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

大元元武宗海山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能够同时出现总督、巡抚、都统、提督和总兵这些官职的只有在清朝。同时需要注意清朝的将军并不是官职,而是指对满清高级将领的称呼,一般情况下将军的用法是指称号加将军,比如建威将军、振威将军和武显将军等,同时满清还将这个称呼作为宗室爵号来使用,比如辅国将军、镇国将军和奉国将军等,所以在讨论官职的大小时,将军是可以被排除的。那么在清朝这些官职谁最大,又是谁最小呢?这里我就为大家详细道来。



总督

清朝的总督主要分两类,一是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要务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二是专门负责某项政务的最高长官。

其一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地方总督可以说是清廷除皇帝在地方上权利最大的官员。清朝在光绪前一共拥有八个总督,即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其中直隶总督可谓是八总督之首,而到光绪后清廷又增设了东三省总督,掌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省,遂成为天下第一督。而这九个总督就是管理着满清二十一个省的军政事务,及粮饷等事务。



不过在满清部分总督还会兼任着其他的职务,如直隶总督在乾隆十四年还兼管直隶河道事务,乾隆二十八年还同时兼任直隶巡抚。之后咸丰三年还短暂兼任过长芦盐政,后遂废,同治九年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再比如两江总督在康熙元年兼任了操江事务,道光十一年兼任两淮盐政,后因太平天国起义被废除兼并,后在同治十二年兼任南洋通商大臣。可以说满清的总督权利不只是局限于总领一省或数省的军政要务,一般情况下他还会管理着一些其他的事务,比如河道事、巡抚事和盐政事等。



其二专门负责某项政务的最高长官。满清在设立地方总督的同时,还专门为一些需要协调全国的事务设立总督一职,而此类总督清廷一共设立了四个包括漕运总督、南河总督、东河总督和北河总督。其中漕运总督是负责全国漕运事务及统管各省的督粮道,并同时节制鲁、豫、苏、徽、赣、浙、鄂和湘八省漕粮卫、所。同时在咸丰年间,因战事频发遂决定有漕运总督来节制江北各镇和道,以此来有效的为战时粮草的运输和收集提供便利。而后咸丰十年又将原江南河道总督的所负责的事务全部交由漕运总督负责,此时的漕运总督权势达到鼎峰。但是后随着海运的盛行,利用江河来进行漕运时代的终结,最终漕运总督于光绪三十年被废除,改有两江总督负责。



南河总督主要是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事务,在1860年因捻军攻破及焚毁了南河总督的总部清江浦,遂南河总督被废,改有漕运总督负责。东河总督主要负责山东、河南河道事务,并提督军务,后与光绪二十八年被废除,改有河南和山东巡抚负责。北河总督负责直隶境内的南北运河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事务,乾隆十四年不再单独设置,由直隶总督兼任。

清朝的总督正常的品级为正二品,但是满清为了让总督可以节制全省的官员,包括巡抚和提督,一般会额外授予总督兵部尚书或都察院右都御史高配至从一品。



巡抚

满清时期的巡抚主掌一省的军政大权,负责全省的军事、刑狱、吏治、盐漕、赋税、科举、民政和粮饷等事务。可以说巡抚就是一省的最高长官,可谓是封疆大吏,但需注意巡抚提督军事节制的是绿营兵,而驻扎在本省的八旗军巡抚却是无权过问的。不过并不是每个省都会单独设立巡抚一职的,而会由各省的总督来兼任,比如福建巡抚就由闽浙总督兼任,四川巡抚就由四川总督兼任等。



同时与总督一样,部分巡抚不但负责全省的军政要务,同时还兼任着其他的事务。比如山东巡抚还兼管河道,河南巡抚还兼管全省的绿营兵,领提督衔。同时满清巡抚不虽受总督的节制,但却不受其管理,他们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上下级直属的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有单独上奏皇帝之权,只能说他们是互相监督,但是实际上却谁也管不了谁。



清朝巡抚正常品级是从二品,但是一般情况下满清为了让巡抚能有监督总督的相应地位会加授其兵部侍郎衔,高配至正二品。

都统

满清的都统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八旗都统,二是地方都统,三是军队都统。

八旗都统是满清专门在八旗设立的职位,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八旗的所有军政事务。当然此类的都统也分为二类。一是旗务都统,清朝每一朝都会固定的设立二十四个旗务都统,他们是京师八旗的最高长官,主要负责旗人的一切,包括土地、财产、俸禄、生活和形忪等等,总之就是有关于旗人的一切都统都有权过问和管理。同时旗务都统还直接负责京师的精锐部队骁骑营。二是驻防都统,他们是满清驻扎在全国各省八旗军的最高长官,他们主要是维护满清在各省的统治,并负责镇守险要、训练军队的事务,但是需注意他们只负责管理八旗军,其余皆不管。



地方都统有别于驻防都统,满清的地方都统有点类似于巡抚和总督的职务。而此类都统主要是设立在蒙古一些特别重要的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包括察哈尔都统和热河都统等。比如热河都统辖承德府及内蒙古昭乌达、卓索图二盟的所有军政事务,及蒙旗事务。

军队都统是清末在改革兵制后所出现的军衔,此时的陆军军衔分为大将军到下士共十四阶的军衔,其中都统就是第三阶军衔,位列正二品,都统可拥有任统制官(中将)的资格。



满清都统的品级主要分为从一品和正二品两个段位。其中八旗都统和驻防都统,及地方都统皆为从一品,而军队的都统则为正二品。

提督

清朝提督主要分为陆路提督、水师提督及九门提督三种类型。

陆路提督是各省陆路各镇绿营兵的最高军事长官,主要负责全省绿营兵的训练、考核、晋升和调动等军务。不过同样需注意各省的八旗驻防军是不归提督节制的,而是归各地的八旗将军或都统负责。在清朝满清一共设立了十六个陆军提督,但只有十一位是单独设立的,而其余五个是由各省的巡抚兼任的,即山东、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西。



水师提督是统领满清三大水师的最高长官,即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和长江水师。其中福建水师提督是负责台湾、福建、江苏和浙江等地的海防,并统领福建水师。广东水师提督主负责广东、海南等地的海防,并统领广东水师。长江水师提督负责长江江面及沿江河湖,以及负责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五省的江防,并统广东水师。

九门提督是清朝京师的驻京武官,他主要负责皇城的安保工作,并同时掌皇城稽查、门禁、巡夜、禁令、保甲、缉捕、审理案件、监禁人犯和发信号炮等事务。但需注意皇宫的安全并不是有九门提督负责,而是有领侍卫内大臣负责。



清朝提督的官阶是从一品,它可以说是满清地方上品级最高的官员,位在巡抚和未加授的总督之上。但是需注意的是在清朝是以文治武的,而提督官阶虽高但是一般情况下依然要受总督和巡抚的节制,因为正常情况下总督会加授兵部尚书衔,而巡抚也会加授兵部侍郎衔。

总兵

清代总兵是提督之下的官职,掌一省之下一镇的军务,及负责训练及统兵,大概领一万五千名至数百名的军士。满清在全国一般设83位总兵,其中陆路总兵约占70名,水路13名,他们一起统领着全国614防营约63万兵力。

满清总兵的官阶是正二品,但同样它受总督、巡抚和提督的钳制。



总的来说如果单纯的按照品级来定,那显然是提督、旗务都统和驻防都统与加授兵部尚书的总督同级,而加授兵部侍郎的巡抚、军队都统与总兵同级。但如果要按照权利的话,那显然是旗务和驻防都统=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军队都统。首先旗务和驻防都统是作为满清维护京师和全国各省的统治所设立的,他只能有满人担任,且不受地方官员的钳制,他们的直属上司就是皇帝,同时作从一品的高官,自然不弱于任何人。



而总督作为地方上最高的军政长官,可以说除了八旗军他管不了,其余各省的官员都受他钳制,所以他最高自然无疑。而巡抚虽在品级低于提督,但是他一旦被加授兵部侍郎衔,他的权利就要比提督大,而且提督也要受制于他。而其他的总兵与军队都统没有任何异议肯定要低于以上的官职。


澳古说历史


以清朝为例:

总督:

总督是地方上最高大员,堪称封疆大吏,官阶为正二品,实际操作中,总督一般会加挂尚书、大学士等从一品甚至是正一品的品阶。清朝设有九大总督,除了直隶和四川单省设置有总督,其它七大总督都署理两个省以上,总督拥有包括属地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最高级别的管理权。

直隶总督由于在天子脚下,别看只管一省,但实属各大总督之首。

除了地方九大总督,清朝还在部分时间段设置了一个漕运总督,两个河道总督(江南、东河)。

巡抚:

巡抚是每个省份的最高官员,官阶为从二品,低于总督,每省都会有且只能有一个,但像直隶、四川这两个有总督的单省,为了避免机构重叠,干脆就取消了巡抚这个职位。在有些地方(如甘肃)和有些时间段,总督衙门所在的省份,也会由总督兼本省巡抚。巡抚负责管理属地的政务为主,军务为辅。

总督与巡抚可能会有督抚同城的现象,从级别上,总督要比巡抚高,但两者之间并非直接隶属关系,总督比较偏重军政,巡抚偏重民政,巡抚可上达天听,直接对皇帝负责。在清朝统治前期,总督权力绝对大于巡抚。到了中后期,巡抚与总督在督抚同城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措施无非两种,一种是像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那样,干脆把广东巡抚裁撤掉;另外一种就是像两江总督(管着江苏、安徽、江西)那样,到了后期安徽、江西两省巡抚无论从名义上还是业务上都不再归两江总督管辖。

将军:

将军一职,顾名思义,是主管军务,清朝入关之后,在重要的城市都驻防有八旗军队,乾隆年间基本固定下来,共有十四名将军,他们的称号就是驻扎地名加将军二字。从品阶上来看,他们是从一品,甚至比总督都要高,这与清朝统治体系有关,他们本身都是满蒙出身,就实权来说,大部分将军低于总督。

但是边疆和清朝发迹的几个省份,由于不设总督,所以驻防将军们不仅负责军务,事实上也要行总督之实,军政民政都是最高领导。比如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这五个地方,就都是将军辖区,没有总督。

既是总督驻地、又有驻防将军的城市,比如广州,涉及军务大事,一般会采取将军领衔、会同奏事的模式。两者互不隶属,万一真要是矛盾重重,那就看各人能耐道行了。

都统:

都统与将军一样,都是从一品,满蒙汉各有八旗,合计二十四旗,二十四位旗务都统管理本旗军务民务全面工作。清朝后期的旗务都统一般没有实权,是由各中枢大臣兼任。

除了旗务都统,还有各地的驻防都统,由于与驻防将军级别相同,所以驻防将军与驻防都统一般各有管辖范围,驻防将军手下设置的助手叫做副都统。驻防都统在乾隆年间只设有三个,分别是察哈尔都统、热河都统和乌鲁木齐都统,其中前两者不受驻防将军节制,乌鲁木齐都统与和伊犁将军在管辖范围上有一定重叠,因此,乌鲁木齐都统虽然品阶与伊犁将军相同,实际上地位要低于伊犁将军。

提督:

掌管八旗的叫都统,掌管边疆省份之外的各省绿营军的就是提督,品阶与都统一致,都是从一品。

除了各省提督,清朝中后期还设置有水师提督,京师还有九门提督,他们的品阶全都一致。

提督都是从一品,那么封疆大吏九大总督才是正二品,总督又偏重军务,岂不是要受很大委屈?

文章开头阐述过,现实操作中,各大总督一般还会有加挂尚书、大学士名衔,足以达到文臣钳制武臣的设置作用。

总兵:

清朝总兵品阶为正二品,全国定员八十多名,受本省或本水师提督直接统辖领导。

综上,如果硬要排出品阶和实权的高低,那么从高到低,大概可以采取这样的排列方式:总督、将军、都统、提督、巡抚、总兵。


历来现实


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这些都是清朝的官职,其中总督、巡抚是文官,将军、都统、提督、总兵是武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清朝的官职:

总督:清朝的总督承袭明朝,但是权力远大于明朝,是清朝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官阶从(zong)一品,下辖一省或数省,“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同时节制兵权和监察地方,除了节制所属各镇、协外,还有直接统领的军队,称为“督标”,一般加兵部尚书和督查院左都御史衔。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直接统辖的绿营兵被称为“漕标”、“河标”。

巡抚:巡抚是清朝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官阶正二品,其职责为“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民政刑……”,巡抚受总督节制,凡不设总督的省份由巡抚提督军务。除了节制所属各镇、协外,还有直接统领的军队,称为“抚标”。

将军:清朝八旗驻防兵的最高军事长官,一般是旗人。清朝初期官阶为正一品,乾隆时改为从一品。其全称为“挂将军印镇守处”,其下设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职,清朝一共在14个地方设立了将军。驻防将军的实权虽然不及总督,但官阶高于总督,当驻防将军与总督同驻一省时,一起上奏时,一般是将军领衔。

都统:都统是一旗的最高军政长官,是满语“固山额真”的汉文名,分管该旗的户籍、田宅、营制、操演训练等军政事务,清初满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各设一名都统,共24名都统,官阶正一品,后改为从一品。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清朝各省绿营兵的最高军事长官,俗称“军门”。每省一人,节制本省的绿营兵,官阶为从一品,比巡抚高,但必须受到总督的节制。

总兵:全称为“镇守总兵官”,设于明朝,清朝承袭,负责军队的训练和指挥作战,官阶正二品。


历史军魂


清朝时设有总督、巡抚、将军、督统、提督、总兵,各自的职权不同,管辖区域不同。



将军、总督级别最高,边远地区驻防将军为最高军政长官;总督、巡抚、督统为地方军政长官;提督、总兵为汉军绿营军事长官;另有京城九门提督、水师提督。

一、清朝的将军分为三类。

(一)驻防将军,全国设有14个满族驻防将军,官阶为从一品,边远地区驻防将军统管军政,如伊犁将军、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绥远将军等。

内地驻防将军则不理民政,以驻防地前缀命名,如江宁将军、福州将军、成都将军等,统领八旗军兵,与总督同城时互不隶属,遇事共商,联名奏章,将军列名在前。

(二)清朝皇室九等爵位中的第6~9等称号。

镇国将军,爵位第六等,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麒麟;

辅国将军,爵位第七等,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狮子;

奉国将军,爵位第八等,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豹子;

奉恩将军,爵位第九等,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老虎。

(三)武职军官率军出征临时授予的称号,事毕收回。

本文述及的是指驻防将军。

二、总督,正式名称为“总督xx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事务”,有的督抚同城“兼理巡抚”,有的江河事务繁重“兼理操江、河道事务”,两江、直隶总督“署理南、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节制北洋水师。

总督,为地方官员中级别最高、权力最大的军政官员,官阶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则为从一品,习称“封疆大吏”,权势显赫。

总督管辖军队,只限管辖汉军绿营军队,管辖的汉军绿营军队称“督标”,八旗军队归驻防各地的满族将军管辖。

计设有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云贵、陝甘、四川八总督,后增加东三省总督,四川总督管辖一省,则不设巡抚;其他总督管辖多省军政事务,但以军事为主。

总督,类似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的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六个大区政府主席,管辖数省,但比大区政府主席权力更大,比大区政府主席还多执掌军权。


此外,尚有负责南粮北运供给京师的漕运总督,管理河务的河道总督。

三、巡抚,为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掌管本省的军政大权,官阶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管辖的汉军绿营军队称“抚标”,节制驻省汉军绿营军队最高军事长官提督;同总督一样不管辖八旗军队。

总督、巡抚均为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的地方军政长官,木有隶属关系,但总督官阶高于巡抚,对巡抚有督察权。

四、督统,官阶为从一品,设于省级边远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如热河督统、察哈尔督统。

五、提督,官阶为从一品,为一省汉军绿营最高军事长官,管辖的绿营军队称“提标”,受总督、巡抚节制。

清朝还设有京城九门提督,卫护京都。

清朝海军也设有提督,为舰队最高军事长官,如北洋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

六、总兵,又称总镇,官阶为正二品,为驻防军事要地,一镇汉军绿营最高军事长官,管辖的绿营军队称“镇标”,受提督节制。




z山海


同时出现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这些官职的是清朝。其中总督、巡抚属文官,将军、都统、提督属武将。下面有书君带大家来理一理这些官职大小。

一总督(从一品官)

清朝的地方官中,乌纱帽最大的是总督,从一品官,是最高行政长官。掌管政治,军事,经济。

清朝时候共有九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还有云贵、四川、陕甘、东三省总督。

其中直隶总督在天子脚下,比其他八个总督权利还大些,如李鸿章就是直隶总督。左宗棠当时是陕甘总督。

除此之外,清朝还设有专门管理事物的总督,如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

二:巡抚(从二品官)

巡抚刚开始是临时派遣性质,巡抚某某地,相当于现在的上级检查团。

清朝时候已是定制,巡抚是一个省的最高长官,正二品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管理一个省的军事、吏治和刑狱。

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巡抚是刘铭传,任台湾巡抚,还有一位是于成龙,曾任福建巡抚。

三:将军(从一品官)

清朝的将军分三种,都是从一品官,第一种是宗室爵号,并非实际职务。

第二种是带兵出征时任命的临时统帅,虽是临时工,但担任这种职务的都是王公大臣,相当于现在的五大战区司令员。

第三种是驻防将军,以八旗兵分别驻于各省要地。驻防将军是当地驻防八旗兵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集团军军长。

清朝时候全国共设有驻防将军十四人,分别驻守全国各处要塞,如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等边塞之处,镇守边疆。

清朝最有威望的大将军是雍正时的年羹尧,平定了西藏。

四:都统(从一品官)

都统是清朝八旗中各旗的最高长官,从一品,管理各旗的户籍、田宅、教养、营制、兵械以及选官序爵、操演训练的事务。都统是由皇帝任命的。都统一般是由满蒙王公和朝廷重臣兼任,比如历史上的和珅就曾任过都统的职务。

五:提督(从一品官)

提督在清朝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从一品官,是各省绿营的最高长官,就是统管汉人兵员的官员。一般一个省设一位提督,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

另外清朝还另外设水师提督,如福建、广东、长江水师提督。还有九门提督,也称步军统领。

六:总兵(正二品官)

清朝设有总兵一职,正二品,受提督统管,总兵管理本镇军务,提督和总兵都由绿营中的汉人担任,是汉人武官能出任的最高官位了。全国在编制内的总兵不过才80多人。

将军、都统、提督都是武官,品级相同,没有高下之分,但提督用的汉人,清朝重用八旗子弟,轻汉人。所以实际上提督是没有什么实权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首先,说一点,这些官职基本上都是明清时期的官职,与之前的王朝官职完全不同。



清朝一共有9个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和东三省总督。总督是一品大员,属于清朝的高级官员。总督属于文官,地位类似于战区司令,负责两三个省的军队事务。有的总督不能干预地方上的政务,总督和巡抚属于同事关系,并不是上下级关系。例如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两个官职负责的事务不同而已。



巡抚是一个省的最高军政官员,巡抚一般都是正二品或者从二品的官员。按照清朝的规定,一个省有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布政使负责全省的民政,按察使负责全省的司法工作。至于巡抚则负责全省的全面工作,有的巡抚负责军政民财等各方面的事务,不过有的巡抚不能管理军队。由于河南、山东等省份没有总督,巡抚的权力略微大一些。



提督是武官,在品级上,提督是从一品的高官,比巡抚的地位还高。但是由于文官高于武官的惯例,提督需要服从巡抚和总督的命令。提督负责管理全省的驻军,类似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在南方的各个省,都有提督。但山西、河南等省份没有提督,提督的事务由巡抚负责。由于提督是武官,镇压农民起义是责无旁贷的。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广西提督向荣一路追击太平军,从广西追到了江苏。



至于将军,分为了广州将军、西安将军、杭州将军等等。清朝入关以后,全国的主要城市都驻扎八旗军。总督只能调动绿营兵,根本指挥不了八旗军。八旗军服从镇守将军的命令,但各个地区的驻军数量都不多。一般情况下,一个省只有几千人。年羹尧被降为杭州将军以后,他只能调动浙江省的几千八旗军。至于数量比较多的绿营兵,不归各地的镇守将军管理。



总兵是明朝出现的一种高级武官,在明朝时期,全国只有20多个总兵,总兵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但是进入清朝以后,总兵的数量扩大到了80多位。清朝的总兵负责管理一个镇的官兵,镇是清朝的一种军队编制,例如太原镇、高州镇等等,一个镇有1万多驻军。总兵的地位类似于军长,在品级上和巡抚相当。但是在权力上,连提督都不如巡抚,就不要说总兵了。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题主主要问的是他们的职责和应对危机时候军事调度的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说,先介绍下基本职责。

1、地方军政大员的职能区分

总督在清朝有八个: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光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到了清末,有了东三省总督。这些人节制一到三省,权力很大,且加有兵部尚书等衔。

(总督辖区)
巡抚,除了四川省之外,每省都有巡抚,有的身份巡抚兼任提督,有的巡抚、提督均有。

将军、都统都是八旗的官职,在关内重要城市驻扎的称为驻防将军,有西安、太原、广州、荆州、南京、杭州、福州等满城;都统有绥远、察哈尔、热河都统。

(驻防八旗)

提督是一省绿营的最高长官,除了直属部队之外,节制一省军队。

总兵在清代地位已经较低了,全国有六七十个总兵,基本算是地方镇守部队长官。

2、军权的区别

上面这些人都有一定的军权。由于各省情况不一样。我们就以陕西、甘肃谈吧。

这里有陕甘总督、陕西巡抚、安徽巡抚、在西宁还有青海办事大臣、在西安有驻防八旗西安将军、有甘肃提督、固原提督、安西提督、有七个总兵。

如此之多,我们就来分析下:

西安将军直接管辖驻防西安的八旗部队,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军政大事,总督、巡抚需要与他联名会奏。至于调动军队,没有上谕自然是不可能的。

陕甘总督直属部队有六营,其中标兵五营,兰州守城1营,计5000人,节制两位巡抚、三位提督、四位总兵。

陕西巡抚,驻扎西安标兵两营,1195人。

固原提督(驻地固原),直属标兵五营,固原城守一营,加上分守部队计11477人。节制延绥、兴汉、河州三总兵。

(地方守备部队)

甘肃巡抚标兵两营1200人。

甘肃提督直属部队6000人,节制四镇总兵,西宁、宁夏、凉州、肃州四镇总兵。

安西提督直属部队五营、加城守,以及地方防御部队有9000人。

如果在陕西出现叛乱,规模小的,就近剿灭,比如延绥镇出现叛乱,延绥总兵带领的直属部队,在当地驻军配合下剿灭;如果完不成,固原提督带领直属部队,并调另外两镇出兵。到了这一步,基本就是重大事件了。陕甘军政人员就都被调动起来了,陕甘总督协调,甘肃的兵马源源不断东调作战。如果还不行,西安八旗精锐或者外省部队就会调入。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先介绍下以上各官职:

1、总督

为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正二品,一般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总督是简称,全称比较长,一般为:总督XX(省)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

明清设漕运总督,全称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掌管漕运和部分运河沿岸地区行政。

2、巡抚

主管一省军政、民政的长官,从二品,一般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巡抚的全称为:巡抚XX(省)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理河道屯田。

3、将军

清代地方驻防将军,如广州将军,官阶与总督相同,但地位高于所在的总督,节制全省绿营兵。驻防将军全称为:镇守XX等处地方将军。

4、都统

清代设八旗都统,为旗的最高长官,职掌一旗的户口、生产、教养和训练等。都统官阶为从一品,地位比较高。相对来说,不关你官多大,如果是旗人,则归这个旗的都统管辖,所以都统地位非常高,一般由位高权重的大臣兼任。

5、提督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官阶从一品,但受总督或巡抚节制,地位低于总督和巡抚。

6、总兵

总兵明代地位比较高,在清代地位下降,为绿营兵正,官阶正二品,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

综上,可以进行排序,由高到低为:都统>将军>总督>巡抚>提督>总兵。但是实权最大的还是总督和巡抚,属于封疆大吏。


对话历史


从实际品级来看,应该是总督>将军=都统=提督>总兵=巡抚。

从民政实权来看,应该是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

看了这么多分析,感觉有点乱,不通俗易懂。其实古代和现在都一样,分中央官和地方官,比如:现在的省委书记(不兼任政治局委员)、省长时就是地方大员,国务院各部长就是中央官员。人民解放军就是保家卫国的,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武警部队是维护地方稳定的,也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我也简单讲几句:

1、总督:品阶从一品时,对应到现在称副国级,相当于现在一些大省(人口多、经济发达)的省委书记兼任政治局委员。品阶正二品时,现称省部级,相当于现在的一般省的省委书记。直隶总督类似现在的直辖市的市委书记(北京、上海等书记一般兼任政治局委员)。

2、巡抚:品阶从二品时,对应到现在称副省部级,但职权又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只能理解为享受正省部级待遇。品阶二品时,现在称正省部级,在本省不设总督时,省长兼任省委书记,才名正言顺可为正省部级。

3、将军:品阶从一品时,职权对应到现在称战区司令员。但官比战区司令员大,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委员,享受副国级待遇。

4、都统:品阶从一品时,职权对应到现在没有,(因为现在军队全面由中央军委统一指挥,在民国时期相当于国民党领导的正规军)级别也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委员,享受副国级待遇。

5、提督:品阶从一品时,职权对应到现在没有,(因为现在军队全面由中央军委统一指挥,在民国时期为联合抗日,相当于共产党领导的入编八路军)级别也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委员,享受副国级待遇。

6、总兵:品阶从二品时,对应到现在称副省部级,职权又相当于现在的各省军区司令员,但官比各省军区司令员小,因为现在的各省军区司令员一般都兼任省委常委,属正省部级。

以上为大致分析,不知对否?


HUAPAI


总督,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许多国家都有或曾经有设置总督职位,如中国清代康熙年间知名的闽浙总督姚启圣加领兵部尚书衔任职(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战区司令员或政委)。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俗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衙门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地方军政和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管理地方民政,协助地方军政驻防发展,例如与闽浙总督姚启圣搭班子的时任福建巡抚的李光地(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委常委,书记,省长,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第一政委)。



将军一般是高级军事将领的统称,不同朝代、其具体指代不同:中国古代常作为高级武官、军政官员的职位甚至是爵号;战国时始为武将名,如白起大将军,王翦大将军(都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战区司令长官,军兵种司令长官)。之后汉代皇帝的武官大臣也称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比如司马大将军卫青,位次丞相(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军委副主席,战区司令长官)。 清代的将军有三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族人当任。内地各省将军(如江宁 、 广州 、成都等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边疆地区(如 黑龙江 、 吉林 、 伊犁 ),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


例如时任清朝雍正年间陕甘总督兼任西北叛军剿总大帅,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任职期间从不把陕西,甘肃巡抚衙门放在眼里,可见如此其职位之高,权力之大。(相当于现在中央政治局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西部战区司令员兼政委)

都统,官名。清代设八旗都统,为旗的最高行政长官。职掌一旗的户口、生产、教养和训练等。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特区首府行政长官。

提督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官阶从一品,称得上封疆大吏。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清朝在中国各地共设置了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就台湾而言,台湾总兵或台湾镇所辖军队,通常属于福建陆路提督与福建水师提督所管辖。比如清朝闽浙总督姚启圣的学生,时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大将军(相当于现在南海舰队司令员,南部战区海军司令员,省军区司令员)。


清代总兵为绿营兵正,官阶正二品,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清初,总兵无定品,系左右都督、同知各衔。京师步兵营有左、右翼总兵,为步兵统领佐官,清末,北洋海师亦有左、右翼总兵,各统铁甲舰为领翼队长。如此看来,总兵就相当于现在的辽宁舰舰长,或是驻防某城市的解放军师级单位。如上所述,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总督官职略大于巡抚,巡抚衙门略大于都统
和提督,都统和提督略同,提督大于总兵。上述问题,将军不定,如果说此处将军是历朝历代武官中最高的职位,那这个将军就和总督衙门略同,就相当于现在和平年代的上将军衔,并入中央政治局委员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