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欺帽子”?

悠然见东山


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我的理解是:就算你能欺负到山,不能再欺负到水,能欺负到人,再不要欺负到人的帽子。人的帽子虽小,却是人的面子尊严,人的面子尊严,是不应该随便欺负的,人会拼了老命也会保护人的面子尊严,有的人把面子尊严看重于生命,所以欺人莫欺帽。在我看来,做人山水不欺,人帽不负才对,欺山欺水,欺人欺帽都是不好的。

做人要敬畏天地自然,敬畏山水敬畏人,不可欺负,退一万步说,就是有心欺到山,也不能欺水,欺到人也不能欺到帽。为什么这样说呢?人离开山尚能活,离开水就不可活了。人何时不需要水?连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还欺负,这不是忘恩负义吗?这还是正人君子所为吗?换个角度说,踩踏蹂躏山可以,水火却是无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要以为水软弱更可欺,做人不要恃强凌弱,欺软怕硬,更不要得寸进尺,柿子专挑软的捏。做人做事要点到即止,适可而止,学会留余。不要夺人妻,还劫人财,又杀人命,把事做尽做绝,没有留余。三十河东,三十河西,如此不怕人以毒攻毒,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此,做事要思前想后,三思而后行,不要失智失理,要有的放矢,明白那些可为,那些不可为,不要乱为胡来。若当欺山就不要再欺水,欺人就不要再欺帽。人的忍让也是有限度的,人是爱面子有尊严的,也会为面子尊严拼命的。别以为帽子可欺,那是动了人的面子尊严,所以万万欺不得,更是得不偿失的。

现在有的年轻人,真不知天高地厚,无知真的无畏,觉得谁都欠他的,谁都可以欺负,没一点敬畏恐惧慈悲心怀。如此做人做事,是不对的,得改,得学智识理,有敬畏慈悲心,宜多做善事,不可做恃强凌弱,缺仁缺德事。





树德汉硕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做人做事往往有不少的讲究与忌讳。农村有一句老话叫做“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尤其是此话当中提到的“不欺帽”,更让人疑惑了。帽子有什么特别之处,要特别提醒人们“不能欺”呢?

一、我们先来说一说“欺山不欺水”。

“欺山不欺水”这句话表面意思是,你可以不敬畏山,但是不能不敬畏水。

其实“欺山不欺水”还有下半句就是“水下有乾坤”。当人们走山路的时候,虽然山高路险,但是一些情况是可以预见的,人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人们走山路,只要不是在悬崖峭壁上,累了可以随便坐下来歇歇脚。

比如可以借助拐杖行走,以便更省力。甚至一些高不可攀的险峰,人们也可以通过攀援设备来征服它。

再者,如果走山路遇到猛兽,人们还可以逃跑,也可以用武器制服它们。

水就不一样了。我们说“水火无情”,也是在说水与火一样,当它威胁人类的时候,也是很凶险的。

山可以一揽无余,而水却高深莫测,人在水边走,往往由于水的折射作用,错误地觉得水并不是很深。

人一旦误入深水当中,往往会因此丢了性命。再者,一般水底比较湿滑,或者有水草之类,就更危险了。

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乘船的时候,如果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小心掉到水里,那这个人就是九死一生了。

因此,我们经常听说有人溺水而亡,却很少听说有人从高山上摔下来送了命。

我们现在看电视,经常看到播放“野外生存”之类的外国探险节目。

人们是在丛林中探险,而不是去一些水中演绎生存本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水比山要凶险得多。

“欺山不欺水”这句话告诉我们,出门在外,我们宁可走山路,也不要走水路。

其实,“欺山不欺水”还有一层意思,是指做人不可得寸进尺。

今天你当众贬损人家,人家不理你。明天你再背后给人造谣,有些人可能就不饶你了。不要一而再、再而三无视别人、冒犯别人。否则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再者,“欺山不欺水”还告诉人们,不要欺软怕硬。

有些人给人的感觉很强大,像山一样,一般人不敢惹。但有些人看起来老实,其实是深藏不露的,就像水一样。你如果冒犯了那些“老实人”,他们自会有自己报复人的手段。他们发起飙来,招惹他们的人往往下场会更惨。

二、我们再来说一说“欺人不欺帽”。

其实,人们对于帽子的重视,也是缘于中国古代的“冠礼”。我国从周朝开始,就开始有“冠礼”,也就是女孩子15岁,男孩子20岁的时候,要举行成人礼。

举行成人礼的时候,受冠者要依次戴上三顶帽子,分别是代表着已是成年人的“布帽”,还有代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兽皮帽,以及祭祀典礼上常戴的素色的帽子。

可见,帽子在中国古代,既代表着人本身,还代表着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祖上的尊重。

如果不善待一个人的帽子,当然就代表着冒犯了这个人的人格与尊严,对一个人是更深层次上的侮辱与蔑视。

古代人们做官戴的是“乌纱帽”,因此“乌纱帽”也成了官员的标志。皇后及妃子们头上戴的雍容华贵的冠饰叫“凤冠”。

凤冠也是在受封、祭祀等重要节日才可以戴。后来,明朝女子出嫁时也戴凤冠。可见,这个帽子可是有着非凡的意义,又怎么容得别人随便“欺负”呢?

其实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们都知道,过去很多农村,男人往往一年四季都会戴一顶帽子。

回家以后,一般都会把帽子端端正正放在橱柜之上,或者挂在卧室的墙上。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特别看重帽子的重要性。

有些人对帽子的传统认知没有那么多,但是也有一种最直观的印象。他们认为,帽子不但遮风挡雨,而且最主要的是,帽子下面是头。

头是人最具有尊严的地方,也是最容不得别人侵犯的。

因此我国古代就有“男怕摸头,女怕摸腰”这样的说法。摸头,是对人的一种戏耍。对人的帽子不尊重,也相当于随意冒犯别人的头一样。

因此“不欺帽”实质上指的是,做人不要欺人太甚,不要蔑视别人的人格与尊严。

“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总的来说,是告诉人们水路的凶险,能走山路不要走水路。

再者,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谨言慎行,尤其是在生活中要尊重别人的传统文化认知,切莫伤及人家的自尊!最重要的是,做人要厚道,不能得寸进尺、欺人太甚!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农村老话,民俗谚语,往往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有些话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对人们为人处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话虽老可不过时。像这句“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就是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还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一 欺山不欺水

过去人们非常敬畏大自然,无论是官家还是平民百姓,都有拜山祭水的活动,期望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平安康泰。


欺山就是欺负大山,引申为可以不尊敬大山,为什么可以欺负大山呢?大山就摆在你面前,无论是悬崖峭壁,还是崇山峻岭,无论是羊肠小道,还盘山大路,无论是狼虫虎豹,还是飞禽走兽,就在你面前,看得见摸得着。有了危险可以绕着走。

水就不一样了,有道是“近怕鬼,远怕水”。表面风平浪静,水下波涛汹涌。小河沟里翻大船,你看不到它的实质,水有多深,你的肉眼看不到,水里有什么你也不知道。所以不能逞一时之勇,擅自下水,后果不可设想。


二 欺人不欺帽

帽子在过去叫“冠”,是指贵族所带的帽子,后来普通百姓也戴,统称为帽子。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是一个人的尊严所在。

俗话说“男怕摸头,女怕摸腰”。男人最忌讳别人摸脑袋了,帽子也一样,和头一样尊贵。一个人的帽子是不会乱放的,摘下来要挂在墙上,不允许别人戴,更不许别人拿着玩,当然也不戴别人的帽子。

另外,一个人不戴帽子,容易辨认,你开玩笑也好,或者真的欺负他也好,一看就知道是谁,不会误会。如果一个人戴着帽子,那时帽子的样式又不多,基本上千篇一律,你也不知道帽子下的是哪位,万一搞错了,没有欺负了人,反被人家欺负了,岂不是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欢迎大家阅读评论。


枣庐散人


农村老话“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能“欺帽子”? 农村有很多俗语老话说的很有道理,理解透了对我们有多帮助,教育意义深刻,使我们懂得很多为人处事的正确方式,教会我们做一个良人,不听老人言,估计是要吃亏的。

“欺山不欺水”简单理解起来就是,宁愿欺负高山也不能欺负深水。一般农村人走山路不是很害怕,因为即使再高再陡峭的山,只要站的近都可以看得清,看到难爬的山难过的坡,可以尽力尝试,实在不行就放弃。


但是深水却不一样,我们站在湖水表面,却看不清水面下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它究竟有多深。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通常会把它往最坏里想,内心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但就即使是这样,对于深不可测的水,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的。就像是小马过河,不亲自去趟过这条河,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深,是否有危险。

所以人们说欺山不欺水,或许可以耍点小聪明,走山路的时候偷工减料,但是想“欺水”是不太可能的,在水面上,命运好像就掌握在了“水”的手里,一切都是“水”说了算,欺瞒不得。


“欺人不欺帽”意思是说欺瞒人也不能慢待了帽子。过去人们很重视头部,轻易不能摸别人的头部,尤其是不能摸男子的头,长辈摸晚辈的头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随便摸同龄人的头那是不可以的。头都如此,帽子跟头沾了光,也同样的尊贵,所以说帽子是一定不能轻视的。

古代官员上朝都要头戴冠和乌纱帽,这头冠和乌纱帽可是金贵东西,欺瞒不得,看电视里演的官员下朝回到家中,都是双手捧住乌纱帽将其放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没有随手丢随便放的。

其实老人们说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也是告诫人们不要只盯着眼前,看谁暂时弱小就欺负谁,谁也看不透未来,又能说得准什么呢,所以做好自己,对于别人能帮就帮,不要落井下石。


灵子


农村老话“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欺帽子”?

农村有很多蕴含哲理的老话,从前人手里一直口耳相传到子孙后代,教导人们如何去为人处世。这些老话呢,包含着方方面面,是农村人的一种精神财富。所以呢,农村的一些老人们经常在农忙闲暇之余,把子孙后辈们叫到一块,然后去给他们耐心讲一些老话俗语,用最浅显的句子,教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该怎么去为人处世。村郎在这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这句老话中所蕴含的道理。

从字面意思来看,“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无非就是“欺负山也不能欺负水,欺负人也不能欺负别人的帽子”。看到这里,也许大家有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山水怎么欺负”?其实在村郎看来,这里的“欺负山水”更多的是“敬畏山水”的意思,而“欺人不欺帽”中的“欺负”更多的是“尊重”的意思。

为何说“欺山不欺水”呢?我们知道,山的奇峻高险肉眼可见,而水的深浅湍急我们并不一定可以用肉眼去衡量。有时候,明明水面一片平静,但是水下却是各种湍急的暗流。所以说,相对于奇峻高险的群山来说,其实水更多了一些神秘的色彩。记得以前村里的老人再给孩子们讲一些山水鬼怪的传说时,一定会告诫后人,对于山水一定要保持一份敬畏的心性。

再来说说“欺人不欺帽”这后半句老话。我们知道,一顶小小的帽子,却是代表着人的尊严。以前村里的老一辈,就喜欢戴着一顶“瓜皮帽”,看起来特别威严。如果小孩子因为调皮去拿老人的“瓜皮帽”去玩耍,一定会被长辈狠狠地教育一番。


村郎俊秀


其一,客观的讲就是不要伤害到人的尊严,

其二,严谨点就是欺负人点到为止,不可断绝完关系,或者非要致人于死地才可罢休。

因为,既然都欺负人了,就是已经伤害到尊严了,欺负二字就是有损尊严。俗话说的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你想想,你现在能欺负别人,无法是因为比别人强一点,包括财富,地位,武力,但是,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你敢保证能一直长久。我们看过很多电影电视,其中我推荐最为有名的,电影和书籍都有,《基督山伯爵》,希望你能看看,就明白了。简单讲是复仇,但其实,若非“欺山欺到水,欺人欺到帽”,夺人妻,谋人才,还要害人命。记住,山水轮流转,山不转水转,切勿冲动,切勿轻易伤好人至深。


辛克杰克


农村老话“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欺帽子”?

估计不少年轻人在出远门的时候,也听家中的长辈们说起过这句话。其字面的意思是说在外面,宁愿欺骗大山,也不要欺骗河流湖泊。为什么这样说呢?

过去山里有在很多的野兽的,像老虎、狼、狗熊等都不是什么稀罕物,尤其是一些毒蛇更是很常见。如果你一个人走到深山里去了,那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迷路了,又找不到出路,那就很容易被这些野兽吃掉。但是相比于神秘莫测的深山来说,其实看似平静的河流湖泊却更加的可怕。

以前水路是比较发达的,出远门了基本要么是陆路,要么就是水路,而且相比于陆路水路更加的便捷。可是船在水面上行驶,看起来是风平浪静。但是水底下却是暗流涌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船毁人亡。这个时候即便是水性再好的人,也很容易因为水底的暗流、漩涡而引发悲剧!所以出门在外,万万不能逞能去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河流、湖泊里面去游泳,这个是非常的危险的,甚至要比大山里面的猛虎野兽更加的危险。因为在山里至少还有逃跑的希望,可是在水中基本上是求生无望了!

欺人不欺帽

字面的意思也比较的简单,就是说欺负人可以,但是千万不要去拿别人的帽子来开玩笑。很多的人可能有点不理解,为什么可以欺负人,却不能欺负它的“帽子”呢?帽子就这么珍贵吗?

其实这个帽子并不只是一顶帽子,其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尊严。自古以来就有着“士可杀不可辱”的名言,可见尊严是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而中国人向来都是很讲究气节的,就像老话说的那样“人活一口气”,呼是一口气,吸也是一口气。小小一顶帽子,其不只是能遮风挡雨,更是一个人的尊严所在,因为帽子的下面就是头,是一个人最具有尊严的地方,这是最容不得别人侵犯的,不然就会和你死磕到底。听老辈人说,以前对于戴帽子还有说法,在家里就是戴帽子,而出门在外就是“顶天子”了。

在民间还有着“男怕摸头,女怕摸腰”的俗语,这些都是有道理的。年轻人出门在外了,也是要谨记的。这样不但是为了个人的安全考虑,同时这也是和他人交往的禁忌!你有不同的看法吗?欢迎大家补充!


农夫也疯狂


农村老话“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戴帽子”?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东西“山”和“水”,山代表的是威严与不可攀登,水代表的是柔和和安逸,看似平静的水却比威严的山更要攻击能力。古代的时候,人们赶路的时候,遇到山的时候,就会恐惧山里的山精野怪,这些动物很有可能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但需要知道的是山里遇到野兽的时候,是有机会逃跑的,如果在水里的话,就只能等待死亡了,这就是“欺山不欺水”的来源。


欺负一个人往往没有什么,只要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这个人也不会说什么,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如果去欺负这个人的帽子,这个人可能就会生气了。帽子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尊严,还有一种说法是当人生病的时候,就喜欢戴着帽子来掩饰,所以如果掀掉帽子以后就非常有可能让病情暴露出来。人们常说“打狗也要看主人”,要根据这个人的主人来判断能否欺负这个人,这也是需要道理的。

“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看似平静的地方有可能隐藏着风险,我们要注意防止风险的出现;第二在欺负别人的时候一定要看他的主人是什么态度,不要盲目的去欺负他。不能戴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戴帽子就意味着有可能得病了,这其实是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


老农民说事


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俗语“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这句话恰恰就是来自民间的智慧结晶。

在前句“欺山不欺水”中,“欺”字是“被欺骗、被欺瞒”的意思。而在后句“欺人不欺帽”里,“欺”则含有“欺侮、欺凌”的意思。

整句话意思为,一个人外出做事,哪怕被大山欺骗,也不能被流水欺骗,若要给一个人找茬时,千万不能欺侮他头上的帽子。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说,实际上含有深刻的生存之道,是古人从生活经验里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

过去不像现在,过去的自然环境受破坏较少,植被丰茂,生态较好,大山中常常有豺狼虎豹等猛兽出没,一个人如果穿山越岭时,常常会遭遇猛兽的袭击。但猛兽同时也害怕人,只要人不去主动招惹猛兽,猛兽在没有遭受安全威胁时,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

因此,大多时候,行人即使遭遇猛兽,只要不主动去挑衅,相互避让,各走各的路,也会相安无事。这就是被大山欺了,但没有实质性危险。

过去,乘船走水路是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因此,人们跟江河湖海打交道的机会很多。

江河湖海相比于大山,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大山中的危险存在于明处,而江河湖海中的危险往往藏匿在暗处。许多漩涡、暗流通常被风平浪静的水面所掩盖,实际上底下暗流涌动,暗藏杀机。如果行人不小心掉进水里,将是凶多吉少。即使深谙水性,一旦卷入较大漩涡或暗流,生还的机会并不大。

所以,人们就用“欺山不欺水”来告诫所有人,在大自然面前,要学乖一点,不能逞强好胜。

“欺人不欺帽”的意思更好理解。

因为在过去,当一个人长到20岁时,就要在家族祠堂里举行相当隆重的弱冠之礼,家族长辈会给他戴上象征尊严和身份的帽子。自此后,这个人就是成年人了,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字号和一些特权。

弱冠之礼从我国周朝开始,一直延续到解放前,这项民间文化习俗在我国流传了3000多年,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影响。任何年轻人被弱冠之礼肯定后,都很看重脑袋上那顶象征尊严和荣誉的帽子,谁若拿帽子开玩笑,等于是冒犯了对方的人格,肯定要引发一些冲突。

所以,古人拿经验告诫我们,欺人不欺帽,若拿对方帽子出气,就是自讨苦吃。


鸿鹄迎罡


农村老话“欺山不欺水,欺人不欺帽”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欺帽子”?

敬畏自然,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品德,老百姓时刻感恩孕育了自己的天地万物。 俗话说,万物有灵。上善若水,所有的生命都是起源于水,当然也包括人类。

民间老话“欺山莫欺水,欺人不欺帽”。字面意思就是宁愿欺负山也不欺负水,宁愿欺负人也不欺负人的帽子。从字面意思实在是看不出来是什么意思的。古人云,水可载舟又可覆舟。说明了水的博大精深,深不可测。对于水人类真的应该抱有敬畏之心的。人类离开山可以生存,离开水绝对不行,口渴了要喝水,吃饭要用水做,天热了要用水洗澡。

欺山莫欺水。看山跑死马,人们在闲暇之余,游山玩水。在登山的时候,人爬山爬累了,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这个是没问题的,只要不是悬崖峭壁,随时都可以歇息。但是水不行,如果人掉进水里,就要立马自救或者呼救,不然的话就会有生命之忧。还有人说,山有危险的时候可以跑,水里有危险往哪里跑呢?也对。

欺人不欺帽。人的脸树的皮,人是有自尊的。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古人就有一句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脑袋掉了碗口大的疤。也就是说,杀人可以,但不能侮辱人。人的帽子,就相当于人的命,如果没有特大的仇恨,一般不会有人拿别人的帽子开玩笑。以前农村人老人说,男不摸头,女不摸腰。这个和不欺人帽的意思差不多。在古代,做官的帽子就是顶戴花翎,那就是人的身份象征,拿别人帽子玩,那不是摸老虎胡须吗?

爬山出危险也不过摔坏人,游泳就能淹死人了。因此农村老话有近怕鬼远怕水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