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灣區增添新的“綠色”動力

4月2日,在廣東大鵬LNG接收站,中海油成功卸載來自澳大利亞“Gaselys”號船的6.6萬噸LNG,很快這些清潔能源將被送入粵港澳大灣區,繼續為大灣區建設增添新的“綠色”動力。

“中海油將積極融入粵澳港大灣區建設,通過開發建設一系列大型油氣田,深挖南海油氣資源潛力,完善海上輸氣大動脈管網,優化能源供應結構等舉措加快粵港澳大灣區能源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楊華日前在第19屆國際液化天然氣(LNG)會議上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世界LNG行業將迎新機遇

南方日報:未來全球LNG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楊華:世界LNG行業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來。經歷了上一輪低油價寒冬的考驗,從消費端、供應端、貿易端看,世界LNG行業即將迎來發展的新機遇。LNG將越來越成為獨立的能源品種,在國際能源舞臺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消費端來看,天然氣日益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中堅力量,LNG逐漸成為最活躍的天然氣供應形式;從供應端看,今天的世界有資源、有能力、有資金和技術持續增加LNG供應;從貿易端看,全球LNG貿易規模將持續擴大,預計到2023年將超過5000億立方米,較2017年增長30%左右。特別是在以數字化為代表的新技術與LNG產業融合的浪潮下,LNG的生產、運輸、利用成本都將進一步降低,效率將進一步提高,價格競爭力會得到有效提升。

目前,天然氣已成為中國的主體能源之一。作為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中國已建成接收站21座,年接收能力超8000萬噸,累計進口LNG已達2.3億噸,為世界LNG行業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按照“203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佔比力爭達到15%”的目標,屆時中國天然氣消費規模或將達到6000億立方米。

中海油已建成10座LNG接收站

南方日報:中海油在LNG產業上如何佈局?

楊華:中海油一方面將積極有效勘探開發海上天然氣資源;另一方面,也將加大從國際市場進口LNG資源。目前,中海油已建成投運廣東大鵬LNG、珠海LNG、粵東LNG和深圳LNG等10座LNG接收站、年接收處理能力達4520萬噸,並正在積極推進現有接收站的擴建及新項目佈局。據統計,2018年,中海油海上生產天然氣128億立方米,進口LNG2642萬噸,共向中國市場供應天然氣超過500億立方米。

中海油大力推進LNG公交車和天然氣出租車交通業的發展。經過多年努力,中海油在東南沿海佈局天然氣加氣站,運營和在建LNG加註站超過200座。如今,穿梭在東南沿海城市的綠色動力車輛,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為了保障能源供給安全穩定,中海油多渠道引進國外LNG,建立進口LNG“資源池”。目前,中海油長期LNG資源合同量每年超過2400萬噸,資源來自澳大利亞、印尼、馬來西亞、卡塔爾等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加快建設大灣區能源安全保障體系

南方日報:中海油將如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楊華:中海油將積極融入粵澳港大灣區建設,通過開發建設一系列大型油氣田,深挖南海油氣資源潛力,完善海上輸氣大動脈管網,優化能源供應結構等舉措加快粵港澳大灣區能源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海油投資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業務涉及海上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天然氣管道運輸等上中下游全產業鏈。經過多年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我國海洋石油工業重要的戰略發展基地。

中海油已將南海定位為今後油氣勘探開發業務的主戰場,中海油將以發現大中型優質油氣田、建設南海大氣區為目標,加大南海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持續推進以海氣、LNG組成的雙氣源供應保障體系。

在推動輸氣管網建設方面,目前中海油已基本建成環海南島並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海上輸氣大動脈管網。中海油將依託南海已發現的良好油氣資源,把已探明的崖城、東方、陵水、樂東等海上氣田串聯,依託崖城氣田到香港的管線,加快南海海上輸氣大動脈管網建設,最大限度開發南海天然氣資源。同時,中海油還將積極推進南海海上管網與廣東省陸地管網對接,增強向粵港澳大灣區的供氣能力與靈活性。

●南方日報記者 劉倩 發自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