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12和鹰击18,为何我海军要同时装备两种超音速反舰导弹?

岩石龙


很多回答者已经回答的很多了。

我从国内的研发体制说说这个问题。我们研发单位主要是国家的研究所或者是央企。 研发费用需要国家拨款。拨款随着项目走,就是有项目就有经费。没有项目就研发成员解散,相关人员包括工厂也是人员调走,设备封存。结果项目下马后,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全部转行,研发团队凋零,当项目再起的时候, 人员又得重新培养。 举几个例子

打飞机运10 下马后,设计人员全部转行。当商飞开始整大飞机的时候,全部是另起炉灶。092核潜艇完工后。国民经济困难,核潜艇停止研发和制造。结果核潜艇1万多家配套厂家,很多在改革大潮中破产倒闭。 结果093开始制造的时候,又要重新拨款建立新厂。费用更高。所以海军吸取了教训。 在一些重要项目上,能养则养,不轻易下马项目。 比如051驱逐舰,用的是蒸汽轮机,在国外全燃化局面上,为什么还要造051,就是要保留齐齐哈尔重工的蒸汽轮机的生产线,所以051一艘一艘的造。如果没有这条蒸汽轮机的生产线,今天国产航母的动力从哪里来。又比如飞豹战机。在空军退出情况下,坚持研发。现在的轰20和运20的设计团队里面的核心人员都是从飞豹团队里面出来的。如果没有飞豹战机的研发,很难相信一群20年没有研发经验的人能去搞轰20和运20.

回到问题上来,现在反舰导弹亚音速和超音速之争远远没有结束。如果匆忙停止一个型号的研发,和制造,项目人员解散,一旦高层的判断失误。将要造成很严重后果。


Johnny亲王


鹰击-12和鹰击-18,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反舰导弹,其中,鹰击-12是一种全程超音速反舰导弹,低空弹道突防时,有效射程为150公里;采用高空飞行状态时,有效射程为300公里,末端冲刺速度为4倍音速,巡航阶段也有2倍音速。

从网上流露出的图片判断,目测鹰击-12反舰导弹,应该源自随4艘现代级驱逐舰一块引进中国的SS-N-22“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国内高仿升级版,属于一款重型反舰导弹,对于驱逐舰、护卫舰级别的水面舰艇几乎能做到一发消魂,因此具备强大的反舰作战能力。

而鹰击-18反舰导弹,显然技术更胜一筹,使用亚超结合飞行模式的反舰导弹,射程高达600公里,巡航阶段为高亚音速飞行,末端50公里左右,却是3倍音速高速度攻击状态,具备极高的突防能力和极难拦截的特点。

鹰击-18实现了舰载垂直发射,目前,新型潜艇上已装备了潜射版此型导弹,已装备052D型驱逐舰以及装备即将服役的055型万吨大型驱逐舰上,051C型、052C型、054A型等舰,由于不是海军标准通用的垂直发射装置,因此不具备发射鹰击-18反舰导弹的能力。

综上,鹰击-12,全程超音速飞行,是以速度取胜,尽可能地压缩敌舰载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不过超音速弹的红外特征非常明显,特别是采用高空飞行模式时,能否躲过拉姆和改进型海麻雀的拦截,确实有疑问。

而鹰击-18,由于前段飞行属于高亚音速,因此红外特征并不明显,但被对方探测到时,非常有可能已进入了末端高速冲刺阶段,因此极大地压缩了对方拦截导弹和近防炮系统的反应,要拦截鹰击-18的末端高速打击应该非常困难。

中国海军同时装备鹰击-12和鹰击-18两种不同类型的反舰导弹,就是对敌打击手段多样化考量,两者相互相承,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打击效果,让对手的防御系统防不胜防,从而确定在未来海战场上反舰作战的优势地位。

现在,经现代化改装的051B型驱逐舰167舰,已率先装备了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已完成现代化改造重新归建的现代级136舰也换装了鹰击-12反舰导弹,相信未来海军所有装备鹰击-83反舰导弹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也将用鹰击-12反舰导弹取代,当然,056/A型轻型护卫舰不,考虑到排水量以及舰体太小等原因,不一定会换装此弹。


而海军所有服役的052D型驱逐舰都装备了鹰击-18反舰导弹,即将服役的055型万吨级大型驱逐舰,也将装备鹰击-18反舰导弹。


国平军史


反舰导弹与反(反舰导弹)导作战,数十年来都在把攻防两方面的套路不断升级,单一种反舰导弹的攻击方式很容易被敌看穿,鹰击12和鹰击18的诞生,也和这个背景有关。

鹰击18大家都知道年初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个奖分量很重。众所周知,它和俄制3M-54E“俱乐部”一样,是一种双速制“亚超结合”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巡航级就是涡喷发动机,以高亚音速飞行数百公里,最后几十公里点燃作战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以3倍马赫最后冲刺,它兼顾了高亚音速反舰导弹的低空突防性能和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速度优势,射程更是“俱乐部”的2倍以上。

鹰击12是冲压发动机的全程超音速反舰导弹,体积要比鹰击18大。它的速度快,但是飞行高度要比鹰击18高,容易被敌舰艇雷达和预警机捕获,因为超低空飞行,冲压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会下降,所以美国一直都不热衷这种超音速反舰导弹,它的射程也不如鹰击18。

这两种反舰导弹部署平台也完全错开。鹰击18是水面舰艇(052D、055)垂直发射的,未来会有陆攻巡航导弹改款,还有潜射版本(鱼雷发射管和潜艇垂发),鹰击12是机载为主,轰-6G挂载,是空舰导弹,除此之外,鹰击12A是舰对舰版本,倾斜发射,适装性要比需要大型垂发的鹰击18好,用于现代级、深圳舰的改装很合适。


用户69771916656


随着我国海军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军事舰艇更新加快,我们的舰载武器也同样需要升级换代,我们不可能再继续使用C-801、C-802、C-802这样的反舰导弹了,毕竟他们在射程、威力、突防能力、抗电子干扰能力上已经不适应现代突防需求了。那么我们势必要发展新型的反舰导弹用以替代,而鹰击-12和鹰击-18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只不过是鹰击-12与鹰击-18是两种飞行方式完全不同的反舰导弹。他们的作战方式各有特色,也都突出了自己的优势所在。海军未来的发展必然要向通用化方向前进,这样能够减少后勤保障难度,同时也能够提高武器的使用效率。未来的鹰击-12与鹰击-18反舰导弹就是这样通用化的主流武器,至于他们的区别我们分开来说。
央视报道的新型导弹发射,疑似鹰击-18


鹰击-12反舰导弹是我国研制的一款全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其发展之初应该是借鉴了引进俄罗斯的SS-N-22“白蛉”超音速导弹。毕竟对于2000年时,我们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所配备的“白蛉”超音速导弹是当时我们海军的重要杀手锏,最大射程120千米,战斗部重达320公斤,命中精度超过94%,白蛉的最大飞行速度2.4马赫,末端弹道的高度不足7米,敌方反应时间不超过10秒,那么我们借鉴俄罗斯的优秀设计自然是无可厚非。

导弹鹰击12使用冲压式发动机,重量在2~2.5吨之间,弹长约7米,全程飞行速度在2马赫,末端突防高达3马赫,最大射程300千米,采用超音速低空突防其射程超过150千米。采用GPS+北斗联合卫星制导和末端宽频主动雷达制导,打击精度极高。目前可以进行空中和水面舰艇发射,其整体性能要远强于白蛉导弹。


央视公布的
鹰击-12导弹发射画面

鹰击-18反舰导弹是我国研制的一款远程反舰导弹,目前还没有过多公开的资料,很多相关的数据都是网络推测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鹰击-18采用是亚超音速结合的飞行方式,在巡航阶段采用亚音速巡航,这样大大节省了燃料,提高了射程,这个阶段有点类似于巡航导弹飞行阶段。在末端采用超音速突防,其速度可达3马赫。
疑似鹰击-18导弹发射

军事评论员赵喜说,一般认为鹰击-18借鉴了俄制3M54“俱乐部”反舰导弹的技术,俱乐部”3M-54E反舰导弹巡航速度达到0.8马赫,末端突防速度则为2.5~2.9马赫。根据《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鹰击-18反舰导弹,它的射程达到220~540公里,巡航速度为0.8马赫,末端突防速度达到2.5~3马赫。美国五角大楼曾在“中国军力报告”中指出,该导弹最大射程是俄制“俱乐部”反舰巡航导弹的一倍多,具有垂直发射,和水下的潜艇发射的能力,作战能力应该强于俱乐部。而未来将会取代现有的鹰击-82成为主力武器。

所以,两种导弹是我国海军不同方式的主战装备,只不过是有些数据并没有官方报道。我们这里也只能借鉴一些国外媒体的一报道和推测数据,仅供大家参考!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应大家的留言和评论,同时也谢谢大家的点赞转发和关注👍


淡然小司


在导弹进攻中,仅依靠一种导弹是难以起到突防和打击效果的。军事强国在发展导弹技术的过程中,意识到了多种导弹混合,各有所长,互补进攻的战术价值。鹰击12和鹰击18是两种进攻模式不同的武器,如果从先进程度讲,鹰击18明显更先进。但两者并不是彻底的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取代和互补相结合的模式。

鹰击12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采用全程高音速飞行,它吸收了现代级标配弹“日炙”型的部分特点。强调速度制胜,以最快的速度打到敌人的头顶上,夺取战略先机。弹体也比较重,威力很大,一旦击中地方的驱护舰,基本可以严重击伤或者击沉。但现代海军的拦截技术飞速发展,突防能力略显不足。

而鹰击18则不同,它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把亚音速飞行和超音速飞行相结合。爱看体育比赛的网友对此最有感触,一味拿着球往前冲或者全速突破,往往很容易被对手犯规阻止或者造犯规。而忽快忽慢的突破往往效果更好,变速突破是考验一名球员突破能力的主要标准。鹰击18在开始阶段,可以亚音速飞行,降低自身的雷达红外特征,避免被发现。等接近目标后,突然加速和机动飞行,让对手猝不及防。从实用角度出发,鹰击18明显更出色。

由于鹰击12出现比较早,所以能够适应我国大部分舰艇的发射系统设备。鹰击18则主要用于近些年下水的新型军舰。在实战中,鹰击12和鹰击18可以联手攻击,鹰击12可以吸引对方防空系统的注意,起到吸引和干扰的作用。鹰击18则可以尽最大努力避开拦截,精准击中敌方军舰。多种导弹联手出击,才能提高整体威慑力,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兵说


鹰击-12反舰导弹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鹰击系列导弹,是我国现在装备的主力反舰导弹,其中比较新的就是鹰击-12和鹰击-18反舰导弹了。既然两者同时都是我国最新一代的反舰导弹,那自然就会有人问,为什么要同时装备两款新一代反舰导弹呢?这样难道不是不利于装备统一化,不利于后勤吗?其实这种问题是对于功能相互重叠的两款武器来说才比较突出,鹰击-12和鹰击-18虽然同为反舰导弹,但是它们两在具体的性能和使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下面小编就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鹰击-12和鹰击-18。

舰上发射的鹰击-12反舰导弹

首先来说说鹰击-12,鹰击-12的外观特征非常明显,它使用四进气口一体式冲压喷气发动机,说的很玄乎,但其实就是在导弹弹体周围可以看见4个明显的进气通道,弹翼也安装在进气道上,看上去颇有“重装导弹”的感觉。其实这个颇具特点的外观并非鹰击-12所独有,俄罗斯的3M-80超音速反舰导弹(也就是之前现代级上装备的SS-N-22“日灸”)也具有相似的外观。从两者相似的外观上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的联系,不过鹰击-12绝非简单的仿制产品,它还融合了之前海鹰-3的设计经验,并且借鉴了法国导弹设计方案,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优化过后才完成了研制,性能上的提升自然也是相当明显。

俄罗斯3M-80反舰导弹

鹰击-12吸引眼球的发动机也代表了其的最大特点,那就是快。鹰击-12和俄罗斯的3M-80导弹一样,属于超音速反舰导弹,其巡航时速度为1.5马赫,末端突防时速度可提高至3马赫,高速的优点显而易见,使目标舰船的反导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尤其是在末端突防时,高达3马赫的速度足以让现役任何反导系统感到头疼。虽然快是快了,但是鹰击-12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射程比较近,尤其是其舰载版本,射程也就是150千米左右,空射型稍微好些,可以达到300公里的水平。射程不足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的冲压发动机技术在油耗方面相对不足,所以射程受到影响,要知道在战时,与攻击目标的距离近一点危险就多一分,射程对于导弹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作战指标。除此之外,鹰击-12四进气道的外形对于舰上发射来说也会造成一些不便,因为进气道的存在,其弹径肯定会大一些,相对地其发射筒也就会更大一些,这就决定了必须要有足够的舰上空间才能容纳鹰击-12反舰导弹。

舰上发射的鹰击-18反舰导弹

再来说说鹰击-18反舰导弹,从性能上来讲,鹰击-18和鹰击-12就有明显的区别,不同于鹰击-12是全程超音速飞行,鹰击-18采用了亚超音速结合的方式,发射过后先进入由涡扇发动机驱动的亚音速超低空掠海巡航阶段,待接近目标过后,经过一段爬升索敌再抛离涡扇发动机,分离出的弹体由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驱动,随即进入超音速掠海攻击阶段。这样的设计就兼顾了亚音速巡航射程长,超音速攻击突防强的优点。由于巡航阶段为亚音速,鹰击-18的射程超过400千米,甚至有说法认为其射程可以达到540千米,这样的射程相比于鹰击-12有明显的优势。同时,由于末端分离涡扇发动机并且换为固体火箭发动机驱动,起末端突防速度也可以达到2.5~3马赫,所以就末端突防能力来说,鹰击-18也不比鹰击-12差。可能有的小伙伴就说了,那鹰击-18巡航阶段飞的慢了岂不是被发现后就可以留下更多的反应时间?其实这也不必担心,因为鹰击-18的巡航高度要比鹰击-12低得多,鹰击-12的巡航高度在12~15米左右,而鹰击-18的巡航高度仅为5米,是真正的掠海飞行,飞行高度越低,就越难以被雷达发现,所以即便是不靠高速,鹰击-18也不会给目标留出太长的反应时间。

俄罗斯3M-54反舰导弹

其实鹰击-18身上也可以看到俄罗斯导弹的影子,俄罗斯的3M-54反舰导弹,也就是SS-N-27“俱乐部”反舰导弹,鹰击-18的攻击模式就和它如出一辙,我国是在购买636M型潜艇时一并购买的3M-54反舰导弹。虽然说采用了相同的攻击方式,到鹰击-18也绝非是简单的仿制,毕竟我国已经过了只能简单仿制的年代了。鹰击-18在基本结构上就和3M-54导弹不同,主要就是尺寸以及攻击原理相同,鹰击-18在保留3M-54导弹优点的同时,还在飞行控制以及制导技术上更加优化,使鹰击-18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使其拥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目标打击能力。鹰击-18弹体的特征也非常明显,一个就是弹体中部有一对可折叠的平直翼,很有巡航导弹的味道,然后就是鹰击-18弹尾的涡扇发动机后还串联了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个固体火箭发动机是承担发射阶段的助推任务的。由于这种亚超结合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使鹰击-18结构更为复杂,并且弹体长度也会更长。所以目前鹰击-18比较适用于舰上垂直发射,虽然也有倾斜发射的版本爆出,但由于弹体长度原因使其对中小型战舰依然不友好。

舰上发射的鹰击-18反舰导弹

总的来说,虽然我国现在同时装备了鹰击-12和鹰击-18两种反舰导弹,但其实两者的功能并不是完全重叠的,鹰击-12全程超音速确实生猛,但是苦于射程不够长,相比于舰载使用,空射版本不受发射箱限制并且射程也更远,也许更能发挥其优势。而鹰击-18采用比较前卫的亚超结合的攻击方式,感觉颇有巧劲,既拥有长射程,又能够高速突防。相较之下,感觉鹰击-18更代表未来舰上反舰导弹的发展方向,而鹰击-12则可用于其他载具的反舰使用。


桌面战争兵棋


同时装备两种反舰导弹,是从武器平台适装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的考虑的。

鹰击-12和鹰击-18

鹰击-12 一开始就是优先考虑给海军航空兵使用。理论上它的突防能力更强,留给敌人反应时间更短,撞击动能更大。其射程也达到了400公里。但价格昂贵,尺寸巨大,弹径达到了0.75米,加上弹翼后没办法装到052D和055的通用垂发(0.85米)里。目前只有改装后的深圳舰的倾斜布置的反舰导弹发射筒上装备了鹰击-12。因此它的适装性较差。由于其可以以3.5马赫的速度突防,适合用来攻击价值高的敌方大型舰只。目前鹰击-12只有轰六-G,轰六-K机群和再就是岸基导弹发射车可以使用,限制了这款杀手锏导弹的作战能力。


轰六发射鹰击-12瞬间

而鹰击-18是航天三院研发的一款压超结合的反舰导弹,是一款海基反舰导弹,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要装进驱逐舰的垂直发射系统中。从研制难度上其实比鹰击-12更大(这也是为啥鹰击-18能拿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因为鹰击-18之前国内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新技术使用达到了70%的比例,较小的弹径(小于0.5米)的弹体里有一台小型涡扇发动机和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实现了高射程和超音速突防两个看似矛盾的指标,比反舰版战斧射程远100公里达到560公里,同时体积更小,可以塞到052D,055,以及039潜艇和093攻击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里。由于重量更小,被歼轰-7,歼-16甚至歼10携带也更容易。





鹰击-18从052D和潜艇发射的画面

同时装备这两种型号的导弹,也反应出海军在选择反舰导弹类型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犹豫。毕竟现代化的大规模海战从未爆发过,到底是全程超音速突防但射程更近的反舰导弹更好用,还是只有末端超音速突防但射程更远的反舰导弹更好用,目前也没有明确结论。那么两种导弹同时列装,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历史上中国也不止一次列装多款反舰导弹,比如YJ-83和YJ-62。


纸上的宣仔


看起来YJ-12像一种火箭助推,冲压发动机巡航的全称超音速弹。

而YJ-18看起来像一种使用小型涡喷发动机的无人机挂在了一枚固体火箭助推的短程反舰弹。

燃油无人机可以做长途低速运动,以增加航程。末段无人机与那枚导弹分离,导弹点火后,固体发动机使得弹体再次加速,直至超过音速……无人机运载器则被抛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