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王勃没有英年早逝,凭借《滕王阁序》这样的文学功底,能否进入唐宋八大家?

诗情球意


一,所谓“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唐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这八位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各领域都有不同成就,尤其苏轼是一个全才。

二,骈文,骈文就是要求每两句都要对偶,要想符合骈文的格律又能写出好诗文难度很大,无形之中局限了作者的想像,因此韩和柳提倡散文反对骈文,而韩和柳的散文当推之首;

三,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以骈文形式流传千古的;王勃的《滕王阁序》,既华彩飞扬字字珠玑,又对偶工整排比流畅,也就大才子王勃能以骈文这种格律严整的要求而写出如此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的《滕王阁序》!

四,依我看来,假如王勃不是英年早逝,凭他的才华不但能入“唐宋八大家”,还应该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宇麟321弘扬正能量


答案是:不能。

唐宋八大家中唐朝有两个,韩愈和柳宗元。

为什么是他两,不是别人?唐朝有很多大文学家啊,为什么单单是他两?

他两的文学主张是写散文,反对骈体文单纯的追求词藻华美,而要文以载道,宣扬儒家教化。说白了吧,他两不单是文章大家,并且在儒家学术思想史上也是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尤其是韩愈。

这涉及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唐朝皇室是带有胡人血统的,唐朝也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当然也包括宗教上的开放。

唐朝皇室崇佛信道的很多,武则天二次入宫之前当过尼姑,杨贵妃入宫前当过女道士。同时一些西方宗教也是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比如景教(基督教东方教会),摩尼教(明教),拜火教等等,中国人在这个时期宗教信仰自由,唐朝皇室也不排斥任何宗教。

但这对于儒生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就已经衰落了,崇信佛道的人越来越多,到了唐朝,不但局面没有改观,反而越来越多的西方宗教也进入的中国,而且朝廷允许传教,修建寺庙。儒学是越来越衰落了。韩愈就曾经写文章劝谏皇帝不要去迎奉佛骨舍利,结果被贬。

在这种情况下,韩愈柳宗元从文学改良入手,宣扬儒家学说。尤其韩愈是上承汉代经学,下启宋明理学中间的一个过渡人物,在儒学思想传承,乃至中国思想史上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今天我们普通人已经不太去关心这些思想史上的纷争,更多的记住了韩愈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文章。其实韩愈除文学家外,也是一个儒学思想家。

无可否认,王勃是一个不世出的大才子,但也仅此而已。

他和韩愈柳宗元他们的领域根本不搭界。




姑苏慕容兴复大燕


问题”:假如王勃没有英年早逝,凭借《滕王阁序》这样的文学功底,能否进入唐宋八大家?


前言

王勃仅仅凭借《滕王阁序》是进不了唐宋八大家的,八大家的文体是“古文”,而王勃时期流行骈体文。

唐宋八大家中有两个是唐朝人:韩愈和柳宗元,很多人会奇怪,不仅仅是王勃,为什么唐朝的李白、杜甫、王勃、白居易、李商隐等人都没有入选呢?

一、唐宋八大家来历

首先看看唐宋八大家的来历:

在明朝初年,朱右编成了一本《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收取了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以后不久,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从此唐宋八大家的称呼就固定了下来。

但是真正开始研究他们文章的时代并不是明朝,还要往前推很多年,这和研究他们的目的有关。

二、编篡唐宋八大家文集的目的是什么?

南宋的吕祖谦于孝宗乾道、淳熙年间给自己的学生编了一部书《古文关键》,选取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张耒之文共60多篇,第一次确立了唐宋之间散文的经典。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 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

《四库全书》记录:

宋吕祖谦编。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张耒之文,凡六十馀篇,各标举其命意布局之处,示学者以门径,故谓之“关键”。

有一种说法,明朝人编篡这八位先生的文集其实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而已,这些文集如同高三学生要看的《满分作文文集》。历史上关于这些人的文章研究,在南宋就已经有人在做了。

这本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编一本高考作文的宝典。吕祖谦《古文关键》是文学史上最早带有点评的文章选本,讲解了这些文章的章法结构与写作技巧,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科举考试中写文章的要点。

三、唐朝科举考律赋 即押韵的骈体文

唐朝考诗赋, 大约是在武则天时期,进士考试中明确有了五言排律和律赋的规则。律赋和律诗差不多严格,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标准规定。这种律赋是骈体文的一种,甚至比一般的骈文还要拘束的多。

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一篇不需要押韵的赋:

“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读过的人可能没有注意,这是一篇通篇对偶的文章。而考试时的律赋更难一些,不但要对偶,还要注意平仄和限韵。

四、韩愈的古文运动

南北朝的注重骈体的文风传到唐朝以后,首先受到了陈子昂的批判: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陈子昂不仅批判诗而且对于骈体文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的对策、奏疏,大多用古代散文,开唐朝风气之先。

中唐时期,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诗文革新运动对骈体文展开了批判,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务去陈言”、“气盛言宜”、“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韩愈的古文运动昙花一现,在韩柳以后古文运动缺少了领军人物,渐渐式微。大诗人李商隐为了科举考试,年轻时还专门拜在令狐楚门下学习骈体文的写作技巧。

五、欧阳修的改革

北宋的欧阳修办了韩愈柳宗元办不到的事情,改变了科举考试的文风。在他主持的考试中,录取了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苏轼兄弟、曾巩兄弟等人。其中曾巩虽然才气过人,但因其擅长古文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所以在以前的骈体文考试中屡试不第。欧阳修可谓其伯乐。

高考作文的文体、文风变了,下一届的考生们自然复习备考。欧阳修以后王安石、苏轼继续推广古文 , 这三人在文坛和政坛门生满天下的原因,使得宋朝文风彻底改变。

结束语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南宋建炎时期歌谣:“

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因此才会出现吕祖谦这种人开办辅导班,为了科举给学生编写古文的辅导书。

这才是唐宋八大家的由来。

唐宋八大家的共同之处是:八人都是正经八百的进士出身,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重要的参与者。

王勃仅仅凭借《滕王阁序》是进不了唐宋八大家的。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唐宋八大家都是有身份地位,有真才实学的人,像王勃这样只会舞文弄墨的人入不了流。


古镜5


王勃给我的印象比其他任何一个都牛


多多三年级


知道张若虚吗?


五棵松人


现在还在争论《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谁是千古第一文。

写出《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并没有英年早逝,结果不是也没进八大家。

八大家并不是靠一两篇名篇就能进的,就像诸葛亮写出了《出师表》,但他是公认的大文豪么?


风一212357040


唐宋八大家是散文大家,不是骈文大家。从六朝以来,骈文占据文坛,讲究词藻对账,形式死板,内容苍白,以文害意。韩愈倡导古文(散文),文以载道,言之有物,不做无病呻吟,扭转了文风。所以,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王勃凭《滕王阁序》一篇骈文怎么能列八大家之内?骈文写的在好,由于不合时宜,也不能成为散文家,因为他不擅长写散文,也没有自己的文学理论和文学主张。


林泉高致379


从滕王阁序看王勃的才情,实在是惊艳,单就文学成就来说,王勃当在八大家之上。不过八大家众人大都在政治上非常耀眼,尤其是王安石。就政治,才学论,怕是王勃入不了八大家,初唐的时代背景也不会出王安石这样的人物!


星野之鹰273


从《滕王阁序》来看,王勃的才情有巨大的张力,底蕴十足,意气风发,志之所向,无坚不摧的感觉,应该在唐宋八大家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