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嚴重交通違法將掛鉤信用記錄 已擴容至10類126種

上海開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大整治已近3年,新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實施也有近兩年,如今的交通通行狀況如何?下一步還將開展哪些重點整治?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市政府新聞發佈會瞭解到,管好機動車的同時,申城還將整治範圍擴大至非機動車和行人。為了實現對交通違法行為人的有力約束,交管信用信息將納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嚴重交通違法將“掛鉤”個人及企業信用記錄。

機動車總量超600萬輛

據統計,近年來上海道路交通事故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持續下降,2018年同比分別下降了6.3%、5.2%和6.8%,創歷史新低,日均交通類110警情同比下降12.4%。

上海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的交通形勢依然嚴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壓力仍十分巨大。目前,本市實有機動車總量超過600萬輛。與此相對應的是城市道路基本無增量,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也暫時加劇了道路資源緊張,供需矛盾突出。此外,大型貨運車交通安全問題和非機動車、行人交通守法意識薄弱也是影響交通安全環境的重要因素。

試點非機安裝電子號牌

申城目前還擁有1900萬輛非機動車及每天3100萬左右的常住加流動人口,對此,公安交警部門下一步將重點聚焦四個方面:一是無牌無證、加裝車篷電動自行車,加裝動力裝置人力三輪車;二是非機動車亂騎行,包括“闖紅燈”、逆行、闖禁令等;三是行人“闖紅燈”、亂穿馬路;四是行人和非機動車越線等紅燈。

申城目前正在試點為非機動車安裝電子號牌,以便於公安部門在第一時間掌握車輛的相關情況,同時對產生的交通違法行為也能及時告知車主。目前,該舉措的首要使用群體為快遞、外賣等生產性車輛。

為了更好管理目前存在較多交通違法行為的快遞和外賣行業,公安部門將探索“一人一車一證一碼”“騎手積分管理制度”等12項管理機制,延伸到在滬所有快遞外賣企業。建立每月例會通報機制及行業“黑名單”制度,對納入“黑名單”的騎手採取相關限制措施。

徵信作為申請辦理參考

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去會將交管信用信息納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嚴重交通違法將“掛鉤”個人及企業信用記錄。

據介紹,《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五十八條中列舉了4類101種納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的交通違法行為,包括“由他人替代記分、替代他人記分,或者介紹替代記分”“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等。目前,公安部門在此基礎上新增了6類25種具體交通違法行為,包括“申請人在考試過程中有賄賂、舞弊行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領機動車駕駛證”等違法行為。今後,每年將根據實際情況對納入內容進行調整增加。

同時,公安部門將加強對信用信息的應用。例如: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機動車登記”的失信人員,限制其三年不得再次申請機動車登記;在“超限運輸、劇毒化學品運輸路線審批”中,對失信人員的審查將更加嚴格。另外,其他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工作需要,也會查詢公安交通管理信用信息相關記錄,作為對行政相對人申請事項的辦理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