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家企业再起纠纷,无人驾驶专利究竟有多重要?

衣食住行,出行时四大民生关键词之一,从古老的牛马车、再到近现代的蒸汽火车、自行车以及到了后来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出行方式尽管多了很多选择,但同时在出行领域也面临着无穷无尽的商业竞争,尤其是在互联网科技发展成熟之后,无人驾驶更是这几年不断引起热议的领域之一,纵观国内外诸多科技巨头中,百度、阿里、腾讯、谷歌、苹果、亚马逊......这些大家熟知的企业也在不断布局无人驾驶。

科技时代,创造和创新是两大关键词,而面对无人驾驶领域,谁能够掌握相关的主要专利权,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2018年3月,国际专利运营公司 Tangible IP宣布其成功代理France Brevets(法国专利主权基金)的一笔涉及150多件专利的大宗专利包交易,从美国专利及商标局的数据库信息中不难发现,这批专利的买家来自中国——滴滴出行。滴滴此番购买的专利包集中在无人驾驶领域,共有140件美国专利,其他几件涉及法国、德国、英国专利。

中美两家企业再起纠纷,无人驾驶专利究竟有多重要?

近日据媒体报道,无人驾技术公司文远知行(WeRide)在美国法院状告“中智行(AllRide)”及其前硬件工程师黄坤(现中智行硬件副总裁),称黄坤离职前大量盗取公司软件源代码等商业机密文件泄露给了中智行公司,用于开发无人驾驶汽车并最终发布。

据了解,美国法院在半个月前(3月22日)已向中智行公司及黄坤颁发了临时禁令,要求其停止侵犯另一家无人驾驶公司文远知行的商业秘密,并要求其交还含有文远知行商业秘密的所有资料和交出其软件源代码。

而对于此事件,中智行公司则作出回应称:

1.报道中关于中智行公司的指控并非事实,相关内容混淆视听。

2.此案件为民事诉讼,此类诉讼在美国非常常见,大部分是因为公司之间的商业竞争。本案仍在调查与审理过程中,报道中披露的美国加州地区法院文件只是本民事诉讼既定流程,并非结论。

3.中智行对知识产权有严格的相关规定。中智行过去、现在、未来都会严格遵守中美两国对于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4.对竞争对手所传播的不实信息给中智行带来的商誉及其他损失,中智行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法律手段的权利。

5.AI行业方兴未艾,中智行呼吁同赛道的企业应该良性竞争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不过临时禁令并非最终法律判决书,而是法院出于保护企业利益,减少企业在诉讼过程中造成的损失而临时颁发的法令。

类似的案件在上个月也有一起,今年3月份,美国特斯拉起诉中国初创电动车公司小鹏汽车员工曹光植,诉讼中称其窃取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的源代码。对此,小鹏汽车回应称,在曹光植入职前后小鹏汽车并未发现存在特斯拉所声称的任何可能违规行为;目前小鹏汽车已针对此事启动进一步调查。

中美两家企业再起纠纷,无人驾驶专利究竟有多重要?

这几年自动驾驶技术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档口,而伴随着高科技人才的加速扣动,也就很容易产生各种误解和冲突,至于是否真的如此恐怕难以定论。而对于文远知行和中智行这两家公司来说,可谓冤家再度对决;这两家公司创立背后都与前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创立总经理王劲密切相关。

文远知行创立于2017年,起初取名景驰科技,由王劲、吕庆和韩旭等联合创立。其后2017年12月,百度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将王劲及景驰公司诉至法院,该诉讼直接导致景驰内部分化,最终王劲出局,百度和景驰公司和解。

离开景驰后,王劲低调行事,并与福建老乡Johnny Chen发起中智行科技(AllRide.AI),对外title是中智行产业基金首席合伙人,也有数位原景驰员工继续追随王劲前往中智行,包含景驰联合创始人潘思宁、核心工程师黄坤等。

对于高新科技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产就是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对创新至关重要,在中国发展高新科技,每一家企业都有责任与义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任何形式的侵权行为零容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