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夫妻從打工開始在青島闖蕩27年 現在家裡養漁船專賣野生海鮮


在青島早市上不少人知道一個叫董老二的人,但是卻很少人知道他叫董茂恩。董茂恩是濰坊人,1992年他孤身一人來到青島闖蕩,開始跟著別人學賣海鮮。1998年,在小港碼頭卸貨時,遇到了現在的妻子,她在一家酒店打工。兩人認識後,互有好感,而且兩人都是濰坊老鄉,更拉近了兩人的距離。經過不斷聯繫,兩人確定了戀愛關係。圖為,董茂恩與妻子在自己的海鮮攤上賣貨。

幾年後兩人結婚,妻子也跟著董茂恩開始賣海鮮,兩人一條心,就是要好好幹,在青島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1997年兩人有了大女兒;2008年,兒子出生了;一家人在青島的日子越來越好,幸福滿滿。“我和妻子都是從農村來的,不怕吃苦。特別是妻子,懷孕的時候都與往常一樣幹。她與我就是一條心,在青島好好闖,讓我們的小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賣海鮮是個受罪的活,也感謝妻子這麼多年來,跟著我受了不少罪。”董茂恩說。

後來手裡有了點積蓄,董茂恩就覺得光自己賣海鮮還不行,也可以弄條船僱人打漁,這樣他手裡的野生海鮮就多了,更能照顧好自己的顧客。於是董茂恩找幾位朋友一起湊錢買了一條漁船,僱人出海打漁,這樣每天都有野生的海鮮出售。


妻子在市場賣,董茂恩每天就到漁港碼頭卸貨。後來,隨著銷量增加,自己的漁船不夠用。他就四處找漁民合作。董茂恩說,他從沙子口漁港找到即墨的漁港,再從即墨找到城陽、膠南、膠州,青島的漁港他都跑遍了。先後與十多名漁民開展合作,漁民打上來的海貨,他們就收購,一般漁民都願意把海貨賣給他。

剛開始,也有的漁民不是很相信他。他與夥計們就給漁民投資,比如:漁民要造漁船,但是又沒那麼多錢,他就與夥計們一起給漁民投上二三十萬,先讓漁民把船造出來。然後漁民打上來的魚就給他們銷售,這樣投的錢漁民就慢慢還上了。圖為董茂恩銷售的本地捕撈野生母大蝦,60元一隻。董茂恩說,野生母蝦裡面黃多,味道鮮美,所以價錢也貴。

這是60元一隻的蝦煮熟後的情景,味道與別的養殖蝦還是有區別的,口感更好,更加香甜。

董茂恩說,現在他與十多名漁民合作,他就基本不出海捕魚了。他就養了一條收購船,專門出海到漁民那裡收購魚,漁民專心在海里撈魚,他們就不用跑到港口卸貨了,漁民省了不少油錢,還節約了時間。圖為捕撈的野生公大蝦,100元一斤。

這是100元一斤的公大蝦煮熟後的情景,味道也是很鮮美的。

這是他們撈上來的鰻鱗,都是打上來的野生鰻鱗,上面最右邊的鰻鱗28元一斤,下面從左至右的鰻鱗,分別為28、18、13元一斤。

這是鰻鱗,左邊18元一斤,右邊13元一斤。

這是舌頭魚,15元左右一斤。

這是偏口魚,也是野生的,15元左右一斤。

這是偏口魚,稍微小點,10元左右一斤。

這是辮子魚,也叫百甲魚,18元左右一斤,大的30元左右一斤。

平時,在市場賣魚,都董茂恩的妻子獨自賣。董茂恩就在外面聯繫漁民,找野生海鮮,再卸貨,而後把海鮮運到市場讓妻子賣。自家賣不完,董茂恩就銷售到別的海鮮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