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未必见真心,绝交一定见人品!看人要看人品,交人则交真心

看人要看人品,交人则交真心。与君子为友,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情分;与小人为伍,会得到血淋淋的教训。而如何识人,古人早有经验之谈。品行是一个人的内涵,做人要想走得长远,一定要有好人品。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熠熠生辉。

做事先学做人

我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强调个人品德的名言警句,譬如“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古人强调德在才前,由此可见人品的重要性。

能力虽重要,但人品远比能力更重要。人品如不好,那他的能力也许会成为毁掉他人生的利刃。

人品比才能更靠得住,“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有德而无才,不过是一个粗汉;

有才却无德,则会变成一个恶人,才学、聪明失去良好品德的驾驭,会变成一只猛兽。

相聚未必见真心,绝交一定见人品!看人要看人品,交人则交真心

能力虽重要,但人品远比能力更重要。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

人品好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与人为善,善待周围的人。一个人心善,他就会发出光芒。人品看不见摸不着,却一定能让人感受的到: 好人品,自带光芒;坏人品,污浊一片。

清代曾经担任过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的周学熙说,无论世界如何乱,人心风俗如何改变,「道德者千古不磨」,这是立人涉世之根本。

做人一辈子,人品做底子。

如果没有好的人品,做人就会失败,做事也很难成功。

好人品是一个人的护身符,不仅惠人,更能利己。

好人品可以弥补智慧上的不足,才干却永远弥补不了人品上的缺陷。

好人品让人处处好运,坏人品让人步步是坎,灾难重重 。 一个人的运气好坏,取决于他的人品。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人品? 细节见人品,小事见人心。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看他行为习惯中表现出来的细节:

1. 借钱

一个人的人品好不好,看他在钱这件事上的姿态就知道。

借钱是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优劣的。

有的人借钱及时归还,有的人到了该还钱的时候,要么绝口不提,要么一拖再拖,人品高低,一眼便知。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钱对于我们看清一个人的人品,却是最好的「照妖镜」。

2. 聚餐

一个人的人品好不好,一起吃顿饭就知道了。

中国人凡事都喜欢从一起吃个饭开始,「饭局」可是个大学问!

相聚未必见真心,绝交一定见人品!看人要看人品,交人则交真心

一个人的人品好不好,一起吃顿饭就知道了。

从一个人最习惯的事情里,往往最能看到他做人做事的真态度。

吃饭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无不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教养,还有人品。

聚餐总让别人买单的;对服务员吆五喝六的;把住话题滔滔不绝,不让别人说话的;总担心自己吃不好,不懂谦让的,这样的人自私傲慢,人品堪忧。

礼貌和体谅,体现在点滴小事之中,精神的养成,尽在这一碗一筷之间。

千万不要在饭桌上暴露了自己的人品!

3. 绝交

古人说:「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出自《战国策‧燕策》。

大意是说:有修养的人与别人断绝来往的时候,是不会说不好听的话的。延伸的去品味其中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品格高尚的人与自己不合的人绝交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的,因此不会怀恨在心,事后仍然会与对方保持一贯的君子风度。

《史记》里还记载了一个相关典故:战国时期的乐毅善于用兵,辅佐燕昭王攻打齐国时立下了大功。后来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燕惠王不喜欢乐毅,齐国又使反间计,于是燕惠王削了乐毅的兵权,乐毅怕被诛杀,逃亡到赵国。结果燕军大败。燕惠王写信欲治罪乐毅。乐毅回信说:“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

宽怀大度,谦恭忍让是善解恶缘的大前提,品德高尚的人心中没有敌人。人品好的人,即使分手后也会从内心祝福对方,即使有不满,也没有必要把曾经的不愉快都公之于众,把所有的不堪都袒露在毫不相干的人面前。

相聚未必见真心,绝交一定见人品!看人要看人品,交人则交真心


宽怀大度,品德高尚的人心中没有敌人。

智慧高的人,自掩光华

所谓「自掩光华」,就是做人不露锋芒,不自以为是,不自视清高,不脱离群体,和常人打成一片。

智慧高的人,混迹于红尘之中,同流而不合污,领悟大道,而自掩光华。

大道决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它叫我们往下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群,贴近俗世,去接纳众生。

大雅若俗,大智若愚,大思想家若乎常人…… 关键是,大道不是脱离世俗能得到的。

使智慧之光柔和下来,不要刺眼逼人;和世俗近一点,不显山不露水。

把针尖麦芒的劲儿磨得钝一点,不要动不动一张嘴就扎人刺人,动不动就剑拔弩张。

不要见解不同就争辩,心思不合就排斥,即便见识过人,也还是要融入到老百姓中去。

与众相处,切记一个「默」字;与世相处,切记一个「宽」字。

对别人要有宽恕之量,对谤语要有忍辱之量,对忠言要有虚受之量,对事物要有容纳之量。

凡事听其自然,便能灭去不少的烦恼;小理听其自说,便能灭去不少的辩论。

能随遇而安,才能与人同住;能随缘摄化,才能广结善缘。

有这样一个典故,西晋时期,杜预作为一代名将文武双全。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在西晋灭孙吴的战争中,杜预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在他的指挥下结束了汉末以来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中国的重新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他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却经常向京师洛阳的权贵赠送各种礼品,还主动与他们一起饮酒作乐,席间谈笑风生。

相聚未必见真心,绝交一定见人品!看人要看人品,交人则交真心

杜预虽为一代名将,却自掩光华,能低头处且低头。

当时一些人对杜预的这些行为疑惑不解,有人问他:「依你现在的地位,以你正派的为人,为什么还如此巴结他们呢?」

杜预说:「我对他们一无所求,这么做的唯一原因是怕他们阻碍我,甚至加害于我。我受害倒无所谓,只是担心国家朝政也会因之遭受损失。」

杜预虽然对那些权贵感到不齿,但是他仍然与那些人处好关系,因为他知道,如果表现得过于刚直不阿,与这些人相处不好,不仅自己受害,而且为国家建功立业也将无从谈起。

智慧高的人,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正直和聪明,一味地远离身边看不惯的人和事,自然也就不会被别人接受,也就丧失了成就事业的机会,甚至遭受无端的陷害。

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做人要有志气,做事要有底气和正气。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

相聚未必见真心,绝交一定见人品!看人要看人品,交人则交真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