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眼联盟”?

嗒嗒远


说到“五眼联盟”,就不得不提日本极其神秘的间谍机构——DFS。

1983年9月1号的凌晨,库页岛西南处的公海正要迎来新一天的曙光。突然,苏联空军一架苏-15截击机划破静谧的天空,呼啸着向在这一地区飞行的大韩航空007号班机扑去。随机,苏-15截击机朝着这架倒霉的客机发射两枚导弹,导弹瞬间击中007号班机导致机上269人全部死亡。

事件发生后,苏联空军解释为防空雷达将007号班机识别成了美军飞机,由于其侵犯了苏联领空便派出战斗机前往驱赶,飞行员因天色阴沉难以辨认飞机机型,与该机通话也得不到进一步回应,随后对其进行击落。

本来,这件事情可以用这个理由掩盖过去,但是日本DFS机构根据对苏联雷达进行探测的结果分析,苏联早有预谋。由此,DFS首次公开在世人面前,美国根据DFS提供相关情报针对苏联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活动。但从此以后,DFS却消失在世人面前。

根据日本NHK电视台的解密,DFS长期以来针对苏联/俄罗斯和中国开展针对性的情报搜集活动,涵盖军事和民用等领域。DFS在日本境内还拥有多个雷达观测站,用于监视来自俄罗斯的各类地面和空中目标,甚至解析来自两国的电子信号,搜集情报。

DFS的情报主要提供给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以及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等西方国家情报机构,为他们提供应对俄罗斯和中国发展的有力情报。其实DFS就是美国针对中俄情报搜集的前沿阵地,然而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DFS无条件向美国等国提供情报,然而美国等国却不会将搜集的情报告诉DFS。

接收DFS情报的这些国家即于1948年成立的“五眼联盟”(Five Eyes),联盟成员国为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他们只在内部实现情报共享,不会对任何国家和组织透露大部分有价值的情报。

DFS对“五眼联盟”极其重要,可以作为搜集中俄情报的前沿阵地——这也正符合“五眼联盟”成立的初衷。但受英语族群的影响,都是英语国家的“五眼联盟”一直对日本有所顾及。DFS也不断处在“五眼联盟”金字塔的最底端。

但很多美国安全专家认为日本已经有足够的资格加入“五眼联盟”,同盟国开展更为广泛的情报合作,遏制潜在的对手发展。


利刃巨透社


我是“头条号:无名高地”,长期关注军事装备及相关领域,希望我的解答能给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五眼联盟”,缩写为FVEY( Five Eyes),核心是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美国五个国家组成的情报共享联盟。

该联盟最早起源于二战后期,基于当时的“大西洋宪章”为基础。该宪章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战后盟军主导的世界体系,核心还是情报共享。目前的消息是该联盟正式确立是在1948年,起源来自“AUS / CAN / NZ / UK / US EYES ONLY”。在冷战时期,该联盟主要基于ECHELON监视系统,来监视中、苏、东欧等国的信号情报。同时该联盟也广泛插手世界上各个主要热点地区,最主要是联合起来推翻反对者。

不过,得益于全球电话电报网络的兴起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该联盟的几个成员都在跨大洋通讯线路的节点上,使得他们可以获得第一手的信息流。同时,由于主要互联网企业也都在该联盟成员的国内,也使得他们可以利用行政手段来获得这些企业的数据。

从2001年开始,该联盟不仅仅开始监视互联网和互联网企业,还把触角深入到了政府、媒体、甚至政敌的家里。在“斯诺登事件”后,该联盟被公之于众,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人数最广的情报组织。

本质来说,该联盟是盎格鲁-撒克逊,或者说英语海洋国家的联盟,利用成员国的地理位置来控制大洋和主要陆地。最终形成大一统的“英语语系”正统圈。


无名高地


五眼联盟是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五国。五眼联盟是美国真对制裁华为而发动的。这五国联盟制裁华为的阴谋是不会得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