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至2018,熟悉又陌生的长沙

2014年9月,一个懵懂的少年从浙江南部一个小县城出发,坐了十五个小时的长途客车,来到了长沙,一个对他完全陌生、没能够提前了解的城市。

那年他刚满18岁。和很多从偏远地区出来的孩子一样,他对县城以外的世界充满了新奇,同时也伴随着隐隐的不安和飘落感,他没有把握能够很自然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安定生活。

他听了许多关于长沙的言语:一个同学的姐姐在长沙上学,第一学期丢了俩手机;长沙空气恶劣,污染指数高居全国城市前列;长沙交通拥挤,公交出租毫不吝啬油门和刹车……

我一直没有养成一个提前较为全面地了解陌生城市以及陌生景点的习惯。你如果问2014年的那个少年长沙都有些什么,或者湖南都有些什么,恐怕我只知道长沙是个南方城市,毛爷爷祖籍湖南。

从2014至2018,熟悉又陌生的长沙

我为什么选择长沙?我承认这个选择受到了两个小伙伴的影响,我们一同填写的高考志愿,一起选择的学校。但是,主要的原因是我的分数选择的好学校不是很多,外加综合考虑学校的环境食堂宿舍等因素后我选择了中南,而这所学校就在这个城市。所以说,我和长沙,也是有缘吧。

2014年9月,那天很热,长途客车将我们放在了长沙西站,准确的说应该是某一条高速路的路边。记得当时可视范围内一个公交站都没有,路边的行人几乎也没有,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exo?!这是西站?!”

当时并不会使用地图软件,流量费用还特贵,三个人轮流使用手机,现在想想当时的我们可以说是很落魄了。记得当时走了很久,一直幻想着前方会出现公交站,然后花两块钱就能直达学校。

为什么不坐的士?我们的想法是能省则省,而且很害怕我们被司机坑钱。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省钱,这想法可能只有同是偏远地区来的孩子才能理解吧。

我们就这样在大太阳底下走了大半个小时,最后,实在太热,行李也很重,三个人商量了一下就妥协了,表示可以选择一辆打了表的的士。可是这种路段上的士也很难找,好不容易拦下了几辆,都表示一口价不打表。emmm,实话,长沙给我的初始印象可以说十分的差了。不过我们还是上车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现在回想当时的自己,可能真的是有点抠,还有点倔,可是那时候的自己很自然,很本真。

还记得一起买的二手自行车,我们三人从不同角度自习研究了自行车的质量,然后和老板谈了很久的价格,最后各花了70左右的价格买了三辆老款的没有变速功能的自行车。自以为很精明,可我那不争气的自行车一年换了两次胎,服役一年半便退休了。当时很嫌弃但是现在甚是想念它。

同学姐姐的教训我记了很久,公交车上把手机牢牢握在手里生怕被偷,背包也是经常反着背为了更好的看护财产,甚至我都不敢一个人跑太远经常死皮赖脸地拉着小伙伴一起做事,导致我的银行卡比预想的迟了三天才更换好绑定号码!不得不说基友感情还是深。

来长沙的第一年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橘子洲和湘江了。我是在到长沙之后才知道“橘子洲头”的橘子洲就在长沙,就在湘江边上,它是一个公园,里边有一个超大的毛爷爷头像。橘子洲每逢周六会有烟花,当时的橘子洲烟花还是长沙的名片之一。

从2014至2018,熟悉又陌生的长沙

大约是大二开始,为了保护环境,烟花燃放的频率降了许多,现在只在规定的少数法定节假日才能有幸观赏到。虽然看过很多次,但每次的主题均不同,还是会震撼到我。每个周末的傍晚我们都会骑着自行车逛逛校园,然后溜达到湘江边,吹吹湘江的风。那时候的生活跟我想像的大学生活就差了个女朋友。

久闻岳麓书院名称,来长沙后不旧便有了组队去参观岳麓书院的想法。遗憾的是,岳麓书院毕竟是人家的书院,同是大学生我们还是得买票入场。来长沙后抱怨最多的当属空气和交通了。寝室三个舍友的家乡都是省级生态县,每天的话题之一就是当天的空气指数。

记得大一时候的长沙pm2.5飙到了近500,荣登国内城市严重污染榜前十,那段时候总感觉空气有股怪怪的味道,鼻子老是不舒服。所以,某些人越来越宅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对于两年前的长沙,蓝天似乎是个奢望,夜间也几乎看不见星星,所以每次我从家乡前往学校时都会好好和家乡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星空以及清新的空气道别,然后迫不及待地期待下次的见面。

正如之前提及的,我家住一个偏远乡下,整个县城也是依山而建,初高中上下学经常是坐着一个多小时的乡下巴士,绕着山路翻越一座座山。自认为坐普通的车是不会感觉难受想晕车的,可坐了一次长沙的公交后,我便很长时间没有主动接触它了。

不是说司机的技术不好,只是司机很少考虑乘客的感受,在本来就路况不太好的情况下高频率地踩着刹车和油门,而且经常来个急转弯。羡慕北京,有十分发达的地铁系统,而离我们最近的地铁口在十公里开外,大学四年我在长沙坐过的地铁次数一双手就能数过来。

经常有来长沙小住的朋友问我,长沙有什么好玩的或者有意义的景点推荐。记得大一第一次被问这个问题时,我直白地说其实我不知道,我去过的最多的地方是新校区ABCD座以及图书馆,然后问他们有没有兴趣来学校逛逛。

后来的三年也没得找到更多的十分强烈推荐游玩的景点,但是橘子洲、湘江边、岳麓山倒是经常去,偶尔也逛逛渔人码头、梅溪湖等等。好玩吗?并没有。为什么经常去呢?现在回想起来,几乎每次散心都不是独自一人的,要么我邀请的朋友,要么朋友邀请的我。重要的是人!!

从2014至2018,熟悉又陌生的长沙

有朋友的陪伴就算是闲逛走了无数遍的天鹅路也会欣然同意的!!说回长沙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景点,湘江的橘子洲算是其一。

虽然没有看过万山红遍,但是吹着江风散步在橘子洲公园里就十分的惬意;硕大的毛泽东头像屹立橘子洲头更有一种霸气和烂漫;每逢法定节假日的夜晚很喜欢到江边品味长达二十分钟的烟花show,烟花燃放的时候感觉世界都安静了。

岳麓山也能争得一席。岳麓山有一种历史的厚实感,它见证了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更有可悲可泣的长沙保卫战。即使不了解相应的历史,进入岳麓山也能感受到它的庄严。黄兴墓、蔡锷墓、辛亥革命纪念碑,每次路过都自觉行注目礼。

除了庄严,岳麓山同时是可爱的、烂漫的。许多次,我都会在山上碰见组队前来游玩的幼儿园小朋友们,嘴里喊着123脚下踏着零散的步伐,背着个比身子还大的书包,在年轻小姐姐们的带领下从山底走到山顶。

大约在三年前穿石坡湖里,我偶遇一群小鸭子,嘎嘎叫,超小,得循着声音才能找着它们。它们快乐地穿梭在丛草间,潜水又出水,从这头游到那头,不亦乐乎。经常有情侣来湖边拍婚纱照,俊郎靓女,亲密无间,打心底为他们祝福。

长沙是个食辣的城市?听说是这样的。在来大学之前,有朋友就跟我说,加油,找个湘辣妹子!虽然没有找女朋友的打算,但是,能够和长沙本地的女孩子成为朋友我是十分接收的。但是,长沙本地的女孩子?

我想想,大学四年的朋友好像都不符合。再想想,确实没有!湖南本地的都非常少!我一个小专业,给湖南本地人只留了两席,一男生一女生,当然给外省的也就这个数量。男生接触比较多,女生接触很少。

但是男生相对来说比较宅,一起外出的很少,但有一起吃过火锅,在寝室。虽然时常备着老干妈等重口味调味品,但是没有经常吃,所以说实话,都能很自然地接受,口味相差不多。相比较于这哥们,我寝室的一个西北汉子那真的是一个口味很重的哥们了,无辣不欢,每次呼哧呼哧吃的满头大汗擦着鼻涕,但嘴里依旧念着“爽!”。

算上专业里的那个湖南女孩子,我认识的湖南本地人并不多,而且接触次数很少,不算深交,因此也不算了解了。我个人不喜欢吃十分油辣的食物,学校食堂也很贴心,但是辣椒蒜苔是少不了的,但基本还是符合我的口味的。

从2014至2018,熟悉又陌生的长沙

外边的餐馆味道就会偏重了。记得大一刚来长沙时在面馆点了微辣的过桥米线,吃的我和几个小伙伴愣是半天没缓过神来。当时的我对辣还是有一定敏感的,不太辣的时候还行,过辣我就有些浑身难受,恨不得洗个澡全身都抓一遍。

那次以后我对长沙的微辣产生了恐惧感。“老板,一份鸡公煲”,“微辣还是...”,“无辣!”。不过,不知道是我改变了,还是长沙改变了,前不久和舍友点了一份中辣的螺蛳粉,吃后感觉还行...还行...

2015年12月,温州到长沙的高铁开通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异常兴奋,终于不用纠结是选择15小时的长途客车卧铺还是选择差不多时长的非直达火车了!长沙离家乡城市的距离骤然减少为5个小时!

2017年12月,湖南省博物馆竣工开馆了!时隔五年省博再次开放,这个消息我们盼了三年,以至于参观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2018年x月,长沙3号地铁开通!20xx年x月,长沙交通规划顺利完成!...

未来,长沙还有好多好多惊喜想要告诉我们,可是我们却要离开了。对于长沙这个城市,我既熟悉又陌生。长沙使我安心,因为这里有我的一个家;长沙又有很多我不知晓的秘密,很多我没有涉足过的地方。

我不敢说未来我还会腾出很多时间来了解长沙,但是,我相信,长沙,我们还会再见的!

再见,长沙!2018年7月。

  • 文/Tiago77,长沙生活集经授权发布,感谢作者的创作,为我们留下这些美好的生活记录!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关于长沙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稿件都行),我们一起记录长沙生活!投稿请发送:[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