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寶寶有這幾個「壞毛病」,家長別著急,長大後可能更有出息

“家有一娃,永無寧日。”這成了許多寶媽心情的真實寫照。寶寶的破壞力有時真是超出父母的想象,有的時候實在忍受不了寶寶的“壞毛病”,看著寶寶在客廳鬧騰不休,就會趕去房間,趕到房間又是繼續鬧騰,實在讓父母頭痛不已。其實站在孩子的角度,許多都是天性,如果寶寶有一些“壞毛病”,家長也別過於著急,長大後可能更有出息。

自由玩耍的孩子,模型比賽得一等獎。

如果寶寶有這幾個“壞毛病”,家長彆著急,長大後可能更有出息

有一朋友,兩夫妻都是高管,他們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是“能不管就不管”,完全給予孩子自由玩耍的空間。當然也只限制於孩子自己的房間,進入孩子的房間,可以讓你大開眼界。牆上是孩子自己畫來貼上去的各種模型圖,地板上甚至床上擺著各種木板和模型,就像一個小小工作室一樣。兩夫妻表示,只要孩子的玩耍位置,不超出他自己的房間,隨便都行,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就是這樣的教育方式,給了孩子充分的空間和自由,在最近一次學校的模型比賽上,沒有特別的輔導,孩子還獲得了一等獎。這種教育方式可能很多父母無法接受,但認真想想,還是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如果寶寶有這幾個“壞毛病”,家長彆著急,長大後可能更有出息

如果寶寶有這幾個“壞毛病”,家長彆著急,長大後可能更有出息。

1、愛敲敲打打。

寶寶對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打開看一看,如果身邊有個錘子的話,什麼都想拿來敲開看一看,甚至只是想把它摔在地上,聽它掉到地上的聲音。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完全可以給寶寶一個固定的玩耍場所,讓他自由的敲敲打打,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2、喜歡亂寫亂畫。

2到3歲的寶寶是進入了塗鴉的敏感期,無論是手上拿著筆還是一塊石頭,隨時隨地都可以拿來亂寫亂畫。這是寶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的啟蒙階段,牆壁髒了可以再刷白,孩子的想象力一旦泯滅了就很難喚醒,爸媽應該儘可能給孩子一個自由塗鴉的機會。

3、總愛刨根問底。

總愛刨根問底的寶寶,說明擁有良好的思考能力,面對刨根問底的寶寶,家長應該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這是寶寶學習思考的一個過程,對他未來的學習大有益處。

如果寶寶有這幾個“壞毛病”,家長彆著急,長大後可能更有出息

4、什麼都敢嘗試。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畏虎”。如果寶寶什麼都敢嘗試,說明探索的慾望比較強烈。爸媽在確保大環境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讓寶寶多嘗試,喜歡嘗試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教育孩子並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孩子成為獨立的自己。如果寶寶看起來有一些“壞毛病”,家長彆著急,長大後可能更有出息。

你家寶寶愛鬧騰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