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第一股“缺席”科創板 魯信創投市值兩日損失40億

2018年11月份以來,科創板一直是資本市場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然而,創投概念股並不意味著一定擁有科創板“種子”資源,比如魯信創投。

被市場視為A股“創投第一股”的魯信創投,5個多月,股價從不足10元/股飆升到一度超過30元/股,漲幅超過300%。

3月25日,公司明確暫未有參股企業衝刺科創板。3月25日、3月26日魯信創投連續大跌,公司市值兩日損失近40億元。

創投第一股暫“缺席”科創板

3月22日,上交所公佈了科創板首批9家受理企業名單。這9家公司股東名單乃至更為寬泛的“影子股”中均無魯信創投身影。

3月25日,魯信創投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參股企業中暫未有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發行上市申請材料的情況。”

對於公司的上述說法被市場解讀為,魯信創投“缺席”當下火熱的科創板。

《證券日報》記者日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魯信創投證券部,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公司方面確實還沒有得到參股公司有相關動向的消息。”該人士坦承,公司投資的不少企業科技創新屬性不高。

“公司作為山東省國資委下屬企業,投資的企業很多分佈在山東。尤其是多年前投資的企業,多以製造業為主,有些科技含量並不算高。”上述人士稱:“我們也正在進行投資方向的轉型,投資將會更重視科技創新類的標的。”

對於公司股價此前的大幅上漲,上述人士稱,“或許與科創板炒作有關”。

滬深交易所2019年3月25日公佈的交易公開信息顯示,魯信創投因成為日振幅值達到15%的前三隻證券登上龍虎榜。魯信創投當天報收25.95元/股,跌9.64%,成交額為27.08億元。

投資“踩雷”後開始轉型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對於創投機構同樣適用。事實上,近年來魯信創投正在為多年前的投資“買單”。

2017年,公司因為投資“踩雷”計提超過3億元,當年利潤下降近九成。2018年,公司又涉嫌信息披露違規受到上交所關注,因為未能勤勉盡責,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在內的多位高管被上交所給予了監管關注的處分。

經營失利導致公司股價一路下滑,截至2018年10月份,公司股價一度跌至8元/股附近。

投資踩雷後,魯信創投曾表示:“公司已在全公司範圍內開展項目風險排查,並以此為鑑,進一步加強投資風險防控,對投資項目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全面梳理和研判。”

2018年10月份以來,魯信創投先後公告將退出東嶽氟硅、華天軟件、明波水產等投資項目。其中,明波水產投資項目系公司全資子公司山東高新投2013年出資4356萬元取得明波水產15% 股權。投資近6年後,公司計劃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折價轉讓上述股權,掛牌底價為3670.82萬元。

對於折價轉讓明波水產股權,公司上述人士稱:“掛牌底價並不一定是最後成交價。而且,公司投資明波水產後,該行業一直很不景氣,這些年來業績也多為虧損,直到2018年該行業才有所轉暖,公司也想借機退出。”

“公司正在進行投資方向轉型,將更加註重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投資。日前獲批的總額不超過5億元的創新創業公司債券,也將用於投資創新型企業。”上述人士說道。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