吟148119260


飞将军李广是西汉著名将领,祖上是秦朝大将李信。可以说是军人世家出身,用的一手好弓箭。从军以后靠着弓箭出众,建立军功,获得景帝的青睐获封都蔚。从此开启了飞将军的领军征战生涯。

第一,七国叛乱,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叛乱,夺取叛军帅旗,勇猛无比。但因为私下接受梁王军印,功过相抵不受封赏。

第二,李广率领一百骑骑,因为追击太猛,和大军走散,这时大家都很害怕。李广命令大家下马休息,将刺探情报的探子射杀,抢其马,后又休息,疑惑敌人。到了晚上命令士兵放马休息,敌人疑惑有埋伏,不敢来犯。回到部队后,责备李广不知所去,追敌深入。

第三,汉武帝继位,卫青为大将军出征龙城,李广因为寡不敌众被虏。

第四,后又跟大将军卫青出兵匈奴,大部分将军得到军功等候,李广无功而返。

第五,李广和张骞一起出征匈奴,虽然勇猛奋战,但死伤太大,功过相抵。

第六,李广和匈奴作战40多年,年岁以高。多次请求以后,武帝才同意,但私下里嘱咐卫青,不要让李广正面出战。但李广立功心切独自出走,因为没有向导导致延误日期。

第七,后来追责,60多岁的老将军李广说众将士无罪,拔刀自刎。听闻者无不流泪叹息。

李广难封,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李广难封,冯唐易老。尝尝来说怀才不遇,空有一腔抱负,却没有施展的空间。

看过《汉武大帝》的人都了解李广难封的原因,一个人的怀才不遇,大部分都和自己的性格有关系,与其感叹怀才不遇,不如自省吾身,做最好的自己。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汉武大帝》,飞将军李广的故事。








上帝的肖像


李广,西汉早期的著名将领,一生戎马疆场,驰骋在抗击匈奴的一线。可谓是尽心竭力,忠勇可嘉。但就是时运多舛,总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弊漏,功亏一篑!在对匈奴最强势的一次胜利中,其他将领都得以全功而退,独他在得到极大战果的归途中遭遇残敌突袭被俘,虽然后来在挣脱束缚斩杀守将的情况下归来,但终因被俘一事未获封赏。和他同时期的甚至是他的部属,后来都被封将,独镇一方。独有他始终没有迈过这一台阶,所以才留下"李广难封"这一表示遗憾的成语典故。

多数时候和"冯唐易老"并用,意思不变!


郊野仙翁


龙城飞将李广,难封的原因简单的讲。1,运气不好,李广带领一万军队时,碰到了匈奴几乎的全部主力部队,卫青攻击茏城的成功,李广吸引匈奴主力功不可没。2,李广带领4千人时,碰到了又是2万多人,消灭匈奴1万多人,自己伤亡3000多人,这应该算功劳很大。3,每次都以少打多,,4.错失机会,七国之乱时,立下大功,却接受梁王东西,5四十多年防守,突然进攻了,适应不过来,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可口偶遇


据说李广在一次对外作战中,游说劝降了对方两千多人,但是后来却背信弃义,将他们杀死,中国历史上信奉杀降不详之说,此等事件朝廷岂能不知……在下认为,此为不封之重要原因。


晓风残月8730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季广一代名将,一生经历大小战无数,能攻能守,然征战一生,不得封侯之功,最终抱憾折剑黄沙,为后人叹息,其品格更为后世尊崇!


忠哥建筑


出自“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讲述的是怀才不遇,光阴空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