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华学霸,给中国家长的5大忠告,惊醒多少父母!

之前看过一个清华学霸的演讲,受益良多,其中的一些认识还是很有启示意义的,我总结出了5条忠告,分享给全国的学生和家长朋友,以期待更多的孩子拥有更美的人生。

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努力,还有的是聪明和努力兼有。但如果说能成为清华学子是学习之路上的顶峰,那在聪明和努力之外肯定还有别的东西,那就是他对认真、错误、独立、阅读、学与思、竞争和未来的理解也站在顶峰,这是认识境界的不同

一位清华学霸,给中国家长的5大忠告,惊醒多少父母!

1、没有随随便便的错误

一些学生考砸了、题做错了只会说,“那些题我明明会的,只是有点粗心毛糙!下次我肯定不会做错。”

但这些都是借口,是下一次同样的题或者其他题做错的借口,做错了只能说明你平常基础不牢固,不认真。“认真”也是种品质。

他的母亲这样告诉他,“没有随随便便的错误,错了就不要找借口,而是要找原因改正。”生活里他的母亲也是这样的,所有的家用物品都整齐有序,干干净净,这为他做了很好的榜样。

孩子早晚是要进入社会工作生活的,所以独立意识和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这位清华学霸很早就养成了独立意识,从选学校到填志愿,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在和父母沟通后,听取了父母的意见和利弊分析,最后都是自己拿主意。而这也锻炼了他遇到事情的处理、分析和判断能力。

当然,这离不开家庭的开明氛围和父母的尊重与支持。

一位清华学霸,给中国家长的5大忠告,惊醒多少父母!

2、拖延是魔鬼

成绩差的孩子,99%都是拖延症!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绝对不会今天做;假期里能先玩的,绝对不会先写作业。

拖延症的坏处在于,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不但学习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会变得磨磨蹭蹭。

那么,孩子的拖延症一般都是怎么染上的呢?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书中的一句话:

“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妈妈。”

所以说,改变孩子拖延毛病的第一步,就是适当对孩子“狠”一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位清华学霸,给中国家长的5大忠告,惊醒多少父母!

3、分数是次要的,学习态度要端正

从上小学起,父母对我的要求就是这样的,只要学习态度端正,考试分数即使低也不会怪我。

所以,我对分数没什么概念,只关注能不能正常发挥,自然没什么压力,所以很少发挥失常,成绩也差不到哪去。

这都归功于我的妈妈,她说:“要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要像做作业一样轻松考试。”所以我每次只要考出真实水平就可以。

在我们家,成绩也并不会和物质挂钩,只要对我有用的东西,在父母的承受范围内都会给我买,与考的好不好没关系。

大部分孩子在考试时过分紧张,而平时做作业又很拖延,只有将考试看做作业轻松对待,而将平时作业看作考试,才能培养孩子严谨的态度。

不提倡物质和奖励挂钩,这样很容易培养出孩子的功利思想,这就偏离了学习最初的本质。

一位清华学霸,给中国家长的5大忠告,惊醒多少父母!

4、越早独立越好

父母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培养我的独立能力。

所以,我的父母都很尊重我。包括初中升高中的志愿都是我自己报的,为了离家近我选择了一个稍微差一点的学校,父母也只是告诉了我利弊,告诉我第一个学校氛围设施好,但是离家远,第二个学校可以进尖子班,师资稍微差点,但是离家近。

我思考再三后还是选择了我想去的,高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于自己的自觉与练习,并不取决于学校的好坏。父母也很认同我这个观点,并支持引导我。

现在,我考上了清华大学,也渐渐长大了,遇事不逃避,拿得起放得下,学会思考利弊,有自己的主见。这都归功于我的母校对我的培养,和父母对我的尊重。

孩子早晚是要离开我们独自面对这个社会的,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我们的保护之下。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时,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一定是最重要的一点。身为父母,只有放手,才能使孩子早日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位清华学霸,给中国家长的5大忠告,惊醒多少父母!

5 竞争

我虽然也勉强考上了清华,但是等大学报到之后才发现,我在班里都快垫底了。

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个男孩,每天都早早起来,嗷嗷背英语。

跟身边这群牛人待久了我才意识到,最可怕的不是你的竞争者比你聪明,而是人家既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

所以,咱又有啥资本不努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