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清明时节话清明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时节。俗语云:“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四季轮回春为尊,五谷丰登雨是霖。你听:“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是说一年四季春当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说农耕生产春领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说好雨发生春在先;“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是说农民至盼是甘霖,春季经典是清明。

据《岁时百问》之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时节。可见,清明时节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是一年之内的重要节点。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

然而,就榆林市所处地域而言,真正的春耕大忙还得“谷雨”时节,比常规所说的气候稍晚。记得小时候跟随父亲点黑豆籽,亦在清明之后,黑豆算是家乡耕种最早的一种植物。榆林地区春寒料峭,民间有“四月八,冻死黑豆荚”之说,早种会遭受冻灾。然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长江南北一带,清明时节早已生机盎然,鸟语花香,一派耕耘的繁荣景象。陕南汉中的油菜,不到清明就已金黄灿灿,鲜花怒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清明,作为一个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作为一个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社会意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谓之在清明这个传统节令里,人们于濛濛细雨中去祭奠祖先和逝者。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祭祀的日子。是日,在外的游子纷纷返回家乡,上坟扫墓,祭奠先人。

每年一度的清明节,黄陵县桥山都要举行大型的公祭庆典,纪念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规模浩大、气势恢弘的公祭活动为世界瞩目。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之规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一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日。2009年,又改为调休三天。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要继承祖先为我们馈赠的灿烂文化,发扬先烈为我们创建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奋进,砥砺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