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該看看他!為國人驕傲的華為品牌背後的男人——任正非(一)

先想一個情境:因為生意失敗,欠債200萬,妻子離婚,單位除名,房屋抵押,沒有人願意幫你,所謂的家只是個棚屋。你,還能挺多久?

有的人說今天的社會上機會很多,這不了什麼,拼上一把或許還能贏。

那如果上面說的事情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平常人的月工資只有100元、200元的時期呢?還會有多少人有底氣說“這算不了什麼”?

還別說,有個人還真敢說。不光敢說,還敢做,把這事兒還給做成了。

誰啊?

——任正非


“ 理想就是能吃一個白麵饅頭。”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於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一個貧困山區的小村莊。對於起點,相比於其他現在比較牛掰的大佬像馬雲、李彥宏,任正非是比較低的。家裡兄妹7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也是家庭背景的原因,父母對知識的重視和追求,在三年困難時期,任正非也被父母要求堅持讀書。

任正非家裡很貧困。可以說,高中的時候,最困難的事就是飢餓,因為填不飽肚子,每天飢腸轆轆餓得心發慌,當時一碗白麵條,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情,為了肚子能有點減少飢餓感的東西,任正非經常挖野菜和用米糠充飢,當時任正非的理想就是想吃一個白麵饅頭。到了高考前的三個月,任正非的母親每天早上在給任正非帶飯的時候才額外給他一個小玉米餅。

家裡面幾個人合用一床被子,只能在地炕裡面做飯,貧困的景象使得“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反動派來家裡抄家時都目瞪口呆。任正非在家裡面沒穿過襯衣,即使是夏天也只能穿厚外衣,因為自己只有那麼一件衣服。

你該看看他!為國人驕傲的華為品牌背後的男人——任正非(一)

青年時期的任正非

1963年,任正非考入當時的重慶建築工程學院(今天的重慶大學)。1966年,因為文化大革命的緣故,父親被關進了牛棚。思父心切的任正非扒火車回家看望父親,父親囑咐他要不斷學習。回到重慶任正非自學了電子計算機、數字技術、自動控制等專業,除此之外,他還自學了三門外語。任正非在上學時代很熱愛鑽研,自己研究出許多東西。

你該看看他!為國人驕傲的華為品牌背後的男人——任正非(一)

大學畢業,任正非響應參軍號召,成為一名建築兵。在中國的東北遼陽市,任正非參加了一個從開始建設到建完生產的化纖成套建設的工程,然後離開。1983年隨國家整建制撤銷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復員轉業至深圳南海石油後勤服務基地。至此,任正非的人生軌跡並沒有和常人有什麼太大的不同。只能說是一個從知識分子家庭裡出來的人。現在的他,還不太能讓人和今天雄壯的華為偉業聯繫起來。

你該看看他!為國人驕傲的華為品牌背後的男人——任正非(一)

後繼文章,個人作品裡有,歡迎點擊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