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中的滕王,在初唐皇室残杀中为何能够毫发无损?

寒风


滕王李元婴为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他一生惰政误政敛财贪色,是一个典型的腐败分子(为了行文简洁,以下的“腐败分子”字样专指李元婴)。然而在血雨腥风的唐初皇室残杀中,他竟然化劫成祥毫发无损,死后被武则天加封而陪葬献陵。探究个中缘由,必须先对唐初皇室残杀概况和腐败分子的一生经历有个大概了解。



【唐初皇室残杀示例】

宫庭政变前赴后继 从唐太宗屠兄戮弟而发动的“玄武门之变”(626年)起,到唐玄宗用姑姑太平公主的鲜血染红皇冠而制造的“先天政变”(713年)止,在这88年的时间里,由唐朝皇室成员发起的政变共有五次。这五次分别是:1,玄武门之变(626年),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后意犹不足,接着把十个侄儿也送进了地狱,然后顺利坐上了龙椅,从而也开启了唐初皇室互相残杀的大幕,同时也为武则天荣居九五之尊和安史之乱的爆发做了坚实的铺垫。2,神龙政变(705年),宰相张柬之等杀武则天的绯闻男友二张后,迎唐中宗复位。3,景龙政变(707),唐中宗的太子李重俊杀武三思等人,可惜天不作美,李重俊兵败被杀。4唐隆政变(710年),李隆基杀韦后及其集团成员。值得一提的是集颜值、才华、荣耀于一身的上官婉儿,在此次政变中也香消玉殒见他爷爷上官仪去了。5,先天政变(713年),根基不稳皇权飘摇的李隆基诛杀了太平公主和她的庞大团队。

唐太宗所有儿子的最后归宿 唐太宗一生共有十四个儿子,善终者仅二人,即唐高宗和英年早逝的第十三子李福。而太宗这些皇子们大多不得善终,是他们终究无法逃脱皇室互相残杀的魔咒。如太宗时的太子李承乾谋反案,高宗时的房遗爱谋反案,武则天时期对李唐皇室的大清冼以及从不爽约的宫廷政变。在这些接二连三的政治事件中,一个个皇室贵胄金枝玉叶要么身首各异要么命终流放之地。



【腐败分子一生的经历】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失去皇帝职业而赋闲在家。然而李渊同志失业不失志,决心在嫔妃身上发挥余热再创佳绩,那些娇嫔嫩妃也非常乐意重浴云雨再开梅花。腐败分子正是这种方针政策下的产物,于630年呱呱坠地正式成为李渊同志的小儿子,也是李世民同志的小弟弟,同时还是李治同志的小叔叔。如此黄金家世注定了腐败分子别俱一格不同凡响的人生。

于是乎,腐败分子一出生便得到了最完美的抚养和最顶级的教育,有时候李渊同志甚至现身说法亲执教鞭,对腐败分子进行一对一的亲子教育。当然教学质量也就与日俱增非同寻常,什么诗文歌赋什么音乐舞蹈统统出类拔萃,尤其是花鸟画栩栩如生独树一帜。美中不足的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力度不够有蜻蜓点水之嫌,具体来说就是把从政观享乐观两性观的教育当成了副课而若有若无(这和当下的学校教育有异曲而同工之妙),这也是腐败分子之所以成长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

那时唐朝流行封王制度,腐败分子十岁那年(639年)就封滕州(今山东滕州)为滕王,乳臭未干就坐镇一方指点江山真令我辈羡慕嫉妒恨。只是腐败分子离开了父母和老师的羽翼后,其三观在偏离正常的轨道上愈行愈远:昨天花天酒地,今朝大兴土木,明日游山玩水,弄得滕地乌烟瘴气怨声载道。于是哥哥李世民把腐败分子贬至离京城较近的金州任刺史(类似今日的省部级官员)一职。后来因考核屡屡不合格,腐败分子依次调往苏州——洪州——滁州——寿州——隆州任职(在隆州刺史任上寿终正寝,陪葬献陵)。



终其一生,腐败分子的种种劣行都和今日的腐败分子遥相呼应互成古今。比如敛财,据史书记载,李治曾赏一车麻绳给腐败分子,意思是怕他穿钱的绳子不够用,以此告戒他要懂得收敛。比如贪色,每到一地,腐败分子不是去考察当地的风俗民情百姓生活,而是考察下属妻子的颜值风味,一有中意便想尽办法与之共度云雨。再比如大兴土木建楼台亭阁,因宴饮狎伎需要场地,腐败分子到滕州不久,就建有高大气派金碧辉煌的楼宇名叫滕王阁。后来在洪州任都督时再建滕王阁,当然也为王勃写下千古绝唱《滕王阁序》奠定了物质基础。再后来在隆州刺史任上三建滕王阁,今天游人如织的阆中滕王阁便是当年的复制品。当然,腐败分子的艺术才华还是非常了不起的,“精音律,懂歌舞,工书善画”是对他艺术人生的概括,尤其是他独创的“滕派蝶画”,已成为中国工笔画领域浓墨重彩的一页。


【腐败分子毫发无损的原因】 像这种省部级的腐败分子,即使搁在当下那也得到秦城监狱走一遭,何况是在那个当权皇帝对其他皇室宗亲大开杀戒的初唐,所以腐败分子的善终是一个奇迹。那么奇迹背后所隐藏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

首先,腐败分子不是一个政治人物。他没有指点江山的政治理想,没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心,没有独善其身的高尚情操。他只想对酒当歌及时行乐,他只想在他的蝶画王国呼风唤雨振翅飞翔。或许这是他在刀光剑影下的生存智慧,或许当年他老爹的轻德重文的教育就是为他善终而布下的奇招怪式。因为腐败分子的不思进取骄奢淫逸是丝毫不会危及皇权的。

其次,李世民们践踏亲情颠覆人伦的禽兽之举,早已人神共愤为正义人士所不耻。为了改变人们心目中的凶残形象,对那些虽有污点但不危及皇权的天潢贵胄网开一面,就成了他们沽名钓誉脸上贴金的重要举措。所以腐败分子毫发无损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怪了。


慕容一汐


这个滕王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唐高宗李治的叔叔却是个好色之徒。他手下官员们的妻子,只要是长得漂亮的,差不多都被他奸污过。他经常以王妃的名义召唤官员的妻子进府,而官员们的妻子一旦进了王府,就会被他强行拉上床。看似荒唐无稽但面对时事又有些大智若愚的感觉,滕王是一个识时务的王侯,只有历史才证明滕王所作所为并非本性胡作非为而是时事所为。历史中有一个和滕王雷同的王侯(中山靖王刘胜)面对朝廷高压和猜忌能这样也是明哲保身之举,其历史贡献滕王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