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前有這幾種行為,看似是“壞毛病”,卻是高智商的表現

孩子3歲前有這幾種行為,看似是“壞毛病”,卻是高智商的表現

有網友給慢媽留言說自家寶寶2歲零幾個月,現在每天都很調皮,各種變著法兒搗亂搞破壞。這位網友還舉例子說自己在廚房幾分鐘的時間,然後出來就看到兒子把水杯裡水倒桌子上,並且把一整包抽紙全部抽出在那裡擦水,看媽媽出來還特別嚴肅的說“媽媽,我在幹活呢”,類似這樣的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這位寶媽很鬱悶,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小屁孩。

這方面的困惑我家樂樂小的時候,慢媽我也困惑過,印象最深的是感覺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都那麼乖,就我家這個小祖宗各種不讓我省心。後來我查閱了書籍,也諮詢了更有經驗的人士,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孩子3歲前有幾種行為,可能看起來是“壞毛病”,其實卻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寶媽只需要照看的時候多費點心,孩子長大會給你驚喜的。

孩子3歲前有這幾種行為,看似是“壞毛病”,卻是高智商的表現

好奇心大,總愛“破壞”新玩具

3歲前的孩子好奇心都是很大的,不過有的孩子有好奇心,可是在好奇心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會“不安分”,於是就會想辦法“倒騰”了。如果你家孩子總是會“破壞”剛買回來的新玩具,並且在你指責他的時候,他還一本正經地說自己是在做什麼,很可能就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因為你的孩子在新玩具面前,他考慮的不只是玩玩具,他更想知道新玩具是怎麼玩的,對新玩具的“工作原理”或者新玩具上的“某一個部位”特別感興趣,並且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就自己開始動手研究了。

如果你家孩子就是這樣的,慢媽建議,寶媽們別制止更別訓斥孩子,如果有條件,寶媽或者其他大人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研究”,順便教導孩子學習一些更深層次的知識,這對孩子的成長都是很有幫助的。

孩子3歲前有這幾種行為,看似是“壞毛病”,卻是高智商的表現

小話癆,一刻也安靜不下來

孩子會說話之後,尤其是可以流利的說出整句話之後,有的孩子就會變身“小話癆”,一刻也停不下來,不管什麼場合,他都可以隨心所欲地發問、表達、陳述,總之,有不少時候都會讓寶媽感覺“有點吵”。其實3歲前的孩子話多,一方面說明孩子的大腦在思考,另一方面也是孩子語言能力比較強的表現,而這些都說明你的孩子很聰明,智商也高。所以說當你的孩子話多,不安靜的時候,看似很糟糕,甚至會被你說成“壞毛病”,不過別制止,別訓斥,讓孩子自由地說、自由地表達,這樣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好。

孩子3歲前有這幾種行為,看似是“壞毛病”,卻是高智商的表現

不守規矩,總是反常規辦事

在大人眼裡,各種事情都是需要按規矩辦事的,太反常或者不規矩往往會被大人看作是另類,甚至會被人們孤立,可孩子3歲之前更多時候卻不願意按規矩辦事。類似如不喜歡穿鞋子、襪子,愛胡亂扔東西等等,而這在大人看來真是“糟糕透了”,更多時候也會被大人歸為“壞毛病一大堆”。

孩子不按規矩辦事,其實恰恰說明孩子發散思維能力強,他腦瓜子活套,不會把自己固定在一些條框裡,而是思維敏捷,這正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對寶媽來說,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就歸於平庸,在訓斥孩子前可要考慮清楚。

孩子3歲前有這幾種行為,看似是“壞毛病”,卻是高智商的表現,寶媽們可別急著制止。

-----------------------

關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學備孕、孕期護理、胎兒發育、產後護理,寶寶發育,時尚教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此外,還有我們的特邀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育兒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