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电视未来一年内核心技术会国产化吗?从机器到幕布会不会都降价?

何川406


从小编自己对于激光电视的技术了解以及感受到的行业现状,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东西可以说的,所以今天就抛开我的身份,作为发烧友来聊聊激光电视。

激光电视是什么?

百度爹给的解释是这样的“激光电视是采用激光光源作为显示光源并配合前投影显示技术成像,配备了专用投影幕,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或互联网电视节目的投影显示设备。”百度百科的这个答案,其实已经很准确了,当然除了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之外,为了让激光电视产品更加规范化,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牵头,我们极米科技在内多家公司参与起草的《激光投影电视接收机技术规范》中也给出了激光电视更加权威定义,“采用激光光源,配备专用投影幕,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或互联网电视节目的投影显示设备”。

看到这里就可以划重点了,总结一下激光电视几个重要的关键点:

  1. 激光光源
  2. 超短焦投影显示技术(前投方式)
  3. 专用抗光屏
  4. 可接收电视节目

以上四个点就是激光电视的定义了,缺一不可。当然《激光投影电视接收机技术规范》作为组织生产和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其实对激光电视的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比如外观结构、功能、显示格式、常温性能、接口等等,这里我就不多赘述了,有兴趣的评论区大家可以一起导论,下面说说激光电视的未来发展。

激光电视产品线细分——尺寸

首先说些对用户有用的东西,在液晶电视时期我们购买电视,常常会提到最佳观看距离的问题,但是在激光电视上,很多消费者已经开始忘记这一问题。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牵头下,其实对激光电视的尺寸和观看距离也有明确的标准。由于激光电视的特殊性,所以关于激光电视的最佳观看距离其实是分了影院模式和一般电视模式两种。

  • 影院模式:影院模式下,一般来讲,人眼水平方向的视角为 36°- 40°时有较好的视觉临场感,而 40°为最佳推荐观看视角,在最佳观看视角下会有非常好的视觉临场感,而且也不因为频繁转动眼球造成疲倦,因此水平视角 40°时的观看距离为最佳观看距离,公式定义为:最佳观看距离 L=画面宽度 D/2/tan20°。

  • 一般电视模式:观看一般电视节目时,一般建议观看距离为画面高度的3-4倍,而最佳观看距离建议为画面高度的3倍,公式定义为:最佳观看距离 L=3*画面高度 H 。

下图是一张激光电视最佳观看距离推荐表,准备购买激光电视的朋友可以参考。

既然激光电视有最佳观看距离,那么未来激光电视在产品细分上肯定会加入尺寸,就像现在的液晶电视一样。目前市面上的激光电视基本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固定画面尺寸,80英寸就只能投80英寸的画面,100英寸就只能投射100英寸,投射其他尺寸就会出现画面边缘模糊的问题;另一种则是画面尺寸可以调节,比如我们极米目前在售的激光电视,可以通过调焦来适应多个尺寸的画面。这里对两种产品形态现状进行一下分析,大家也可以说说自己看法。

  • 固定画面尺寸:

对企业来说:

通过不同尺寸实现不同产品线的价格差异,可以简化光学设计结构,省去调焦马达和控制电路,一定程度上降低激光电视成本;

对用户来说:

  1. 固定尺寸的激光电视,消费者无法根据自己使用环境的变化,自由调整画面尺寸;
  2. 固定尺寸安装较为难调试,由于抗光屏个体间会存在公差,在没有调焦和梯形校正的情况下,单依靠搬动主机来进行画面与抗光屏的对齐,较难安装。
  • 画面尺寸可调:

对于企业来说:

尺寸可调对光学设计结构要求更复杂,而且需要增加调焦马达和控制电路,硬件成本会有所增加;

对于用户来说:

  1.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画面尺寸;
  2. 用户在自行安装激光电视时,虽然可以通过梯形校正、调焦等操作来进行画面调节,但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仅支持垂直梯形校正,同样会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画面无法与抗光屏完美对齐;
  3.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品牌抗光屏都为100英寸或者120英寸,对80到90英寸的需求支持并不好。

我个人认为虽然短期内固定画面尺寸更符合企业降低成本、保利润的需求,但长远来看,我认为画面尺寸可变,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调整画面尺寸,更符合未来电视应有的形态。而且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或市场来改变的,并不是真正硬伤,只是目前大多数厂商还没有精力去优化体验。

我们是如何解决激光电视安装的问题?

安装问题完全是技术可以解决的,在极米激光电视皓·LUNE 4K上,我们通过硬件级图像芯片实现了8点梯形校正,解决了外界因素影响导致的画面难调的问题。同时,我们通过独有的算法,实现了一拍画幕对齐功能,可以让安装人员或者用户通过无屏助手手机APP辅助,实现自动化的梯形校正,自动适应多种尺寸的抗光屏。

为什么小尺寸的品牌抗光屏少?

目前来看激光电视厂商的产品主要集中在100英寸到120英寸进行竞争,厂商对于80到90英寸抗光屏的需求较小,如果需要单独切割小尺寸抗光屏,成本反而会增加。但是目前来看,在100英寸到120英寸的市场,激光电视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受限于家庭住宅面积,市场上80-90英寸电视依然存在较大的市场,这部分市场未来也会是收割55英寸、65英寸市场的主力,激光电视在现阶段想要扩大市场,进入到100英寸以下的80到90英寸市场其实很重要,所以与液晶电视进行正面竞争是迟早的,随之市面上小尺寸抗光屏也自然而然会增多。

激光电视产品线细分——光源

参考液晶电视来看,低端一些的液晶电视,高端一些的LED电视,其实更多的是背光源的区别,所以我认为未来激光电视也会逐渐以光源来划分产品定位。目前市面上的家用激光电视,最常见的就是单色激光,高端的则为双色激光,未来不排除会有更高端的三色激光出现。

单色激光电视:这个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激光电视了,也是最具备普及性的,它存在的问题是色彩较双色激光、三色激光会差一些,但是由于现在各家的研发精力都集中在单色激光上,所以单色激光电视显示色彩上的进步其实是最快的。比如在极米激光电视皓·LUNE 4K上,我们就尝试通过RGB原彩色轮,配合新的镀膜工艺提升了单色激光电视的红光占比,让其实现100%的色彩亮度输出,同时让单色激光电视达到了P3超广色域。我认为随着市场变大,各家厂商在单色激光电视的研发投入增多,单色激光电视的画质仍有提升空间。

双色激光电视:

双色激光电视是目前比较高端的激光电视,它的色彩表现与OLED电视已经不相上下,是目前比较高阶的激光电视。但是由于双色激光成本较高,所以大多数产品用于影院,家用产品极少,我们推出的极米双色4K激光电视T1算是极少数的一款家用双色激光电视了。

三色激光电视:三色激光应该是激光电视最理想的终极形态了,其甚至可以实现100%的BT2020色域的覆盖(OLED的BT2020色域覆盖大概在60%到70%)。但是三色激光还有很多硬伤待解决,我认为短时间内并不具备普及性,比如红绿激光带来的散斑问题,还没有成本较低的优质解决方案,当然红绿激光成本高昂,不利于家用市场普及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激光电视将是未来电视的有力竞争者

由于DMD的主要供应商是TI,国内外采用DLP显示技术的厂商都需要从TI采购,所以经常看到有人说国产厂商没技术。其实激光电视的显示部分可以分为合光模组,、照明模组、成像模组,而常说的DMD只是成像模组的一部分,不可否认DMD的重要性,但是一款优秀的激光电视,合光模组,、照明模组、成像模组都是缺一不可的。厂商在这上面投入的研发精力并不该被忽视,而且它们才是影响最终呈现效果的关键,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采用0.47DMD的激光电视,但是画质效果差别却很大的原因。

以照明模组为例,在极米激光电视皓·LUNE 4K上我们采用了远心设计架构,相对于非远心设计架构增加了棱镜,成本有所增加,但是带来了更均匀的光线,提升了激光电视在最终画面显示的均匀性。其实远心设计架构再细分的话,还有很多种,比如TIR、RTIR、Single-TIR等,不同的架构又会对激光电视的亮度、色均匀度、解析度等众多指标造成影响,需要开发人员去权衡。同时,照明模组内棱镜表面的镀膜材质也都会直接影响效果,需要厂商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所以一个真正优质的激光电视,从立项到上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并不是买几个零件组装组装。

与激光电视相对的液晶电视,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然进去了技术瓶颈期,而激光电视虽然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将研发力量向激光电视转移,必然会加快DMD的升级以及新材料、新架构的出现,未来激光电视的画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说是未来电视的有力竞争者。


XGIMI极米


现如今提起激光电视,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激光电视在投影行业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不仅由于技术的发展,还源于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激光电视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投射出清晰的超大屏画面,而且它占用空间小,贴着墙放置,所需要的空间基本上就是一面墙的大小。

现国内厂商也开始注重这方面的研发,但是时间上可以要更久一些,而机器和幕布的价肯定随着行内竞争和消费者更多了,价格也会有所下降


科技白客


可以肯定的说,核心技术不会国产化,但价格会降下来

所谓的激光电视,是由激光超短交投影加抗光幕布组成,这个是有长虹,海信联合几大激光电视品牌制定的一个标准。

我们先来看下激光超短交投影的组成。一dmd成像芯片。目前国内品牌都是用的这个芯片。当然,索尼,的lcos芯片,爱普生的3lcd成像芯片,也有超短交的,只不过市场销量低,价格高而已。dmd芯片只有德州仪器一家,别无分店。几年内是不可能在国内设厂的。这块的成本占整机的百分之25左右。接下来是激光光源,大部分都是日亚的。占成本的25左右。接下来是光机,就是把dmd ,激光器,加上超短焦镜头组装在一起,统称光机。超短焦镜头前年基本是理光的天下。去年,今年以来,国内已经可以量产,但良品率只有50左右。相信会很快把产量提起来。这块已经可以国产,很多品牌已经在用。有光机有生产能力的基本四五家。

目前激光超短交投影,价格低的已经在万元左右。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

抗光幕布目前基本两种技术,一个是台湾的黑栅,另外一个是菲聂尔硬幕。正规的抗光幕布,低成本的基本黑栅,只有台湾一家。菲聂尔的,出货口有成都一家,苏州一家,苏州的幕面更黑,对比度更高。没有什么竞争,短时间不会降价。网上有2000以下的抗光幕布,效果不敢恭维,只能蒙下没有实际对比的。

这么看来,低段的激光电视,也就是包含抗光幕布,最低1.2万起。并且是1080分辨率的。

未来一年内,led超短焦投影价格会更低,效果上会跟低段激光电视有的一拼。也就是说,低价超短交投影led有优势,中高端激光更有优势。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激光电视的成像原理,芯片规格大小的差异,有机会再讲吧











上海投影李


说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什么是激光电视,激光电视的本质就是激光投影机,投影机核心技术世界上主要就两种,一是日本的LCD技术,一是美国TI的DLP技术,激光电视采用的就是美国TI的核心技术,这两种技术都是人家的吃饭家伙,根本不外传的。行业中地位相当于家用电脑中的CPU,你说能国产吗,定价权能在国内厂商手上吗。人家赚的是大头。


陈仙7


激光电视只是过渡产品,就像当年背投一样。液晶80寸降到一万,100寸上市2万5,就是宣判激光电视死刑。


老百姓群众


所谓激光电视,核心依旧是投影系统,只不过不是长焦投影,而是短焦投影。核心技术本不在自己身上,未来也不指望会有国产化的那天,而且这个产品对比传统电视除了尺寸外没任何优势,不会是家电或者是家庭影院的重点发展对象。


宅客ZhaiiKer


制造出七色激光底色后激光电视才是主流。


俺没文化3


85寸以内买电视机最具性价比,无论从色彩,抗光能力,摆放安装都是最方便的


编号GH6300


最核心的部件。。光机很难。或者说国产化后性能下降。整个产品下降是趋势,原因是厂家追求销量,并与其他电视产品抢客户,就要降价。


新品那些事儿


目前国内厂商已经开始自主研发了,相信未来几年不管是激光投影和抗光幕也会越来越便宜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