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批奏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不是只要写“朕已阅”就好了?

linjiayan9103


当皇帝批奏折是怎样的体验我不知道,毕竟我没当过,但从史书记载来看,肯定不是只写“朕已阅”就好了,频率更高的词是“朕安”和“朕知道了”。

奏折的名气很大,仿佛臣子向皇帝的上书都叫奏折,但其实奏折始于清朝顺治年间,真正形成制度还是在康熙雍正年间,总共也才两百多年。

奏折不同于正式文书,它是严格保密的,官员写好奏折后密封,通过驿站送到京城,重臣的奏折直接送到皇宫门口,非重臣的奏折由皇帝指定大臣转交,只要皇帝发现奏折到手后有开启过的痕迹,严查!

奏折完全绕开了通政使司和内阁,皇帝朱批认可后直接原路返回,官员再写正式报告,实际上奏折已经成为官方文书。

奏折制度对清朝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它最初却是为了皇帝跟亲信聊天用的,因此最开始没人去管它,官方也不存档。

满人非常讲究请安,尤其是家奴对主子,请安更是必不可少的,相对于皇帝而言,他的亲信奴才(不是大臣)都有向他请安的必要,所以奏折最初的功能是方便亲信给皇帝请安和谢恩。

请安其实就是问皇帝身体好吗,谢恩就是谢主隆恩,对于这些内容,内阁没有讨论的必要,皇帝也只能回复“朕安”、“朕知道了”。

顺治皇帝是奏折的开创者,可他不怎么感冒,他的儿子康熙帝开始也没在意,直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之后,一连二十多年里,康熙帝开始喜欢上这种跟亲信一对一的密信沟通,奏折的保密加严。

皇帝跟臣子聊天,总是会谈到国事,于是奏折的内容也从单纯的请安谢恩的废话,逐渐带上了具体事务,保密程度更上层楼。

康熙帝和雍正帝父子俩见奏折这么好用,都下旨将上奏折的官员范围扩大,使得其由亲信奴才扩大到部分高级官员再到二品以上官员,也是在雍正时期,奏折制度正式形成,奏折格式固定,奏事折和奏安折要分开上等等,规矩分明。

奏安折就是满族传统的体现,完全是废话,此外由于官员水平不一,奏事折水平也参差不齐,也有大量废话。因为地方官没有那么多正跟皇帝说,只能瞎扯,而奏折作为大臣和皇帝的密信,理论上没有第三个人能看到,所以内容可以很随意,可以越职说别的部门的事,可以跨地说外地的事,甚至可以说你听说的的事。

正是这种一对一的秘密奏折交流,使得皇帝可以获得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同时以此来制衡大臣,比如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都有上奏的权力,两江总督就不敢乱来,万一江苏巡抚偷偷报上去咋办?反过来也一样,这两个封疆大吏就成了中央手中的乖乖仔。

为了获得足够的信息,清朝皇帝对官员的上奏折频率有严格的要求,在京的监察官员更是天天要上,没事说也得上奏说明为什么没事。

外地的官员要求没这么频繁,但有些官员为了博得皇上欢心,奏折是一封接一封,比如康熙年间的奏折数量冠军赵弘燮,因为试图隐瞒水灾,被康熙帝臭骂一顿,之后经常向康熙帝报告各地天气,一副改过自新的样子。

皇帝忍受批这些奏折的原因就是为了了解地方情况,所以如果官员在奏折里写官样文章,不透露地方情况,大概率会遭一顿骂。

当然,如果皇帝高兴,也会多写其他字,比如雍正帝那句著名的“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翻译过来就是:你们不辜负朕,朕也不亏待你们,加油!


平沙趣说历史


长居深宫大院中的皇帝,想要了解自己的江山,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读大臣给自己的报告——就是这一份份的文书。奏折是到清代才有的一种特殊文书形式。

毕竟像明万历皇帝那样数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并不多。自古勤政的皇帝,都会勤勉政务,批阅这些从全国各地发来,历经条条驿道,最终汇聚到全国最高权力中心的文书。

秦始皇用石量书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每天要批阅够一百二十斤的奏折,才能休息。当然,如果是现在的一百二十斤纸张,估计秦始皇这个皇位坐不了两天就累趴下了,当是的一百二十斤是竹简,就相当于二十万字左右。秦始皇这么辛苦治理国家,还被一些人骂作对权力太过贪婪,秦始皇若在天有灵,必定气的拿一卷子竹简摔他一脸。

勤政治的雍正帝

清代最为勤政的皇帝当属雍正皇帝了,据统计,雍正在位的13年间,共留下朱批奏折四万余件,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然比奏折本身的内容还要多,最多可达一千余字。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文书,算下来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平均一天要写3000多字!诚可谓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勤政的皇帝。正如雍正皇帝自己有言:

“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批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言。”

雍正元年朱批

当皇帝也不是想象的那样容易呢。

此外,清代的皇帝并不是只用汉语批阅,必要时还用满文批阅。

康熙皇帝的满文朱批

这样看来,清代的皇帝至少都懂双语了,真是不容易!

朱批的形式与含义

常见的朱批形式有三种

一、知道了

各种按程式走的奏报,如雨雪粮价、河流水位、每年需要呈报的数据等这些奏报,只需要皇上留个底,万一哪天犯什么事,中央有据可查。这类奏报,基本上回复就三个字:知道了。意思就是,你可悠着点,我这里门清。

二、该部速议

该部就是指立户礼兵刑工六部,若大臣的奏折中有争议的事情需要定夺,皇上也拿不定主意,就会交给相关的部门,讨论后再做决定。

三、具体的指示

康熙回复曹寅的朱批

如果是皇帝可以直接下指示的,就会直接附上简短的朱批。

综上所述,在古代当皇帝也不是一个好活,全国各地的事情都要操着心,很多事情并不是“知道了”或“朕已阅”就能解决的。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敬请关注@熊二History。


历史宝藏


话说有一日,大清的内务府给雍正皇帝上了个折子,大概讲的就是营造司在官房修缮过程中存在一些营私舞弊行为,最后还很贴心地位皇帝献上一些监督建议,表示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这种薅大清国羊毛的不齿行为。

雍正皇帝看完折子,又好气又好笑,在折子上写道:居然能看到内务府上这样的折子?真乃奇事也。

看来内务府以前对雍正爷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看到他们的折子,雍正爷在批阅的时候是很不爽的。

鉴于雍正爷勤奋不倦,每日批阅奏折至深夜,因此各地文臣武将纷纷上书献言,表示慰问。

这一次,福建漳州总兵初有德,也赶了一回时尚,向皇帝上书,主要就是请安,顺便用一些高大上的词语,来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学,刷刷存在感。

他在奏折里说:奏为恭谢天恩事折……叨恩愈厚,兢惕愈深……窃思……亦当知栽培生成之德……兹更蒙天恩浩荡,赏赉频加。

雍正爷是这么批阅的:览,此奏谢之文系你自作的?幕客代笔的?你识字通文与否?

简直是啪啪打脸,马屁没拍成,惹了一身骚。

下面摘选几段雍正的批折,看看这位勤政皇帝的批奏日常。

给李卫批折: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恩,好呆的皇帝。

给亲爱的年羹尧回复说:从来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确实啊,雍正初年,和年羹尧关系好的穿一条裤子,就差要拜天地了,结果,这天下尽知的君臣知遇的千古表率,最后成了伴君如伴虎的佐证。

批给王国栋的:此朕几案上所污,恐汝恐惧,特谕。估计这御案上沾了什么东西,导致折子上也沾了一些,皇帝心细啊,特地说明一下,免得下面的臣子诚惶诚恐。

批评王士俊的折子,说:岂有是理!朕心寒之极,未料王士俊如此待朕也。看来这个臣子把皇帝弄的很心寒。

雍正在批葛森的折子里写道:旗下人员,只以见钱,眼都黑了。哎,皇帝身边的内务府就很黑啊,天下乌鸦一般黑,皇帝习惯就好。

理论上来说,清代甚至古代最勤政的皇帝之一就是雍正帝,他也一向以“以勤先天下”自诩,不出去游山玩水,也不骑马打猎,终日就在那深宫大院里,埋头苦干,白天处理各种政务,晚上埋头批阅奏章至深夜,终年不息。

目前,雍正皇帝留存下来的奏折约有41600多件,而他在位也就12年多点,平均每晚批阅奏折在10件以上,而这些奏折,大多数都是事务奏报,断则百言,多则数千之语,雍正帝要看完之后再进行朱批,这朱批的文字也是短则几个字几十个字,多则上千字,都是认真书写下来的,不像现在用电脑打字那么方面,这1000多个字用毛笔写下来,没有两个小时以上,如何写得完?

哎,勤政的皇帝,自己累死了,倒是给儿子留下了美好的江山。


云中史记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每个皇帝批阅奏折的回复其实都不一样,具体回复什么,还要看奏折具体上报的是什么内容。皇帝会根据其中的内容再具体回复,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通常会写“知道了”!

康熙皇帝在批阅奏折的时候,回复最多的就是“朕知道了”、“知道了”!这个回复似乎成了传统,清朝后来的皇帝有很多多喜欢回复“知道了”。不过这只是对一般的事情,表达皇帝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会处理的。

而有些奏折写的内容比较特别的,皇帝就会给出具体的答复或者写上疑问。其中不乏很有意思的回复。

比如雍正年间,有次朝廷要往江南卖一批小米,结果巡抚田文镜上奏折说江南那边不吃小米,不如弄点小麦吧。然后雍正就回复夸奖田文镜,原文如下: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
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雍正的意思是他是个恩怨分明的皇帝,有功自然会赏。不过朕就是这样汉子这句话,确实非常有意思。

还有次年羹尧上奏折说自己在西宁打战的事情,说自己已经很多天没睡好觉了。雍正的回复是:好心疼,真正社稷之臣。

有些大臣文化水平不好的,写的奏折不清不楚的让皇帝看不明白,皇帝也会直接写上自己的想法。比如有个叫朱一贵的大臣曾经给康熙上过个奏折,写的让康熙看不明白。康熙就回复说:你这没头没脑的话真看不明白!



漂浮菌


这个问题蛮有趣的。我们知道,皇帝是要批阅奏章的,如果是一个勤政的皇帝,那每天要处理的公文相当地多,可能要从凌晨一直忙到晚上。


这本来也可以理解,但如果要批阅的有许多是垃圾奏折,就有点郁闷了吧?


下面是台湾网友整理的部分清代皇帝奏折和回复,大家感受下:

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这种东西没什么用,不要再送了

过了一个月...

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以前没看过芒果,本来想看看,看了之后似乎没什么用,以后不要送了(让你别送了你他妈还送什么送)

福建水师提督:禀告皇上,台湾有个妇人拾金不昧

雍正:已读(这点破事也发奏折?)

杭州织造:禀告皇上,朱一贵聚众起兵了!

康熙:你说话没头没尾的,什么鬼

其实皇帝这么回复已经很客气,因为这个杭州织造报告的消息,其实是个旧闻,早在之前两个月就有人报告过

闽浙总督:禀告皇上,台湾有奸民聚众起事了!

康熙:这件事有点大,正在写招抚谕旨

按照历史记载,朱一贵当年4月底起事,闽浙总督5月初上报,6月中旬清军登录,6月底局面平息。然而这个杭州织造孙文成却在7月跟皇帝说“台湾有人聚众起兵啦”..

可以想象皇帝的心情...

杭州织造:法雨寺住持圆寂,还有个叫仇兆鳌的文人前段时间也死了

康熙:你把向朕请安的褶子和这个奏折放在同一个封套里面,欠收拾吗?

这位官封杭州织造的孙文成不仅糊涂,还特别喜欢向皇帝请安,下面是他给雍正写的请安奏折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

朕很好,又胖了一点

可能是因为孙文成的请安奏折太多,皇帝都被搞糊涂了,比如下面这样

杭州织造:这是天气和粮食价格报告,请皇上过目

雍正:朕很好

这个直隶总督也很莫名其妙,已经上奏过的内容,翻来覆去地发

直隶总督:这是顺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况

康熙:到处都下雨,报告雨晴的奏折太多了,而且京城和京北的情况我早就知道了

直隶总督:这是顺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况

康熙:已经回复过了啊

直隶总督:这是顺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况

康熙:已经回复过了啊

直隶总督:这是顺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况

康熙:京城和京北12日又下了大雨我已经听说了,不必再报告了

直隶总督:这是顺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中旬下雨的情况,河道状况安好没有蝗灾

康熙:(尼玛....)27日的雨我知道了,不要再继续报了(啊啊啊)

本来以为终于消停了,第二年又来了

直隶总督:这是顺天府永平府等地下雨充足的情况

康熙:雨水早就充足了,你的报雨奏折也太密集了(你他妈是在刷屏吗?)

这还是那位直隶总督(当时是巡抚)

直隶巡抚:我可以回京城给皇上过生日吗?

康熙:不必上本

直隶巡抚:3月13日那天我来给皇上庆生?

康熙:不准来!

此数据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属公开可查数据。

来开个脑洞,如果把康熙雍正批复的奏折生成一下聊天记录:

对话1

<strong>

对话2

<strong>

<strong>

<strong>

对话3

<strong>

<strong>

对话4

<strong>


皇 上:我 真 的 够 了。

分享一些评论:

@ UHA特浓抹茶牛奶糖

其实杭州织造和皇上有点甜啊!

“你好吗?”“我很好。”

知道你好就好……

@ Guri阿

直隶巡抚网卡了吗?

@叶藏本人

直隶总督在干嘛啊,怎么像个水军?

@雨聲細

那位其实不是反复发,网卡的时候可能就会那样儿

@_天天天黑了

每条都回复,感人😂


果然当皇帝有当皇帝的苦啊!


内容来源:综合 / 公众号 :大叔爱吐槽(dashuaitucao) 微博 @数知实验室 @七英俊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东家APP


奏折言事起于清朝,顺治时就已经施行,康熙帝则扩大了范围,等到了雍正朝就成为了正式制度。庞大的官员群体中,有资格上奏折的人包括:京官有各部院衙门京堂及以上翰、詹、科道官员;地方官则有督抚、布、按、提、镇以及钦差官员;有时皇帝还会特许某些道、府官员上折奏事。

这些奏折会径直送到皇帝御案前,由皇帝亲自批奏。批奏折时,皇帝会根据奏折内容写下相关指示,一般性的奏折会写“朕已阅”、“知道了”;如果与六部或某具体衙门有关,会写“著该衙门知道”;有时还会写下自己的贴心话,如“现已夜深,目力不及,字迹模糊,勿怪”一类字句。

通过奏折制度,皇帝不仅可以直接了解四海之内的大小事情,牢牢掌握住了最高权力,还可以通过奏折内容考查写折子人的见识、心性、才干,也是发现人才的重要途经。

40. 广东肇庆有哪些关于利玛窦的古迹遗址?


老照片


奏折这东西,是清朝才有的产物。而且到了清朝这里,臣子向皇帝汇报已经是专线了,所以皇帝写什么,得分情况来看。

事态重要的

若是事态重要或者和皇帝关系好的,像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康熙的奶妈就是曹寅的母亲,所以康熙把曹寅派到江南去当眼线。康熙给曹寅的奏折批复,可不是短短几个字,而且结尾的时候还叮嘱曹寅小心、小心再小心。同时也告诉曹寅,即使没有紧急事情,汇报也不能断,我们闲聊八卦都可以。

事态紧急的,清朝皇帝也会详细嘱咐臣子该如何去做,所以写的字数也不会怎么少,当然也不会太多,只是针对对紧急的事情说一下该如何做。


日常汇报或者拍马屁等等

像是臣子的一些日常汇报,没有什么大事,甚至是一些日常的吹捧。清朝皇帝看着看着不耐烦了,直接只写一个“安”字的都有。当然两个字的回复也很多,像是“依议”,就是告诉人家朕同意了。

皇帝批奏折也不是次次都要写很多,平常汇报或者拍马屁的奏折,回复写多了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所以一般都是一两个字。


清朝的下行文书是由皇帝直接专线送到指定人手中的,所以就不像前朝那样,下行的文书中还有皇帝的朱批。

到了清朝,什么奏折都是皇帝亲自看,当皇帝批奏折,什么都得自己看,事情没有巨细言之,若是奏折多了事情多了当然看着累。这种体验就和做作业一样,做的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这种作业多了当然也不好受。这就是批奏折可能遇到的状况,就看自己怎么看待了。


淡看天上月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有趣,虽然没当过皇帝没见过皇帝,

但可以从历史记录里大概推测。



一般皇帝分两种,一种职业皇帝,比如雍正,还有一种业余皇帝,比如宋徽宗。

业余的就不说了,他的理想根本没在皇帝上,所以写不写朕已阅已经无所谓了,估计内容都看不全。

主要说说职业皇帝——雍正,这个人绝对是皇帝教材,不过他批复的不是朕已阅,而是"知道了""



雍正在位13年,有人统计过他批的奏折字数,平均每天5000余字,这什么概念,那还是毛笔字,赶上现在的一个网络写手了吧。

当然,雍正的批复也是极为有趣的,不乏为一个皇帝中的段子手。批复中从家庭生活到兴趣爱好都有询问。有的甚至批复比奏折写的都多。



每天晚上子时相当于现在11点到12点左右睡觉,每天早上卯时起床,估计也就5点多,你觉得这种皇帝批奏折是一种什么感受,我只想说这个职业皇帝是被活活累死的


相心赋


想来当皇帝批奏折绝对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快乐是因为“天下权柄,操于一人”,“天下大事,全凭皇帝一言而决”,这种成就感、满足感还有谁能感受得到。


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批阅奏折的痛苦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据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中记载:皇帝一天要批阅二十至三十件本章。这些本章都写在一张长纸上,由左向右折为四叶、八叶、十二叶不等,因而也简称为“折”。其中以各衙门为单位呈送的叫“题本”,以个人名义呈送的(评论或建议军国大事,也有皇上报告地方某件事或报告某个官员阴事的)叫“奏本”,二者统称“奏折”。

有些奏折只是陈述某些事情,或打某些官员的小报告,皇帝大可以批“已阅”或“知道了”。有些奏折是向皇上就某些人提出意见或建议,需要皇上给个较为明确的说法,批拟就不能太简单,符合皇上思想的可以“照准施行”,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的就要批驳一下,甚至要写上批驳的理由。遇到纠弹官员的奏折处理起来更要谨慎,还要征求其他大臣的意见,防止引起党争。有时也会遇到官员直接给皇帝提意见的,处理起来就更麻烦,如海瑞骂嘉靖的万言书,心里再愤怒还不能一下治他死罪,要把他的奏章(如果还能算的话)下发到所有四品以上京官,每人都要进行批驳,以求法理的正确。


当然上奏皇帝御批的奏章绝不是你想象中的“言简意赅”,三言两大句的,往往文字冗长,引经据典深奥难懂,所以皇上往往需要大学士或秉笔太监之类先行阅读、研究,再摘其要点向自己汇报,最后才能根据这些情况进行批拟!遇到和丞相或内阁观点不一致的还要反复沟通。

所以要做一个合格的皇上难着呢!光批阅奏折这一项没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是应付不来的!


唐史大白话


奏折是清朝皇帝为加强中央集团,提高办事效率的产物。

清朝初年,文书采用明朝的“公题私奏”制度,但弊端很多,比如内容冗长,不易保密,程序繁琐等。为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皇权统治,康熙采用“密折奏事”,直接呈皇帝。雍正即位后,大兴秘奏之风,奏折得到大力推广。

批阅奏折是非常心累的一件事情,比如勤政的雍正,市场批阅奏折到凌晨两三点。而且雍正的回复往往不是“朕知道了”简单了事。如乾隆初年出版的《朱批谕旨》,是雍正检选即位以来亲笔批阅群臣的奏章,共有七千余件。

乾隆即位后,对奏折的秘密性失去兴趣,并且将批阅奏折的工作交给军机处,朱批内容大多为“知道了”、“另有旨”、“依议”三种。“知道了”是不回应,“另有旨”是待处理,“依议”是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