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邮政银行存的钱,变成了保险,该怎么办?

用户8580503482319


那次在孝感工行那次被他们忽悠多惨!在窗口把钱一下都给她了。点钱的时候一下就围了几个人包括大堂经理。说帮忙理财。所以前两捆钱没问题。后面的做了手脚。经理调解以贵宾代遇给你多加利息为由。办了保险。当时并不知道是保险。全是她们写了了只让我写自己的名字就行。后来看电视银行忽悠办保险。我打过315询问。到银行去查询。柜员说这利息高。六年过去还不如当时银行2年利息。到期银行还不办理。所以我建议你能取就尽早取!办保险到正规的保护公司办理你需要的保险!有合同不会连个地方以没有!干万不要在银行办!!!!


计翠萍318


如果在邮政银行存钱,本来是在邮政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结果却变成了保险,以下是相关的解决办法。小财认为首先应该冷静下来,其次则是看下面的解决办法。

一,明确主要的责任

首先,如果客户去银行本来想着存款,但是却买成了保单,那么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在银行员工身上,也可能在客户这里,也可能是二者都有责任。可能是银行员工为了拿到更多的提成收入或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故意推荐的保险,也可能是客户自己说错了,结果买成了保险,明确主体责任是必要的。


二,可以在犹豫期之内退保

买了保险公司保单之后,可以在犹豫期之内退保,一般来说,犹豫期的期限是15天,只要在15天之内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如果超过了犹豫期退保,那么需要缴纳违约的费用,也就是从本金了里面扣钱。


小财说一说

如果在银行遇到了银行员工推销保险理财产品的情况,那么一定要选择存款,不能被银行员工说高额收益率诱惑了,而且在银行购买的保险,最后往往实际收益率很低,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小车说理财


这是很多朋友都碰到过的情况,本来是要去存钱,结果却买了保险理财产品。若在10-15天犹豫期内,实在担心,可以去银行把这份保险退了。若已经过了犹豫期,也不必太担心,大部分银行购买的保险理财产品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1.保险理财有10-15天犹豫期,担心的话可以退掉。

所有保险理财产品都有10-15天的犹豫期,不同保险犹豫期时间略有差异。如果在犹豫期发现了自己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十分担心,那么建议把该产品退掉。这个时候不会损失一分钱。

2.若过了犹豫期也不必太担心,从历史数据看安全性很高。

对于已经过了犹豫期的朋友,也不需要太担心,从这么多年的历史数据看,在银行代销的保险理财产品,本金是很少出现亏损的。但是,要想得到营销人员承诺的高收益,也是非常难的。

3.保险理财产品收益率通常比银行理财低。

保险理财产品,所投的资金会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用于购买保险,二是用于投资项目。因此,保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多低于银行理财产品。

对于银行代销的保险理财产品,让很多朋友有种被骗的感觉,其实到没有这么严重,主要是我们误相信了营销人员的话。银行保险理财产品的本金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不必太担心。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科技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如果在邮政银行的存款变成了保险,首先应该仔细阅读保单,看看是否还在保险产品的“犹豫期”。如果还在期限之内,就抓紧时间找到经办人及时“退保”。

如果已经超过了保险产品的“犹豫期”,再行“退保”将损失一定的费用。如果准备投诉保险经办人,估计难以成功;最多也是得到一个道歉而已,得到赔偿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客户是文盲或者高龄老者,还情有可原。

因为单据上写得清清楚楚:存款是存款,保险是保单。就如顾客到超市购物,自己买了水果,结果拿了蔬菜,能够责怪超市吗?

本人也有类似教训,经常买东西不看发票,不论份量完全相信买家。不过还好,没有出过大错,但绝对不是一个好的购物习惯。

听说银行误导客户将存款变成保险。固然经办人以及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主要责任还是在自己。相信邮政银行的存款单据,不可能是一张保单,难道狸猫换太子了?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顺祝新年快乐!


陆燕青


犹豫期

犹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10天(银行保险渠道为15天)内,如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可将合同退还保险人并申请撤消。在此期间,保险人同意投保人的申请,撤消合同并退还已收全部保费。

如果你这笔保险购买的时间还不超过15天,那么可以直接全额退保,保险公司会同意的,如果保险公司不给予退还,你可以向银保监会投诉,他们会被罚死的。

过犹豫期

如果购买的时间已经过犹豫期了,具体分为两种情况来解决:

1、未双录

为了有效治理银行误导销售、私售“飞单”等现象,2017年8月23日银监会正式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专区“双录”,即设立销售专区并在销售专区内装配电子系统,对自有理财产品及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这代销的产品就包括基金及保险等产品。

如果你在邮储银行购买的保险,邮储员工未按照规定进行双录,进行风险揭示,那么你可以向邮储的上级行或者银监会进行投诉,邮储银行会协调全额退保给你的。

2、已双录

如果说邮储银行在销售这个保险给你时,已经进行了双录,在双录里明示的揭露该产品的性质、风险、期限等产品要素,你本人已经熟知,并签署相关的合同资料,那么责任就不再邮储银行,而在你自己了。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要退保也可以,但不同的险种,不同的公司,退保比例不一样,具体的退保金额根据合同的现金价值来确定(你可以详细看看自己手上的合同规定),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只要是过了犹豫期的退保真的不划算,能不退尽量不退。

资金不足如何办?

如果说你是买了分红型类的保险,途中经济能力暂时不足,需要用到这笔资金,并非只有退保这一种途径的,你可以选择用保单向保险公司或者银行申请质押贷款。一般贷款的额度是按照保单的现金价值折算,最高金额不超过保单的现金价值,具体百分比各保险公司及银行不尽相同,比如银行的分红型保单质押金额,一般可以达到90%。

如果说你买的是长期寿险这类的产品,可以用减额付清享受降低的保障,减额付清指的是投保人在经济困难时,可利用已缴纳的保费,将保险金额缩小,在不需要再缴付任何保费的情况下,仍可以继续享有保障。

总结

因为目前银行的业务较杂,而部分员工为了完成任何会尽量向客户推销各类产品,在银行办理存款时,一定要多一分心眼,特别是邮储银行,这个以“存款变保险”为著称的银行。


鲤行者


其实你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是遇到过,经过被银行忽悠把保险业务,有风险理财业务当作存款业务介绍给储户,银行工作人员就是抓到了储户高利息心理,只要是高利息就盲目购买,直接跟银行签订合同,到后来才发现不是存款而是其他理财业务。

在邮政银行存的钱变成了保险业务,现在该怎么办?

办法一:找出与银行签订的合同,仔细把合同看清楚,你购买的是不是保险业务,如果合同里面确实是保险业务,只能你吃哑巴亏认命吧,合同里面黑字白字写的清清楚楚,要怪只能怪自己签合同时候太马虎没有仔细看合同,而被银行忽悠了。


办法二:如果你跟银行签订的合同里面写的存款,而你实际购买的产品就是保险产品,等于这份就是阴阳合同!这样的话你直接跟银行处理,赔偿一切损失。如果银行不处理直接上总行投诉,或者直接上告法院,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办法三:现在保险你的存款业务被银行忽悠购买了保险业务,你可以直接去银行办理终止购买保险业务,直接把钱转入银行大额存单,定期存款之类的业务。

办法四:直接直接与邮政银行合作,把钱取出来,把邮政银行卡注销。重新去另外银行开卡存钱,办法银行定期存款或者大额存单等业务,记住吃过一次亏,与银行签订的合同要仔细阅读,别再次被银行忽悠购买成有风险的理财产品。

总之你现在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银行办理转业务,把保险业务转为存款业务。实现解决不了只能终止用他们的卡,去其他银行办理,最坏的打算就是通过打官司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主权。


老金财经


在市场上,经常听到邮政储蓄的热议就是“存款变成了保险”,也难怪,这已经成为了邮政储蓄的特点,很多储户、理财者都“中过招”。遇到这种情况,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认栽,一时贪心埋下的不利影响。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一、如果有急用,就进行违约,亏一些也就认了。

在邮政储蓄银行认购的保险理财并不是说就没有回旋的余地,还是存在,是可以进行着违约。但是,与银行定期存款不同,违约是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一般是根据年限的不同而不同,就需要看保险理财的细则规定了,一般邮政储蓄银行推出的保险理财为3年、5年之类的,一年时违约估计需要支付3%、5%或者固定费用的违约金,并且没有利息收入。所以,如果是对于资金有着急需,那么就进行违约好了,至少还能够应个急,亏一些只能是认栽了。

二、如果没有急用,资金宽裕的情况下,可以当做定期。

邮政储蓄银行推出的保险理财,说是坏事吧?其实也不是。但要说好事吧?提前取款又存在折损,也不舒服。一般来讲,年化利率能够达到5%,具有很高的诱惑力,所以很多储户也都是冲着年化收益去的。所以,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当做是定期存款,到期后完成交易就可以了。

三、去银行办理业务、理财、存款,需要注意产品的细节。

储蓄银行的保险理财在市场中很多人说是好的,也有人说不好,各有见地。而对于存款、理财、投资而言,在选择的时候不能总是听别人说,而是据实查看、仔细一些,这样规避掉的错误概率也就大一些。


厚金说


如果发现的早,在犹豫期之内,你就退保就行了。如果发现的晚,那就只能去闹了(投诉、找记者曝光、甚至走法律程序也可以)但是据我了解80%的只能当吃哑巴亏了,忍着吧都是短期的,一般最长也不会是10年的,到时候这个钱也是有收益的,只不过很少。其实现在这种事情几乎已经没有了,管的很严的,现在银行银保,在推销之前必须要给客户出示工牌以及明确表露我是保险公司推销员的身份,如果乱推销,银行都跟着倒霉。但是我发现我老家县城的银行,好像实行的就不怎么好,银保还在冒充银行客户经理,我就投诉过一次,但是现在还是那样基本没什么改变,不吐槽了。总之存款的时候一定要看明白,到底是什么千万别搞错了,一些年龄偏大的人看不明白的,可以带着家里的年轻人,在旁边盯着点,避免吃亏。


财智匠心




推销保险的佣金提成高,有业绩要求,在利益的驱使下把原本去存款的客户,却介绍保险让他们投保,特别是年纪大的人,老老实实的本份人。


银行的保险,无论是哪一种,本质都是保险,和纯粹的理财产品是有很大的差别的。银行只是保险公司销售的一种渠道,所以平常我们进了银行,就算是冲着收益去,而最后却买了保险。存单变保单,怎么办呢?

如果保单还在20天犹豫期内,可以随时选择退保,退保可能要求去就近的保险公司而不是银行。每家保险,每款保险产品的犹豫期是不同的,具体时间可以查询保单。

如果过了犹豫期,而在犹豫期后退保,发展自己是受银行工作人员诱导,不知情的情况下投保的,可以去银保监会投诉,或者拿起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不过,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而且还要有实打实的录音或者录像证据材料等。

否则,犹豫期后退保只有现金价值了,损失惨重!理财型保险多于保障型保险的现金价值比例,保障型保险多余消费型保险的现金价值比例。

此款保险的第一年的保费是10065元,第二年退保,现金价值是385元,现金价值仅是保费的3.8%。


保险点


又是存款变保险,又是在邮政银行。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有一些事情发生了很多次还是继续在发生。

一旦去了银行,很多人都会选择相信银行员工甚至是只要在银行里挂着胸牌的人。50万以下的存款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所以是相对安全,至于保险虽然有些预期收益率但是能不能兑现还要看具体情况。

在邮政银行买的保险一般是这样的形式:每年存一定金额,连续存几年,最后连本带利返还。在银行听了介绍之后,一算年化收益好像还不错,觉得自己被优待了所以马上答应买,也没想过这并不是存款。

存款变保险了并不意味着一定拿不回本金,但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下。一、保险的预期收益率并不会跟你想象的那么高,等你到期去取钱时会比预想的少一大截。二、这种保险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到期才能支取,如果你中途想取钱可能会损失利息和本金。最后,买了保险并不意味着亏损,只不过跟存款有所区别,里面的条款会比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