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准备放弃手机进军汽车电子,原因是做手机不赚钱

《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富士康旗下的安卓智能手机部门正在缩减其移动业务,转向下一代的汽车电子产品,以应对行业衰退加剧对二线品牌的影响,而这些品牌大多都是富士康的客户。

富士康准备放弃手机进军汽车电子,原因是做手机不赚钱

据悉,前述富士康旗下安卓手机部门是富士康持股62%的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FIH Mobile Limited),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安卓手机代工制造商之一,去年营收为149亿美元。富智康主要客户包含小米、诺基亚、夏普、谷歌等搭载Google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生产,同时还有许多二线智能手机企业,例如金立、魅族、美图。但是大多数客户目前都遇到手机放缓的冲击,也让富智康的业务受到许多挑战。富智康连续两年业绩恶化,富智康从几年前有高达20个手机客户,现在仅剩约10个客户。2017年净亏损达5.25亿美元,而2018年扩大到8.57亿美元。

知情人士对《日经亚洲评论》表示,富智康正在将工程师和其他资源从占其收入90%的安卓智能手机业务转移到一个新成立的汽车电子项目。此外,随着未来智能手机开发资源的削减,富智康位于中国台湾的三个工厂也被整合为了一个工厂。

手机不赚钱

近几年的手机代工厂出货量排行,三星年年排第一,基本自产,虽然近几年连年下滑,但目前还是全球出货最多的终端,一年超过3亿部,国内OV也是有自己的工厂,所以产线能灵活调动,满足线下需求。相比来说苹果仍是富士康最大的客户。

富士康准备放弃手机进军汽车电子,原因是做手机不赚钱

十多年前的富士康,正在为一大批国际客户提供代工,从IBM、惠普、戴尔、任天堂、索尼到苹果,2007年富士康开始为苹果生产iPhone,直到目前,70%的iPhone手机由富士康生产。

公开数据显示:富士康生产一部手机所获利润仅为6.54美元,而苹果公司及零部件等材料供应方,分别至少有360美元和180美元的利润获得。而安卓方面,除了Google Pixel phone的生产外,大部分的客户业务几乎都没有利润。根据“微笑曲线”价值链理论,富士康处在价值链的最低端。为了长期发展,富士康需要转型升级

研发超过比亚迪

迄今为止,富士康是中国专利最多的公司,在全美的全球排名是第八名。不仅如此,富士康的专利存量要远远超过大量手机制造商,直达科技巨头级别。

富士康准备放弃手机进军汽车电子,原因是做手机不赚钱

而且,在这些专利中,涉及最多的就是“连接”技术,这恰恰是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不可逾越的“门槛”,更直接呼应了富士康的英文名FOXCONN,后者正是狐狸和连接器的拼接词。

2018年,工业富联累计研发投入89.99亿元,同比增长13.43%。其核心研发投向主要包括工业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以及精密工具等智能制造领域。该数据已超过研发投入大户比亚迪,后者2018年研发投入为85.36亿元。当然,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自动化效率提升15%就是最好的体现。在技术研发的同时,富士康还把目光放在发展工业互联网上,针对以前繁重单一的流水线,富士康开发人工机器人初见成效。

机遇与挑战

汽车电子高速发展,全球共享万亿盛宴。随着电子电器在汽车产业应用逐渐扩大,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2017-2022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以6.7%的复合增速持续增长,预计至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2万亿,而国内市场规模接近万亿。

富士康准备放弃手机进军汽车电子,原因是做手机不赚钱

但由于汽车电子化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且传统零部件长期由国际电子零部件龙头垄断,造成国内配套装备企业较少。随着电子化率快速上升,汽车电子装备成为自动化企业瞩目的新蓝海,富士康看准了这次机会加速自己的转型。

汽车电子高质量、稳定性的追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加工精度、制造良率、质量可追溯性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需要的设备更为高端精密。因此相比于3C电子装备,汽车电子装备拥有更高的技术壁垒以及产品附加值,这对富士康来说是机遇的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