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

俗語說: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

通過一個人的身體胖瘦可以看出一個人家庭的情況,這是古人們的看法,為此他們還總結出了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是:“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這句俗語現在還能適用嗎,還有沒有道理。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句俗語的內涵,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說的是,十個體型消瘦的人其中有九個人都是窮人,另一個瘦子不貧窮還特別的有精神。古人們當初為何會這樣講呢?

俗語說: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

過去是農耕社會,人們吃飯依靠的就是田地的收入,由於生產力的不發達,以及灌溉技術的落後,人們基本是看天吃飯,如果遇到大旱之年或者遭遇洪澇之災,人們一年的辛苦就會付之東流,常常收穫的糧食都不能果腹。

在這種背景之下,人們往往長得都比較瘦小,一方面要去田地裡面工作,另一方面又沒有足夠的營養讓自己的身體得到補充,時間一長身體的負荷越來越重,這樣的惡性循環一直下去人們的身體就會變得消瘦,所以才會有十個瘦子九個貧的說法。

俗語說: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

這十個人中另外的一個則可能是由於一些遺傳因素才長得瘦小,不是因為家庭貧窮的關係,還有一種說法是這類人長得瘦小精幹,營養充足,精神特別的好,辦事特別的幹練,他們有著靈活的商機頭腦,在自己的事業上也能夠取得成功,他們的成功率比普通人高很多。

過去只有那些地主出生的人們才能夠吃飽,他們的生活比起農民要好很多,平時都是靠著壓榨自己的佃戶賺錢,基本都沒有幹過重活,平時不鍛鍊,就會變得非常的肥胖,所以古人們才會這樣說。

俗語說: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

現在看來這句俗語已經過時了,沒有其實用的價值,現在人們的生活在逐漸的變好,基本上已經沒有吃不飽的事情發生,胖瘦已經不能看出一個人的財富多少,很多的人們的身材也逐漸的胖起來。

反而現在的有錢人更加註重的是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為了避免身體肥胖出現的三高問題,他們非常注意自己的飲食,在飲食方面非常的講究,他們對自己的體重控制在一個範圍之內,身材是不會肥胖的 。

俗語說: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

還有一個可能現在的人們對美的追求不同,在唐朝的時候人們追求的是以胖為美,現在很多的人們喜歡以瘦為美,他們花費很多的錢去減肥,在自己的身上花了很多的錢,一些女性甚至追求骨感美,覺得自己越瘦越好。

綜合來說,這句俗語在現在已經行不通了,並且僅通過一個人身材來看一個人的貧窮還是富裕本來就是很片面的。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