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南服务:工业企业+互联网 打造国内一流煤炭生产综合服务商

神南服务:工业企业+互联网  打造国内一流煤炭生产综合服务商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科技时代背景下,产业互联网推动着传统企业的价值网络重塑。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向产业互联网转型。今天分享的产业互联网先行者——神南产业,是AMT持续服务的老客户。AMT全程伴随“神南服务”共同成长,持续为其提供规划、业务运营服务,助力其扩充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范围,提升煤亮子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增强煤亮子团队的业务能力,为煤亮子的成长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来自人民网对“神南服务”的报道。

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公司旗下的大型煤炭生产综合服务企业,公司位于毛乌苏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俗称煤炭“金山角”地带的陕西神木市,2008年5月组建成立,占地面积1095亩,资产总额40多亿元。公司下设有八个专业化生产中心和“煤亮子”煤炭生产综合服务、煤炭科技孵化两个平台,承载着煤矿生产的全部专业化配套服务。经过十年的艰辛创业和快速发展,产业公司已经成长为一个专业化服务跨越三省三市、服务半径方圆500公里、服务企业300家,年服务保障能力2亿吨的“

工业企业+互联网”示范企业,注册的“神南服务”品牌成为高高飘扬在陕蒙晋煤炭综合服务市场上的一面耀眼旗帜。

创业——脚踏实地 顽强拼搏

《荀子·修身》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陕西神木是神府侏罗纪煤田的聚煤中心,储煤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探明储量500多亿吨。在这里,先后建起了年核定生产能力超过千万吨的红柳林、柠条塔、张家峁等煤矿。在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市场资源强大的调配器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接受的大环境下,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又恰逢煤炭经济黄金时期,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应运而生,在神南这片热土上开始了陕煤人“打造国内一流煤炭生产综合服务商”的创业之路。

发展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沿着崎岖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顶峰。十年间,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经历了困惑、瓶颈、改革、进步,经过了基建期、过渡期和转型期。

2008年到2012年为基建期,该公司边组建、边基建、边运行。2012年到2014年为过渡期,公司一期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营,主要任务是保障陕煤集团在神木的几对矿井正常生产。2013年煤炭“寒冬”来临,面对严峻的内外部形势,为改善经营发展环境,该公司确定了“外拓市场,内优业务”的指导思想,打响了“生存保卫战”。一方面,服务好陕煤在神木的几对矿井生产,守好根据地;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外部市场,服务社会客户,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4年底,公司外部市场拓展项目30 个,专业化服务覆盖周边106个企业,外部市场产值达到7400万元。在煤炭市场漫漫寒冬中,趟出了一条市场化经营之路,生产经营实现了逆势增长。

2015年以来,该公司确定了“打造国内一流煤炭生产综合服务商”的愿景目标和“以服务促营销,以创新求发展,以诚信树品牌”的工作思路。在“外拓市场,内优业务”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发展。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实现收入142.37亿元,实现利润2.27亿元,上缴税费5.36亿元。产业人以创业创新、勇敢追梦的精神,逆势拼搏,顺势而为,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新的突破,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煤炭工业文明单位”“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全国煤炭系统企业文化优秀单位”“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陕西省国有企业文明单位”“陕西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一带一路陕西经济最具创新力企业”“榆林市‘互联网+工业产品’示范企业”“榆林市文明单位标兵”“神木市纳税信用等级A级纳税人”等荣誉称号。

勤业——精业敬业 天道酬勤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说,“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在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业,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无私地奉献。公司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个进步,都有这些“非常之人”的影子。

该公司的员工分别来自央企、关中老矿、大学生和当地招聘,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一起,多元的构成,也将不同文化理念、行为方式、处事方法、管理理念带入这个企业,繁而不同,难以统一。公司以去杂归核、凝心聚力、文化铸魂为切入点,提炼形成了“勤”文化理念和“以勤兴业,以人为本,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实现用文化力引领生产力,推动大发展。

产业人至今记得外拓市场之初,企业效益还不怎么好,但公司的技术已经赢得名气。记得那时某矿一台进口采煤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煤矿第一时间给厂家打电话请工程师来检修。当时来了3个国外专家,住了半个月解决不了问题,采煤机总是运行十几分钟就停了,停一段再开机,这种“软故障”让人十分头疼,最后国外专家给的维修方案是把机器拉回美国返厂维修。后来煤矿没办法,找到了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公司要求维修中心立即安排人员赶赴现场,作为维修中心采掘车间技术人员的冯敏,带着工具第一时间到达井下现场后,仅用10分钟就找出了问题症结,排除了故障。对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来说,每停产一分钟都是损失,这次故障的快速排除,不仅保障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减少了大型设备返回美国本地造成的人力、财力消耗,更重要的是彰显了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的技术实力,

践行了产业人全力保障矿井生产,立志钻研掌握核心技术,攻坚克难的毅志和担当。

该公司下属的搬家中心仅有300多人,以为矿井提供快速专业化搬家倒面业务为主,致力打造“全国搬家倒面的领跑者”。刚刚过去的2018年,该中心完成综采工作面26撤30安,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该公司维修中心是一支400多人的队伍,他们以“全力为矿井机电设备保驾护航”为已任,2018年完成矿井综采、连采、三机等机电设备大项修45套、支架1500多台、大小部件维修近3000件,为矿井设备全寿命管理做出了贡献,有力地保障了矿井生产接序,年创造产值6亿多元。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该公司不断自主创新延伸产业链,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合互联网技术,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在不断解决客户“痛点”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了煤炭行业首家“煤亮子”煤炭生产综合服务平台和全国首家“煤炭科技成果专业孵化平台”,塑造了全新的产业生态链。“煤亮子”是煤炭生产服务业的“淘宝”,是全国目前唯一的

互联网+煤炭生产综合服务平台,是陕煤陕北矿业“二优三商”中的平台商,所建立的“煤亮子”监管仓可以说是“库房”中的MVP,免费为供应商提供设备物资存储场所,作为“智慧超市”推动了矿业设备物资“供应链”的顺利实施。平台自2016年11月1日上线运行以来,合作企业达到400家,实现交易额4.11亿元。

十年来,勤劳勤勉的产业人,以“勤”为基,融合“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推动企业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收获了自信,提升了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创建了“V-OPE”管理体系,推行了“卓越绩效”管理;实施了“单项目”管理、“五位一体”管理;首创“4+1”服务模式,塑造专业化服务品牌;首倡“众创节”,激发创新活力;首编“人工定额”“材料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提升经营管理质量;首推“全面预算模块化管理”和“二维点阵+红绿灯制考核”,自主研发管理系统软件,提升管理质量、管理效率;建成了3个煤炭行业及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了陕煤工匠、省级技术能手和省级工匠。获得实用型发明专利100余项、创新项目382个,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使公司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十年来,该公司秉承“科学管理,市场导向,专业发展”的经营方针,探索企业发展模式,创新合作共赢方式,与科研院校合作,成立了“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学中心”“全国煤炭行业实习实训基地”“国家开放大学煤炭学院学习中心”“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文化开启新征程。公司“勤”文化被陕西省企业家协会评为陕西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优秀案例”。“勤”文化树立了全体员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公司转观念、强素质、聚人心、树形象、构和谐,筑牢了企业之魂筑牢。公司人心思干,奋力而为,服务半径逐年扩张,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凡是客户的需要,风雨无阻随叫随到,产业公司高度的专业化和精益的服务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

使命——勇担责任 惠泽民生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之八诗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一直以来,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以“造福员工,奉献社会”的企业使命,确立了以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行业发展新模式,积极参与矿井事故救援、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

该公司积极履行国有企业政治、社会、经济三大责任,不断加大地方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在帮助社会和当地政府解决就业方面,积极配合榆林市和陕煤集团,做好助力脱贫攻坚就业创业招聘、大学生和退伍军人安置、老局富余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通过新增项目扩大就业,投入扶贫资金139万元、社会公益捐助49.63万元。

公司危难之时见真情。2010年8月,陕西南部汉江上游发生洪灾,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员工捐款5.67万;2017年,地方某矿发生透水事故,榆林市子州县、绥德县等地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公司及时组织捐款8.86万元,并派出救援力量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展现了国企的担当。

公司困难之时见担当。2015年以来,先后为西藏八宿县贫困地区和聚爱公益重庆总站捐赠衣服、药品和儿童学习用品等3200多件;动员员工为神木市临床义务献血;每季度组织青年员工前往社区、福利院、养老院开展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彰显了产业的大爱。

同时,公司全面构建绿色工业体系,保持工业排放、生活排放100%达标,绿化工业厂区45%。投资3856.26万元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5.44MWP,年平均上网电量583.54万度,年节约标煤0.1978万吨,为“城市蓝天计划”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荣获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2018在榆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发布证书”,赢得了声誉,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与300多家企业和10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业务联系,形成了“一体两翼”战略格局,“大产业”建设迈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未来——不忘初心 矢志愿景


伟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的十年铸丰碑于波涛,创辉煌于穹苍,在产业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艰苦努力下,公司由一家“内向型”服务企业,成功转换为“外向型”发展企业

。十年来,公司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嵌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当中,确保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公司党委坚持施工队伍走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教育与党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通过“解放思想、寻找短板”大讨论、“三项机制”运用、“党员示范岗”创建、“核心岗位人才培养”推行、“将党员队伍打造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课题研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特色活动和工作方法,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促进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很多外来参观者羡慕产业员工过着快乐惬意的生活,但是没有亲历过创业之初的艰辛,根本体会不到今日的甘甜。十年前厂区终日风沙扑面,今天是风景宜人;十年前外出服务吃住帐篷,今天是安居乐业。成就是产业人用智慧和心血、勤劳与汗水换来的。可以说,产业人对梦想与理念的坚持,成就了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的一路高歌。产业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顽强精神,是“大产业”未来基业长青的支撑。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党政一班人有清晰的描绘,明确提出了

“35105”的发展规划,即在“十三五”末实现产值50亿元,利润5亿。在快速推进业务的同时,立足煤炭生产综合服务领域,在做强的基础上,实施资源整合、规模扩张,把公司打造成陕北地区核心竞争力强、规模效益优、品牌形象好的大型综合服务企业,力争成为引领、助推集团专业化服务板块经济高速增长的品牌企业。

而今,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大产业”建设走到了关键的里程,企业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面对新时代,把握新机遇,产业公司将踏准时代节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在风起云涌的新时代努力奔跑、追梦,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当地供稿 梅方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