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战术枪托,士兵却不装备在枪械上?

克里斯凯尔YF


恕我孤陋寡闻,“战术枪托”究竟是个什么梗?

许多枪械,自诞生以来,为了便于射手瞄准,或射手持枪舒适,一般与生俱来就配有枪托。最初,全都是固定的木质枪托;以后,随着科技发展,就有了金属枪托,且大都采用了可折叠形式,尽管没有木质枪托手感好,但由于枪金属枪托可折叠,使枪显得短小,使用时更为灵活方便。

现在,西方研发的新型步枪,则流行可伸缩的枪托,属于最新的枪托了;个人以为伸缩的枪托比较好,因为可以根据不同环境,其长度是可以调节的,适合不同的射手使用。

因此,古往今来,关于枪械的枪托,也就这三种大同小异的类型,即固定、折叠式和伸缩型。

至于“战术枪托”,乃新鲜词汇,以前确实没有接触过,想必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国内网民的说法而已了。

“战术枪托”,应该是枪械上可拆卸的枪托,或可连接的枪托,随着HK-416步枪采用伸缩枪托,受到此伸缩式枪托的影响,AR配件商推出了类似的紧凑型伸缩枪托,被网民称为“战术枪托”了。如此这般的话,那么,最早的所谓“战术枪托”,就应该是毛瑟C-96军用手枪,相配套的木质枪盒了,其木制枪盒,是可以和枪把部位联接在一起的,实施抵肩射击。

既缓和射击时枪械的后坐力,同时也能提高毛瑟C-96军用手枪的有效射程,从单手射击时的50米,提升至150米左右。

对20发弹匣供弹的毛瑟C-96改进型手枪来说,与木质枪盒配套,抵肩射击时,实际上就是一把冲锋手枪,火力相当于一支20发弹匣供弹的微型冲锋枪。


国平军史


蛤?战术枪托和战术需求是直接挂钩的啊,而且又不是什么步枪都能上战术枪托的。无托步枪的枪托位置压根就是个机匣,你怎么上嘛?

还有些制式步枪都是一体化的枪托,虽然能拆。但是本身出厂的枪托好好的,干嘛再给你发个战术枪托去改?这是军队又不是民间发烧友。

而像M4这类,本身的枪托就有多段长度可调,以适应不同体格和臂长的人。这严格说也算一种战术伸缩枪托。

当然,上边的都是相对普通步兵而言。对于真正有作战需求的单位,尤其是特种作战单位,装备可选余地很大,所以各种战术枪托不在话下。

比如CTR枪托,虽然它也是只是个伸缩托,但是他把控制伸缩的开关扳手放在了内部,不容易误触碰,这种托在美军特战中常见,而且也是普通士兵可以自由选购的许可附件。

而一些更复杂的,具有托腮板高度可调之类功能的枪托并不适用于突击步枪,但是在一些DMR和狙击枪上常见,枪托后部还有厚重的缓冲垫用以减轻后坐力对人的冲击。


其实对于步枪而言,原装枪托这玩意用习惯了,形成肌肉记忆了,也挺好用的,尤其是突击步枪这种烂大街制式装备不值得花大价钱去给全员配置新的枪托。这种边际成本的投入带来的边际收益很小。

而狙击步枪本身采购量不多,附上人及功效优秀,功能完善的战术枪托则是回报率更好的投资。


疯狗的轻武



战术枪托在冰雹看来最早的应该是出现在二战时期的毛瑟C96手枪,这把手枪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用量也是最大的,在当时我国称之为“盒子炮”,其把木质的枪盒与手枪握把进行连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运动中抵肩提高射击的精准度。如图所示。


战术枪托具体就是指可折叠或者说可以快速拆卸和安装的枪托,而后者并不完全是枪械的一部分,而是作为一个配件出现在战场上。战术枪托的出现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托枪支连续射击精准度和有托步枪在狭小空间内的不便性。

战术枪托之所以称之为“战术枪托”,其也是因为作战环境、强度的不同和作战使用的空间的需求而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年我军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班用枪族中的81—1式自动步枪堪称经典,其可以折叠的钢质枪托,既保证了机动中的连续抵肩射击的精准度,同时也解决了在乘坐步兵战车时由于空间狭小而带来的不便性。



综合来看战术枪托的使用更多的视作战条件和空间,既然原枪械的设计并没有考虑有托,其也是为了作战的环境和作战对象以及作战用途。当然也有很多的无托枪械并没有这个设计更不存在战术枪托的安装和使用了。


冰雹蓝天


看问题感兴趣,回答一下:

所谓战术枪托,是指枪支上的一种可折叠或可拆卸的枪托,有可折叠的,有可拆卸的。目前,中、英、法都采用了无托步枪,美国和俄罗斯没有发展无托步枪。

枪托的作用,增加精确瞄准时的移动速度,人们最早研制无托步枪的目的,就是为了缩短步枪的全长,降低步枪的全重,以方便士兵携带。人们认为,有托步枪上的那个枪托,就是个累赘,是个可完全取消的部件。各有各的看法和意见,网上很多!

为什么有枪托而不装呢?原因有五个:

一是根据任务情况而定,有的任务适合用有枪托的,有的任务不适合用枪托的,有的环境适合用,有的环境不适合用。

二是根据士兵习惯特定而定,有的士兵擅长用无枪托短步枪,有的擅长用有枪托的步枪。

三是根据战斗编组特点而定,在一个战斗小组里面,有不同的任务职责和分工,不是所有的战士都拿一样的枪械。

四是根据装备性能结构特点而定,有的枪结构有枪托,那战场上肯定会装上,不装的话影响射击操作和作战效能。

五是根据平时还是战时而定,平时状态和保养状态肯定是分开的,执勤和实战状态肯定是结合的。

我国的军工也在研究新式的有枪托步枪,外表很帅,效能很精准,期待中!!






无所不谈同心追梦


今天量子算知道“学无止境“这句话的意思了。“战术枪托”表示木有听说过。赶紧问问度娘。大体意思是枪支上可拆卸或可折叠枪托,算是一种战术配件。我首先想到的是吃鸡里面M4的枪屁股、M24的托腮板这应该就是题主说的“战术枪托”了。


枪托主要是减轻枪支后座力提高射击精度,战术枪托主要是为了给士兵更舒适的持枪姿势。像M4上的伸缩枪托,狙击枪上的枪托功能更多托腮板,抵肩板,后支架都是可以调节的。为了给士兵最大的舒适性。

至于士兵不装配战术枪托。是根据他们自己的习惯,一开始没有战术枪托是士兵照样玩枪玩的很溜,自己的枪习惯就好没必要装配。还有任务需要。


无托步枪就没有战术枪托一说了。


蓝色空间量子


考核期,求评论加精



息息D


我不算内行也不算外行,为什么你会觉得有也不装?做过大范围调查?还是偶尔看到或那个博眼球的自媒体鼓吹?一叶障目不是好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