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联赛该扩军吗?

野球日记


不能再扩军了!

一个国家的足球联赛,正常情况下是呈现金字塔型,顶级联赛是在最顶端,也是参赛球队数量最少的,然后是级别越低的联赛,参赛球队数量也越多。

然而在中国,中超联赛是16支球队,中甲联赛也是16支球队。如果中超联赛再扩军,意味着有中甲球队要升入中超,中甲联赛也肯定要扩军,来源自然是中乙球队。

但是,就算是中超俱乐部,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很多俱乐部的梯队建设很不规矩,有些俱乐部的训练基地条件也比较简陋,一些俱乐部的青少年年龄段球队,几乎都是从其他地方买来的,根本没有自己成熟、完善的青少年球员培养体系。

再看看中甲和中乙联赛,仅中甲就有两个俱乐部因为财务等问题不达标,被迫退出。中乙方面,更是有数家俱乐部因为经济问题主动退出。

如果中超俱乐部还要继续扩军,新升上来的俱乐部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或许会有更多的俱乐部因此解散。对中国足球来说,先完善现有的俱乐部职业制度才是关键,而不是盲目追求顶级联赛球队参赛数量。

其实,中国男足比较强的时候,1998年左右,那时候甲A联赛参赛球队只是14个,比现在少两支。


菱镜头


中超联赛扩军是大势所趋,而且提扩军这个概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扩军也不完全是体育因素考虑。

在球迷看来扩军不过是多个球队,在某个有能力发展职业足球的城市来说,那几乎是聚宝盆,光是建球场就能够消耗大量的钢材水泥,解决大量就业,球场建好了还能够有大量体育人才进驻,如果是省会的话还能够成为地标性建筑,吸引大量省内的球迷消费。

就足球环境来说扩军也是必然趋势。

就以西班牙而论,数千万的人口,就有七级联赛,法国数千万的人口,大大小小的俱乐部在巴黎就有几百家,有数量基础,才能够谈质量突破。

而快速突破的方式并不是校园足球,而是中超能够有更多的名额,中甲就有更多的希望,中乙也会有更多投资进驻,这几乎是一整个链条。

扩军的初期只能够是扩大数量,而竞争加剧的结果才会有水平上升。

如果中超真能够有20支左右,中甲有24支左右俱乐部,那大量的青训营培养出的小孩,也会有更多的出路,使得足球人才培养的成才率增加,这也无形中会降低整体培养成本。

西班牙能够出大量足球人才,无非也就是西班牙球员比中国球迷还要多。

上海2000多万的人口,上港申花还不能够全部坐满,在足球强国来看是不可思议的。


足球新闻翻译官


很高兴回到这个问题!


目前参加中超联赛的一共是16支球队,相比于英超,意甲等联赛,中超的参赛队伍确实少了一些,所以很多声音提出中超应该扩军,至少扩军到20支。

我的理解是,首先从中国的国土面积,球迷基础,市场容量等方面考虑,中超容纳20支球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比如参照伦敦,米兰,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是绝对可以支撑容纳2-3支顶级球队的。而像浙江,四川这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省份竟然都没有中超球队,可见未来扩军成长的空间是巨大的。

其次,中超扩军很容易,无论是从甲级联赛提拔还是其他方法。问题是,这种扩军是不是换汤不换药?表面上成为了中超球队,实际上管理意识,人员素质,球队经营,青训等等是否还停留在低级别层次。宁缺毋滥应该是中超是否扩军的底线。

最后,扩军其实也是双向选择的。从足协角度,你对联赛的认识以及管理是否到位?是否有成熟的教练员,裁判员的培养机制?是否能够对中国足球以及联赛发展形成有效推动?从今年联赛开始的一地鸡毛来看,中国足协在这方面甚至是在倒退,无论是国家集训队,还是各种内外援政策,甚至是豪赌2022的传闻,都是以损害联赛利益为代价的。


试问这样的联赛环境,还有多少投资人有信心,有热情继续投资?当所有人都对联赛失望的时候,恐怕就是要扩军,也没有人愿意成为中超球队,也没有人愿意陪中超玩了。


所以我的结论是,中超应该扩军,但是有两个前提,一是宁缺毋滥,二是懂的人管理和经营,别毁了联赛。


体坛九号半


中国足球是很烧钱的,但中国足球的水平又那么低。足球环境也不是那么的好,政策又那么多变,所以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玩得起的。所以说扩军?得益的还是中国足协,一个是政绩,一个是面子,对俱乐部来讲他是不赚钱的,一不留神玩的不溜的解散,何必去找这样的罪受呢?所以扩军是不现实的,实际一点的,还是要抓好青训的体系。就目前来看,很多小学生的学校到中学的学校,他们的校长对足球这方面都不是很重视的,有时候有这个专款,但球都没得玩,没有场地,半吊子的体育老师搞训练,正规一点的,或者是足球学校,教练就会向学生家长收取财物,不怕你的水平菜,只要能收买教练,都能到省队,甚至国家队都可以。这些方面,中国足协、司法部门是不可以忽视的,把这些环境搞好了,才能谈其他的……


梅州光荣弹


在谈论该不该扩军之前,我们先分析下,扩军怎么扩?有什么用处?其实扩军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选两种比较常规的来分析下,看看中超联赛扩军对中国足球发展究竟能不能带来很好的发展。

效仿英超,扩军20支中超队伍

足坛五大联赛,英超、西甲、意甲、法甲都有20支参赛队伍,我们中超联赛仅有16支,如果中超也扩军到20支队伍,联赛增至38轮的话,会怎样?其实在2018年就曾经出现过扩军到20支球队的留言,只不过随后被足协辟谣了,因为作为管理方的他们,深知道“扩军不成反被骂”的影响。另外还有消息称,足协将在2022年,扩军到18支队伍。

效仿欧冠,南北分区

另外一种扩军方式,把中国分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四大区域,分别组建联赛,各自区域内的联赛冠军、亚军、桂军等参与更高一层次的中国赛事,以此类推,这种方式效仿欧洲英超、意甲、德甲、西甲、法甲,进一步赛事欧冠、欧联等。

中国唯一的优势就是地大人多,所以才会有这一种假设,也可以以每个省份单独组建联赛,全国发展中国足球,群众基础大了,好的苗子才会被发现,“关系户”足球运动员不再出现,是否可行?

无论假设得多么美好,最终都如梦幻泡影,不切实际。没错,我国的确不缺人,也不缺乏热爱足球的人,但从一开始,这个梦想就已经因为金钱而止步,很多年少有天赋,或许就因此被埋没。其次,姚明在2018年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中国注册的足球运动员,只有6000名,所以别以为中国男足真的是14亿人里面挑11个,而是6000人里面挑11个。

足球运动员注册数仅有6000人,是什么概念?跟欧洲一些国家比就差得远了,俄罗斯1.45亿人,注册球员150万人;德国8210万人,注册球员55万;西班牙4050万人,注册球员67万,再来看看我们邻国日本,1.27亿人口,注册球员100万,自费到海外留学踢球的还没计算进去。

由此可见,这个差距,基础本来就很小,根本就没有扩军的资本,如果中国足球竞争大,或许扩军才真正存在意义,否则,一切都只是一个笑话,中超16支球队的实力都已经非常悬殊,再增添球队进来,会怎样?真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如果中甲真的存在很多强队,足协根本就不愁扩军一事。

资本足球

在中超进入金元足球的时代后,到最近的延边富德由于欠税解散,告诉我们,目前的中国足球还是资本的游戏,没有赞助商,投资商,俱乐部的运作是相当困难的,延边富德作为2015年中甲黑马,一度给予中国人很多的幻想,最后还是以为资本的问题没能走的太远,所以,俱乐部背后的财团尤为重要,他们直接决定了俱乐部的生死存亡,没钱就别想在中超了,会中甲玩去吧!


绿茵集中营


短期扩军不太现实,因为职业球员人数不够啊,能够达到中超水平的球员就这么多,这个是根上的问题,无法解决。胡乱扩军没有好处的!所以加强青训是最好的办法!另外就是愿意花钱搞足球的老板也就这么几个,看看中甲的老板都是花点小钱玩玩而已,自身实力有限!


相见恨晚176618027


中超最好为24支,中甲28支,中乙36支。中丙以城市为主,学校,社区,企业,机关为基础注册开展联赛。

让更多的孩子投身足球,走向职业联赛。


随便162729066


中超应该扩军吗?答案是肯定的,我支持足协按照英超模式进行扩军。

不管是不是球迷,一说到中国男足差压在哪?都说我们的青训不行,那普及和完善青训体系的资金从哪里来?中超的推广和商业利益最大化。

现在的青训苗子也需要更好更高的平台去锻炼,而中超扩军是最大的机会。


游戏江湖777


我国地域太广阔,球队踢球是飞机酒店的浪费不少时间,欧洲一国中国一个省大还有18支甲级队,路途近又交通方便,都不用酒店飞机。干脆划分赛区吧,最后来个总冠军。


Sean214740913


不扩军,首先小孩子踢球就业率就低,一低就没有多少家长愿意送孩子来踢球,慢慢下来就成了恶性循环,中国足球水平就只会越来越低。再则花那么多钱请外援,一个赛季七八个月,人外国人就挣走那么多钱,不划算。既然高价请来了,权当看表演,也要让他们给我们多演几场。比赛越多,国内球员能学到的东西就越多,锻炼就越多。

最后政府应该重视起来,利用多渠道来把球场建设好,再转租给俱乐部。还要开发俱乐部的造血功能。把球队及梯队,主管部门,驻地学校以及球迷群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