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觀音蓮都在往上長,沒長小芽是怎麼回事?

秀秀5031


觀音蓮也叫佛座蓮,是景天科長生草類多肉植物,典型的冬型種,具有夏季短暫休眠冷涼季節生長的特性,稍耐寒,主要的生長期在春秋兩季,繁殖取群生的側芽用於扦插就可以了。

觀音蓮只往上長,不長小芽是怎麼回事?

觀音蓮葉片扁平,排列成緊湊的蓮座狀,先端尖,日照充足的情況下葉緣泛紫紅色,宛若一朵端莊的蓮花。每年春季,養殖半年以上、冠幅達到5釐米以上的健康植株,都可從蓮座底部抽生匍匐莖,只是數量多少的問題。養殖觀音蓮除了配土疏鬆透氣,富含有機質,養殖環境也要陽光充足,澆水不宜過勤,長期缺少陽光並且潮溼積水,就會出現徒長、攤大餅、葉片下彎的現象,不僅影響觀賞,還不易長側芽。

怎樣才能讓觀音蓮多長側芽?

觀音蓮不喜大肥、大水,稍耐貧瘠,適宜在偏乾燥的環境下生存,日常打理除了夏季休眠期需要適當遮陽以外,其餘季節可全日照,而且可經常轉動花盆朝向,避免觀音蓮出現趨光性。澆水可根據盆土乾溼度進行,不幹就不需要澆,春秋兩季生長期,還可在澆水的同時用些稀釋的有機肥和液肥,但不管澆水還是施肥都要避免澆在葉心上,以免爛心導致全株化水。觀音蓮號稱"普貨之王",不需要很多的養殖技巧,只要蓮座發育良好,就能抽生更多的側芽。

觀音蓮繁殖以扦插為主,剪取較成熟的側芽,保留2-3釐米左右的枝幹,扦插在沙質土或泥炭土中保持土壤微微潮溼,一般半個月左右即可成活。


遇見心暖花開


你好,我是晨曦,一個多肉大棚主。晨曦願意分享多年多肉養護經驗與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觀音蓮: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也是我們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品種。觀音蓮的形態和它的名字一樣,蓮座形態,葉片比較多而且緊湊。株型周正。觀音蓮的也是為綠色或青綠色,葉緣為紫紅色,葉尖比較明顯。葉片質地比較硬而且比較薄。生長速度比較快,易群生。春秋兩季為快速生長期,夏季休眠。喜陽光,耐乾旱,較耐寒。適宜用疏鬆透氣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


像你說的觀音蓮往上長的問題,很明顯是徒長了。也就是說你的觀音蓮由於光照不足,出現了拔高現象。莖部生長太快,葉片比較稀疏不緊湊。這就是徒長。幾乎所有多肉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都會出現徒長。而徒長的主要原因就是光照不足。

觀音蓮是一種特別喜歡並且需要陽光的品種,一般我們都建議直接拿到室外露養。因為只有室外的陽光才能滿足觀音蓮對於光照的需求。如果你的觀音蓮是放在室內養護,那麼明顯是光照太差了。達不到它的生長需求,它就會徒長。即便是陽臺,也會因為玻璃的原因,阻礙了紫外線。多肉植物需要的是陽光中的紫外線以及各種波段的光源,不是隻有亮光就可以的。而玻璃會阻礙百分之七十的紫外線。



一旦光照達不到要求,多肉植物自身就會開啟保護模式,拔高就是它明顯缺光,並且試探的想要增加高度尋找光源的表現。你現在需要把觀音蓮放到光照充足的地方,並且控水。因為澆水太多會加速徒長。

而觀音蓮不爆崽也是因為養護不當造成的,觀音蓮是易爆頭的品種,但是當光照不足,土壤太單一不夠肥沃時,爆崽的幾率就會減少。


以上代表晨曦個人觀點,如果大家有其它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另外,路過的小夥伴,如果你覺得晨曦有幫助到你,請高抬貴手給晨曦點個贊!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關注晨曦,私信晨曦。希望可以結交更多熱愛多肉,熱愛生活的朋友!


晨曦植物


1,光照

大部分的觀音蓮徒長几乎都是光照不足所致,養護觀音蓮,要滿足光照,只要溫度不高於30度幾乎可以全日照養護,光照越足越不容易徒長,光照不足造成枝條發黃瘦弱,葉片無精神,所有的營養往上衝而導致徒長嚴重,對於陽臺養護也一樣,放到通風的光照充足的地方養護。


2,澆水

觀音蓮屬於多肉植物,根系是非常怕積水的,積水易爛根,在養護觀音蓮的時候要學會控水,澆水偏多,盆土溼潤,這樣就會造成觀音蓮長勢旺,由於光照不匹配,很容易造成徒長,澆水造成的徒長也是經常看到的,特別是偏陰的環境更要控水。

3,營養

觀音蓮雖然有些耐陰,但是放到偏陰環境是長不好的,如果再偏施氮肥,特別是在偏陰環境偏施氮肥,更容易造成徒長,網友說的沒有長小芽,而是往上長,也有可能是偏施氮肥所致,所以網友要搞清楚自己的養護條件。


我們分析了網友養護的觀音蓮出現往上長而不長芽的原因是徒長,而徒長是由於光照不足,澆水有些勤而導致盆土偏溼潤,還有偏施氮肥都會造成徒長,既然出現了徒長,那麼網友該怎麼做呢?

1,光照要充足

建議搬到光照充足的地方養護,多曬太陽,只要溫度不高於30度以上,隨便曬,光照越足越容易出態,而且光照越足越不會徒長,光照充足,光合作用產生的能量下移,就會激活隱芽而冒出更多的側芽,達到了我們想要的爆盆效果。


2,扣水養護

建議保持盆土乾燥養護,不要把盆土長期搞得溼潤就行,雖然觀音蓮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但是溼潤指的是環境溼潤,而不是盆土溼潤,盆土溼潤易造成徒長,所以建議扣水養護,保持盆土偏幹,平常給環境和葉片噴霧水分保溼就行。

3,控營養

苗不是很強的時候,不建議施肥,我上盆以後露養的觀音蓮幾乎很少施肥,有一盆已經三年沒施肥還是一樣的茂盛出態,所以建議控營養,特別是氮肥,因為陽臺養護,光照差一些,通風差一些,盆土散失水分差一些,而如果施氮肥很容易徒長,建議不要施肥,冒芽以後可以補些磷鉀肥就行。


植物草蟲


你好,我是老唐,一個養多肉植物6年以上的80後,分享多肉植物葉插、播種及養護經驗,歡迎點擊文章右上角“關注”長期獲取養護知識,亦可點擊頭像直接諮詢。

觀音蓮,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原產地歐洲,又稱為觀音座蓮、佛座蓮等,現在跟冬美人一樣普及到我國大江南北,二者堪稱普貨之王。觀音蓮肉如其名,葉片如蓮座狀環生,葉形扁平狹長,前端急尖,葉緣有細微的絨毛,在光照充分且有適當溫差的環境下,葉尖和葉緣會變成咖啡色或紫紅色。

觀音蓮非常容易群生,每年春秋兩季都會爆無數的側芽,這些側芽可以留下來,讓它們圍繞主頭生長,長成壯觀的群生大蓮座,也可以取下來扦插,繁殖成新的植株。題主的觀音蓮都在往上長,卻沒長小芽,是不是下圖這個樣子?這就是傳說中的觀音蓮“穿裙子”了,觀音蓮是非常容易“穿裙子”的一種多肉植物,不管是光照不夠充足還是澆水過多,都可能導致觀音蓮葉片下翻,穿上難看的連衣裙,哈哈。

觀音蓮徒長“穿裙子”,還不爆側芽,主要原因就是平常澆水不合理和光照不足,水分充足觀音蓮生活的非常愜意,所以就毫無繁殖的慾望,建議題主給觀音蓮澆水的時候一定要適當,頻率不可太高,可以多觀察葉片,因為觀音蓮葉片較薄,如果缺水的話葉片容易發軟,此時再澆水就差不多了,觀音蓮是非常耐旱的,不要想到乾死了,除非你幾個月不澆水,否則它是很難乾死的。

觀音蓮除了夏天需要適當的遮陰以外,其它季節都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越充足,株形就越緊湊,而且葉片還能變成漂亮的紅色。上下圖都是我朋友養的觀音蓮,題主可以看下,周圍全是小崽,中間主頭的株形也保持的非常好。觀音蓮最好能室外露養,充足的光照加上合理的水分,很快就會爆出一大圈側芽,但側芽過多建議要進行適當的清理,否則養分不足會導致主動越來越小。

此外觀音蓮的配土建議顆粒比例不要太低,儘量不要少於50%,雖然觀音蓮很皮實,顆粒比例低不太影響它的生存,但是土壤過於保水也容易導致它“穿裙子”,題主看看上面兩張圖就知道顆粒比例對觀音蓮株形保持和出狀態非常重要。題主的觀音蓮如果土壤配置不合理,回頭可以捯飭一下,然後再按照我上面提供的方法養護,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是一番新面貌了。

嗯!我說完了!以上謹代表個人觀點,作為肉友實際處理問題之參考所用,路過的肉友覺得有道理請點個贊;如有更佳處理之方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以討論,謝謝。(原創內容,歡迎轉發,但勿抄襲搬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