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最近比較流行一句話,“有錢就是這麼任性”。但作為裝備黨,咱不能任性,有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寫這篇小測評的初衷就是想為後來想入鉗子的朋友們提供一個參考,在選擇的時候少走點彎路。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些許幫助。

測評EDC產品: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1、Leatherman(萊特曼)Surge (在這裡一般翻譯為“海嘯”);

2、Leatherman(萊特曼)Sidekick (在這裡一般翻譯為“夥伴”或“死黨”);

3、Leatherman(萊特曼)Skeletool (在這裡一般翻譯為“白少俠”);

4、Leatherman(萊特曼)Style CS (在這裡一般翻譯為“時尚系列”,“CS”為其中剪刀頭款);

5、SOG (哨格 或 索格) B61;

6、Ganzo (關濤) G104。

很明顯,是一位萊特曼的鐵粉,咱首先看下全景: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其中關濤是我入的第一把多功能鉗。當時還是青澀的學生時代(說到底,“窮”就一個字啊)。後來又入了夥伴,然後上班後就一發不可收了......(剁手啊!)扯遠了。咱說測評。先總體說一下個人感受。總的來說就一句話:“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話在裝備方面看一點沒錯。下面咱就詳細表一表。

關於重量:圖片說明一切!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兩張圖先做個重量對比。納拓KT5501守護者戰術筆重量為39.53克,一元硬幣為6.03克。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萊特曼 Style CS。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萊特曼 Surge海嘯。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萊特曼 Sidekick夥伴。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萊特曼 Skeletool 白少俠。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SOG B61。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Ganzo G104。

長度對比。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鉗子為主體的多功能工具。咱當然先說鉗頭了。各位上眼!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小弟先簡要介紹一下各個鉗頭的直觀感受。(對這幾個型號門清的大神們這一段就不用看了)關濤G104 和 夥伴 為自動鉗頭(彈簧式),可以自動彈開。關濤G104為外置彈簧,夥伴為內置。其它幾款均為手動。細看鉗頭,個人感覺Sog B61的鉗頭在這幾款當中最為精緻。而且鉗頭內紋路為交錯式,加之特殊的齒輪槓桿設計可以輕鬆夾住A4紙甚至夾頭髮也是可以的,同時在測試中發現萊特曼 海嘯的鉗頭可以把頭髮夾斷。在其它型號中,完全就能看出“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來了。小弟就不細表了(國貨需努力啊!)

看過鉗頭,再看主刀。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小弟對鋼材的知識還處在小白的程度上。如果經常把玩的話,手上多少會莫名其妙的有很多小傷口。就個人感覺,還是那個“一分錢一分貨”的真理。百十塊錢的肯定比不上幾百塊錢的。這裡重點說說平時的使用。由圖片可以看出,B61和白少俠的主刀是半齒設計(據小弟瞭解,少俠有多種,黑少俠的主刀是全刃,紅少俠的主刀是全齒,銀黑色少俠的主刀是黑色半齒)其它幾款主刀上不帶齒刃。但是由下圖可見 夥伴 和 海嘯 有獨立設計的齒刀。在使用時究竟哪種設計更好?這裡就仁者見仁了。我想說的就是一些細節的設計。在 海嘯 的齒刀上是沒有刀尖的,這樣的設計在切割繩索、尼龍紮帶時可以防止誤傷。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看完主刀和齒刀,來一起研究下木鋸。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六款產品當中,有四款帶有木鋸功能,這四款的木鋸小弟都實際操練過。個人感覺海嘯和B61的木鋸不分伯仲。夥伴因長度稍短的原因,鋸同樣的物件稍慢。咱最後說說關濤,不是我黑國貨,確實可以看出來關濤上的木鋸是這幾個型號中最短的,所以在操作的時候行程也最短。但是,我個人觀察不光這一點影響效率,如果各位仔細觀察會發現其它款的雙排鋸齒的角度比較獨特,同時可以感覺出來其它型號的木鋸齒部要比背部略厚。這樣在鋸木的過程中鋸出來的縫不會夾住鋸子。(贖小弟無能,鋸子的角度拍了好幾張都沒法正確表現出那個角度)。

咱再說說剪刀功能: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就一句話:“專業就是專業”,專業剪刀功能手感和使用確實要比集成的好用。

再看看矬子。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最常用的就是萊特曼小剪刀上的指甲銼,比指甲刀的好用~~其它都沒用過,需要說一句的就是,海嘯的矬子和木鋸用的是同一個工具位,如果需要用矬子是要把木鋸拆下來的,同時這個基座還可以安裝鋼鋸等其它附件。

再說開瓶、開罐器。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白少俠的登山扣功能集成了開瓶器,這個設計真的很“風騷”,哈哈,個人很喜歡!夥伴和海嘯的開罐器集成了電線剝皮刀。B61的開罐器設計與其它款不同,具體原因好像是因為專利問題,該設計可以集成小一字螺絲刀。在開罐器設計上,關濤的設計有些另類,開罐器和開瓶器集成在一起,同時開罐器力臂較長,具體使用時省力、方便,這一點國貨還是很讚的。但是同時,有高人指出該設計其實多此一舉,因為關濤的頭部開罐器完全可以用來開瓶,經過小弟實際測試,確實是可以的,這樣看來完全沒有必要在開罐器的後方再設計這麼一個開瓶器,因為手頭上這款已經是早期產品了。經過到官網查看,現在的新款設計已經修改為萊特曼式的那種開罐器了。(而且外觀基本上是一樣的也集成了電線剝皮刀......)

總結:

在鉗子這個問題上,我一直在糾結,究竟什麼樣的鉗子才是我想要的?糾結了這麼久,最後還是老鳥們的那句話才是真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學生時代,我選擇的最基本條件是價格原因,那時入了關濤這款鉗子,這款鉗子也是跟我時間最長的一把,可以滿足日常和低強度戶外要求,後來慢慢的入手了其它的幾款,夥伴是入的第一個萊鉗,雖然是比較低配的款型,但是從夥伴開始慢慢了解了萊特曼,最近有機會接觸了下Sog,發現Sog的設計思想很棒,最終選擇B61是因為該款有更強的擴展性,在以後DIY的時候有更大的擴展空間。

最後各用一句話點評下手頭的幾款鉗子:

萊特曼 海嘯:大、重、全,確實能乾重活,基本可以放棄EDC的想法。

萊特曼 夥伴:功能適合日常用途、戶外。如果是日常用不戶外的話,個人建議可以看看Wingman(翻譯為助手),主要區別就是木鋸、剪刀。

萊特曼 白少俠:功能較少,但造型逼格較高,我平時的用途就是城市騎行。

萊特曼 Style CS:小巧玲瓏,可以掛在鑰匙上,日常使用方便,但不適合戶外(太袖珍了......送女孩的好選擇)。

SOG B61:設計獨特,升級空間大,可以DIY成為最適合自己的獨特裝備。

Ganzo(關濤)G104 :這個型號比較老了,估計新版的都升級改進了,手中這個性價比高,捨得用,可勁造!


作為裝備黨,有鉗,但不任性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想把這句話送給以後想入手鉗子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