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最伤感的故事有哪些?

与世无争200166368


我纠缠的外公外婆

这个故事是母亲告诉我的,她说这些的时候语调如水,不起波澜。

母亲一般很少提起外公,我印象中外公是那个年代有点文化的书生,学成回家在村里干会计,后又去供销社待过一段时间。外公一家有四个孩子,其中大儿子在23岁那年因遗传病去世,二女儿在生完两个孩子后也因同样的病去世。

再后来,外公自杀了。那个年代在农村农药随处可见,外公在一个无人问津的时刻喝下一罐药,就走了。没有人知道这灌农药在外公的肚子里发生过怎样的反应,但发现外公的时候,外公瘫倒在地上,嘴边是一大片唾沫,夹杂着血迹。那年母亲应该才18不到。 母亲说,她看到那个场景的时候很懵,她没想起来哭。她就在一旁看着外公被来来往往的人看着掐着,然后又抬走。她木讷地随着人群走走返返,眼睛看不到外公的身体,但她还是跟着。

四个人中外公是最喜欢母亲的。外婆是家里主管事的,好面子,好吃的都是留给外人吃的。外公经常偷偷地从外婆藏东西的地方拿出一点好吃的给母亲。外公出去砍竹子都要带着母亲去,他在前面挑着竹子,年纪还小的母亲就一边走一边玩。“四丫头四丫头,你搞快点咯。”外公总这么叫母亲,外人听着以为是在骂她“死丫头。”

母亲经常会看到外公蹲在房子边边的角落里抽旱烟,卷着烟草的那种烟,后劲大,烟雾缭绕的。母亲知道外公不幸福,但是也无法改变。

外公原先不是住在这个村落的,在离这里比较远的地方,是那边出名的人物。外公一米九的个头,又白净又干练,在村子里算是有文化的人了。他还能写一手好字,算盘打得啪啪响精准得很。几乎每个人都以为外公会过得幸福的日子。可是外公家穷,非常穷,不是靠外公家里都掀不开锅的那种穷。

二十出头的时候,外公遇上了一个姑娘。那姑娘长得可真水灵,大眼睛,长辫子,皮肤白皙。更重要的是,这姑娘识字,看过一些书。这在当时的环境里,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姑娘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两个人经常一起谈天说地,一起游玩干活。处着就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想在一块。

可是啊,外公家里穷,当时属于大户人家的姑娘父母死活不同意。门当户对这一说就是在如今都是结婚时需要考虑的头等问题,更别说是那个年代了。 但是中国古代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满心爱意的两个小年轻怎么可能会甘心就这样放弃了呢。他们相约私奔。

故事到了这就落入俗套了。那天晚上,外公等了一夜,姑娘没有来。第二天,东方都快出现鱼肚白的时候,姑娘家的人过来了。他们没有打外公,但是狠狠地侮辱了他一番。言辞之激烈恐怕让外公永生难忘吧。 外公摇摇摆摆地走了,没有人知道外公当时在想什么。

回去后外公经人介绍认识了不识一个字的外婆,并很快定亲结婚。再后,外公带着家人一起来到了外婆所在的村落,开始了生活。

母亲说,她从小就觉得外公外婆是对头,大多时候都是外婆在骂人,在闹,外公则一言不发,锁着眉。外婆看到他这幅模样就更来气,砸锅砸碗,拿东西直接掷外公。

有一次,外婆扔的碗正中外公的额头,一瞬间,血液就咕咕地往外流,所有人都吓坏了。外公瞪了外婆一眼,那目光掩藏在血迹之中,说不出的阴狠绝望。然后,外公还是一句话没说,扭头走了,只留下地上一滩血迹。外婆见状瘫坐在地上,对着外公离去的方向破口大骂:“我知道你从来就没上心过我,就知道每天混日子,等着死吧……”

母亲说,他们兄妹四个就站一排看着,既不拉也不劝。因为,这样的场面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母亲说,也许从那天没等到姑娘来的那刻外公就已经没有了好好活的念头了吧。倒不是说被爱情伤到了,而是一个有才华却不受待见的落魄男人的心被伤了。

外公第一次跟外婆吵架是因为姨妈的事。

我没见过姨妈,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她就过世了。但从母亲的口中我得知姨妈继承了外公的很多优点。不像外婆皮肤黄,姨妈生来就白皙,五官神似外公,更为突出的是,姨妈学习好。学习好到各科近满分的程度。外公在姨妈身上寄托了很多。但是在姨妈初一的那年有几个外乡人的到来打破了外公所有的幻想。

外婆是村里出了名的泼辣户,同时也是出了名的干活好手。外乡人来村里干活,村里请了外婆烧饭给他们吃,这样可以多挣公分。他们天天在家里吃饭,一来二去不仅和外婆熟了,更和家里的几个十来岁的孩子熟了。

其中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看上了姨妈。年轻人跟外婆许诺他一年能挣多少钱,可以每年给外婆多少,可以给姨妈多少,更是想着法讨好外婆,礼物不断。于是,外婆动了嫁女儿的心思。外婆觉得女娃娃不需要读很多书,嫁个好人家,不仅可以自己过得快活,更能够改善自家生活。 外婆瞒着外公哄着姨妈答应了这桩亲事。

外公知道的时候闹得全村人都来看热闹。两个人大打出手,不遗余力。一米九几又高又瘦的外公面对撒起泼来不要命的外婆居然显得不很从容,两个人纠缠了很久。

事后,外公蹲在房边抽旱烟,声音哑哑地说:“你这是在要我命呐!” 姨妈到底还是嫁走了。那是个偏远的山区,就是放到今天都是交通不便的地方。

姨妈嫁出去五年,外公都没有等到姨妈回来一次,却等到了姨妈去世的讯息。讯息传过来的时候,姨妈早已下葬了。外公没有见到他最抱有希望的孩子的最后一面。而三年前,他的大儿子也突然病发隔日去世。

“我做了什么孽呢?”外公坐在门口的大石头上,举着烟杆子,看着田野。待在一旁的母亲不知道应该回答些什么。 “四丫头,我有一种预感,我恐怕是活不长了。”

外公语气很平静,仿佛在预期着别人的死期。 “怎么会呢,这个病不是二十几岁不发作就永远不会发作了么?你不会发病的。”母亲以为他说得是遗传病,急忙解释。

外公没有再说话,眯着眼,一口接着一口抽着烟。 外公的话更少了,面对外婆的无理取闹或者多管闲事他再也不会多吱声。

家里的日子过得更艰难了。母亲辍学扛起了生计的重任,十五岁的女孩每天跟着一帮大人去各个山头砍竹子再背回来。外公眼里少了之前的那种疼惜,掩不住的麻木让母亲更加坚强。

后来外婆给母亲说亲事,同样遥远的地方。母亲不像姨妈柔弱,拼死拒绝。外婆断了母亲的伙食,不给饭菜,说要逼逼她。

这一次外公没有跟外婆闹了,他很平静地问外婆:“疯够了么?”外婆一听怒火不可遏制,冲上去扯着外公头发,长指甲抓破了外公的脸,外公也没反抗。

三天后,外公喝药自尽。 过了好久母亲才哭出来,那时她才知道外公说得活不长是什么回事。外公算是为她死的么,我不这样认为,可是母亲觉得是。至少,这是个导火线。

我记忆中母亲跟外婆从来也不很亲近,外婆脾气古怪,母亲做了身为子女所应该做的一切,但不谈心。

可能是受母亲影响,我与外婆也不是太亲近,那样要强的性格恶毒的言语使这个老婆婆并不可爱。直到去年我去看望她,我的感受发生了变化。

近八十的外婆真得已经老了,再也没有我印象中的雷厉风行的模样,头发花白得不成样子,连走几步路都颤颤巍巍的。

她似乎很爱回忆过去了,絮絮叨叨地说着零碎的片段。她以前不这样的。

她说,你外公以前可真耐看啊,那可是十里八乡公认的才子,摊上我也是够他倒霉的。

她说,怎么好端端的就想走了呢,我还以为要相互拉扯一辈子呢。

她说,照片我都还留着呢,只是我总觉得不像他了,也不知道是照片花了呢,还是我的记忆越来越不好了啊。

我转过脸,偷偷擦掉眼泪。 外公,也许你不知道外婆有多爱慕着你吧。


高分电影串联解析


我要说的这个姑娘打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声音甜甜脆脆,爱笑,喜欢蹦蹦跳跳哼着小曲,最爱的一首歌是好汉歌。

不扯这些没用的,总之是个邻家女孩的模样。

姑娘幼时便丧母,父亲还算疼她,带她来到这个小城,在她十三岁的时候给她添了个后妈。据她回忆后妈对她百般迫害,于是她才奋起反抗,十四岁的时候终于揭竿而起离了家。她跟我讲这段的时候特别兴奋,仿佛这是她这些年最辉煌的时刻。我损她,这么讨厌你爸你还好意思用你爸的钱?她眉飞色舞,谁让我是他女儿,他就得养我到我大学毕业。等他跟那个土气的中年妇女离婚我就回去照顾他。

可事实是她爸并没有离婚的打算,她也真的再也没有回去过。她爸跟她的关系也变成了每个月打在卡里的还算可以的生活费。倒是她后妈偶尔给她打个电话,她也只轻描淡写的说几句。

以上这些并不影响姑娘的豪迈。十六岁那年,她开始谈第一场恋爱,谈的轰轰烈烈,致死不悔。也是那一年,千里送炮,蜕变成了女人。只不过姑娘的恋爱并没有开始那样的海誓山盟,不到一年就分了手。然后又是一场接一场的缘分,姑娘不在意别人怎么讲她,也并不听我和其他几个朋友劝。即使遇到了一个又一个人渣后,她还是相信面前的这份感情,并且都用尽全力的去爱。

她是那种天资聪慧的人,即使如此早恋也轻松上了很不错的大学。大二那年,姑娘又一次失恋后幡然醒悟,发现自己真的一直喜欢着那个和她也和我一起长大的男生,喜欢到甚至第一次怀疑自己以前的所有都是玩闹。然而故事里的男主却明言介意着姑娘之前的种种,姑娘也不放弃,大胆告白,付出自己能做到的所有的好,最终走到了一起。

故事本该结束,可大四的那一年,男生毅然选择了出国,姑娘也留不下他,在酒吧喝酒到半夜。我们几个朋友去寻她,刚好遇到了几个毛手毛脚的酒吧常客。第二天姑娘在警察局醒的酒,那悲伤又诧异的小模样连办公室的公安大叔都不知道该说啥。

姑娘收拾了行李准备出国寻他,走之前回了趟家,才发现她爸几年前意外离世,走之前交代着,要养她到毕业。她的后妈,她一直看不起的那个小城女人,独自一人负担了她四年的所有费用。

姑娘大哭了一场,我说要不留下来吧,大家一起闯社会有个照应。但是姑娘还是出国了,她不像我这等俗人,终究会把喜欢归于平淡。她为了爱甘于扑火,不计得失。就像十六岁那年一样,一个人坐火车去千里之外的地方见她的初恋,不顾及所有的一切。只是当年也苦了我这个朋友跟着跑了千里去追她。

很狗血很俗套的一个故事对吧,也没见得多伤感。

可我从初一遇到她开始,就一直喜欢着姑娘。

喜欢且祝福着。


混迹在网络的日子


落叶,黄了

听过一个故事,在这越来越寒冷的季节。

在我19岁那年,母亲去世,在她去世的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一起,把母亲放进冰柜,随后,我默默拉着他的手回家。一路上,天空晦暗,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那个曾经伟岸无比、一直保护着我的男人,原来是如此的脆弱。

祸不单行,21岁那年,父亲去世,那时候的我看着静静躺在冰柜里的男人,我问自己,你怎么都不哭呢,“他”扭曲着笑了笑:你觉得,我要哭给谁听呢?

是的,我真的没有为父亲的去世哭过一声。

父亲火化那天,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再想今天发生了什么,只能想明天怎么过,怎么活下去。

命运总是这么讽刺,父亲6月1日去世,呵呵,这可是儿童节啊。6月4日我就回到北京,狠狠地睡了一场觉,睡得天昏地暗,好像把这一辈子的觉都提前睡完了。6月5日起来就去食堂买了两包酸奶,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正好喝两包酸奶就是当时想到的点,虽然没有祷告。


喝完酸奶,我把手臂上的“黑箍”解了下来,扔到垃圾桶,咬牙切齿的告诉自己:我这辈子再也不搞这些形式主义,从此刻开始,这世上就只有你自己了,记住,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坚强,因为,只有你自己能帮到自己。

爬着,前行

6月6日一大早,我就坐公交车去国展。这一天是2002年北京车展开幕日,我当时是给《汽车知识》的陈新亚主编做兼职。我心里清楚:别人给我一个活不容易,我一定要守信誉,无论此时此刻多难,如果没了信誉,就没有下一个活,也就没有饭吃。

于是,我开始拼命打工赚钱交学费、维持生计;我还申请了学校的困难学生补助,每月能拿到200多。当时我有一个特朴素特单纯的想法: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回报这个学校。后来从30岁开始,我每年都会资助一个母校的贫困学生,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

不久,我便把农村老家的房子卖掉,家具卖掉,只背着一个电视机和一个洗衣机回到北京的宿舍。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信条:处处无家,处处也是家。人,总是想回家,我知道,要是没有那个物理层面的家,或许人可以走更远更远。


2003年大学毕业,那时候我非常迷茫,不是因为吃不饱饭,而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相当长一段日子里,我什么正经工作都没干;户口本十几年了,上面都还标注着“待业”两个字,我靠做各种各样的兼职来养活自己。曾经有一个月里,我接了12个不同的兼职。期间也遇到了很多骗子。每当干了活却拿不到钱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生活本就是这样,想想别人,也有为难之处。

从那时候开始,我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凡事都努力比别人多付出一点。不是图表现,而是只有这样我才能拿到更多生计的保障。那几年里,我还自学并翻译了很多书,平均一天翻译6000字,1000字可以拿到60元稿费。当时熬夜熬得特别狠,导致今天给我留下了很多后遗症,虽然逻辑能力很强,但记忆力差的不行。

别人的人生,丰富多彩,吃喝玩乐,潮流时尚,可我的人生没啥目标,没有家人,也没有啥特别的乐趣,有的,仅仅是出于本能的活着;但是我有一点就是,特别能折腾。我曾经给各个欧洲汽车设计师写过信,毛遂自荐,想和他们成为朋友。我也真的与很多人成为了朋友,一直到今天。Erwin Himmel(奥迪设计总监Sielaff的老师),我每次去德国Ingolsdat时都会去拜访他。还有很多欧洲设计师出钱请我去欧洲旅行,去不同的设计室参观。我还参加了华普车队,跟他们一起全国巡游;跟马戏团一样,每到一个城市,就在经销商那里做车技表演。在差不多2个多月的时间,我几乎去了中国所有的省份。那时侯,每天开10多个小时车是常有的事。车上路途上,有时候很无聊,就折腾车上的物件,我那辆车开了半个月之后收音机就再也没响过。在秦岭雪山里过的圣诞节,在贵州泥泞的山沟里过的新年,还有差点死在贵州到广西的高速路上……回到北京后,在家咳嗽了两天,然后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得了肺炎。那时,心里还是有一个特朴素的念头:尽管我没有人生目标,但只要还活着,就应该每天向前走。


后来,一个朋友来找过我一次,他告诉我,不能过着与世界隔离的生活,我需要有一份工作。从那以后,我就放弃了几年来习以为常的流浪生活,直到慢慢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我有时候在想,今天的我,算是有人生梦想了吗?我觉得没有,真正的人生梦想应该是明天与今天永远不同。

最后,一首普希金的诗,送给正在遭遇或者曾经遭遇过苦难并勇敢坚持着的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曾经很多个晚上,我都是在反复默念着这首诗中度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十里十年


这个故事在我心里藏了将近五十年了。

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北方冬天的早晨北风呼啸,寒气逼人。我和我同桌,一个瘦小的男孩,比我小一岁,还有几个邻居的小伙伴相约去离村2里地的学校去上去学。那时候没时钟,都是看到东方露出鱼肚白(现在也就是六点钟)就起床,因为这天早晨天空阴云密布,还飘着雪花,所以起得晚了点,恐怕迟到了,因此一出了村就跑了起来。

"我的帽子,我的帽子"!同桌突然大喊起来。原来一阵刺骨的北风迊面袭来,疯狂的横扫着空旷的山野,随势卷走了同桌头上戴的那顶又赃又破,皱巴巴的小单帽。同桌急忙折了回来,去抢他的小单帽,只见小单帽在空中打了几个漩涡,被风吹进了路边的深沟里,不见了踪影。同桌欲下沟去找,我说,现在去找也看不清楚,因为帽子是深蓝色的。

等我们赶到学校,天已经大亮,我发现同桌嘴唇发青,手和额头冰凉冰凉的,冻的直打哆嗦,蓝色的棉袄棉裤很单薄,而且是多年没拆洗过又脏又破的那种,扣子也少了两个,前胸上半部露在外面。一种同情心犹然而生。放学后,我陪他来到深沟里找寻他的小单帽,可是将沟底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我们只好悻悻的往家走,走着走着同桌竟伤心地哭了……

晚上我把这事跟娘说了,母亲难过得直掉眼泪说:"没娘的孩子没人疼"。说着找来一些旧布和棉絮,决定给同桌做个棉帽。我急忙问母亲:"他娘去哪里了?"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边飞针走线,边对我讲了他家的情况:

同桌八个月他娘就因病去逝了,是他姐姐背着他走村串户,吃百家奶长大的,谁家有奶小孩的母亲,他九岁的姐姐就背着他去奶几口。后来他姐姐因思母心切,得了心脏病,十六岁那年去逝了,他还有个哥哥,父子三人相依为命。那个年代家里没个女人真就没法过,一家人的吃穿全靠女人操持,缝缝补补,拆拆洗洗,没日没夜的操劳。男人去生产队挣公分,挣不到公分,生产队不分给粮食,全家人就得挨饿。再说了男人也不会做针线活。那个年代,日用品愦乏,老百姓穷得盐都卖不起。哪有钱买棉衣,既是有钱也买不到,还得凭关系凭布票。我同桌和他哥整天缺吃少穿。他穿的棉袄棉裤就他哥穿小了的,多少年了都没拆洗过,怎么能保暖,难怪他冻的直打哆嗦。

第二天早上,母亲拿出新做好的棉帽,要我送给同桌,可是同桌没去上学,我直接送到了他家里,他还没起床,额头滚烫滚烫的,屋子里滴水成冰,盖的被子又脏又薄,白色的部分已经看不清底色了。桌子上的碗里盛着两个地瓜干窝窝头,又冷又硬又黑,难以下咽,我急忙跑回家,把我母亲刚摊得煎饼拿了两个,递到他手里:还热乎的,你快吃吧。他三口两口就吃下去了,才有了说话的力气,他说他父亲去"出夫"(那时公社统一调集村里的部分强壮劳力去修水库或修公路叫出夫)了,哥去他姑家叫他姑来先帮忙几天。最后我拿出了我娘给他做的新棉帽,他急忙戴在了头上,感激万分:这回头不冷了,不用冻感冒了。可是那同桌没有像他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起初是感冒,后来成了伤寒,经过一个冬天的治疗才保住了性命。

前段时间,我回老家,又见到了我的同桌,他已经当爷爷了,聊起当年帽子的事,依然心存感激。


落英乡间


三年前爱上一个女孩,当时自己已有女友,为了她,背叛了女友,陪她走过一年半的风风雨雨,那大概是我最幸福和最愧疚的一年半。明知道那一天会来,可是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三年前有个女孩在网上发了一个漂流瓶,说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还有一两年的时光,多么希望有生之年能逃一场完整的恋爱。我收到了那个漂流瓶,既然有些事落在我身上,不过多难总该去尝试一下。于是跟女友分了手,独自一人离家去了另一个城市,陪一个女孩谈了一场恋爱。最后女孩躺在我怀中微笑着走了。现在有了女友,到每年清明都会去女孩那里,陪她说说话。谢谢你,是你给了我勇气,让我去不顾一切的疯狂一次,为了爱,为了你,或许只是为了那个漂流瓶。


上帝的一心


这是我真实的经历,

我家在小镇上,镇里有政府单位,那年是1992年

在大院里有个女人生了小孩,就请了个小保姆,她叫刘运红,工资40元一个月。

那年我和她都12岁,1980年生,相同的年龄,又是两个小女孩,她经常带着小孩子过来我家聊天跟我一起玩。

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小出来做小保姆,她跟我聊起她家的情况,她是老大,爸爸妈妈为了生个儿子,就一直逃避计划生育,但是天不遂人愿,连续生了5个都是女儿,家里的房子都已经不叫房子,家具、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门啊窗啊都被计划生育的人给拆走了,最小的妹妹因为养不活,就送人了。。

在生完最小的那个妹妹没多久,有一天她妈妈对着她爸爸说,她实在生不出儿子了,带着内疚,带着不舍,带着对生活的不公,一瓶农药成为她最后的饮料,她潇洒的走了,成为村头的一堆黄土!!!

在1992年8月的一天,有天晚上她过来向我告别,她说她明天要回去了,做了7个多月的小保姆,拿了280元工资。。我问她怎么不做了,我不舍得你,留下来好不好?她说她要回去了,他爸爸因为家里的状况经常酗酒,就在前一天因为酗酒在走路回家的时候,摔下了田埂,摔爆了血管,导致大出血,正在医院抢救!她要回去照顾她爸爸!!

我当时在想辛苦的做了7个月保姆,拿到的钱不够她爸爸看一天的病,我恨她爸爸不争气,让她小小年纪承受那么多苦难,受人白眼!!!

自从她走了,就没再联系过,现在都26年过去了,刘运红你还好吗,还记得我吗?

曾经一起玩的小玩伴,小时候的苦难没压倒你吧,这么多年我好想知道你在哪?生活的怎么样?只怪我那时候太小,不记得你的家在哪。

我只记得是湖口县马影那边附近的镇叫一个姓刘的村子!!!


思思22984403


奶奶为我讲述的年轻时候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距今约四十年的北方小村庄,那时的王兰刚结婚五六年。王兰的对象叫王贵,王贵是一个务实的北方汉子,共有六个兄妹,就他一个男的,他排行老四,其他的都是姐妹。

王贵结婚那年,三个姐姐都已经嫁到别的村。王贵很小就没有娘,除了要照顾家庭,还要照顾自己那游手好闲拉了好几千元饥荒的老爹,拉扯自己的妹妹们。那时的好几千元购买力在现在说来怎么也得上万,甚至十多万。

本来家庭就不怎么富裕,谁成想刚结婚五六年王贵便得了重病瘫在炕上不能动了。那时候王贵的爹也已经得了老年痴呆,王贵和王兰的两个孩子,大儿子民才五岁,二儿子国才三岁,还没断奶,在这样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王兰把二妹妹荣张罗着嫁了人,把小妹妹英供应上学念完了初中,念完初中后英去了化肥厂,工资还不错,吃喝不愁还有余付。

英到化肥厂的第二年,王贵病情恶化,说是必须做手术,不然活不下三年。王兰看看家里傻掉的爹,看看民再看看还没断奶的国和瘫在炕上不能动的王贵,愁得一天到晚睡不着觉。一听说必须做手术,不然活不长,王兰只好带着王贵去临县住院。

王兰一个妇道人家不会撵车,就叫上了院中的叔叔大爷帮她撵车,她把褥子铺到马车上,又把王贵拖到马车上盖好被子,把公公安排到村西头三姐家,把五岁的民嘱咐院中她一个婶子看着,带着还没断奶的国一起去医院。马车吱吱呀呀,只有板子,没有顶棚,王兰望着漫天的星星边抹眼泪边偷偷祈祷,天爷爷啊,保佑着俺的大人孩子平平安安,顺顺当当,保佑着我过了这一难,以后逢年过节我多给你烧纸烧香......

王贵那么多姐妹,住院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跟着去守,王贵的一个爷爷的叔伯兄弟王在还像话一点,跟着去了。到临县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王兰打发弟弟去给撵车的林大伯去买点吃的,要碗水喝,王在推辞说不认识路而且太累,于是王兰只好自己去买。

那时候不像现在一样,路上有路灯,而且街道上不远处就有一个卖东西的货铺,于是不认识字的王兰大晚上的在路上走了很久,好不容易才东问西问问到了卖馒头的地方,等王兰走回去,一群人住下马店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于是人和马睡在一个地方。

第二天一早,林伯有事就让他撵着马车回去了,王兰和王在去医院给王贵排号住院。那时候医院的病床特别少,没有关系肯定住不下院,王兰背着王贵在医院和马店往返了一个多星期也没住下院。王兰比王贵矮一头多,背着王贵特别吃力,王兰背着王贵,三岁的国就抓住王兰的袄角,每天拖拖在医院和马店间。

大约一个星期过去了,王贵还是没住下院,王在要回家,王兰看了看三岁的国,在这里也没人照顾他,没吃没喝的就想让王在带国回去。王兰给国喂完奶,哄他睡下,含着泪把他抱在马车上,王在带着国回家了。半路上国醒了,找王兰,问王在要娘,王在就说,你娘拉屎去了,一会追上来。三岁的国一会一问,王在就一遍遍的说你娘拉屎去了,好容易到了家,王兰也拉了一路屎。到家的国一下车就看到五岁的哥哥民在等他,小兄弟俩一见面就亲的抱在一起不放手,民也哭,国也哭,哭了好一会才松开。

再看看王兰这边。王兰这边一边奶子想儿子,两只奶子胀的生疼生疼的,一边心里如火再烧般煎熬。一天中午王兰扛不住了,在医院的院子里大声哭了起来,王贵也跟着抹眼泪,说,兰,是在不行咱回去吧,这个院是住不下了,我觉得就是做完手术也不一定能站起来了,咱回家吧,咱不做了。

王兰一边骂王贵说丧气话,一边抱着王贵的头嚎啕大哭。正哭着间,一个小护士看到了抱在一起痛哭的王兰和王贵,问他们怎么了。王兰说自己是哪里哪里人,自己来住院的,来了一个星期了,没有人没有关系,住不上院。小护士一听王兰说这些,也十分难受,说,大嫂子,你别哭,我和你是一个县的,我就在你临镇住。这么着,我告诉你我们医院院长家的地址,你去他家和他说点好的。王兰对小护士谢天谢地了一番,往家里打了个电话,让家里把一篮子家鸡蛋送来了。

王贵的表弟奎带着一篮子鸡蛋骑车子骑了整整一天才到了医院,第二天王兰带着鸡蛋让奎守着王贵自己去了院长家。到了院长家,院长没在家,是院长的婆娘听说了王贵的事情,院长的婆娘说,行啊,大嫂子,等他来了我和他说,你放心好了。于是王贵这才住下了院。

住院几天后,医生对王兰说,病人病的很厉害,做手术有一半的可能活不了,即使活下来也可能以后下不了炕,让王兰考虑签不签字。当时医院里又剩下王兰一个人了,身旁连个出主意的都没有。医院里不让人们在走廊里睡觉,王兰就睡在院子里。医生和王兰说了那些话后,王兰一晚上都在院子里转圈圈,拿不定个主意。她真怕给王贵动了手术,王贵没能从手术台上下来,就这样王兰转了一晚上圈圈。

最后王兰决定给王贵做手术,王兰不会写字,签字都是医生帮着签上的,王兰哆哆嗦嗦的按上了手印,回家里去凑钱。

也不知道王兰是怎么回的村里,村里的叔叔大娘看到王兰被吓坏了,王兰面黄肌瘦,嘴上干裂着口子,头发也凌乱着,村里的大娘们都说都认不出王兰来了。王兰说,在临县住了半个多月院,吃了不到20斤粮票。

王兰问村里人借钱,打了一张又一张白条,问英借了三十块钱。手术做完了,王贵刚回家没两天,村西头的王贵他三姐就挑唆英要回借他的三十块钱。王兰哭着去院中的大娘那里借,大娘问她干啥,王兰就说还英的钱。王兰从两家大娘那里借齐了三十块钱,要还给英。

院中的大娘把英数落了一顿,王兰把钱塞给英,英不要,英觉得没脸了跑到了村西头的三姐那里。躺在炕上的王贵气的不得了,硬是从炕上爬起来一步一步拖着腿弓弓着腰从村东头追到村西头三姐家。王兰看到王贵从炕上爬起来了也不知道是喜极而泣还是什么嗷嗷哭了起来。

还没到三姐家里,三姐看到王贵拖着腿弓着腰,一步三歇的来了,在门口就刻薄的吆喝,哟,是贵来了嘛,我还以为村东头死绝了呢,让老头子跑到我这边来吵来闹。王贵没理她,给英扔下那三十块钱就走了......

王贵把三姐的话给王兰说了,王兰气的直流泪,说,这些个没良心的东西,他就不是她爹嘛,东头瘫的瘫,小的小,照顾一天两天不也是应当应义的嘛。王贵只劝她。王兰喃喃道,天爷爷你不信看着点,只要我王兰不死,早晚我过的比他们强......

后来在炕上瘫了三年的王贵能下炕了,饥荒慢慢的也还上了,就像是预言一样,现在王兰过的确实比她们好,她三姐早早的死了男人,王兰说,那是他一辈子伤损自己作死的,英一个闺女一个儿,闺女和儿没生一个男孩,王兰孙男娣女成群,而且王贵自从好了以后就特别能吃苦。

王兰说,哪里是能不能吃苦,是一辈子穷怕了......过去,人家的小孩都是吃馍馍,我家里却是吃糠,过年来客来人的时候,民挑唆国偷拿了一个长长馍馍尖儿,让我生生的从手里夺了出来,现在想想心里还是跟针扎似的。

王兰说,现在咱过的好点了,她们也有娘家兄弟娘家哥了,以前王贵瘫在炕上不能动她们都躲着啊。要是看在以前,真的和她们断道不来往,也就是她们从小没娘,我心里使不下去。做人不兴那样没良心。

王兰说着抹抹脸上的泪。

王兰,就是我的奶奶。


一颗青月亮


听过最悲伤的故事,是我姥姥的故事。

我姥姥父母在以前是地主,很有钱。有一次姥姥父亲出远门,把钱藏在顺身携带的镐把里。只有他两个朋友知道,结果被其中的一个朋友图财给害死了。第二年,姥姥母亲也病死了。姥姥只有三四岁,一点福没享到。

姥姥小时候‘闹眼睛’,眼珠子都鼓出来了,治好了以后,一只眼睛成了玻璃花(眼仁是白色的,视力几乎没有)。

姥姥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都没长寿。大哥哥因为文。革时期本子上被小哥哥抄了一首四人帮的诗,受不住严刑拷打跳井了。因为是半夜跳井,早上摸黑打水的不知真相的村民还喝血水。

姥姥唯一快乐的几年就是跟着大姐出嫁,大姐姐夫对她很好,可没几年姐姐病死了。姥姥只能跟着哥哥。

因为成分问题,有文化的哥哥只能娶一个没人愿意娶的女人,天天羞辱姥姥,姥姥十几岁嫂子就想赶她出家门,没办法,一只眼睛残疾的姥姥,只能嫁给成分不好的姥爷,那年,姥姥十五岁,什么嫁妆也没有。

姥姥大哥哥五十左右就去世了,自此,姥姥一个娘家亲人都没有了。

姥爷并不喜欢姥姥,为人也不勤勉,家里人口多,活重,都是姥姥和孩子们干活。

两个人一辈子也没有幸福过。姥姥为人传统,敏感,从小颠沛流离,没享过福,没有家庭温暖。这只是一个老人平凡的一生,可每次姥姥讲起这些事,我心里都是酸的。人活一世,最悲伤的应该就是一生都在被选择,都在身不由己。


人参果6865


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朋友的妈妈得了乳腺癌在她大一的时候,去世了。

我认识我朋友的时候才刚刚高一,那个时候我朋友留给的印象是稍微有点叛逆(听朋友说,她家里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爸爸不爱她,家中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只有妈妈会关心她),因为我们俩是同桌,经常听她跟她妈妈讲电话的时候,语气态度方面都会稍微有些偏重,给我的感觉就是会有点愤怒的样子。

高一后半期,我们分班了,她选文科,我选理科。我们在不同的楼层,但是每到周末我们会聚在一起吃饭,聊聊身边事,生活的烦恼。当高三的第一学期,有一次(不是在周末)她来找我了,眼眶红红的。她没说什么,只是找我借钱回家。我心想,是不是她和她妈妈又吵架了或者怎么了。我借了,就随口一问,怎么了。她摆出云淡风轻的样子,说了一句,我妈妈得了癌症,晚期,住院了。

我很惊讶也很担忧,我抱了抱她,问她钱够不够。不够我再去银行拿出来给她(虽然我也是父母给的生活费,不多,但是因为我省吃俭用,我剩了一点点钱),她说要。当天,我就和她出去取钱给她,让她不用那么担心,先去医院看下什么情况。


在那天之后,我们差不多有一个月没有联系(她从那天就没来学校,手机也打不通)我很担心,就去问了她的班主任,他那个班主任说,她休学一学期了。我很难过,但是又不能说什么,因为我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我没办法感同身受,所以只能等她回来收拾东西安慰抱抱她。

一个星期后,她来了,瘦了不少,她跟我说,心很痛,也很后悔,为什么当初和她妈妈吵架,为什么老是气她妈妈。她还说,现在是不是报应。我劝她不要想那么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从这次会面结束后,我再也没见过她了,我毕业了,走出大山,去了上大学。但是我们之间还保持联系,她复读了,因为她妈妈觉得不能让她浪费学业。

朋友复读了,也考上了一个大学。她妈妈也化疗的效果不错,一企鹅都是那么好,可是当我朋友军训时,一个噩耗传来了。她妈妈病危了,她连夜赶回去,一边哭一遍打电话跟她家里人说,不要放弃妈妈。

生活真的很残忍,我朋友亲手送走了她妈妈。事后,我朋友来找我了,我们相互抱着哭。还那么小的年纪,没有了妈妈的爱,爸爸也是对她不管不顾,家里唯一对她关心的人也不在了。从那天起,我跟我朋友说,你还有我,不要怕,真的不要怕。

两年过去了,我朋友现在逢年过节都不回家,她会来找我。就上周我问她,最近怎么样?她说,一起都好,就是心空落落的。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失去才知道珍惜。无论是父母还是身边的一切,我们都不要浪费生命的每一分钟,感恩常怀于心。


娱乐小扒事


一个女的重病后痊愈要出院,有人问她,你出院后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那女的回答说,我要马上离婚!旁人不解,一脸疑惑。那女的说,我病重的时候,丈夫和丈夫的情人,不惜一切代价,想尽无数办法,把我抢救回来,而且治好了我的病。我觉得我和丈夫根本就不合适,所以我要成全他俩。。。。。。

(这个故事看的我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清到底是谁对,还是谁错?还是造化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